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临时用电用水施工组织设计#附用电系统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7084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临时用电用水施工组织设计#附用电系统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现场临时用电用水施工组织设计#附用电系统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现场临时用电用水施工组织设计#附用电系统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现场临时用电用水施工组织设计#附用电系统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现场临时用电用水施工组织设计#附用电系统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场临时用电用水施工组织设计#附用电系统图.docx

《现场临时用电用水施工组织设计#附用电系统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临时用电用水施工组织设计#附用电系统图.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场临时用电用水施工组织设计#附用电系统图.docx

现场临时用电用水施工组织设计#附用电系统图

目录

第一章:

现场用电施工组织设计2

1.1编制依据2

1.2工程概述2

1.3电源及变配电室设置3

1.4配电箱及开关箱设置4

1.4.1设置原则4

1.4.2配电箱设置4

1.4.3配电箱5

1.4.4配电箱内电气装置的设置及安装5

1.5配电系统布置和线路敷设5

1.5.1系统布置:

5

1.5.2.敷设方式6

1.6用电量负荷计算7

1.6.1总用电量负荷计算7

1.6.2各用电线路设计9

1.7临时用电接地保护12

1.8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3

1.9安全用电管理措施15

1.10电器防火措施16

1.11防雨措施:

23

1.12防雷措施:

24

第二章:

临时用水施工组织设计25

2.1临时施工用水计算25

2.2管线选择26

第一章:

现场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1.1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其他有关的国家现行规范、标准和规程规定。

3.本工程施工图纸。

4.公司内部现行管理制度和相关文件

1.2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本建设工程,位于XX城区西部,XX路以北、XX路以东、XX路以西、XX路以南。

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上2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XXX万平方米,建筑物顶标高为95.3米。

地下一层,本工程主楼部分基础为桩基,筏板厚度大部为0.60米,局部厚度1.80米,结构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其他部位为梁板式筏形基础、独立基础等,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气候条件:

本市处于东部季风暖温带湿润气候区,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年均气温11.9~13.1℃,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5.2~26.8℃,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2.6~-3.9℃。

年均降水量550~800毫米,大致由北向南递增。

日最大降水量220.9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616.7毫米。

年均日照时数2610小时。

年均无霜期180~220天,最长为260天,最短为169天。

年均风速2.6~3.3米/秒。

3.现场勘测:

1)摸请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场地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地下基础、管线、电缆坑基、防空洞、地面上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的情况,供水、供电、通讯情况、防洪排水系统等,以便为施工规划和准备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2)施工现场位于XX路以北、XX路以东、XX路以西、XX路以南,场地平整。

3)交通条件:

XX路和XX路均为市政主干道,交通便利,并且车流量较小,完全能满足需要。

4)水、电源情况:

现场临时供电的接口已具备:

在现场西南侧业主提供一个电源点供电,容量1000KVA。

临时用水:

从市政供水管网接入现场。

1.3电源及变配电室设置

业主提供容量为1000KVA箱式变压器一台,位于施工现场西南侧,由业主管理。

1.4配电箱及开关箱设置

1.4.1设置原则

1.配电箱、开关箱应设在负荷相对集中的地方。

2.现场配电采用TN—S保护接零系统,按三相五线制配线,实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即一机一闸一保护,采用双接地。

3.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应分别设置。

如设置在同一箱内,动力和照明应分开控制,且有明显区分标识。

4.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应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5.开关箱和配电箱均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蒸汽、液体等有害介质中,且不得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震动、液体浸泡及热源烘烤的场所,否则应作特殊防护处理。

1.4.2配电箱设置

根据以上设置原则,并结合本工程现场及实际情况,做以下布置:

1.总配电箱共设置三个,具体位置见临时供水供电平面布置图。

总配电箱由业主提供变压器处供电,向用电负荷较为集中处配电,包括钢筋加工场地、塔吊、木工棚及作业面用电。

2.考虑到办公区相对集中在工地东侧,因此办公照明也应设置单独回路供电,以确保办公用电。

3.分配电箱及开关箱的位置。

各开关箱均设在用电设备附近(3m以内),以便于控制。

1.4.3配电箱

1.配电箱必须统一购买山东省备案产品,保护零线必须为黄绿双色线。

导线应沿电缆沟埋地敷设,其进出线孔均设在箱底,并加护套,箱体方正、牢固、防尘、防晒、严密,并装锁。

2.配电箱的安装必须牢固,并在每处均做可靠的重复接地和保护零线。

1.4.4配电箱内电气装置的设置及安装

1.总配电箱及分配电箱均须装设总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

总保护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与分路开关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

总配电箱中,在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一侧必须加设漏电保护器。

2.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的设置,必须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制,严禁用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必须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用电设备实行电源隔离,开关箱内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且其额定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应与总配电箱处漏电开关的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做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

1.5配电系统布置和线路敷设

1.5.1系统布置

本工程采用1000KW变压器直接供电。

根据施工平面图中各用电设备的位置、数量及现场情况,本着节约、合理、方便使用的原则,采取TN-S供电系统,放射式分三路主干线送至各用电区域,然后在每个供电区域内再分级构成配电网络。

线路走向按以下原则:

变压器室总配电箱

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

电由配电室引三个总配电箱分别至建筑物西北侧、建筑物南侧(5~6轴间)及建筑物东南侧。

其中1路总配电箱暗敷BX3*120+2*50铜心橡皮线引至建筑物西北侧,主要供2#塔吊、施工电梯、2#砼输送泵、2#钢筋加工区、2#木工棚、2#随楼层分箱用电;2路总配电箱暗敷BX3*120+2*50铜心橡皮线引至建筑物南侧(5~6轴间),主要供1#塔吊、1#钢筋加工区、1#木工棚、1#物料提升机、1#搅拌机、及项目部生活区办公生活用电;3路总配电箱暗敷BX3*120+2*50铜心橡皮线引至建筑物东南侧,主要供1#砼输送泵、2#物料提升机、2#搅拌机、1#随楼层分箱及安装单位、施工队生活区用电。

每个总配电箱再分三路暗敷BX3*70+2*35铜心橡皮线或BX3*50+2*25铜心橡皮线引至各现场二级分配电箱,最后引至各用电设备。

各路用电系统图详见附1.5.1

附1.5.1各路用电系统图

1.5.2.敷设方式

配电线路均采用五芯橡皮绝缘铜芯电缆埋地敷设。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为确保安全,由配电室至开关箱段电缆的敷设方式尽量采用埋地敷设,防止因机械碰撞造成损伤。

电缆埋地敷设时,埋地深度不小于0.6m,并应在电缆上下各铺设不小于50㎜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

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时,砌筑专用电缆沟,内用钢筋设置电缆支架,防止多路电缆聚集,散热不畅,烧坏电缆。

电缆沟具体做法见图1.5.2。

穿越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应加设防护套管。

随建筑物主体逐步增高,沿管道井或电梯竖井敷设一条五芯电缆,以备各层用电。

1.6用电量负荷计算

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本工程主要用电负荷为主体工程施工期间的各种机械设备用电,装饰阶段的用电负荷相对较小,为此,本方案用电量计算主要依据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进行施工用电负荷验算。

办公生活区用电按150KW考虑(其中100KW供项目部生活区)。

1.6.1总用电量负荷计算

按负荷性质分组系数法进行计算。

施工区域各种机具设备用电量统计见表1.6.1。

表1.6.1

序号

设备型号名称

数量

功率(KW)

小计

1

塔吊QTZ-80

1台

60

60

2

塔吊QTZ-54/16

1台

60

60

3

强制式搅拌机JW-500

2台

30

60

4

砼输送泵HBT—80(柴油泵)

2台

75

150

5

钢筋切断机QJ40-1

4台

4.5

9

6

钢筋弯曲机GW40

4台

3

6

7

钢筋调直机GT6-8/4

2台

4.5

9

8

直螺纹加工机械JY-20

8套

1.5

12

9

施工电梯SCD100/100

1

22

22

10

物料提升机SS100

2台

7.5

15

11

圆盘踞

2台

4

8

12

平刨

2台

4

8

13

压刨

2台

4

8

14

混凝土振动棒ZH-50

12根

1.1

13.2

15

平板振动器

6台

2.2

13.2

16

电焊机BX3-500

2台

38

76

17

电焊机BX3-250

8台

17

136

18

生活区用电

150

150

考虑到各用电设备满负荷运行并非同时出现(即不在同一施工阶段施工),故确定用电系数采用需用系数法确定。

P=1.05(K1∑P1/COSφ+K2∑P2+K3∑P3)

施工动力用电:

K1取0.7,K2取0.6,K3取1.0,cosφ取0.75

P动=K1∑P1+K2∑P2

则:

1路动力用电

∑P1=60*1+22+2*3+2*4.5+2*4.5+4*1.5+4+4+4+75+6*1.1+3*2.2

=212.2KW

1路电焊用电(考虑1台电焊机BX3-500,2台电焊机BX3-250用电)

∑P2=38+2*17=72KW

P1路=K1∑P1+K2∑P2=0.7*212.2+0.6*72=191.74KW

2路动力用电

∑P2=60+7.5+2*3+2*4.5+2*4.5+4*1.5+4+4+4+30=139.5KW

2路生活区用电

∑P3=100KW

P2路=K1∑P1+K3∑P3=0.7*139.5+1.0*100=197.65KW

3路动力用电

∑P3=75+7.5+30++6*1.1+3*2.2=125.7KW

3路电焊用电(考虑1台电焊机BX3-500,6台电焊机BX3-250用电)

∑P2=38+6*17=140KW

3路生活区用电

∑P3=50KW

P3路=K1∑P1+K2∑P2+K3∑P3

=0.7*125.7+0.6*140+1.0*50=221.99KW

用电总负荷:

P总=191.74+197.65+221.99=611.38KW

S=1.05*P总/cosφ=1.05*611.38/0.75=855.93KW

业主所提供的电力总功率为1000KVA,完全满足施工要求,不需要增容。

1.6.2各用电线路设计

1.现场布局:

工程配备两台QTZ80塔吊供工程使用,现场配备二台HBT—80输送泵,钢筋设置在现场东北角、西南角分两个加工群集中加工。

裙楼框架施工完后,可将1#塔吊拆除改用两台物料提升机上料。

2.一级干线电缆导线选择:

1#总箱导线截面选择:

I线1=K.∑P/(.√3.U.cosφ)=0.7*191.74/(1.732*380*0.75)

=271.91A

选用BX3*120+2*50铜心橡胶电缆。

2#总箱导线截面选择:

I线2=K.∑P/(.√3.U.cosφ)=0.7*197.65/(1.732*380*0.75)

=280.29A

选用BX3*120+2*50铜心橡胶电缆。

3#总箱导线截面选择:

I线3=K.∑P/(.√3.U.cosφ)=0.7*221.99/(1.732*380*0.75)

=314.9A

选用BX3*120+2*50铜心橡胶电缆。

3.二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