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是学生思想的过度时期,这时的学生比较敏感、自我,为此,本学期,我计划通过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各种有益的活动,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帮助他人。
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集体荣誉感,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而努力。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是一门与各学科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
它不是其它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它课程具有互补性。
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鉴于以上认识,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即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
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
三、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和智力的发展,更关注他们情感的体验、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2、在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
在活动中,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
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以配合的形态呈现的。
因此,我们依据校特色活动,地方特色,以及时令,季节等,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五、教学措施:
1、统筹规划,制订出综合实践活动整体实施计划。
2、加强向社会、家长的宣传。
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
3、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的评价必须采用全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
强调评价的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学生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过程评价。
一方面建设学生个人档案袋,使学生能随时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阶段性评价。
六、课时安排:
1、人物访谈活动4课时
2、社会调查活动4课时
3、科学探究活动4课时
4、发明创造活动4课时
5、问题研究活动4课时
第一单元人物访谈活动
活动主题:
访问孤寡老人邻居
活动方式: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实地进行人物采访;
整理分析采访资料。
方法学习:
怎样选择采访的对象和采访时间与采访地点;怎样进行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怎样设计采访问题,进行有效的采访提问。
如何整理分析采访记录;如何编排节目进行爱心慰问。
学科整合:
与语文,品德与社会,美术,音乐学科进行整合。
课时建议:
第1——4周
访问孤寡老人邻居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选择访问对象,时间和地点。
2.学会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3.学会整理采访资料。
能力目标:
1.通过采访实践活动,提高选择采访对象,时间和地点的综合能力。
2.掌握一定的与人沟通的技巧,培养大方与人交往的本领和能力。
3.培养采访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访问身边的人物,更深入地了解身边人物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情况,了解人物的成长和奋斗经历,关注身边的人物。
2..通过访问身边的人物,学习身边人物的可贵品质,融入社会大家庭,树立社会责任心。
活动准备:
照相机笔记本笔
活动过程:
一制定采访活动方案
1.确定采访对象
2.选择访问地点
小组讨论:
哪个地方比较好?
3.选择访问时间
小组讨论:
有什么课余的可以随意支配的时间?
被采访人什么时间最适合接受采访?
交流确定时间
4.制定访问活动方案
访问对象
访问地点
访问时间
年龄
访问身体情况
内容现在的生活情况
生活上的困难
访问工具
人员分工
资料呈现方式
二.进行访问实践活动
三.整理采访记录
活动总结
一.交流与分享
1.各组展示采访照片,并附上简短的讲解。
2.各组展示讨论分析之后的采访稿。
3.述说采访中的故事。
4.写采访感受和体会。
5.讨论:
我们该为孤寡老人邻居做些什么?
第二单元社会调查活动
活动主题:
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
活动方式:
活动方案的制定和修改;
实地调查采访;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调查结果分析统计;
活动成果的汇报展示。
方法学习:
怎样进行调查前的准备;
怎样设计调查问卷;
如何整理分析调查资料;
如何展示活动成果;
计划书和倡议书的设计与撰写。
学科整合:
与语文,数学,品德,社会,美术,生命与健康常识学科进行整合。
课时建议:
第5——8周
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小学生早餐情况的了解与探究,懂得科学早餐的重要意义和不合理早餐对人体的危害。
2、通过调查统计,初步掌握一些健康膳食的知识。
能力目标:
3、通过合理安排一周的早餐食谱和动手制作早餐的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4、通过提出,整理问题,提高提炼,确定主题的能力。
5、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调查的具体方法,培养正确记录调查结果的能力。
6、通过展示汇报活动,掌握宣传活动的设计方式,并能对活动过程与结果进行初步评价。
情感目标:
1、逐步形成关注身体健康,关爱生命的观念。
2、在深入社区宣传的过程中,培养服务社区,服务大家的意识。
3、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与他人积极友善地合作交流。
活动准备:
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小学生早餐现状的资料。
2、查阅资料,了解科学饮食的有关知识。
3、与图书馆,社区管理部门等有关方面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为学生查阅资料与社区宣传做好安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制订调查活动方案
小学生早餐情况的调查小组活动方案
调查主题:
小组名称: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
小组长:
小组成员:
调查目的:
活动准备:
活动分工:
活动内容及步骤:
二.开展调查活动
(一)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计划表
调查内容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问题设计
预期成果
(二)问卷中的问题设计
小学生早餐情况中的问题设计(家长卷)
1.如果您早上忙,会不吃早餐吗?
会()有时候会()从来不会()
2.您会不会忽视您孩子的早餐?
会()有时候会()从来不会()
3.您知道不吃早餐有什么危害吗?
4.如果早上时间不多,您和您的孩子会用什么早餐?
5.您和您的孩子会不会在路上吃早餐?
会()有时候会()从来不会()
6.三餐中,您把早餐放在第几位?
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
7.今天的早餐如果有剩,您明天还会食用吗?
会()不会( )
8.夜宵能否代替早餐?
可以()不可以()
9.您一般怎样搭配早餐?
请写出您一般的早餐搭配。
(三)发放调查问卷
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四.将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结论,写成调查报告。
活动总结
交流与分享
1.将拍摄的照片和录像附上拍摄时间、地点等简短介绍材料。
2.展示调查结果。
3.展示调查报告及小论文。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同伴评价
教师评价
积极与他人团结协作
能与他人协作
基本能与他人协作
善于思考能发现并解决活动中的问题
能按要求解决活动中问题
完全依靠别人解决问题
经常收集有关资料,及时整理、归类、存放。
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做好整理、归类、存放。
参与收集资料,有资料可查。
按时完成各类作业且质量较高。
完成各类作业,且有一定质量。
完成各类作业。
第三单元科学探索活动
活动主题:
1.物世界的探密
2.走进微生物
3.水的奇迹
4.声音的秘密
活动方式:
有针对性的资料收集;动手操作实验;成果的多种收集方式。
学习方法
怎样开展简单的科学探索活动;用实验证明猜想;初步掌握如何有效收集成果
学科整合:
与科学、语文学科的整合
课时建议:
9---12周
植物世界探密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对科学探索活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学会常用的几种观察记录方式并会合理运用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用文字、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
2.可以运用文字、图画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与同学交流。
情感目标:
1.认识到严格按规范进行实验和测量的必要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活动准备:
(1)首先我们对植物的基本情况要有一个了解,所以在每个活动开始之前请查阅相关的资料,将有关内容摘录下来。
(2)建立一个资源中心。
(3)准备好活动记录单、笔记本和一些简单的实验工具。
活动过程:
(一)观察植物的种子
观察蚕豆种子记录单
时间:
-----月-----日地点:
五()教室
记录员:
记录内容:
(二)实验探究——植物的茎
(三)做一个指示剂专家
活动总结
“植物世界探密”活动发现表
学生姓名
我的发现
我的新收获
活动拓展
(一)动物解密专家
(二)走进百草的世界
第四单元发明创造活动
活动主题:
以厨房内遇到的困难来开展发明创造活动。
活动方式:
生活中问题的发现与处理;调查与分析;设计与制作;检验与改进;作品的展示;身边发明家的调查。
方法学习:
如何在生活中发现与处理问题,并选择一个问题来解决;设计图的画法指导;怎样将自己的设计图变成一个真正的小发明作品;如何检验作品以及作品的改进;各种表格的设计;汇报材料的制作。
学科整合:
与语文、数学、科学、老技等学科的整合。
课时建议:
13---16周
厨房里的小发明
活动目标:
1.通过发明创造的过程,学会发明创造的基本方法——组合发明法。
2.学会小发明创造的过程。
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
能力目标:
1.培养创造和想象能力,增强动手能力。
2.培养调查、写作、表达等能力,促使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3.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以及克服困难、战胜肯难的坚强意志,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并受到审美教育、劳动教育以及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等方面的教育。
情感目标:
1.在活动中,明确什么是发明创造,深刻认识发明创造的意义,从而树立发明创造的意识。
2.在活动中培养爱心,懂得关心长辈关心他人。
3.在发明过程中让学生土会到创造发明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通过上网查询什么是小发明,小发明的特性是什么,怎样做一个小发明,我们生活中的小发明作品。
请家长或长辈切黄瓜条使用的工具名称及使用的方法。
2.物质准备:
相机、笔记本、相应的制作材料和加工工具,一定数量的资金。
活动过程:
一、发现问题
生活中的小发明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这些发明创新产品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发明故事。
只要善于观察,多动脑筋,发明创造不是一件难事,人人都可以做小发明家。
二、构思设计:
1.将自己的选题和构思说给同学、家长、老师听,听取他们的改进意见,在网上查阅所选的题和构思是否具有新颖性。
2.画好作品设计图。
3.做出这个小发明需要什么材料,这样加工?
是自己独立做,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做,还是找加工厂做?
三、制作阶段:
1.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且准备好材料。
2.由于受加工工具或加工水平的限制,自己不能独立做。
或者家长和老师也制作不出设计的作品,那么可以找能加工的地方,将自己的作品设计图给加工师傅,并给师傅讲清作品的结构,让师傅能理解作品,按照设计图来制作。
3.作品的加工过程一定要守在加工师傅的跟前,随时可以看到制作出的作品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
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可以及时指出并加以修改。
4.选派一两名同学作为代表与全班同学交流你们初步制定的计划,指定一名同学当记录员,把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记录下来,以便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
-------------组活动计划
年月
组长
组员
我们组创意的内容
我们组创意活动的途径
我们组成员的分工
-----------------负责--------------------------------------------------------------
------------------负责---------------------------------------------------------------
-------------------负责----------------------------------------------------------------
-------------------负责----------------------------------------------------------------
-------------------负责----------------------------------------------------------------
我们准备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
(----月-----日——----月----日):
分头调查,查找资料------------------------------
第二步:
(-----月-----日——-----月---日):
小组交流,整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步:
(----月----日——------月-----日):
小组讨论,确定项目,制定展示方案。
最终汇报展示时间
展示形式的设想
活动其他说明
四、实践检验
检验报告单
小组名称:
姓名:
作品名称
时间
地点
检验人员
实验结果
是否满意
改进意见
备注
五、作品改进
作品的改进是每项发明必须做的一步,只有作品不断改进和完善,作品才更能贴切生活实际的需要,才能体现创新先发明作品的价值。
六.活动总结
成果形式建议
1.设计一项生活中的能改进的发明作品。
2.制作一项发明作品。
3.能找出生活中在不同场所中工具使用中的不方便之处。
4.发明制作过程中的图片和视频材料等。
5.作品参加创新大赛,听专家意见。
七.活动拓展
(一)我身边的发明家
(二)了解学校的小小发明家的发明之路
第五单元问题的研究活动
活动主题:
交通流量的研究
活动方式:
定时定点观察并且记录相关数据;统计并分析所记录的数据;判断问题所在并提出合理建议
方法学习:
记录分析数据的方法;根据数据初步分析判断问题所在的方法;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方法
学科整合:
与数学、美术、语文学科整合
课时建议:
第17—19周
交通流量的研究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交通流量以及研究交通流量的方法。
2.运用研究交通流量的方法对某街道交通流量进行研究。
3.学会研究相关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为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
能力目标:
1.学会简单的数据记录、分析的方法。
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
会制作简单的数据统计图表。
2.学会根据事故局分析得出结论,并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
3.学会用数据说话。
培养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精神。
情感目标:
1.在研究城市道路交通流量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出行的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能够以城市小主人的心态主动关注道路交通流量问题,加强责任感。
3.培养耐心细致的研究态度。
4.能够通过自己对交通流量的研究尝试解决道路交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体验成就感。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1.了解什么是交通流量。
2.学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中有关交通流量的相关章节。
物质准备:
记录本、笔、手表、计算器、彩笔、统计图纸。
活动过程:
一、制定研究方:
1.确定研究方向。
2.选定待研究的道路。
3.选定研究的对象。
4.选定研究时间。
5.研究人员的分析。
6.制定乡应的记录表格。
二、实地考察
研究主题一:
左转机动车流量(高峰时期流量/一般时期流量)
研究主题二:
左转非机动车流量(肝风时期流量/一般时期流量)
三、数据的整理
四、数据的分析
五、解决方案
六.活动总结
七.交流与分享
1.各组通过交流活动展示本小组所研究的城市交通问题,以各种数据统计图表的形式把本组研究得来的数据与大家分享。
2.把研究成果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供给相关部门。
3.为城市交通频道提供即时有用的交通信息。
4.以日记的方式展示本组研究的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办法,或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趣事、见闻等。
5.讨论思考:
城市交通状况与城市形象的关系。
成果形式建议
1.调查小论文或者解决方案。
2.呈报给上级相关主管部门的报告。
3.数据报表。
八.活动拓展
1.流量的研究对即时路况播报的作用。
2.行人流量与公交合理调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