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8167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xx第一学期广东二师附中中段测试高一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答在答题卡上,不能答在答卷上,主观题答在答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蹙(cù)眉垝(wēi)垣蜚(fēi)声云翳(yì)

B.拙(zhuó)劣船棹(zhào)歪歪咧咧(liè)蹒跚(pánshān)

C.陨(yǔn)落渐(jiān)车帏裳匀称(chèng)公姥(mǔ)

D.伶俜(pīng)窈窕(yǎotiǎo)札札(zhá)衣衿(jīn)

2、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xx年12月,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在黄山遇险,导致营救他们的民警张宁海坠亡深谷一事,连日来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

复旦学生脱险后,不谈如何哀悼殉职民警,却先讨论如何搞好媒体公关;对民警牺牲冷漠无情,甚至不承认错误,推卸责任。

他们这样的行为不孚众望,令人痛心。

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爆料,让复旦大学成为众矢之的,深陷“黄山门”中。

A.炙手可热    B.不孚众望     C.层出不穷    D.众矢之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一块块砖石、一根根钢筋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参天的高楼大厦却是用它们建成的。

B、眼前,沙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

C、解决室内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风。

有试验表明,开门8小时与关门8小时相比,污染物会减少几倍到几十倍。

D、“楼船夜雪瓜舟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两句诗虽然只选取了几个名词,但并不影响意思的完整表达,语言凝炼,意境开阔。

4、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湛蓝天空上的白云相映成趣。

②汽车颠来荡去,让人很不舒服,放眼窗外,却赏心悦目。

③地势渐渐升高,白杨林荫道不见了,道路变得崎岖不平。

④远方天山雪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林,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

⑤汽车驶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沿白杨夹道的公路向东飞驰,丰饶的原野一如内地。

A.⑤④①②③B.⑤③②④①C.⑤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⑤

二、本大题7小题共49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9小题。

新妇谓府吏:

“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路,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

“感君区区怀!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家来贵门谢:

辞别

B.供养卒大恩卒:

完成,报答

C.却与小姑别却:

还,且

D.逆以煎我怀逆:

逆料,想到将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久久莫相忘好自相扶将B.时时为安慰阿母为汝求

C.何言复来还隐隐何甸甸D.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兰芝“善良勤劳,忠于爱情”的一组是()(3分)

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②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③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④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⑤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⑥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A.①②④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8.“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这些诗句着力铺陈的作用是:

()(3分)

   A.表明兰芝恋恋难舍,强作精神,掩饰内心的哀怨。

 

   B.表明兰芝不甘示弱,有意在婆婆面前示威。

 

   C.写出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

 

   D.写出兰芝有意装饰,绝不肯受别人歧视的心理。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

(1)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3分)

(2)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3分)

(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4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诗中用来什么手法来描写景物?

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5分)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11.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20分,每空1分)

(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

(2)于嗟鸠兮,;于嗟女兮,。

(3)女也不爽,。

,二三其德。

(4)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

(5)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6),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7)呦呦鹿鸣,。

我有嘉宾,。

(8)月明星稀,。

,何枝可依?

(9),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

(10),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11)户庭无尘杂,。

,复得返自然。

三、本大题6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12-17题(共17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的青雾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2、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一句在修辞特点上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 (     )(3分)

A. 树逢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道凝碧的波痕。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3、文中括号地方都是叠音词,应依次填入文中括号的正确的顺序是( )(3分)

A.轻轻 薄薄 淡淡 弯弯     B.静静 淡淡 薄薄 柔柔

C.轻轻 淡淡 薄薄 柔柔     D.静静 薄薄 淡淡 弯弯

14、对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但”字效果强烈,热闹的蝉声、蛙声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

B.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现实世界中,作者是一个很爱热闹的人。

C.作者在受用荷香月色之后,心里又不宁静了。

D.“什么都没有”极写作者内心的失落与空虚。

15、请分析加点的叠词“脉脉”的在文中的妙处。

(2分)

16、文中横线处应补的词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7、“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酣眠”在文中指什么?

“小睡”又是指什么?

(3分)

四、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8.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注意与前文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相一致。

(6分)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冬天的雪,,。

19.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

下面是某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问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

(6分)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答:

(1)言外之意:

(2)应对:

五、本大题1小题,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生命与告别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发黄的相片、古老的信以及褪色的圣诞卡,年轻时为你写的歌恐怕你早已忘了吧。

过去的誓言就象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划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

……”(罗大佑歌曲《光阴的故事》)

这首歌感动了许多人,让人回首,让人感慨,让人沉思。

生活中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回味的人与事,请以“光阴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要有真情实感。

 

xx第一学期高一中段考语文答案

1、【答案】D,A垝(guǐ)垣B拙(zhuō)劣C匀称(chèn)

2、【答案】A(炙手可热:

炙,烤肉,本语意指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

含贬义。

此处用来指“话题”,不当。

不孚众望:

孚,信服。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贬义。

层出不穷:

层,重复;层出,重复地出现;穷,尽。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

众矢之的:

矢,箭;的,箭靶的中心。

众箭所射的靶子。

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

3、D

(A、将“虽然”放在句首。

B、“浪声”和“海面”均为主语,其中“浪声”不能与谓语“构成”形成主谓关系。

C、减少不能用倍数。

4、B

(分析:

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能力,能力层级D。

解答此题应先通读各句,确定语段的中心或话题,选准第一句,然后用排除法筛选排序。

通观语段,是写从车上所见,故⑤句排在首位,句③“白杨林”呼应句⑤中的“白杨夹道”,然后依次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续接②④①。

5.C却:

从堂上退下来

6.D.(两个“且”都是“暂且,姑且”的意思A.代“我”,指兰芝;代“她”,指婆婆B.作为;替,给C.什么;多么)

7.B

8.C

9.

(1)白天黑夜辛勤劳作,孤孤单单,受尽辛苦折磨。

(作息,1分;伶俜,1分;句子大意1分)

(2)你既然这样记住我,我不久就盼望你的到来。

(见,1分;倒装1分;句子大意1分)

(3)我娘家有个同胞的哥哥,性情和行为暴躁如雷。

恐怕他不会顺从我的心意,想到将来使我内心煎熬。

(亲父兄,1分;逆,1分;煎1分;句子大意1分)

10、

(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描写景物,(2分)描写了如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描绘了一个边塞寒冷、凄凉的景象。

(3分)

(2)这首诗抒发了戍守边疆的将士的思乡之情。

(2分)

12、D(3分)

13、D(3分)

14、B(3分)

15、共2分。

“脉脉”有含情相视之意(1分),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使原本没有感情的流水似乎深含感情,更加精确地表情达意。

(1分)

16、共3分。

泻(1分)浮(1分)笼(1分)

17、共3分。

拟人。

(1分) 酣眠指满月的状态。

(1分)小睡指月亮被淡淡的云笼罩着若明若暗、不能朗照的状态。

(1分)

18、参考答案:

(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共6分,每句3分,句式和修辞手法与前文不一致不得分)

19.【语言准确、生动、得体】(6分)

言外之意:

你不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我们不能聘用你。

(2分)

应对:

示例一(希望留下):

单纯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我有幸加盟贵公司,我将会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

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

(4分,肯定自我1分,巧妙转化“缺点”2分,得体1分)

示例二(巧化尴尬):

感谢你对我的肯定和善意的提醒,我坚信直率单纯是一种美德。

将来与你们打交道的形形色色的人中或许就会有我。

(坚信自我1分,体面解除尴尬2分,得体1分)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III)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表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是人类对物质的利用的形态,通常体现在人的衣、食、住、行领域,因此也包括了生产力形式;中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精神文化,主要是以物质为媒介表现精神的形态,包括艺术、科学、宗教、制度、礼仪、风俗等等;深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哲学文化,是渗透在前两层文化中的观念、意识和哲学。

人类自劳动有了剩余,社会开始出现阶级和阶层,生产有了分工,因而需要有文化并且可以有相对的精细和粗糙之分,于是在同质文化的中层和表层遂有了雅、俗之别。

表、中两层文化覆盖着、并体现在一个民族全体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把经过更多加工、比较细腻、涉及人较少的文化称之为雅文化;反之,为俗文化。

任何社会文化的雅与俗往往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

社会上层(执政者和知识阶层)往往向社会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雅文化),包括将自己的文化通俗化以扩大对全社会的影响;同时,出于猎奇或调节的目的而从俗文化中汲取营养。

社会底层往往出于仰慕而仿效雅文化,即所谓上行则下效;同时,俗文化又以其质朴清新吸引社会上层,俗文化的有些部分逐渐被雅化。

文化根本性的功能是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世与未来的关系。

俗文化往往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但却是“自在”的。

雅文化是人为的,相对于俗的约定俗成,可以说是俗的“自觉”。

社会组织形式脱离了部落、部族阶段有了国家以后,执政者为了维护社会的完整和稳定,往往把有些俗文化加以整理、提炼,形成雅文化。

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就是最明显的事例。

在中国长期的阶级社会中,礼是为维护农业社会等级制度、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形成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

在礼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思想观念也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随之向四方扩散。

礼既然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巨变的、体现和贯穿在礼中的观念意识,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

礼属于中层文化,而且是体现深层文化最为充分、直接的部分。

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雅与俗之间的互动互制是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

1、下列对“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关系的解说,准确的一项是()(3分)

A、雅文化和俗文化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怎能有不能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

B、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来自雅文化与俗文化的相互制约。

C、从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可见,有些俗文化通常经过整理、提炼进而形成雅文化。

D、社会上层向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社会底层仰慕仿效雅文化,致使一部分雅文化逐渐变成俗文化。

2、对文中“自觉”和“自在”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在”是说俗文化是自然生成、自然存在的,它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不是不密切。

B、俗文化能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但不带有教化目的,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无指导性。

C、雅文化因为是一种“自觉”的结果,所以它属于精神文化,能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名种关系。

D、雅文化是俗的“自觉”,表明它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和需要,对有些俗文化加以提炼而成的。

3、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雅文化和俗文化虽然通过接触、互补、交融,能促使各个文化沿着自己的道路向前发展,但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整体进步。

B、当整个社会不再了解、欣赏、关心俗文化,也不再了解、欣赏、模仿雅文化时,表明社会阶层的对立已经较为严重。

C、随着社会的发展,雅文化不断地影响俗文化,俗文化逐渐被雅化,最终会消除雅俗之别,形成雅俗共赏的统一文化。

D、外民族的文化如果长时间地占领和影响某个民族,它们也会按照文化的规律,由表及里,抵制、抵消该民族文化深层的影响。

二、古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崔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核览,研精义理,时人莫及。

弱冠为通直郎,稍迁著作郎,道武①以其工书,常置左右。

道武季年,威严颇峻,宫廷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

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

帝知之,辄命赐以御粥。

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若此。

泰常②元年,晋将刘裕伐姚泓③,欲溯河西上,求假道。

诏群臣议之。

外朝公卿咸曰:

“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

扬言伐姚,意或难测。

宜先发军断河上流,勿令西过。

”内朝咸同外计,帝将从之。

浩曰:

“此非上策也。

司马休之徒扰其荆州,刘裕切齿久矣。

今兴④死子幼,乘其危亡而伐之,臣观其意,必自入关,劲躁之人,不顾后患。

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

如此则姚无事而我受敌矣。

蠕蠕⑤北寇,人食又乏,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

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入。

所谓卞庄刺虎⑥,两得之势也。

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令姚氏胜也,亦不失救邻之名。

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

彼不能守,终为我物。

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虎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

议者犹曰:

“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

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

”帝遂从群议,遣长孙嵩据之。

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败。

帝恨不用浩言。

                     (选自《北史·崔浩传》)

注:

①道武:

道武帝,北魏皇帝拓跋珪。

②泰常: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

③姚泓:

后秦国主,羌族人。

④兴:

姚泓的父亲姚兴。

⑤蠕蠕:

少数民族,也叫作“柔然”。

⑥卞庄刺虎:

春秋时鲁国大夫卞庄曾让两虎争食相斗,待其一死一伤,然后杀其伤者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稍迁著作郎中                        稍:

稍微,略微。

B、不为穷通改节若此穷:

困窘

C、必德我假道之惠德:

感激

D、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纵:

即使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崔浩反对阻截刘裕军队的理由的一组是()(3分)

①扬言伐姚,意或难测。

②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

③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入。

④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

⑤所谓卞庄刺彪,两得之势也。

⑥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

彼不能守,终为我物。

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浩博学多才,精通书法,又能坚守节操。

在对待刘裕假道伐姚问题上,更表现出他长于

谋划,智略过人。

B、朝廷多数人主张阻截刘裕的军队,主要理由是刘裕伐姚不是真实意图,而是声东击西,觊

觎北魏。

C、崔浩认为刘裕伐姚并非借口,他分析了阻刘和纵刘的不同结果,但明元帝因与刘裕有切齿

之仇,未作采纳。

D、明元帝未采纳崔浩的建议,而采纳了大臣的意见,派长孙嵩阻截晋军,结果在畔城被晋军

打败。

7、把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宫廷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

(5分)

(2)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败。

帝恨不用浩言。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5、6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

②老莱衣:

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③黄牛峡:

位于宜昌之西。

8、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

(6分)

 9、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

(5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惨象,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

(《纪念刘和珍君》)

(2)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

(3)携来百侣曾游。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沁园春长沙》)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面壁敦煌

卢贤生

当年大千由上海迁往苏州网狮园时,同住园内的叶恭绰对大千的帮助与影响很大,大千在40年代西出嘉峪,寝食莫高窟,探寻人物画的渊源,其中就有叶恭绰的启发。

叶恭绰:

广东番禺人,清末当过铁路总局局长。

北洋政府时,当过交通总长、邮政总局长,后任广东军政府财政部长,是我国著名书画家和收藏家。

新中国成立后,当过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叶对大千说:

“人物画一脉,自吴道子、李公麟后已成绝响,仇实父失之软媚、陈老莲失之诡谲,有清三百年,更无一人焉。

”并力劝他放弃花卉山水,专攻人物,振此颓风。

所以大千也说,他之所以“西去流沙,寝食于莫高、榆林二石室者近三年。

临抚魏、隋、唐、宋壁画三百帧,皆先生启之也。

”之后,在国民党政府检察院任职的马文彦,也曾多次向大千介绍敦煌石窟壁画,大千自己又查阅了一批资料,遂决定去探寻中国绘画的艺术渊源,以发扬光大。

 

1941年3月,大千第一次踏上赴敦煌的征途。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莫高窟,在莫高窟附近的一个破庙里住下后,便带领帮工和随行的士兵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