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坝跨鹤大高速钢管拱桥施工组织设计04201.docx
《潘家坝跨鹤大高速钢管拱桥施工组织设计042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潘家坝跨鹤大高速钢管拱桥施工组织设计04201.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潘家坝跨鹤大高速钢管拱桥施工组织设计04201
5.12.2温度观测-31-
5.12.3应力观测-32-
5.12.4施工观测-32-
5.13.1钢管拱肋支架搭设法-35-
5.13.2钢管拱肋吊装-35-
5.13.3吊车原则依据-35-
5.13.4吊装步骤-36-
5.13.5吊具的选择-36-
5.13.6质量保证措施-36-
5.14.1下料-37-
5.14.2主弦管的卷制、校园的控制-37-
5.14.3下料的控制-38-
5.14.4直腹杆、斜腹杆的下料-38-
5.14.5上下平连管的下料-38-
5.14.6哑铃型腹板的下料-39-
5.14.7焊接变形的控制-39-
5.14.8筒节焊接变形的控制-39-
5.14.9片体变形的控制-39-
5.14.10折现成弧法变形的控制-40-
5.14.11预拼装的控制-41-
5.14.12拱肋卧装制造-42-
5.14.13拱肋整体预拼装-42-
5.14.14分段制造-44-
5.14.15拱肋防腐施工工艺-45-
5.14.16质量控制要点-45-
5.14.17拱肋的运输-45-
潘家坝跨鹤大高速钢管拱桥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⑴《新建铁路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前阳至庄河段修改初步设计鉴修》,2010.3.
⑵现行的《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铁路混凝土工程技术指南》、《铁路桥涵施工规范》、《铁路钢桥制造规范》、《铁路钢桥保护涂装》、《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
⑶对潘家坝跨鹤大高速钢管拱桥的现场踏勘、当地施工环境、可利用资源情况的调查。
⑷我单位目前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⑴遵循合同文件条款的原则。
积极响应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及要求。
⑵优先考虑安全、质量的原则。
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作量和工期,确保无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坚持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
⑷坚持按项目法管理的原则。
通过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协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的最佳组合。
⑸重视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及竣工通车后保证不发生水土流失,保证不破坏当地环境。
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⑹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
根据工作的需要,合理配备劳动力资源。
1.3工程概述
由钢结构作业队负责施工的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前阳至庄河DT2标段前阳至丹东段潘家坝跨鹤大高速钢管拱桥,中心里程为DK83+189,桥梁起点里程DK82+488,终点里程DK83+891桥梁全长1402.5m。
并于高速公路里程DK1250+360处上跨鹤大高速(原丹大高速)公路,桥梁上跨高速公路采用一孔113m的下承式钢管拱,钢管拱桥于高速公路上净高为10.4m。
1.3.1水文、地质
系杆钢管拱桥为跨越鹤大高速公路,钢管拱桥与路面斜交150°35′,路面标高11.08米,路面以下10.58米标高处为千枚岩,承载应力800KPa。
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动峰值加速度0.1g。
一般大气条件下无防护措施地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锈蚀环境T2级。
1.3.2气象特征
本管段所属地区位于暖温带,降雨较多,气候湿润,少寒严、无酷暑,冬春两季多风,蒸发量大。
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线为寒冷地区,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25m。
主要气象要素见表1-1:
表1-1主要气象要素
序号
气象要素
参数
单位
备注
1
历年年平均气温
9.61
℃
2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4.60
℃
3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25.50
℃
4
历年年平均降水量
839.88
㎜
5
最大积雪深度
15
㎝
6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70.7
%
7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1.2
m
1.3.3主要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
中-活载;
正线数目:
双线;
轨道结构形式:
Ⅰ级铁路有砟轨道;
速度目标值:
200km/h;
线间距:
4.525m;
桥梁全宽18.4m,纵坡5.8‰
系梁按整体箱梁布置,采用单箱三室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截面。
1.3.4主要工程数量
潘家坝跨鹤大高速简支系杆拱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名称
数量
备注
1
1-113m简支系杆拱
C50系梁混凝土
m³
3592
预应力钢绞线
t
174.53
钢筋
t
744.6
钢材Q345qE
t
581
钢材Q235
t
17
钢管拱肋C50补偿收缩砼
m³
665.9
1.3.5施工采用标准
本工程执行的标准与规范: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
《客货共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3
《铁路混凝土工程技术指南》TZ210-2005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2009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
《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2004)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009版)(GB50111-2009)
以上规范、标准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标准、铁道行业标准执行。
2.施工组织机构
2.1.管理目标
为适应铁道部提出的“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建设目标,针对本工程我施工单位制订了以下管理目标。
2.1.1质量目标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条例、细则,按照铁道部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杜绝工程质量重大、大事故。
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结构安全,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设置专门的质量检查机构,配备专职的质量检查人员,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
确保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2.1.2安全目标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认真执行工程承包合同中的有关安全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及兼职安全检查人员。
确保施工无重大人员伤亡安全事故,消灭机械设备事故,责任轻伤事故率控制在1‰以下。
2.1.3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2011年5月25日开工。
全部工程于2011年12月05日前完成,工程总工期5个月。
全部架梁工程必须在项目经理部排摆的该桥的架梁工期前完成。
2.1.4环保、水保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是:
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符合国家、铁道部及地方政府有关环保的要求。
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及有关规定,施工污水排放达标率100%;有毒烟尘浓度达标率100%;控制施工噪声达标率100%;控制施工固体废弃物排放达标率100%。
2.1.5文明施工目标
文明施工目标是:
在作业队的领导下,全体员工齐心协力,争创“文明标准工地”。
我方将严格按照“集中施工、快速施工、文明施工”的十二字方针,总结在铁路施工中取得的经验,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2.1.6消防安全目标
消防安全目标是:
建立健全消防机构,制定有效的防火、防爆措施和应急预案。
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在源头上杜绝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2施工人员
根据该桥所在的位置及第二作业队对作业内容的划分,该桥位于第一架子队施工范围内。
根据作业队统一安排,主要施工人员如表2-1
表2-1安民河特大桥工程人员统计表
序号
名称
人数
备注
1
作业队长
1
葛有志
2
书记
1
丁毅
3
总工程师
1
李昊
4
架子队长
1
赵志伟
5
技术主管
1
胡亚辉
6
技术员
1
王玉鹏
7
专职安全员
1
肖文军
8
专职质量员
1
雷升春
9
试验员
1
王东闯
10
材料员
1
金刚
11
领工员
1
赵大力
12
工班长
1
依显明
合计
2.3人员职能
2.3.1作业队长、书记
宣传国家、铁道部和路局的有桥梁施工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
负责对施工场地进行规划布置;负责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负责编制质量保证措施;负责制定总体劳力、设备及物资计划,参与制定具体劳力、设备及物资供应及配置计划,参与劳力、设备及物资管理;负责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处理;制定主管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及绩效标准,并定期进行考核。
2.3.2作业队总工程师
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强制性标准;负责编制安民河特大桥施工方案,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文件、图纸的学习,会审技术交底;负责组织复测及日常施工测量,收集内业资料,形成竣工资料;参与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与调整;参与编制质量保证措施;参与制定安全保证措施、管理方案及应急预案,并组织落实;负责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处理;负责组织对该工程所需投入的物资与设备的调查与询价;参与制定总体劳力、设备及物资计划,负责制定具体劳力、设备及物资供应及配置计划,参与劳力、设备及物资管理。
2.3.3架子队长
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强制性标准。
负责对施工场地进行规划布置;参与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参与编制质量保证措施;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及各项施工要素的调遣;负责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处理;并协助项目经理制定所主管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及绩效标准,并定期进行考核。
2.3.4技术负责人
负责施工全过程技术管理,包括施工技术、试验、测量、生产调度等;根据有关技术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所承担工程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具体指导作业班组按施工图的设计要求组织施工,下发技术交底,执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有关规定,执行技术管理标准和质量管理标准;检查、监督、纠正施工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2.3.5技术员
协助技术负责人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跟班组作业纠正施工中安全、质量、环保、工序、工艺、文明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重大质量隐患应立即停工并报告上级,做好施工日志等相关技术资料的编写、收集整理;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对隐蔽工程的关键部位,重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2.3.6专职质量员
在作业队长、架子队长及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做好现场各项质检工作,并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执行岗位工作标准,对所负责的五道沟特大桥质量工作负责;指导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和施工施组施工,重要工序要旁站,确保工序质量。
知道作业班组有关质量和施工安全防护、环保等工作。
2.3.7专职安全员
跟班组进行施工安全巡视,发现不安全行为坚决制止;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接受上级部门的业务检查和指导;负责作业工点的安全器材、用品、设施的维修保养与标识;制止违章作业,参加相关事故的调查、分析。
2.3.8试验员
负责收集原材料,半成品的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送实验室送检后进行存档;负责原材料,半成品的检查试件的抽取、制作、标识、防护和送样,现场相关的检验与试验。
2.3.9材料员
负责点验进场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按规定入库保管;建立出入库台账和逐日材料消耗台账;负责原材料进场后填写通知到,通知实验员送检取样;负责原材料、半成品状态标识;采购所需辅助材料,并做好台账。
2.3.10领工员
负责组织工班完成作业队、架子队下达的施工任务;负责工班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环保和文明施工管理,协助架子队长进行劳务人员的日常管理。
2.3.11工班长
带领工班全体成员完成作业队、架子队下大的施工生产任务;纠正所属人员施工中影响安全、质量的施做行为,完成各级人员交办的其他任务。
3.施工总体布置
3.1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主要临时设施布置
具体布置情况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附录)
3.2施工驻地安排
驻地原则为就近设营、方便施工、方便内外联络、便于管理,并能体现企业文化内涵。
现场在DK141+210处线路左侧设置安民河特大桥现场驻地,用于临时办公住宿及钢筋加工,占地面积3.4亩。
3.3施工便道
潘家坝跨鹤大高速钢管拱桥与鹤大高速公路相交。
施工时为方便机械设备进出场方面,经路政部门同意后,可对高速公路进行封道,并使用既有高速公路。
3.4施工临时用水、用电
根据设计资料,潘家坝跨鹤大高速钢管拱桥施工区域内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可满足施工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
施工现场采用就地打井的方法进行施工生产、生活用水的采集。
施工位置,距既有贯通电力线(浪前线,66KV)较近,采取安装变压器经电力线路引入电源。
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情况,在DK83+169附近分别设立315KVA变压器1台。
3.5施工通讯
现场通讯以移动电话及高频对讲机为主。
采用电脑办公,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办公网络,确保施工期间我方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间的信息畅通。
4.工期计划及施工进度安排
4.1总工期计划
4.1.1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2011年5月25日开工。
全部工程计划于2011年12月5日前完成,总工期8个月。
4.1.2工期计划安排及进度安排
1)系梁支架施工:
2011年5月25日--7月10日(基础、钢管柱、砂箱、横梁、贝雷架、防护棚等)
3)支架预压:
2011年6月5日--7月10日(分五节段预压)
4)系梁施工:
2011年6月20日--9月9日(铺设模板、加工钢筋、绑扎钢筋、钢绞线穿束、浇筑混凝土、预应力张拉、孔道注浆、梁体封端等)
5)钢管拱支架施工及钢管拱吊装、吊杆张拉:
2011年9月10日--11月10日
6)桥面系施工:
2011年11月11日--12月5日
4.2总体施工顺序
采取“大平行、小流水”的作业方式,按照“先下,后上;先主体,后附属;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展开该桥的施工作业。
施工中优先施工便道开口处的下部结构施工,并通过便道引申向逐步展开施工作业面。
5.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5.1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113米系杆拱桥施工工艺流程图
5.2施工准备
全桥钢性支撑采用89根Ф700mm、壁厚18mm钢管支撑立柱,两边分别焊接0.8*0.8*0.02m钢板,间距4.85m,在墩身锚固在承台上的两根钢管上搭设横向I56b工字钢和纵向双层双排44H型钢(间距6m),形成全桥段施工平台。
横向采用10b的槽钢进行斜撑。
每根螺旋管上方设置44H型钢纵向工字钢4道;上面设置I56b横向向工字钢一侧27道,间距0.5m;工字钢上方铺设方木,其上横桥向满铺0.1m×0.1m木方,间距0.25m,木方上铺设底模板,进行梁体施工。
简支系拱桥支撑经中铁九局勘察设计院检算各项指标均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要求,检算合格,可以使用。
5.2.1永久支座安装
连续梁支座采用球形钢支座,在29#墩左侧按照45000kn固定支座,右侧安装45000kn横向活动支座;30#墩左侧安装45000kn纵向活动支座,右侧安装45000kn多向活动支座。
支座进场后进行现场验收,检验项目为制作型号、组装后全高、上下座板螺栓孔的中心距是否与《铁路常用跨度连续梁支座安装图》(桥通(2009)8361)一致,并检查支座部件不加工面及机加工面的外观缺陷,涂装质量及受力接触面润滑涂油情。
安装支座前检查支座连接状态是否正常,但不得任意松动上下支座连接板及连接螺栓,并按上述检查项目复查一遍。
验收合格后进行支座安装,支座安装采用重力式灌浆的方法,将试验检测符合设计要求的灌浆料按照试验室给出的配合比现场拌制,采用一侧重力式灌浆的方法灌浆,进行支座灌浆的同时留有同条件养生试块及标准养护试块。
支座安装前,对支座安装范围的支承垫石顶面进行凿毛清理,使其露出75%以上新鲜混凝土面,并将支承垫石预留锚栓孔清理干净,做到无泥土、杂物和积水等。
支座安装时要注意纵向活动支座和多向活动支座要留有预偏量,预偏量公式为△=-(△1+△2)试中负号表示按计算所得的位移量反方向设置预偏量。
△1为梁体在预应力、二期恒载及收缩徐变作用下引起的各支点处的位移量,图纸注明的量,△2为各支点由于设计合拢温度与实际合拢温度之差引起的位移量,按公式a*△T*△L,△T表示支座安装时与中跨合拢段施工时的温差,△L为活动支座与固定支座的距离。
5.3模板安装
模板制作:
外模板采用大块整体钢模,选用大于6mm厚钢板面板,在加工场内制作成型。
要求模板表面平整,制作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且拆装方便接缝严密不漏浆。
内模板采用小型组合钢模板。
5.3.1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全部涂刷脱模剂,底板和顶板等部位的底部模板,在安装钢筋前涂刷脱模剂。
脱模剂的选用符合下列规定:
拆模时不黏附混凝土和对混凝土表面无污染、无侵害,对钢模板无侵蚀,对木模及其他吸附性模板能起防止板面隆起、开裂等保护作用,能够长期储存不变质,涂刷后有效时间较长。
钢模板需选用具有防锈作用、不含水分的脱模剂。
脱模剂涂刷均匀,且不得漏涂。
不能使用废机油作脱模剂,以免黏结在混凝土上影响美观。
5.3.2模板安装精度要高于梁体要求精度。
模板间支拉紧固件安装,必须按照模板及支架结构设计要求安装齐全、牢固且松紧适度,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不变形、不松动。
模板与施工操作平台应分别设置,不得连为一体。
5.3.3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要配合进行,妨碍钢筋绑扎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5.3.4模板接缝出要粘贴海棉条,防止孔缝漏浆,造成蜂窝和空洞。
5.3.5模板安装尺寸要与设计一致,形状在安装前要全面检查,并记录,对分段、分块制作的模板,其组合长度及高度等也应详细检查,并记录。
5.3.6A#块梁段底模安装须按照模板设计结构图和梁体设计线形施作。
模板底梁的位置、规格、数量需按照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要求设置,不得随意变更。
5.3.7模板的拉杆及支撑设置应满足施工需要,并力求简洁、施工方便。
5.3.8固定于模板上的预留件和预留孔洞尺寸、位置必须准确并安放牢固,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走动移位。
5.3.9模板安装时要设置预拱度,预拱度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及预压数据得出。
5.4预压
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预压,预压荷载按该部分箱梁自重的1.2倍,全桥预压总重为12625t。
预压荷载的选用材料,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混凝土块和沙袋作为预压荷载材料。
。
施工加载时,加载位置和顺序要与梁体混凝土施工加载情况相一致。
预压加载按照施工荷载的50%、80%、100%和120%分四级加载。
各级加载后静停1小时测量沉降变形值。
第四级加载后静停24小时开始分级卸载,并逐级观测弹性和非弹性变形值。
预压过程中要进行变形观测,仪器采用光学水准仪,观测点分别设置在两端翼缘板边及底板的中间及两端。
预压完成后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出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且绘出预压观测曲线,按照预压得出的数据预留模板的预拱度,并将测量结果上报安质部及工管部。
在预压施工时需派专人检查支架设施,一经发现沉降过大或支撑结构不稳定时要立即停止预压,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必要时要进行卸载,等问题处理完后再进行重新预压加载。
5.5钢筋施工
5.5.1箱梁普通钢筋事先在钢筋作业场加工好。
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并且都经抽取试样试验合格。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加工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5.5.2梁体钢筋要整体绑扎,先进行底板及腹板钢筋的绑扎,然后进行顶板钢筋的绑扎,当梁体钢筋与预应力钢筋相碰时,可适当移动梁体钢筋或适当进行弯折。
梁体钢筋最小净保护层厚度除顶板顶面为30mm外,其余均为35mm,绑扎铁丝的尾段不应伸入保护层内。
5.5.3钢筋网片或骨架宜按下列程序进行安装:
5.5.3.1底板下层钢筋网片安装要使用不低于梁体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能的砼垫块。
垫块要错开放置在底模与钢筋间。
5.5.3.2底板上层钢筋网片安装,采用【形钢筋将上下层钢筋网片按设计要求间距布置卡住并将上下层钢筋网片支承焊牢。
5.5.3.3腹板钢筋骨架插入底板钢筋网片定位后,安装腹板根部的倒角钢筋,安装腹(隔)板的竖向预应力钢筋(包括螺母、垫板、螺旋钢筋、注浆管、套管等),安装底(腹)板纵向预应力筋的锚头垫板(垫板、螺旋钢筋、注浆管、定位网片等)、然后穿入预应力筋成孔管道。
5.5.3.4顶板及悬臂板下层安装网片安装定位后,安装腹板上部的倒角钢筋。
5.5.3.5顶板管道定位钢筋网片和锚头垫板及螺旋钢筋等安装,穿顶板预应力管道。
5.5.3.6A#梁段的两端,应按设计要求位置、规格、数量、和埋入及外露长度设置梁段间连接钢筋。
5.5.4钢筋纵向接头要优先采用闪光对焊连接。
当缺乏闪光对焊条件时,可采用电弧焊。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焊时优先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缝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
5.5.5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
“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5.5.5.1焊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5.5.5.2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受压区不得大于50%。
5.5.5.3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5.5.5.4在同一根钢筋上要少设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5.5.5.5“同一连接区段”长度:
焊接接头为35d且不小于500mm,绑扎接头为1.3倍搭接长度且不小于500mm。
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5.5.6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应设置和与梁体同标号的砼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排列整齐(个数大于4个/平方)。
核验孔道、锚区、横梁、隔梁等间隙较小的部位,看能否满足混凝土浇筑要求。
如不满足,须及时反映情况以便与设计方面协商解决。
5.5.7钢筋的交叉点靠紧焊牢。
当采用绑扎搭接时,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绑扎方向要呈八字形,铁丝扣头弯入内侧,不得深入钢筋保护层中。
5.5.8箍筋要与主筋垂直设置,箍筋末端弯钩要向内弯曲,弯钩结合处沿梁体纵向方向交错布置。
5.6预应力筋安装
5.6.1预应力筋采用在钢筋场下料加工。
切割后的钢绞线应进行梳理顺直及编束,然后用扎丝每隔2~3m绑扎一道,其扎丝扣应置于钢绞线的空隙里,编束后应在钢绞线束两端挂上长度及编号标志牌,并分类存放,且应架离地面,防锈蚀。
本连续梁为两向预应力体系,钢筋、预应力管道密集,如发生冲突,允许进行局部调整。
调整原则是先普通钢筋,然后是横向预应力钢筋,应保证纵向预应力钢束管道位置准确。
横向预应力钢筋张拉槽处得梁体钢筋可切割。
同时注意加强捣固,不得存在空洞或漏捣。
5.6.2纵向预应力管道须设置塑料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