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docx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关于基础知识的重点说明:
基础知识一共占10分左右,单选、多选平均各5题,每部分平均2道题
在综合评审部分很可能用到基础知识。
如“管理沟通”。
各章重点:
概念,基本原理,流程框架,建立知识逻辑框架
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至少11门课程。
体系逻辑如图所示: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劳动力市场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和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劳动力资源三个属性:
相对稀缺性、普遍性和绝对性、支付手段和支付能力的稀缺性。
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
二、效用最大化
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
三、劳动力市场
最简单的劳动力市场模型是收入循环模型,由居民户(供给方)和企业(需求者)两类主体构成,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个市场。
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
特点:
1、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目的是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规律和内在逻辑;
2、结论有客观性,可进行检验。
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其构成要素、相互关系、影响因素,搜集资料。
2、设定假设条件
3、提出理论假设
4、验证。
(二)规范研究方法:
特点:
1、研究现象本身“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2、目的是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规范研究方法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
(三)比较
1、差别:
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2、联系:
规范法离不开实证的客观分析,实证离不开规范价值判断的指导。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供给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总人口率参率=劳动力/总人口×100%
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
劳动力供给:
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劳动力决策主体(家庭和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供给变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
供给无弹性Es=0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
供给有无限弹性Es=~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
单位供给弹性Es=1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供给富有弹性Es=1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
供给缺乏弹性Es=1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
2、妇女劳动参与率上升。
3、老年人口劳动率下降。
4、25~55岁男性劳动参与率保持较高程度,没有什么变化。
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附加性、悲观性(比较差异)
西方经济学把劳动力分类为:
一级劳动力(男性成年)、二级劳动力(中年妇女)。
二级劳参率对经济周期反应较为敏感。
附加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的时候,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
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收入,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
因此,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
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提高。
悲观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下降。
因此,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反向关系:
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下高。
经济衰退期,悲观性劳动力效应更强。
二、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需求指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
是雇佣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关系:
反比关系,即工资率上升,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加。
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记8页图)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劳动力需求变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简称为劳动力需求弹性。
反向关系
劳动力需求弹性Ed=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工资率变动百分比
劳动力需求无弹性,Ed=0与横轴垂直的线工资再低,企业需求不变
劳动力需求无限弹性Ed=无穷与横轴平行,工资不变而用人变化
劳动力需求单位需求弹性Ed=1横轴右下45度,用人量与工资变动同步
劳动力需求需求富有弹性Ed>1右下平缓,工资稍降而用人大增
劳动力需求需求缺乏弹性Ed<1右上陡峭,工资大降而用人小增
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当把可变的劳动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力的增加会使得产量增加;但当劳动投入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边际产品价值=工资额 MRP=VMP=MP*P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一)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1、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
2、劳动力是一种等价交换。
3、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价值——工资。
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
4、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的最佳结合。
(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
均衡分类1:
静态与动态均衡:
静态不考虑时间因素
均衡分类2: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马歇尔,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L瓦尔拉。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2、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3、充分就业。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1、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
2、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
劳动年龄组范围内的人口比重大则劳动力供给增加,正向关系;
在劳动年龄组范围内的人口既定时,内部年龄构成不同则劳动力供给有明显差异,与人力资本存量有关(如学历)
3、人口城乡结构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弹性增大。
如我国近30年。
(二)资本存量的影响:
简单说,资本存量的增加能提高生产率,进而促进劳动力需求。
(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资本存量增加高于人口增长率时,均衡工资率提高,就业扩大。
我国控制人口增长,吸引外资,企业数量和规模扩大,结果是工资上涨,就业也扩大;在经济危机时,资本存量减少,则使二者下降
第三节完全竞争下工资水平与结构
生产要素分为四类:
土地,劳动,资本何企业家才能。
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地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
工资形式:
基本工资+福利
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
工资率就是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
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福利是工资的转换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福利和基本工资之和构成立了劳动报酬。
福利支付方式分为两大类:
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
延期支付:
保险支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
实物支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变相的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从社会的角度看实物支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延期支付当员工具备享受资格时,获得使用权。
第四节就业与失业
一、就业总量的决定
所谓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更准确说取决于总需求水平。
二、失业及其类型
所谓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失业者的确认:
达到劳动年龄;有就业要求;在职业介绍部门或就业服务服务机构登记尚未工作
失业及其类型(对策)
摩擦性、技术性、结构性、季节性
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对策
失业的两大类:
(一)正常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
寻找工作直到就业之间的时间滞差以及岗位变换。
是正常性失业,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技术性失业:
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造成。
是效率提高的必然结果。
对策: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职业培训、普遍实行职业技能开发。
结构性失业: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而造成。
对策: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包括超前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预测,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低费用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等)
季节性失业。
气候的规律性变化影响到生产消费而造成。
(二)需求不足性失业,即非正常性失业:
增长差距性失业:
经济增长长期低靡不振而致。
周期性失业:
最常见,最严重,最难对付
对策:
政府通过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合产业政策,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来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进而实现充分就业。
四、失业的度量与影响
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
失业率、失业持续期
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
失业负面影响:
造成家庭生活困难;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
(一)政府支出的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1、最低劳动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2、最低社会保障。
3、工会。
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重功能,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方法和措施)
1、财政政策(扩张性、紧缩性)
2、货币政策(扩张性、紧缩性)
3、收入政策:
基尼系数最常用于衡量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指标——基尼系数:
洛伦茨曲线、库兹涅茨比率、帕累托定律等、
基尼系数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指数,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
当基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与绝对平衡,接近1时,则接近绝对不平衡。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衡。
通常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
收入政策措施:
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
制定工资—物价指导线。
冻结。
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控制政策。
2、收入平等化措施:
个人所得税制度。
其他税。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第二章劳动法
点击打印
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
一、劳动法概念
狭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核心法律。
广义的劳动法则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本书采用)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特点:
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高度的稳定性;高度的权威性。
劳动法基本原则
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劳动权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
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
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的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等方面。
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劳动者有依据法律的规定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三方原则:
政府、工会和雇主协会(企业家协会)。
3、物质帮助权原则。
物质帮助权的特征:
社会性、互济性、补尝性。
三、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
1、宪法:
我国宪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如劳动权、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物质帮助权、培训权、结社权等。
劳动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劳动法律。
《工会法》、《劳动法》
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工伤保险条例》、《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职工奖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等。
4、劳动规章
5、地方性劳动法规
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7、正式解释:
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渊源
1、雇佣规则(内部劳动规则)
2、劳动(雇佣)合同
3、集体合同。
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
集体合同整体性地规定了工会会员和雇主的权利和义务,对劳动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分为产业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
4、习惯法。
5、法官法或判例法。
四、劳动法体系
(一)我国劳动法体系:
促进就业法律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制度、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二)劳动法的职能结构模式(教材39页表格)
1、劳动关系法:
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职工民主管理法、劳动争议处理法
2、劳动标准法:
工作时间法、工资法、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
3、劳动保障法:
促进就业法、职业培训法、社会保险法、劳动福利法
4、劳动监督检查法
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
★劳动法律关系的定义:
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
首先,两者形成的前提条件不同。
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
存在现实劳动关系,存在法律规范
其次,两者的内容和效力不同。
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
★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必须服从国家的意志,在确定劳动关系各方面的内容以及劳动关系当事人各自的行为时,如工时、工资、劳动条件等,以及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时,必须服从国家的意志的制约。
★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劳动合同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其内容是权力和义务;是一种双务关系;国家强制性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三要素: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43页)、内容与客体
三、劳动法律事实:
劳动法律行为、劳动法律事件
劳动法律行为:
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劳动法律事件:
指不以当事人的主管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
点击打印
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风险性和抗争性。
战略环境分为两类:
微观环境是指市场和产业环境。
宏观环境是指间接影响企业活动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技术环境。
企业外部环境调研的方法:
获取口头信息、获取书面信息、专题性调研。
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
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潜在竞争对手的分析、替代产品和服务威胁的分析、顾客力量的分析、供应商力量的分析。
经营环境宏观分析:
政治法律、经济、技术、社会文化
二、企业分析
资源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物质、人力、财务、技术、管理、无形。
能力是指企业将其资源进行组合、归集、整合形成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需要的一种技能。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分成两大类,即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
基本活动:
生产加工,成品运输,市场营销,售后服务。
支持活动:
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
企业能力的分析方法:
纵向分析、横向分析、财务分析。
在分析企业能力时,效率和效果是两个重要的指标。
所谓效率是指实际产出和实际投入的比率,所谓效果是指实际产出达到预计产出的程度。
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综合分析——运用SWOT分析方法。
S-内部优势 W-内部劣势 T-外部环境机会 O-外部环境威胁
WO:
扭转战略 SO:
增长战略
WT:
防御战略 ST:
多种经营战略
企业的总体战略有进入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撤退战略。
一般竞争战略有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重点战略。
差异化战略制定的原则:
效益原则、适当原则、有效原则。
三、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
建立企业组织、合理配置资源,制定预算和规划、调动员工积极性,实施有效战略控制。
企业经营战略的控制:
制定评价标准,进行实际成效跟标准对比,针对偏差进行纠偏。
企业战略控制由企业最高层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第二节企业计划与决策
一、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
决策科学化的要求:
合理的决策标准、有效的信息系统、系统的决策观念、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方法科学性。
科学的决策程序:
确定决策目标、探索可行方案、选优决策三个阶段。
决策方法科学化:
两条基本途径:
按常规办事、不必事事重新决策;建立健全专门的组织机构,赋予其专门处理某类决策的权力和责任,分工明确。
新的方法:
硬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软技术也使决策越来越科学化。
确定性决策方法:
量本利分析法,是将企业的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观察产品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存在“边际贡献”。
量本利分析的主要问题是找出盈亏平衡点,寻找的方法有图解法和公式法。
安全余额=实际(预计)销售额与盈亏平衡点的差额
安全余额越大,经营越安全,销售额紧缩的余地越大。
经营安全率是安全余额与实际销售额的比值,经营安全率在0~1之间,越接近于1就越安全。
当经营安全率低于20%的时候,企业就要作出提高经营安全率的决策。
风险性决策方法:
是一种随即决策,要具备5个条件:
1、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2、存在2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3、存在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各种自然状态;4、可测算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5、可测算出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客观概率。
应用最广泛的风险型决策方法:
收益矩阵、决策树
决策树的分析程序:
绘制树形图,计算期望值,减枝决策。
不确定性决策方法:
具备风险型决策的前4个条件,不能测算出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客观概率。
悲观决策标准,保守态度,小中取大,也称华德决策准则
乐观决策标准,对未来乐观且考虑到不利形势,—赫威斯准则
中庸决策标准,对各方案的自然状态做最乐观、最保守、最可能的三种可能估计,再比较期望值
最小后悔决策标准,后悔值大中取小法,萨凡奇决策标准
同等概率标准(机会均等标准),拉普拉斯决策标准
二、企业经营计划
编制经营计划的方法:
滚动计划法、PDCA循环法、综合平衡法
滚动计划法计划期可长可短,若是年度计划则按季度滚动,若是中长期计划在按年度滚动。
PDCA循环法就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的顺序,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工作。
综合平衡法是指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因素,通过反复测算制定科学的计划,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指导、监督、控制和协调,从而实现企业综合平衡的要求,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目标管理的特点:
1、它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2、要求有明确完整的目标体系。
3、更富于参与性。
4、强调自我控制。
5、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
第三节市场营销
一、市场分析
市场营销是关于构思、货物和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规划和实施过程,目的是创造能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
按交换对象不同可分为商品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等等。
按买方类型可分为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
按活动范围和区域不同可分为世界市场、全国性市场和地方市场等等。
消费者市场是指所以为了个人消费而购买物品和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社会、文化、个人和心理等因素。
学习指由于经验而引起的个人行为的改变。
组织市场是由各组织机构形成的对企业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
产业市场、转卖者市场、政府市场。
影响产业市场购买者的因素:
环境、组织、人际、个人因素等等。
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市场营销的管理过程:
分析市场机会;选择目标市场;设计市场营销组合;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计划。
设计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变量:
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
三、市场营销策略
产品组合的关联性是指一个企业的各个产品大类在最终使用、生产条件、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密切关联程度。
品牌是用来识别商品或劳务的名称、记号、图案、颜色及其组合,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两部分。
商标是指已获得专用权并受法律保护的一个品牌或一个品牌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对于不是以生产企业而是以规格划分质量的均质产品,如电力、钢材等产品,消费者习惯上不认商标。
包装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商品,便于运输、携带和保存。
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价格是影响产品销售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产品的最高价格取决于市场需求,最低价格取决于该产品的成本费用。
目标收益率=1/投资回报率×100%
需求导向定价法:
以顾客为基础的差别定价;以地理为基础的差别定价;以时间为基础;以产品为基础;
逆向定价法的特点。
不是单纯考虑产品成本,而是首先考虑需求状况。
特点是:
价格能反映市场需求情况,有利于加强与中间商的友好关系,保证中间商的利润,使产品迅速向市场渗透,并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状况及时调整,定价比较灵活。
最佳分销渠道的选择要解决三个问题,是否使用中间商、确定中间商的数目、中间商的选择。
促销策略:
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方式。
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点击打印
第一节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能力差异:
心理学所指的能力,其一是指个人在某方面所表现出的实际能力,即“所能为者”,其二是指个人将来有机会通过学习,在行为上表现出的能力,即“可能为者”。
前者称为实际能力或“成就”,后者称为潜在能力或性向。
★五大人格特征:
情绪稳定性、外向、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
★工作满意度:
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公平的报酬,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满意导致生产率。
★组织承诺:
感情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
★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即我们如何认识他人。
首应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对比效应,刻板效应。
★归因,就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认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内因,外因,稳因和非稳因。
二、工作动机理论与应用
1、人的多重需要和组织的报酬形式:
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安全需要,地位需要。
最初,金钱被认为是唯一的报酬形式(以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过一段时间以后这种外部诱因又包括了工作环境、安全感或者民主管理的风格。
然后,更为稳定的工作动机又被认为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如自尊和自我实现(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代表)、责任、赞赏、成就和进步、以及个人成长和发展,因而组织所设计的报酬形式要更多地满足人的内在需求,如晋升、发展、创造等。
2、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
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
三、员工的学习和行为管理
1、员工学习理论:
强化的学习法则(桑代克的效果率三法则:
强化、惩罚、消退);认知学习原理(托尔曼);社会学习原理(班杜拉)
2、组织行为矫正的具体步骤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