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教案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84094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3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教案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三年级科学教案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三年级科学教案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三年级科学教案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三年级科学教案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教案下.docx

《三年级科学教案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教案下.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科学教案下.docx

三年级科学教案下

静海县沿庄镇西港小学

2013至2014学年度第2学期

第2册第1本

学科:

科学

班级:

三年级

教师:

董桂林

 

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

始业教育

6

2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种植我们的植物

6

3

我们先看到了根种子变成了幼苗

6

4

茎越长越高

6

5

开花了,结果了我们的大丰收

6

6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蚕的生长变化

6

7

蚕变了新模样

6

8

蛹变成了什么

6

9

蚕的生命周期

6

10

温度和温度计

6

11

测量水的温度

6

12

水结冰了

6

13

冰融化了

6

14

水珠从哪里来水和水蒸气

6

15

我们知道的磁铁磁铁有磁性

6

16

磁铁的两极

6

17

磁极的相互作用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18

指南针做一个指南针

19

复习考查

课题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教学

重点

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

难点

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具

准备

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课时计划

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习感知

生:

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生:

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结果反馈

生:

汇报自己的发现。

观察植物的种子。

说说自己的想法?

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精讲点拨

说说自己的想法?

观察植物的种子。

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

关注学生的汇报)

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巩固、总结

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板书设计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外部:

形状、大小、颜色

植物的种子

内部:

胚根、胚芽

教学反思

 

课题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教学目标

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教学

重点

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

难点

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具

准备

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课时计划

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习感知

说出自己的想法。

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

怎样种植凤仙花呢?

结果反馈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精讲点拨

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

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巩固、总结

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

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

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

板书设计

2.种植我们的植物

记住播种方法:

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关注种子生长:

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教学反思

 

课题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教学目标

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

重点

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

难点

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具

准备

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课时计划

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习感知

思考后回答。

学生观察自己在前几天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

揭示并板书课题:

我们先看到了根

结果反馈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发现呢?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精讲点拨

实验,看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

实验步骤如下:

参看P8页书上的内容,教师边讲边操作。

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巩固、总结

(总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研究活动)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

3.我们先看到了根

固定植物

植物根的作用

吸收水

教学反思

 

课题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教学目标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

教学

重点

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

难点

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具

准备

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习感知

、生: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活动指导:

1、师:

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

2、师:

组织学生交流。

(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

3、师:

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凤仙花。

4、师:

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情况。

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结果反馈

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

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

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植物生长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呢?

植物的叶子还有什么作用?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精讲点拨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2、生:

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

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

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

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书P11页上内容。

巩固、总结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板书设计

4.种子变成了幼苗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教学反思

 

课题

5、茎越长越高

教学目标

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

教学

重点

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教学

难点

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教学具

准备

生长四周的凤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习感知

①带领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

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和高度。

②利用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学生在教P12页上画)。

学生画好后,教师讲述柱状统计图。

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

③指导学生分析柱状统计图,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将如何变化?

(活动引入)我们已经知道: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

结果反馈

(学生在教P12页上画)。

学生画好后,教师讲述柱状统计图。

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

③指导学生分析柱状统计图,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将如何变化?

带领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精讲点拨

引领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③引领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

);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运输水分和养料);设计实验(运输水分的实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收集信息);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思考茎的作用的问题。

巩固、总结

观看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

提醒学生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录。

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开花前的征兆。

得出结论(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板书设计

5.茎越长越高

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课题

6、开花了,结果了

教学目标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

教学

重点

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教学

难点

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教学具

准备

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习感知

学生分小组交流。

在书P14页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画板里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

结果反馈

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

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精讲点拨

学生解剖花。

(花的构造:

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指导学生解剖花。

巩固、总结

组织学生观察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

引导学生比较观察。

学生观察凤仙花果实。

观察完了以后,学生汇报。

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板书设计

6.开花了,结果了

花的构造:

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果实里面有种子。

教学反思

 

课题

7我们的大丰收

教学目标

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

重点

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

教学

难点

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

教学具

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几张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习感知

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

(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

(对着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

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

结果反馈

指导学生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

引领学生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引领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精讲点拨

根据单元起始课学生记录的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经历了这样的种植活动,对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有了哪些提升。

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巩固、总结

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板书设计

7.我们的大丰收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二单元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教学目标

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教学

重点

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

难点

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具

准备

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习感知

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

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

结果反馈

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

(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2)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

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精讲点拨

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

活动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即需要一定的温度。

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

观察蚕卵的变化

巩固、总结

小结:

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板书设计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颜色

观察蚕卵大小

形状

教学反思

 

课题

2蚕的生长变化

教学目标

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教学

重点

要鼓励学生全面、细致和科学地观察,必要时应该数一数、量一量,

教学

难点

要鼓励学生全面、细致和科学地观察,必要时应该数一数、量一量,

教学具

准备

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习感知

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学生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

(交流时,让学生出示自己的记录单、照片、图画、标本等。

从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蜕皮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和交流。

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

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变化,(活动的目的提高对养蚕的兴趣。

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结果反馈

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

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

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精讲点拨

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

(教学的要点是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巩固、总结

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

(教学的要点是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板书设计

2蚕的生长变化

日期体长(毫米)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

教学反思

 

课题

3蚕变了新模样

教学目标

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

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教学

重点

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的方法。

教学

难点

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的方法。

教学具

准备

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习感知

蚕吐丝把自己裹了起来,结茧后就看不见蚕了。

蚕变成了什么样呢?

茧里面的蚕还活着吗?

这是学生们非常好奇的问题。

希望学生们能作出猜测,同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

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

己包起来?

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

下来我们就来进行观察。

结果反馈

(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

(2)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

身上的环节还在吗?

(3)蛹会动吗?

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

(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

(5)其他发现。

对蚕蛹的观察要提出的五个问题进行。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精讲点拨

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统计全班同学的蚕茧大小、颜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它们分别长多少,宽多少?

(这个活动的日的意义在于对蚕茧有一定的认识。

蚕茧的大小和重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与蚕的生长发育有关。

观察蚕茧和蚕丝

巩固、总结

仔细观察仍能找出蚕蛾是蚕蛹发育而成的证据。

让学生认识蚕蛹、蚕蛾都是蚕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蚕蛾是蛹发育而来,蚕蛾是蚕的成虫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进行拉蚕丝的活动。

板书设计

蚕蛾和蛹的比较

蚕蛾蛹

教学反思

 

课题

4蚕的生命周期

教学目标

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教学

重点

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

难点

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具

准备

有关蚕的一生的图片或课件。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习感知

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然后提问

小结蚕的一生,主要围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来进行。

(在填表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循环图表示出来。

)(说明最后表格中“共计多少天”,指的是蚕从卵中孵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结束的时间。

)教师要启发学生,蚕在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幼虫,蚕蛾是成虫。

蚕的一生应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回顾我们的养蚕过程,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结果反馈

这个活动要帮助学生从蚕的一生为:

卵幼虫蛹成虫,上升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几个阶段,并且依据前面填写的表格把各阶段经历的时间统计出来。

认识到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精讲点拨

蚕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条件,自己是怎么满足它的;(目的是通过寻求同学们养蚕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行验证。

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和环境因素息息相关。

什么因素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

巩固、总结

让学生把自己的记录表、制作的小报、标本、拍的照片、专题研究报告等资料都展示出来,大家互相参观、学习。

也可以让学生就养蚕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写成一篇心得体会。

小结蚕的一生

板书设计

幼虫----卵------蛹---------成虫

教学反思

 

课题

5温度和温度计

教学目标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教学

重点

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

难点

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具

准备

体温计

(1)、气温计

(1)、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习感知

1、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分发温度计,提示:

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

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3、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

出示:

“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的问题(教材上P43的3个)”,这三个问题你们都解决了吗?

如果没有,再观察一次。

观察温度计

结果反馈

1、现在请每个同学观察自己温度计上的液面,并记录。

2、交流:

结果是否一样?

如果不一样,那什么会不同呢?

(参考P44图

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精讲点拨

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分发温度计,提示:

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

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3、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

出示:

“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的问题(教材上P43的3个)”,这三个问题你们都解决了吗?

如果没有,再观察一次

、出示温度计

观察温度计

巩固、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课后考虑一下如何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交流观察温度计

板书设计

温度和温度计

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教学反思

 

课题

6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目标

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教学

重点

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

难点

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具

准备

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习感知

书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

小组测量,教师指导。

测量水温的方法

结果反馈

师:

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四杯水,

我们来比一下哪个小组测量的温度既快又方法准确,及时记录在P46的表格中,同时要小心热水烫手。

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