高考历史专项冲击讲练测07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1403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专项冲击讲练测07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高考历史专项冲击讲练测07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高考历史专项冲击讲练测07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高考历史专项冲击讲练测07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高考历史专项冲击讲练测07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专项冲击讲练测07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师版.docx

《高考历史专项冲击讲练测07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专项冲击讲练测07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师版.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专项冲击讲练测07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师版.docx

高考历史专项冲击讲练测07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师版

2019高考历史专项冲击讲练测07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师版)

【讲01——考点梳理】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及初步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

3、现代中国经济建设与道路探索〔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讲02——知识归纳】

考点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及初步发展

A、新人教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

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它们操纵着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这部分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

从19世纪60—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由于财力不足,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其中,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10年之间,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还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但是,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它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

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这些企业使用机器、雇用工人,进行生产。

它们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

B、人民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兴起的条件〕: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侵华,由于输入的洋货物美价廉,不少中国土货滞销;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西方侵略者控制了中国海关,增开了更多通商口岸,又获得了内河航运和内地通商等权利;外商在华私自设立的工业、金融业、商业和航运业等企业也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度加快。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灾难和促进并存〕:

一方面对自然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削弱了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洋行——早期外资公司。

买办——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

〕总之,由于资本主义的入侵,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标志是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

产生途径:

洋务派的官办企业;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产生地区:

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出现。

代表企业:

方举赞、孙英德,上海虹口,发昌机器厂;陈启源,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发展原因〔外侵、内放、人心〕: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加深,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重要代表:

张謇〔jiǎn〕〔状元实业家〕,大生纱厂等企业。

第一个发展高潮: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地位和影响:

初步发展的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所壮大,登上了救亡图存的政治舞台〕。

C、岳麓版——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经济结构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一直占统治地位。

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构成社会经济稳固的基础。

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用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这种经济结构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其特点是耕织结合。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鸦片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而且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

19世纪50口6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发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1861年,曾国藩〔1811—1872〕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官办军用企业。

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存在很多弊端〔如生产消耗高而效率低〕,严重地制约着自身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了“寓强于富”的口号,开始创办民用工业。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所垄断。

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不仅如此,它还给附近地区提供了廉价燃料,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

尽管洋务企业在兴办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也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下,民间出现了以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工业。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于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由此,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涌现出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

为了反抗帝国主义掠夺路矿利权,中国人民掀起了收回利权运动,引发了振兴实业的又一个高潮。

棉纺织业作为传统工业部门,发展尤为迅速。

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列强利用他们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清政府高额征税、敲诈勒索,又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使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有时候,民族工业还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A、新人教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

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短暂的春天: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较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

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那时,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伏彼起。

特别是1915年为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这些因素使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

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曲折的发展: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制碱工厂在1927—1936年建成了15家。

1931~1935年,制成的碱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

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1935~1936年,年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

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

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

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

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这虽然是出于抗战需要,但是国民党官僚阶层却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从而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抗战期间,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仅1943年停产的工厂近三分之一,炼铁厂停产超过四分之三。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

美国商品大量涌人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官僚资本也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内外双重的打击。

以江浙蚕丝业为例,抗战胜利后,官僚资本接收华中、华东一带敌伪的蚕丝厂,成立了中国蚕丝公司,强行规定蚕农只能把蚕茧卖给这个公司,致使江浙民营蚕丝业一蹶不振。

国民政府还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B、人民版——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短暂的春天、进一步发展〕〔1912—1919〕:

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地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在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也可归纳为“辛亥革命的鼓舞”、“反帝运动的推动”、“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发展概况:

发展实业的团体多,几乎遍及所有省区;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多,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纺织业、面粉业发展最快。

发展特点:

分布上沿海地区为主;行业上〔经济结构上〕轻工业为主;比例上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为主;时间上昙花一现。

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短暂发展〕〔1927—1936〕:

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时间,1935年;目的,为了防止白银外流;主要内容,纸币法定、白银国有;意义,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国人民的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不利因素:

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加强对民族工业的控制。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发展困境〕〔1937—1949〕:

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

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经济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也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

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给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的打击〔在百业萧条的中国,唯一仍在开足马力生产的工业就是钞票印刷业〕;美国对中国经济侵略,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新二十一条”〕;官僚资本的压迫是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又一个原因;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C、岳麓版——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民国建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市场经济比较活跃,进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

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也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迅速发展。

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范旭东被称为中国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8年基本实现全国统一。

国民政府得到上海、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使民族工业在十年间得到了更快发展。

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抗战爆发后,日本侵占大片中国国土。

日本侵略军强行劫夺中国的工厂、矿山,许多没来得及撤退出沦陷区的民营企业都被日军以“军事需要”为名霸占。

日军还把沦陷区变成服务于侵略战争的军事和工业基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1940年10月,日本内阁通过《国土计划设定纲勤,提出所谓“适地适产主义”。

具体地说,它就是在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工业;在中国东北由伪满洲国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部分机械工业和轻工业;在华北着重开发矿业、盐业;在华中那么容许存在一些轻工业。

“适地适产主义”意在将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战时经济体系之中。

经济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

日本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与控制主要是采取“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

日本还控制和垄断了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管制。

物资管制制度便于日伪政权以低价收购的方式进行物资掠夺,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

日本还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从1937年到1943年,从华北被驱赶到伪满洲国的工人和农民共有389万余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送到日本从事各种繁重劳动的中国工人和被俘士兵有十六七万。

民族资本的困境:

民国时期,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还受到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的重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外国资本纷纷卷土重来,它们凭着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抗战做经济上的准备,开始集中国家的经济力量,为此实行了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

一些当政的腐败势力渗入其中,把部分国家资本占据为官僚资本。

至抗战中后期,官僚资本的势力不断扩大。

官僚资本家凭靠手中的权力推行“经济统制”政策,通过统购统销及专卖制度攫取了大量的财富,使民族工业遭受重大损失。

官僚资本还不断以资金人股的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

〔三〕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A、新人教版——无

B、人民版——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在夹缝中求生存〔遭受压迫〕: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外国资本主义压迫:

外国侵略者曾采用限制中国机器进口的方法,力图阻止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外国侵略者利用在华攫取的种种特权,通过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对外贸易等手段,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民族工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减免大量美国商品的进口税,美货汹涌而至,中国民族工业受到严重排挤和打击。

本国封建势力压迫:

清政府、国民政府采用苛捐杂税勒索民族工业企业,极大地加重了民族工业企业的负担。

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压迫〔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压迫〕:

国民政府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严重地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还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或收买、敲诈甚至没收等方式公开吞噬民族企业。

在斗争中求生存〔参与斗争〕:

积极参加斗争:

1928年,济南惨案后,全国反日会通过拒绝买日货、拒绝用日钞、拒绝乘日轮的决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团结御侮;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民族资产阶级捐款捐物,支持十九路军抗战;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

斗争的局限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中外反动势力有一定的依赖性,斗争具有妥协性。

C、岳麓版——无

考点二: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A、新人教版——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

从当朝皇帝到达官贵人,穿长袍马褂,吃满汉美食,住深宅大院;平民百姓那么粗食布衣,住普通民居。

当时,无论服饰是否华丽,都以中国自产棉布、丝绸缝制;无论食物是否精美,都为各地自产之物。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开店、办银行,还舶来一些洋货,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洋布”“洋装”渐渐进人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服装更是五花八门,有人穿西服,有人穿粗布大衫,还有人穿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

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各地城镇中多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习惯,如南方人喜吃米饭、海鲜;北方人喜欢面食、肉类。

各地还有一些风味点心或菜肴。

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随着中国开设通商口岸越来越多,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设立了外国人的使、领馆区。

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也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与大城市相反,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

农民依然过着贫穷的生活,遇到灾荒,流离失所,冻饿而死于路途中是常有之事。

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假设磐石地沿袭下来。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从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看比较拥挤,家具陈设只有床、饭桌、椅子等必需用具。

那时候,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晶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生产力,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

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近十多年来,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城市高楼鳞次栉比,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

农民纷纷兴建新房。

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楼房比比皆是。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较低价格买到合适的住房。

目前,不少人已不仅仅满足于住房的宽敞,更追求家居内部陈设的舒适、外部环境的优美。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政府延长节假日休息时间,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更多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外出旅游,等等。

休闲方式的多样化,表达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成。

B、人民版——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开始,从西方传入的文化、生活方式推动了中国人的个性解放,首先表达在服饰上摆脱旧的束缚〔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中国近代服饰变化〔晚清至民国时期〕:

中西服饰并存——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中山装——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孙中山设计出了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定名为中山装;此后几十年,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

旗袍——晚清普通妇女的着装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接触西式服装之后,女性服装开始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是这方面的典范;20世纪20年代之后,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中国现代服饰变化〔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蓝、绿、黑、白成为服装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