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经济与舟山临港产业发展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93098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桥经济与舟山临港产业发展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桥经济与舟山临港产业发展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桥经济与舟山临港产业发展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桥经济与舟山临港产业发展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桥经济与舟山临港产业发展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桥经济与舟山临港产业发展研究.docx

《大桥经济与舟山临港产业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桥经济与舟山临港产业发展研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桥经济与舟山临港产业发展研究.docx

大桥经济与舟山临港产业发展研究

大桥经济与舟山临港产业发展研究

2012-7-1923:

40:

00来源:

互联网

  舟山市发改委产业处

  

  

  

  港口是联系国内外市场的枢纽。

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有利于发挥舟山深水航道和深水岸线海洋资源优势,是舟山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当前应抓住大桥贯通提供的重要机遇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大好形势,充分强化陆岛联动优势,加快吸收周边地区要素,加强与上海、宁波、杭州和国外的全方位合作,实现舟山临港产业与大陆无缝对接,推进区域临港产业一体化布局,促进舟山早日成为先进临港产业基地。

  

  一、大桥经济对临港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临港产业是舟山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大桥贯通将有效强化陆岛沟通、降低综合交通成本,非常有利于加快临港产业发展。

  

  

(一)大桥经济条件下临港产业发展的机遇

  

  1、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大陆连岛工程建成后,可以通过陆路无缝隙交通,便捷连接宁波及以远地区,连同在建的杭州湾大桥和已建成的东海大桥,形成了舟山至宁波、杭州、上海的1、2、3小时交通运输。

按照经济学家说法,“3小时交通圈”决定该地区能否直接获得中心城市的辐射和拉动。

这一交通格局的变化,大大提高了舟山与内地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实效,节约了社会成本,促进生产要素向舟山集聚。

  

  2、海岛资源优势将进一步释放。

舟山具有独特丰富的“港、景、渔”等资源优势,在大桥贯通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可能,使舟山港口的集疏运条件得到优化,为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打造全国重要能源物资中转基地、长三角重要对外贸易物流基地和临港工业物流支撑基地带来了重大机遇。

  

  3、城市形态布局将发生变化。

大桥贯通后,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大量涌入,将进一步集聚人气,促进城市繁荣和城市形态布局的变化,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舟山与沪、杭、甬等城市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构建舟山与周边城市对接的“文化流”创造了极好的机遇。

  

  4、区域联动将更加密切。

大桥贯通后,将使舟山由海岛型城市,转变为半岛型城市,舟山与周边城市的资源共享性增强,将直接接受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的辐射带动。

我市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桥头堡”作用将会显著增强。

  

  

(二)大桥经济条件下临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大桥建成后如何应对措施不力可能会出现部分生产要素如人才、资金等向上海、宁波等城市逆向流动的极化效应;水、电等生产要素紧缺将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土地资源的紧缺会制约产业规模的扩张;人流、车流的大量涌入,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承载力、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研究大桥经济条件下临港产业发展的意义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桥经济,要从心态、思想意识上做积极应对准备,进一步研究大桥贯通后临港产业的发展后劲,在资源互通,人员互动,区域经济发展融合性更强的背景下,突出舟山的优势,真正把核心竞争力体现出来,这是值得研究思考的。

  

  在大桥经济的背景下面,如何能够发挥舟山自身的资源优势,又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周边城市的资源优势,弥补舟山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

如何能够站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角度来谋划我们自身的产业发展,如何使我们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反映出舟山的优势,能够紧紧抓主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应该有更长远的、更高层次的规划和思考。

开展大桥经济时代临港产业发展课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桥经济时代临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施“八八战略”,从舟山实际出发,顺应“大桥经济”时势,全面实施“以港兴市,全面跨越”战略,落实“3×3”产业发展思路。

坚持规划先导,基础先行,岛、陆、港、桥、海联动,突出抓好深水港口开发,重点发展海洋经济,主攻临港产业,构筑“一体两翼”发展格局,扶持八大临港产业,建设拓展四个临港开发区和六大港口物流区块,加快实施一批临港产业项目,大力整合要素资源,持续提升产业层次,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把舟山建设成为长三角及环杭州湾产业带一个以港口物流和临港重化工业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海洋经济区。

  

  

(二)目标任务

  

  切实把握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型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特别是杭州湾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等的巨大效应,深度发挥我市区位和深水岸线的战略优势,坚持陆岛有别、错位发展,陆岛互动、优势互补,大力引进发展石化、船舶、大宗物资加工、现代港口物流业等临港产业大项目,形成舟山临港产业特色竞争力。

大力推动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和产业竞争力的明显提高,实现由传统海岛经济向现代海洋经济的转型,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舟山十一五规划,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0%,到2010年达到1000亿元;临港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年均递增26%;港口吞吐量2亿吨,年均递增17%。

  

  (三)功能定位

  

  今后五年,我市海洋经济将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将是临港工业大投入、大产出、大发展的五年,港口物流大开发、大整合、大形成的五年。

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的深水组合港,环杭州湾重要的临港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能源及大宗物资储运基地。

  

  三、进一步优化我市临港产业结构

  充分利用大桥贯通后,舟山群岛联结上海、宁波两大港口的较好区位条件,着力吸引宁波、上海以及境外等资金、产业、技术和人才向舟山转移。

结合舟山临港产业发展基础,以及在用地、岸线资源、货物吞吐、能源等方面的优势,突出临港产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优势,推进临港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层次提升。

  

  

(一)临港工业发展重点

  

  船舶修造抓住国际造船中心加速转移、以及上海、宁波和舟山的国际航运功能不断强化的机遇,确立修造结合,以造为主的方针,尽快形成船舶产业集群。

积极做好商务洽谈工作,着力引进一批大型船舶修造企业,争取一批重点船舶修造投资项目早日落户。

积极扶持现有船舶骨干企业,支持现有企业以多种形式与国内外大型船舶企业发展协作配套关系,形成合理的修造船产业结构。

引导企业注重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重点发展油船、散货船和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适度发展生态型游艇制造业以及高附加值的特种船舶制造业。

  

  大型化工紧紧抓住国际石化产业转移和我国石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将大企业引进、大项目带动作为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前期各项工作,尽早争取千万吨级大型炼化项目落户并开工建设。

按照《浙江省石化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的要求,搞好全市石化产业发展规划,以大型石化项目为龙头,进行园区化集聚开发,发展上中游产业链,形成油、芳、烯一体化的省内重要石化工业基地。

继续抓好若干中型项目的审批、建设等工作,尽快建成投产,努力实现石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

  

  争取“十一五”期间石化产业零的突破。

中长期,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研究规划产业高度集聚的石化产业岛,建设深水岸线为依托的岛屿型石化产业基地。

  

  船舶配套工业船舶配套工业不仅是重要的装备制造业,还涉及很多高新技术行业,科技含量较高,发展船舶配套工业不仅可以促进船舶工业发展,而且对提升我市工业化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我市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船舶配件业发展给予重点倾斜和扶持,培育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吸引外地企业落地生根,使我市的船舶配套产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在“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全面建设临港重化工基地,形成船舶产业集群,需建立完善的船舶工业体系,这就必须高度重视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积极制订切实可行的船舶配套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本地船舶工业配套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力,打造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船舶工业基地。

  

  大宗物资加工业充分抓住已经贯通的东海大桥、即将贯通的连岛大桥和规划中的六横宁波连岛工程、岱山大桥工程建设给舟山海洋物流业带来的巨大转变,依托舟山深水岸线长、港口腹地较宽,邻近国际国内主航道的优势,重点主攻大型能源物资储运配送和为临港产业配套的深水泊位建设,形成国内战略物资储备(仓储)、加工和集散基地。

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深水组合港,长三角及沿岸地区重要的大宗散货中转港,同时为临港产业提供基础支撑的区域综合物流港。

  

  重点布局粮油、煤炭、木材等项目,发展大进大出的大宗货物加工配送产业,“十一五”期间重点推进建设国际粮油集散加工中心和煤炭配送中心等项目。

到“十一五”末,形成辐射长三角的粮油产业集群和煤炭配送产业。

  

  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是舟山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市场品牌价值和较强的竞争力。

按照建设全国一流海水产品精深加工及贸易基地的目标,重组舟山水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形成以精深加工为导向、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打造若干省级以上水产品知名品牌,具备全国领先的产业竞争力。

  

  近期舟山临港产业发展应继续以水产品加工业为基础,以推进该行业结构优化、技术支撑、鼓励企业兼并扩大、空间整合为重点,重点开发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水产品精深加工产品。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国内乃至国际性的水产品知名品牌,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多样化的发展战略。

  

  能源工业发挥能源物资储运优势,引进发展大型电力项目,重点争取建设煤电一体化项目和舟山发电厂扩建工程,加快推进220KV大陆联网工程。

  

  积极发展风力发电项目,鼓励发展潮汐能、太阳能等其他新能源项目,建设有特色的海上能源基地。

  

  新兴高技术产业坚持从舟山实际出发,通过人才、技术、项目引进,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努力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层次。

重点支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等产业。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要结合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开发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力争“十一五”期间一批新产品进入市场化生产。

海洋精细化工重点要结合海水淡化发展,积极开展海水化学元素综合利用,力争产业化。

光机电一体化要结合船舶、机械工业发展,研发制造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及仪器仪表,鼓励支持企业发展独立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项目。

电子信息产业要加快运用先进电子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引进电子信息产业项目,为把电子信息产业培育成我市新的成长性产业打好基础。

  

  

(二)港口物流业发展重点

  

  把港口物流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依托深水港口优势,积极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加快专业泊位和通用泊位规划建设,不断完善集疏运体系和信息支撑体系,打造全国重要能源物资储运中转基地、长三角重要对外贸易物流基地、市域临港工业物流支撑基地。

到“十一五”末,形成以深水港口为特色的港口物流中心,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2亿吨。

  

  加快港口物流设施建设。

高起点规划、引进、建设一批港口物流项目,配套建设完善的港航基础设施,形成港口物流业的主体运作平台。

完善港口物流支撑体系。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推进以集疏运和信息网络为重点的支撑体系建设。

加快连岛工程、环岛快速通道、疏港道路、水水及水陆交通节点规划建设,加大深水航道整治力度和锚地建设,进一步拓展海运和空运航线,构筑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管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提高物流集疏运能力。

加强物流信息网络建设,构筑开放式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业与国内外市场的同步运作与即时沟通。

  

  加强口岸建设和港口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开放领域,重点是“大通关”建设和后勤补给体系建设,提高综合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培育扶持现代物流业。

重点扶持海运业发展,引导和支持海运企业在做大规模的同时,调整优化运力结构,大力发展特种运输、水水中转、江海联运、二程航运等。

大力发展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加快发展运输、仓储、货代、流通等企业,吸引现代物流企业特别是著名航运和船务公司进驻舟山,推动舟山以港口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融入国际物流体系,加快与先进水平接轨。

  

  大宗散货运输产业根据产业特点发展专业港口物流。

以矿砂、煤碳、油品、粮食等大宗散货运输,及船舶修造、水产加工、机械制造等为重点,积极发展专业港口物流。

对专业港口物流市场,按照现代物流的理念加以重组和改造,使之符合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要求。

  

  集装箱运输产业依照多方联合开发模式进一步推动舟山港的发展。

与上海港资源整合建设洋山集装箱港区。

按照宁波—舟山港整体开发规划和机制,与宁波港资源整合,加快开发金塘、六横等集装箱港区,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干线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行港口对外开放,引进实力型企业参与港口建设、经营和管理,以提高港口的国际竞争力。

  

  四、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思路

  

(一)总体布局

  

  加强空间整合和区域功能定位,有利于优化空间布局,集约资源配置,改善要素供给,推进协调发展。

从我市的自然地理特征、现有城市和产业布局、面临机遇和发展趋势出发,我市产业发展空间整合的方向是:

构筑背靠大陆、面向大海,“一个发展主体、南北两翼展开”的开放式大空间布局框架。

  

  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将金塘岛----舟山本岛----朱家尖连接在一起,形成了721平方公里的面积,构成了发展条件最优、产业实力最强、带动作用最有力的发展主体。

围绕这一主体,由岱山和嵊泗诸岛组成的323平方公里区域,构成了南接本岛、北通上海的发展北翼;由定海南部诸岛及普陀六横、桃花、虾峙等岛屿组成的306平方公里面积,构成了北接本岛、西通宁波的发展南翼。

这个“一体两翼”产业布局构想,随着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要素条件越来越成熟、区域功能越来越明晰、整合步子越来越加快。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产业发展新特点,准确把握区域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布局的重点。

  

  

(二)把本岛北部作为产业集聚核心区,打造具有相当实力和显著影响力的发展主体。

本岛北部具有优越的深水岸线资源和丰富的滩涂、盐田资源,是当前和今后大桥规划中西接宁波、北联上海的交汇处。

既要考虑区域内的功能定位,又要从横跨定海、普陀及周边海域的大区域角度,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把以中部山体为界的北部地区及毗邻海域,即西起定海马目、东到普陀展茅、北至马岙港区、包括长白岛,陆域总面积235平方公里、深水岸线长度约26公里的区域纳入本岛北部概念性范畴,构筑绵延北部的特色临港产业带。

具体按五大区块进行布局。

  

  新港工业园区。

开发范围东起螺门梁横、南至环岛公路、西至白泉柯梅岭、北到围垦海堤,规划开发面积30平方公里,分成新港区块和钓梁围垦区两大块。

其中新港区块主要由废转盐田和钓浪围垦而成,规划开发面积13.4平方公里,是近期开发区域;钓梁围垦区主要依托围垦和废转盐田而成,规划开发面积16.6平方公里,是远期开发区域。

拥有岸线约10公里,适宜建设15万吨级以下的各种类型码头。

近期重点发展船舶修造、船配生产、海洋工程、港口机械、电子设备等产业集群,建成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以船舶修造及配件为主的临港工业基地。

  

  定海工业园区(含长白)。

定海工业园区位于舟山本岛西北侧的小沙——岑港北部濒海区域,规划总面积12.13平方公里,可形成岸线约10公里。

长白岛总面积12.95平方公里,深水岸线长度3.3公里。

加快推进西大塘、东大塘围垦工程,积极开展养殖围塘、废弃地、低丘山坡的土地综合利用,近期发展船舶修造及配件加工、海洋装备、机电制造、港口物流业产业,远期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及商贸信息服务。

  

  展茅发展区。

要从集聚资源要素、推进“北生产”整体开发的高度,谋划展茅区块的开发。

近期围绕展茅鱿鱼加工市场,吸纳沈家门、勾山一带水产加工企业入园,加快建设水产加工专业园区。

远期结合东港三期围垦,规划在菜子山—螺门一带围堤造地,拓展发展空间。

  

  马岙—干石览工业集聚区。

以现有定海马岙、干石览两镇未开发土地为主,可用土地约2300亩。

在北部临港区域布局和邦化工、世纪太平洋等中型化工项目,在原有工业小区布局建材、机械、水产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

  

  岑港化工集聚区。

位于舟山本岛西部,西南与宁波北仑港、定海金塘岛隔海相望,规划面积3500亩,还有1485亩尚未开发。

在严格把握准入条件、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集聚发展海洋重化工、油品储运、精细化工三个产业。

  

  (三)把金塘作为连接宁波的桥头堡,打造边界经济第一镇。

金塘岛距北仑港3.5公里,是连接大陆的第一个岛屿。

金塘镇港口资源丰富,但陆域面积不足,抓紧实施金塘岛北部大围垦规划,近期先实施北部5个岛屿的连片围垦,形成1万亩面积,为建设港口重镇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快推进与金塘大桥同步建成的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工程,并将大丰区块开发成集装箱配套产业区,发展以大型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现代港口物流业和相关临港产业。

根据大桥通车后对金塘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应考虑产业集聚区调整,加快开发西堠门工业区,规划面积1700亩,承接沥港等地产业转移和工业的继续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以塑机螺杆制造为主的特色产业。

  

  (四)把六横作为南翼发展的重点,打造临港重化工产业岛。

发挥毗邻国际、国内主航道以及港口与陆域相配套的优势,抓住当今国内外石化产业向沿海转移的机遇,在已明确发展岛北船舶修造、东北港口物流和煤电项目的基础上,将西南部区域规划为临港石化工业区。

该石化园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规划利用双屿深水港作为原油进货码头,在小郭巨围垦区布局建设年加工能力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并以这一项目为龙头,根据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设置产业链,发展石化上中游项目,吸纳相关企业配套集聚,建成为宁波—舟山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把岱山作为未来发展增长极,打造北翼经济重心。

包括岱山本岛、衢山、长涂、秀山在内的岱山区块,港口条件良好,产业基础雄厚,发展后劲实足。

岱山本岛重点要整合西部岸线资源,加快推进岱山省级工业开发区“东扩西进”,优化产业布局,发展以船舶修造为主的产业集群。

以常石、金海湾大型船舶项目为基础,做好长涂东部海域功能论证,按“南北工业”框架推进秀山产业开发,建设与本岛北部遥相呼应的船舶工业基地,充分发挥长涂、秀山两翼作用。

依托深水港口资源优势和接近洋山港优势,衢山要加快港口物流业和港口产业带建设,重点放在衢北、衢南、蛇移门、鼠浪湖四个区域,近期做好鼠浪年吞吐量达6000万吨大宗散货中转码头、小衢山-黄泽山物流港区规划,建设矿砂、化工品、原油等大宗物资中转基地,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后勤保障基地。

加快仇家门、长涂双剑涂、衢山泥螺山等9处围垦工程建设步伐,力争5年内增加土地后备资源约2万亩,为后续发展创造足够的发展空间。

  

  (六)把嵊泗作为接轨上海的最佳切点,打造与洋山深水港联动的配套服务基地。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的开发建设,给嵊泗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要抓住这个契机,以港口开发为重点,大力发展关联产业。

加快实施小洋山北侧围垦工程,在15平方公里范围内,按国际物流中转区、国际物流加工区、港口生活配套区、港口综合服务区、港口公共设施及资源综合利用五大功能区域划分进行建设布局。

中远期实施大洋大岙围垦、大洋西面海域围垦,建设洋山申港国际储运库、天然气储存基地、海上物流中转基地、集装箱修造基地、生活后勤保障基地、大宗货物加工基地、洋山保税区和加工贸易区等。

  

  五、强化与长三角重点城市的产业衔接

  大桥的开通,给我们舟山未来的发展带来历史性的转折。

大桥看起来是一个交通基础设施的事情,实质上更是一个全面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环节,对舟山带来各种有利的发展机遇。

物流、信息流、人流、资本流将直接涌入舟山,全市上下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因为硬件的对接,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还是思想观念的改变,因为人本因素最终是决定因素。

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引导上下百万军民的一种思想观念达到根本的转变,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和积极主动的姿态来对接大桥经济的到来。

  

  

(一)与长三角临港产业衔接的思路和目标

  

  总体思路。

坚持务实、双赢的接轨理念,依托上海、宁波、杭州,接受辐射,积极主动,甘当配角,县乡(镇)联动,整体推进。

接轨工作在思路上要与上海、宁波、杭州“十一五”规划相衔接,要与上海、宁波、杭州产业调整与发展趋势相衔接,在产业、要素、物流、政策、环境、城市规划等方面与上海、宁波、杭州实现对接。

既要注重自身素质(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以自身实力增强接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又要以竞争、合作、联动、双赢为基本原则,通过行政推动、市场运作,拓展接轨领域,提高接轨层次,追求互补双赢,借接轨上海、宁波、杭州加快舟山发展,借接轨上海、宁波、杭州更有效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体目标。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接轨合作,逐步把舟山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宁波、杭州船舶工业及其他产业延伸基地和加工配套基地,水产品供应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及上海、杭州、宁波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努力形成优势互补的大合作格局,产业配套的大分工格局,海陆并进的大交通格局,要素对流的大市场格局,努力把舟山建设成为接轨上海、宁波、杭州,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

  

  

(二)与上海临港产业衔接的重点

  

  1、加快与洋山深水港对接,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

积极配合洋山深水港建设,科学布局、合理开发、整体推进,努力成为长三角及沿岸地区重要的集装箱物流基地、大宗散货水水中转基地,为临港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的区域综合物流基地。

加快建设洋山综合性物流区,高起点规划、引进、建设一批港口物流中心项目,重点建设LNG项目、洋山申港国际储运库等项目。

配套建设完善的港航基础设施,形成港口物流业的主体运作平台。

加快完善港口物流支撑体系,积极推进洋山客货运输中心、陆岛交通设施、水水交通节点等规划建设,进一步拓展海运航线,构筑完善的水水、陆岛集疏运网络,提高物流集疏运能力。

加强物流信息网络建设,构筑开放式物流公共信息支撑体系,促进物流业加速融入洋山国际深水大港运行之中。

培育扶持现代物流业。

重点扶持海洋运输业。

立足沿海航运,大力发展江海直达航运、水陆联运,加快组建沿海运输、江海联运船队,积极引导海运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当前主要是抓好马迹山、绿华水水中转(绿华锚地改造)、小洋山的二程运输和集卡运输的衔接,尽可能提前介入,并做大做强。

要结合渔民转产现状,积极引导部分渔民发展海产品的保鲜、保活运输和货物的短程运输。

服务洋山发展相关产业,大力发展适应运输市场的散货船舶和特种船舶,实现专业化、特色化经营。

积极吸引国内外著名的航运和船务公司、商社以及物流企业落户舟山,加快发展运输、仓储、货代与流通,大力培育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企业。

  

  2、加快临港工业对接,建设特色临港工业基地。

上海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临港工业也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

因此,加快工业对接,对外要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申博成功后产业转移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世博会前,上海浦江两岸有1600余家企业需要搬迁。

我们要主动出击,成立专门的攻关小组来负责这项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要及时与上海搬迁办进行联系,尽快掌握搬迁企业名单,加强与上海有关部门和重点行业协会的联系,特别是加大对适合来舟山的转移产业、外迁企业的攻关,争取一些产业、企业和项目落户到舟山。

对内要紧紧抓住上海洋山港、东海大桥、上海宝钢马迹山矿砂中转码头运行、绿华深水港水水中转合作开发给我市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长三角工业的分工与合作,重点发展船舶工业、临港化工业、水产品精深加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