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6990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屈原列传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屈原列传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屈原列传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屈原列传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屈原列传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屈原列传练习.docx

《屈原列传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原列传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屈原列传练习.docx

屈原列传练习

《屈原列传》练习

(一)

班级:

姓名:

一、找出通假字,并翻译

1、犹离忧也通  

2、人穷则反本通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通  

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  

5、靡不毕见通  

6、屈平既绌通  

7、厚币委质事楚通  

:

8、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通  

9、被发行吟泽畔通  

二、重点实词解释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王甚任之

3、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4、争宠而心害其能

5、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6屈平属草稿未定

7、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

8、平伐其功

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10、“离骚”者,犹离忧也

11、人穷则反本

1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13、靡不毕见

14、其文约,其辞微

15、举类迩而见义远

16、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17、不获世之滋垢

}

18、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19、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20、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21、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2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23、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24、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25、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26、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三、写出下列加点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

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

今义:

下一年。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古义:

今义:

(凭感情、意气等)行事。

3、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

今义:

无理狡辩。

4、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古义:

今义:

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彩。

古义:

今义:

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

古义:

今义:

举止行动不慌不忙。

四、指出词类活用现象和翻译

1、蝉蜕于浊秽活用为  

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活用为  

3、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活用为  

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活用为  

5、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活用为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译:

2、屈平疾王听之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译:

3、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地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译:

4、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为穷矣。

译: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

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称其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译:

7、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译:

%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译: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译:

10、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

@

1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译:

 

|

 

《屈原列传》练习

(二)

班级:

姓名:

1.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短于顷襄王短:

揭露短处B.顷襄王怒而迁之迁:

调动官职

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列:

班列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

称为鼻祖

2.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父母者,人之本也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④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⑥此不知人之祸也⑦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⑧离骚者,犹离忧也

A.①②⑥⑧/③④⑤⑦   B.①⑥⑦⑧/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翻译下列文句。

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屈原爱国忠君的一组是()

①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②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③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⑤虽流放,眷顾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A.①②③   B.④⑤⑦   C.③④⑤   D.④⑤⑥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日:

“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日: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众人皆醒,何不其糟而啜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日: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以身以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科宁赴常流而葬科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科”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5.选出对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形容:

形体和容貌

B.新沐者必振衣新沐:

刚洗完澡

C.而能与世推移推移:

推进移动

D.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常流:

经常流动

6.选出对划线字词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①何故而至此②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④遂自投汨罗以死

'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7.选出“举世馄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翻译正确一项是()

A.整个世道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

D.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

C.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并推波助澜呢

D.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像流水那样推波助澜呢

8.选出不符合渔父所说“圣人”条件的一组人物()

①屈原②文天祥③李白④苏洵⑤辛弃疾⑥史可法⑦归有光

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⑦D.②③④⑥⑦

$

9.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

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

B.说明屈原坚守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

C.赞扬屈原保持了高度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

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

10.选出对文段分析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A.该段写屈原流放途中与渔父的对话和最后以身殉国的壮举,并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屈原的高风亮节。

B.渔父所述种种,对屈原来说都是反衬,目的是为了表现屈原的高尚志行和坚贞品德。

C.屈原对渔父的回答,表现了他对昏君佞臣的憎恨和坚持操守、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

D.该段议论属总结性评论,抒情方式属寓情于事式,突出了屈原性格中爱国和正直这两大特征。

}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题。

屈原者,名平。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注释:

1左徒:

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

2宪令:

国家的重要法令。

6、下列句中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娴:

熟悉。

B、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伐:

自夸。

C、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疾:

疾病。

}

D、人穷则反本。

反:

同“返”,追溯。

7、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王怒而疏屈平。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C、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博闻强记,明于治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等,但上官大夫因想争得楚王的宠幸而嫉妒屈原的才能。

B、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与楚王商议国事,应酬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

C、屈原草拟宪令之后,上官大夫就想夺取过来(邀功),但屈原不给。

于是上官大夫就发怒并从此疏远了屈原。

{

D、屈原作《离骚》,是因为自己的诚信被怀疑、忠实被诽谤的怨恨引起的。

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6分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

 

~

 

《屈原列传》练习

(一)答案

1、犹离忧也通“罹”遭遇2、人穷则反本通“返”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通“旨”旨趣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浊”污浊

.

5、靡不毕见通“现”显现6、屈平既绌通“黜”罢黜

7、厚币委质事楚通“贽”见面礼8、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同“涅”染黑

9、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三、重点实词解释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熟练、熟悉2、王甚任之信任

3、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位次4、争宠而心害其能忌妒

5、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6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

7、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改变,更改8、平伐其功自夸、炫耀

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痛心明10、“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遭遇

11、人穷则反本处境困难12、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疲困

13、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内心悲痛14、《国风》好色而不淫过分而失当

15、靡不毕见无见,同“现”16、其文约,其辞微简约含蓄精深

17、举类迩而见义远事物近18、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