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电阻摸底检验测试方法和及其详细摸底检验测试步骤.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6906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地电阻摸底检验测试方法和及其详细摸底检验测试步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接地电阻摸底检验测试方法和及其详细摸底检验测试步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接地电阻摸底检验测试方法和及其详细摸底检验测试步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接地电阻摸底检验测试方法和及其详细摸底检验测试步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接地电阻摸底检验测试方法和及其详细摸底检验测试步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接地电阻摸底检验测试方法和及其详细摸底检验测试步骤.docx

《接地电阻摸底检验测试方法和及其详细摸底检验测试步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地电阻摸底检验测试方法和及其详细摸底检验测试步骤.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接地电阻摸底检验测试方法和及其详细摸底检验测试步骤.docx

接地电阻摸底检验测试方法和及其详细摸底检验测试步骤

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测试方法和步骤(图解)

一、接地电阻测试要求:

a.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b.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c.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d.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e.对于屏蔽系统如果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二、接地电阻测试仪

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适用于测量各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避雷针等接地装置的电阻值。

亦可测量低电阻导体的电阻值和土壤电阻率。

三、本仪表工作由手摇发电机、电流互感器、滑线电阻及检流计等组成,全部机构装在塑料壳内,外有皮壳便于携带。

附件有辅助探棒导线等,装于附件袋内。

其工作原理采用基准电压比较式。

四、使用前检查测试仪是否完整,测试仪包括如下器件。

1、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一台    

2、辅助接地棒二根

3、导线5m、20m、40m各一根

五、使用与操作

1、测量接地电阻值时接线方式的规定

仪表上的E端钮接5m导线,P端钮接20m线,C端钮接40m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被测物接地极Eˊ,电位探棒Pˊ和电流探棒Cˊ,且Eˊ、Pˊ、Cˊ应保持直线,其间距为20m

1.1测量大于等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见图1

将仪表上2个E端钮连结在一起。

测量小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

1.2测量小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见图2

将仪表上2个E端钮导线分别连接到被测接地体上,以消除测量时连接导线电阻对测量结果引入的附加误差。

2、操作步骤

2.1、仪表端所有接线应正确无误。

2.2、仪表连线与接地极Eˊ、电位探棒Pˊ和电流探棒Cˊ应牢固接触。

2.3、仪表放置水平后,调整检流计的机械零位,归零。

2.4、将“倍率开关”置于最大倍率,逐渐加快摇柄转速,使其达到150r/min。

当检流计指针向某一方向偏转时,旋动刻度盘,使检流计指针恢复到“0”点。

此时刻度盘上读数乘上倍率档即为被测电阻值。

2.5、如果刻度盘读数小于1时,检流计指针仍未取得平衡,可将倍率开关置于小一档的倍率,直至调节到完全平衡为止。

2.6、如果发现仪表检流计指针有抖动现象,可变化摇柄转速,以消除抖动现象。

六、注意事项

1、禁止在有雷电或被测物带电时进行测量。

2、仪表携带、使用时须小心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接地系统方案

 

一、接地方式

  大楼中弱电系统众多,还有交流和直流电源系统,各个系统都有独自的接地要求,按功能分有防雷地、工作交流地(N线)、静电地、屏蔽地、直流地、绝缘地、安全保护地等,为了各接地装置之间不能经土壤击穿和避免相互干扰,防雷接地与其它接地装置在土壤中需隔开较大的距离(如20m)。

由于城市中大楼的接地装置受到接地装置场地的限制,无法实现上述距离间隔,因此按照现行的国家相关防雷标准,应将上述接地实现共用接地系统。

在电子设备有特殊要求时,应采用瞬态接地技术。

 明确地讲,所说的共用接地系统是将防雷地、工作交流地(N线)、静电地、屏敝地、直流地、绝缘地、安全保护地等做在一个接地装置上(通常是大楼基础地),接地电阻值取其中的最低值。

完全的共地系统不仅采用公共的接地装置,而且采用公共的接地系统,共地使电子设备无法受到地电位反击。

  智能建筑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及良好的接地系统。

  在智能建筑的共用接地系统是以大楼基础接地为接地装置,以暗装的法拉第笼中的钢筋笼栅为接地系统的骨架,并将各种已与此笼栅做了等电位连接的设备金属外壳、金属管道、电气和信号线路的金属护套、桥架等连接到一起,构成了多种大小不同的金属接地(等电位连接)网络。

在垂直方向上,最下层为大楼基础地,向上是各个楼层的楼层地,在楼层内设有机房接地母排(环形或接地线),信息系统首先接到机房接地母排上,然后由此引向楼层地,再经大楼接地骨架接到最底层的接地装置上。

 各大楼内机房电子设备的接地方式按下述进行:

二、机房接地:

   计算机网络机房、卫星和有线电视系统和监控系统等机房联合接地,电阻应≤1Ω。

 机房静电地板下应加做均压环(具体见第6点),以起到等电位连接作用,并将均压环至少两处连接到机房所在楼层的弱电管道井内的共用接地排(楼层弱电等电位汇集点)上;机房内的工作交流地(N线)、静电地、屏敝地、直流地、绝缘地、安全保护地等直接连接到均压环上;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最好将穿线缆的管从弱电间直埋到各个弱电机房,每个机房两根。

三、设备间接地:

  各设备间接地的方法同机房接地。

四、共用接地体:

  大楼存在着强电接地和弱电接地,采用共用接地体,因两接地线的不对称、共用接地体上的引出点不同、大楼接闪雷电时,引下线的不对称接闪现象等,造成了同一机房内的强电接地和弱电接地不可能存在等电位,有可能存在相对电位,这将可能使弱电设备内部强电接地点与弱电接地点之间造成闪烙现象,从而损坏设备。

 将强电引到机房配电箱后,从强电井内引出的PE线不再在机房内使用,机房内的单相三线制中的PE线采用在机房配电箱内连线到机房环行接地母排,所以在强电地与弱电地之间加装等电位连接器,一旦出现不对称现象可起到等电位连接的保护作用。

五、电位汇流排:

  如果机房面积较大,在均压环较远处设备放置比较集中,应在该处设置机房设备等电位汇流排,在均压环与汇流排之间采用线缆连接,设备接地以最近的距离连接到该等电位汇流排上,因计机房面积较大,故考虑设置2块。

六、机房均压环:

  在有弱电机房的楼层弱电井内设置楼层弱电等电位汇集点,水平与楼层各个机房均压环连接,垂直采用线缆与下层弱电等电位汇集点联结,层层联结下传到大楼共用接地体(基础弱电接地点)。

 沿计算机机房等机房墙体四周分别均布安装环行均压环。

并采用将均压环至少两处连接到机房所在楼层的弱电管道井内的共用接地排(楼层弱电等电位汇集点)上;机房内的静电地、屏蔽地、直流地、绝缘地、安全保护等接地直接连接到均压环上; 机房环行均压环安装示意图:

 静电地板 扁铜条 ?

?

 机房墙壁 ?

?

 机房地面 膨胀螺丝 相接处。

七、线路的屏蔽:

  感应雷击很多是由于传输线路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高压,使计算机系统遭到破坏,对传输线路采取屏蔽措施,是降低感应雷击破坏的有效方法。

目前机房内的大部分线路采用穿管布线(金属软管或硬管),但从实际情况看,综合布线的金属护管的屏蔽接地需改进,使每根护管两端有效接地,并与均压等电位带连接,最大限度的减少感应雷击侵入的渠道。

八、法拉第笼的问题:

  当机房的均压等电位带与大楼的钢筋网相连时,形成一个法拉第笼;或者做防静电处理,墙壁采用防静电铝塑板,并与机房共地系统相连,使机房形成一个法拉第笼。

  注:

1.接地引下线的连接必须在防雷配电柜前进行;

    2.UPS电源插座必须就近与均压等电位相连接。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所保护对象的不同,考虑了智能大楼各系统的电源、信号及接地的防雷击过电压,提出了完善的防雷解决方案。

随着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的出现、应用推广和发展以及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双绞线分布数据接口(TPDDI)、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等技术的发展,使智能建筑内、外各种信息、数据图象的高速传输和大容量传输成为可能。

信息已是智能建筑非常关键和重要的资源,对信息资源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所提供的方案满足的防雷接地保护需要。

机房接地工程

机房应安装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使电源中有一个稳定的零电位,作为供电系统电压的参考电压,有一个良好接地线,计算机传输中的电源电压及信号遇到或产生各种干扰时,就可以通过高、低频滤波电容将其滤掉。

此外,当遇到雷电、机柜附近的强功率源以及电火花干扰时,良好的机房接地系统应可以起到保护计算机的作用。

因此,设计一个良好的机房接地系统是相当重要的,机房接地系统一般分为下述4种:

直流地:

这种接地系统是将电源输出端通过地网接地一起,使其成为稳定的零电位,这个电源地线与大地直接连通,并有很小的接地电阻。

交流电:

这种接地系统把交流电源的地线与电动机、发电机等交流电动设备的接地点连接在一起,之后再与大地连接。

安全地:

为了屏蔽外界干扰、漏电及电火花,所有计算机的机柜、机箱、机壳、面板及马达外壳都需要接地屏蔽,该系统即可为安全地。

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执行。

一般要求:

直流地电阻小于1欧姆,交流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安全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若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三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其中最小值,并应按现行国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采取防止反击措施。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对直流工作接地有特殊要求需单独设置接地装置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及与其它接地装置的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应按计算机系统及有关规定的要求确定。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应采取单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措施。

当多个电子计算机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宜将各电子计算机系统分别采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

接地方法有如下:

直流接地

直流工作接地是计算机系统中数字逻辑电路的公共参考零电位,即逻辑地。

逻辑电路一般工作电平低,信号幅度小,容易受到地电位差和外界磁场的干扰,因此需要一个良好的直流工作接地,以消除地电位差和磁场的影响。

机房直流工作接地线的接法通常有三种:

串联法、汇集法、网格法。

串联法

在地板下敷设一条截面积为(0. 4~1. 5mm) ×(5~10mm) 的青铜(或紫铜) 带。

各设备把各自的直流地就近接在地板下的这条铜皮带上。

这种接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铜带上的电流流向单一,阻抗不小,致使铜带上各点电位有些差异。

这种接法一般用于较小的系统中。

汇集法

在地板下设置一块5~20mm厚、500 ×500mm 大小的铜板,各设备用多股屏蔽软线把各自的直流地都接在这块铜板上。

这种接法也叫并联法,其优点是各设备的直流地无电位差,缺点是布线混乱。

网格法

用截面积为(2. 5mm ×50mm)左右的铜带,整个机房敷设网格地线(等电位接地母排),网格网眼尺寸与防静电地板尺寸一致,交叉点焊接在一起。

各设备把自己的直流地就近连接在网格地线上。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有汇集法的逻辑电位参考点一致的优点,又有串联法连接简单的优点,而且还大大降低了计算机系统的内部噪声和外部干扰; 缺点是造价昂贵,施工复杂。

这种方法适用于计算机系统较大、网络设备较多的大、中型计算机房。

交流工作地

计算机、网络设备是使用交流电的电气设备,这些设备按规定在工作时要进行工作接地,即交流电三相四线制中的中性线直接接入大地,这就是交流工作接地。

中性点接地后,当交流电某一相线碰地时,由于此时中性点接地电阻只有几个欧姆,故接地电流就成为数值很大的单相短路电流。

此时相应的保护设备能迅速地切断电源,从而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计算机系统交流工作地的实施,可按计算机系统和机房配套设施两种情况来考虑。

如打印机、扫描仪、磁带机等,其中性点用绝缘导线串联起来,接到配电柜的中线上,然后通过接地母线将其接地;机房配套设施如空调中的压缩机、新风机组、稳压器、UPS 等设备的中性点应各自独立按电气规范的规定接地

 

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系统

在防雷装置的设置上人们往往比较注意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的电涌保护,容易忽视等电位连接在雷电防护的重要作用。

有时还特意设置单独的接地装置,单独的引下线,还错误的提出“共网不共线,分类接地网,不串不共用,一点接地法”的口号,一方面给设计施工增加了难度和增大了开支,另一方面违背了等电位的基本原理,会给被保护设备以及人身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