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礼堂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7028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礼堂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化礼堂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化礼堂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化礼堂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化礼堂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礼堂调研报告.docx

《文化礼堂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礼堂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礼堂调研报告.docx

文化礼堂调研报告

临安建设村级“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实践与思考

(这是最新修改稿,就用改稿进行再修改2012-11-12-10)

注意:

每部分的字数要压缩到2000以内,但也不能少于1800字。

经过30几年的改革开放,浙江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开始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广大农村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筑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成为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重大问题。

临安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探索通过“文化礼堂”,来推动农民加速实现精神富有,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形成一些重要经验,产生方向性、创新性、示范性意义,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思考。

一、建设村级“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

临安市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构筑新时期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探索和尝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众多好评,因为这一创新性举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社会条件和群众基础,反映了社会发展新阶段农民群众的文化新需求。

1、建设“文化礼堂”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正确方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各地群众相互交流,融通促进,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近代以来,面对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世界趋势,面对民族危机的严峻考验,中国人民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决心和勇气积极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成果,逐步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开创了中华文化的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民族进步的主导思想,成为人民奋斗牺牲的强大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开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创造着新时期的新文化。

目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文化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社会重视、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为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契机。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文化发展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发繁荣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对此全会做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再次重申文化大发展发繁荣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只有实现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才有可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只有农民开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有可能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能力。

可以说,建设村级“文化礼堂”,是促进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正确方向

2、建设“文化礼堂”是推动浙江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创新思路

从历史来看,浙江实施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比较落后。

经过20几年的快速发展,到新世纪初,浙江部分农村的经济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需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浙江省在2003年就形成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路,2004年,浙江省明确提出要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2004年底,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支持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2006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提出要通过推动产业新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把农业建设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能致富农民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把村庄建设成为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农民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形成城市和农村互补互助、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乡村康庄”、“生态家园”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农村的各项事业也出现了新局面。

2012年,中共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而奋斗的目标,强调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

这就意味着,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必须由“物质富裕”到“精神富有”,必须探索发展精神文化事业的新途径。

从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到村级文化礼堂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升级版”,是新阶段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可以说,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是推动浙江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创新思路。

3、建设“文化礼堂”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可靠平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来源于内部生成元素的多姿多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取决于内部结构的和谐与活力。

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终处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不断交融,不同区域之间的不断交流,不同阶层之间的不断交汇之中。

广大农民群众,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精神文化进步的依靠力量。

在改革开放中,农民群众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在创造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

早在1999年,浙江就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2000年制定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年)》,对建设文化大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近期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都提出了具体意见。

力图展现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思想凝聚力”和“精神原动力”。

2005年,浙江省委又通过了《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决定》。

在这样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政策基础上,广大农民群众提升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日益强烈,文化活动也日渐丰富,他们在耕种土地的同时,也开始“播种文化”在追求政治民主的同时,也在渴望实现自身的文化自觉,掌握自己的文化命运。

有的村庄开始自发修建文化广场,文体活动中心,定期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有的村庄开始挖掘本村的历史文化,整理家史族谱,修缮祠堂;有的村庄开始组织书法绘画培训比赛,进行传统武术表演;有的村庄开始整理革命历史遗存,宣传英雄模范人物。

通过怎样的场所、途径和方式,来传承、汇聚、宣传村庄文化,满族农民文化自觉和自主需求,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可以说,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文化需求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

4、建设“文化礼堂”是实现临安社会进步精神富裕的必要举措

临安地处浙西北,东邻杭州,西接黄山,是距离上海、杭州等大都市最近的山区市,全市共有298个村,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340.8亿元,人均GDP达1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7594元和13926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居杭州五县(市)首位。

1986年,临安被国家教委公布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1988年又被国家教委宣布为全国扫除文盲先进县。

1993年,临安被文化部命名为“书画艺术之乡”,同年,临安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

2000年,临安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临安市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2009年,在第二届中国和谐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临安获“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称号。

临安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深厚的近代革命文化传统,是全国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

 近年来,临安市实施“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工程和“乡风文明进万家”活动,计划用十年时间,分三期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村风民风和谐、产业模式多样、社会保障健全、乡土文化深厚、农民生活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村美、家富、社兴、人和”的新家园。

在首批精品村和特色村创建规划中,突出五个注重,即注重对传统村落进行改造、注重对生态村落进行提升、注重对集镇村落进行整治、注重对文化村落进行培育、注重对旅游村落进行规范。

经过几年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的特色和魅力初步彰显,极具临安人文风情的村落开始点缀在临安的山山水水之间。

在这样的社会进步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下,临安市的广大农民必然形成一种源于历史和现实的坚定文化自信,他们迫切需要以适当的方式、载体来表达他们文化自信的愿望。

可以说,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是实现临安社会进步精神富裕的必要举措。

二、建设村级“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做法和成效

临安市村级文化礼堂建设是一项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的惠民工程,这项工作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临安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助推建设过程的开展,现已初见成效。

1、科学规划,典型示范,分步推进

文化礼堂建设要经过反复论证、科学规划,形成良好的筹资、建设、使用与管理机制。

2011年开始,临安市对文化礼堂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市委宣传部牵头拟定文化礼堂建设方案。

2012年3月,市委常委会议专门研讨文化礼堂建设工作。

会议认为建设村级文化礼堂,是一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满足农民精神需求、挖掘弘扬优秀文化的探索性工作。

要按照传承、活动、教育、展示的功能定位,以修建修缮为主要途径,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抓好规划、体现特色,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把文化礼堂建成农民群众的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

为使文化礼堂建设有序推进,2012年6月市委办、市府办下发《临安市村级文化礼堂建设方案》。

根据市委常委会和《建设方案》确定的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原则,市委宣传部会同“文广新局”等部门依据不同村庄的文化资源和全市“文化礼堂”建设的总体部署,对申请的村展开摸底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太湖源镇光辉村和板桥镇上田村、花戏村为全市首批文化礼堂建设示范村。

这三个村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广泛发动群众,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邀请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进行论证,并严格按照通过科学论证的实施方案进行建设。

三个试点先行村文化礼堂的建成并通过验收,为全市文化礼堂建设提供了经验,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目前50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文化礼堂已分布在临安的每一个角落,像50颗璀璨文化明珠点缀着临安的美丽乡村。

到2016年,临安298个行政村将实现村级文化礼堂的全覆盖。

2、构建两堂,完善五廊,突出特色

文化礼堂建设重点是构建礼堂和学堂。

构建礼堂用于安排红白喜事、村民大会、文艺活动等;构建学堂用于开设乡村业余学校,包括党校、夜校、各类培训班,开展政策宣讲、主题教育、知识学习、技能培训等。

在构建和运行中努力使“两堂”之间形成内在关联,产生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在文化礼堂建设中,不断充实和丰富“五廊”的内涵。

村史廊:

介绍本村的历史沿革、文化古迹等。

民风廊:

陈列各姓氏历代贤圣的语录,积极健康的家训族训、家谱族谱,有教化功能的匾额、楹联、对联、村规民约,弘扬红色文化传统。

励志廊:

陈列村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事迹和照片;设立寿星榜、能人榜、孝悌榜、贡献榜等;陈列道德模范、平民英雄、优秀学子、好婆婆、好媳妇及助人为乐等方面的典型人物的事迹和照片等。

成就廊:

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本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成就。

艺术廊:

陈列与村庄历史文化相关的古代诗文、书画、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作品等。

“两堂”与“五廊”的建设,发挥了其实际成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了重要载体,村庄的文化资源得以展现,广大村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的待遇得以实现。

3、珍视传统,立足现代,弘扬主流

文化礼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挖掘和整理村庄历史。

具有悠久历史的临安蕴含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几百年过千年的村庄随处可见。

村庄历史中留有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和人物、许多见证历史的实物和文物、许多代代相传的艺术和技能。

光辉村的“荷花塘传说”引人入胜,大庙、古井、驿站古朴悠远;上田村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