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教学设计2.docx
《原电池教学设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电池教学设计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原电池教学设计2
原电池教学设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北屯高级中学化学组禹奇平
简单说课:
本节内容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的第四章电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该内容学生在必修2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是该内容的加深,主要是增加了一个盐桥内容。
本节课试图以“教师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分析设计”的学习方式学习。
本节课大致分为:
回顾原电池,设计原电池,改良原电池等几个基本环节,完成了复习基本概念,总结单池原电池的设计思路,总结双池原电池的设计思路,还探讨了盐桥的作用。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亲手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疑问,自主解答,自主设计,自主评价。
在自主提问的过程中推动课的前进,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意识,学会实验,学会提问、学会探究、学会设计、学会评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掌握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
3.学会设计原电池;
技能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原理,学会观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
2.通过对单池原电池与双池原电池的设计对比,学会比较,评价设计方案;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自主探究根据现象设疑,根据疑问求解的模式,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态度和科学创新精神:
2.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团结合作的探究学习观念,强化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设计原电池
教学难点:
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分析
教学方案:
教师引导实验探究与学生自主提问推进相结合
教学用品:
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电脑及显示屏
实验仪器:
每组电流表,导线两根,原电池容器两个,铜电极,锌电极,碳电极,盐桥。
(共12组,根据人数而定,4人一组)
化学药品:
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
(共12组)
其它用品:
小手电,MP3,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电池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幻灯片、板书
备注
引入设计:
“魔术”引入,
以旧引新
引入:
大家看,这是什么?
小手电之所以能照亮我们在黑暗中行
进,是因为有电池。
这是什么?
因为
有了电池,让我们说“沟通无极限”。
这是遥控器,因为有了电池,“一切尽
在掌握之中”。
这是MP3,因为有了
电池,让我们有理由说“我的音乐我
作主”。
这是数码相机,来这边的笑
一个,这边的笑开了啊,就这样精彩瞬
间瞬间凝成永恒,也是因为有了这小
小的电池。
我在刹那间变幻出这么多的用电器,
不是因为我的魔术有多高超,而是因
为电池的使用范围实在是太广了。
产生兴趣积极观察并与老师配合。
学生:
小手电。
学生:
手机
新颖的引入易
吸引人
我们知道,能量间的转换是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那这小小的物件(电池)是如何提供电能的呢?
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奥秘呢?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探究的课堂吧。
探究前,我们还得从能量的换
说起,我们知道,化学能与热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转换成热能的反应,我们称之为……。
热能转换成化学能的反应,我们称之为……,能否让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呢?
对,是可以的,但化学能与电能问的转换需要一个特定的装置,而这个装置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能量转换效率的高低。
我们将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装置、过程及效率的科学,称为电化学。
而电化学又根据反应过程和装置特点分为两种,一种为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反应,即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另一种为电解池,
借助电流而发生的反应,即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装置。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电化学基础之原电池。
学生感受电池的使用广泛。
学生回忆旧知识,准备接受新知识。
学生:
放热反应
学生:
吸热反应
学生:
可以/
了解电化学的研究对象。
了解电化学的概貌。
幻灯片:
幻灯片:
板书: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介绍我们学习的领域及其概貌。
回顾旧知识的设计:
提问+探究
1.回顾原电池概念
下面我们先回顾一下在必修2中我们已经了解的原电池的概念。
学生回忆原电池的有关内容。
板书:
1.概念
2.电极名称
3.构成条件
4.原电池原理
回忆概念为后期探究作准备。
请问:
什么是原电池?
我也相信你一定能说出:
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学生回忆并回答:
1.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2.原电池的电极分别叫正极和负极。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
一开始提问便展示对学生的
信任。
有两个活泼性不同
的电极;有电解质
溶液;形成闭合回
路;能自发的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
2.活动l:
纸上谈兵重温原电池原理
而原电池原理,我们则通过一组实验分析来温习。
话题1:
如图所示实验。
我们观察到Pb片变黑,用滤纸擦除黑色物质后表面有紫红色物质;而Cu片上无明显现象。
请根据此实验设置问题向老师提问。
老师给出回答:
黑色的物质可能是PbS04。
因为在活动性顺序表中Pb在Cu的前面。
所以有反应方程式:
Pb+CuSO4=PbS04+Cu,而Cu电极不与CuSO4反应。
向老师提问,学生
有着强烈的兴趣,提出问题。
如:
黑色的物质是什么?
紫红色物质是什么?
它们是如何生成的?
为什么铜片上无明显现象呢?
板书:
4.原电池原理实验:
通过实验情景再现。
以生问师答,生问生
答的活动方式分析得出原电池原理,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的回答实际上也是在提示学生思考的方向。
话题2:
如图对比进行实验。
Pb电极上还是变黑色;而Cu电极上用滤纸擦拭时却发生有紫红色粉末状物质生成。
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Cu电极偏转。
(已经知该电流表指针偏方向为电子的运动方向)。
仿照刚才的提问法向你的同学们提问吧。
根据描述的不同的现象,由此产生困惑而提出可能的疑问,如:
Pb置换出的Cu哪去了?
Cu上的紫红色物是什么?
电流表的偏转说明了什么?
偏转方向代表什么?
电子是如何产生
的?
实验:
老师不时点评。
复习旧的内容,学生们踊跃(可能的回答)Pb失去电子
成为Pb2+,Pb2+与SO42-合后成PbSO4,而电子通过导线传给Cu电极,Cu电极上的电子传给溶液中的Cu2+成Cu。
这样产生了电流,而形成了原电池。
生:
可以证明。
加入的电流表指针有偏转。
证明的确形成原电池了。
而且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就是电子的流动方向。
3.成果展示
我们总结上面的探究获得的知识。
我们可以写出总反应式吗?
你能总结出原电池的反应实质吗?
他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一样吗?
有什么区别?
生:
我们可以写出电极反应。
负极:
Pb一2e-=Pb2+(氧化反应)Pb2++SO42-=PbSO4
正极:
Cu2++2e一=Cu(还原反应)
生:
总反应是Pb+Cu2++S042-=PbS04+Cu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有区别,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负极的还原剂所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正极给氧化剂。
小结。
幻灯片:
成果展示
4.练习过渡:
展示练习题。
请同学们分析下列图示的装置是否可以形成原电池,不能形成的请说明理由。
教师一一点评。
对D追问:
你认为不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理由是什么?
又追问:
你能说一下,为什么不接触就不能反应呢?
听起来好象有道理。
学生一一回答问
题。
生:
A:
不行,因为两个电极活泼性相同。
B:
可以,因为满足形成原电池的所有条件。
C:
不行,因为没有构成闭合回路。
D:
不行,因为没有构成闭合回路,也不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
因为Zn与ZnSO4不反应,Cu与CuSO4也不反应,而Zn与CuS04又不接触,所以也不反应。
生:
比如:
H2和O2不接触能生成水吗?
通过练习掌握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为设计原电池活动作准备。
也为产生一“矛盾”作准备。
幻灯片:
习题
为后继的矛盾激发作准备。
也是在提示在后继的设计中可能想到该方式。
设计原电池:
设计+总结
1.活动3:
实践出真知——
设计原电池
师;我们进人下一轮的探究。
设计原电池。
请看幻灯片:
结合给定材料根据反应:
Zn+Cu2+=Zn2++Cu
设计能产生稳定电流的原电池并检验电流的产生,同时仔细观察现象,给出解释或提出疑问。
先说出你的设计与同伴交流然后再开始动手实验。
学生动手设计实
验,总结并分析存
在的问题。
学生运用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来设计原电池,进一步加深对原电池的理解。
板书:
5.设计原电池
幻灯片:
活动3:
实践出真知——设计原电油结合给定材料根据反应:
并检验电流的产生,同时仔细观察现象,给出解释或提出疑问。
强调“产生稳定的电流”
请说出你的设计。
总结大家设计的经验。
2.经验总结
总结你设计的经验。
3.开始实验
追问:
你们的电流稳定吗?
什么现象可以说明?
4.评价设计的原电池
如何评价你设计的原电池。
这同学问得好,为什么呢?
电流不稳定也没法用呀!
可见我们得改良这种原电池,
以便于产生稳定的电流,要改良必定得发现电流不稳定的原因。
电流为什么不稳定呢?
大家一起来分析原因。
(提示从电极上产生的现象来分析)
生1:
我的设计是:
用Cu作正极,用Zn
作负极,以CuS04为电解质溶液。
连入电流表检验是否有电流的产生。
生2:
用C作正极,
用zn作负极,以为
CuS04电解质溶液。
连人电流表检验是否有电流的产生。
学生总结:
设计经
验总结:
发生氧化反应的金属为负极,比负极惰性的材料为正极,含发生还原反应的离子的电解质作电解质溶液。
生:
不稳定!
因为我看到了电流表指针老是晃,最后就不偏转了。
学生:
简单,但电流
不稳定。
学生:
我发现Zn电极上也有Cu,我在想,是不是因为Zn上的Cu也形成了原电池,电流就不再经导线流向Cu电极。
或者表面的铜阻止了锌发生的反应。
幻灯片:
展示设计
幻灯片:
总结经验提出改良
改良原电池:
探究盐桥作用
1.分析
有道理。
既然锌在CuS04中会置换同铜而阻止反应的进行,那你有什么好的见意
呢?
分离开来放在哪?
另一CuSO4溶液中吗?
根据大家的说法,是如图所示的装置吗?
它会形成原电池吗?
-
大家一起讨论:
生l:
将Zn从CuSO4
中分离开来。
生2:
不行,得放在
其它电解质中,比如ZnS04不反应了。
生:
不行。
因为不能形成闭合回路。
事实上电流表指针
也没有偏转。
通过不同的想法的商讨,大家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案。
让学生感到交流的愉悦。
2.发放盐桥。
我这有一个拱形的宝贝,大家用这个物件把两个池连接起来。
观察现象,提出疑问,
然后给出解释。
我们一起放入吧。
都有电了吗?
学生在出乎意料的现象中惊奇,惊喜,接着困惑。
学生的兴趣一下又被提起来了。
学生:
哇,有电了。
学生:
有了,指针偏
转了!
而且偏转稳定,偏转还大了呢!
学生:
这是为什么
呀?
学生:
这东西是什
么呀?
矛盾激发起来了,要试图解决了。
3.探讨盐桥作用
我来介绍一下这个物件。
这是盐桥,里面装的是琼脂和饱和KCl溶液,其中琼脂起固定作用,主要注意分析KCl的作用。
大家可以讨论后再回答。
很好,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基本已经知道了盐桥的几个基本作用,这是我用电脑模似的微观场景。
可见盐桥的作用有三:
1.补充电荷。
2.使装置形成闭合回路。
3.提高了能量转化率。
学生对这个盐桥进行分析推理,理出思路进行语言组织。
学生:
首先,从电流
表的偏转来看,已经形成原电池,至少说明已经构成了闭合回路。
它的作用是构成闭合回路。
学生:
怎样构成闭合回路呢?
学生:
与原来一样通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来沟通内电路。
也就是说,Zn变成Zn2+后,Cl-移向负极中和正电荷,Cu2+变成Cu后K+移向正极补
充缺失的正电荷。
学生:
我觉得能量转化率还高了,因为偏转角变大了。
学生观看,与自已刚才的分析进行比较或纠正自己的一些不正确的观点。
学生为此问题可能会引起争论或热烈的讨论,这也是自由发言的时间。
板书:
7、盐桥的作用
幻灯片:
动画模拟
此处难度较大,但还是期待学生自己通过热烈的讨论解决盐桥的作用问题。
如果未能得好的结果,可以进行一些提示。
如:
引导对溶液中的离子变化进行分析.与先
前的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进行对比等。
总
之,还是尽量让学生自已去得出相关结
论。
进一步用电脑来模拟微观场景使信息直接,印象深刻。
还有其它疑问吗?
4.思维模式的进步对呀,不是有话说:
实验是最高法庭。
其实。
盐桥的引入不仅仅是
一个技术上的改进,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进步,以前我们总认为只有氧化剂和还原
剂直接接触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现在看来,只要通过合理的装置,不接触也能发生。
学生:
有,刚才我们
分析了,它们不能自发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可现在它们的确进行了呀,这怎么解释呢?
学生提出的疑问引发了思考。
让学生感受一种创新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
情。
正是因为这种思维模式的进步,才让我们生产出如此多的电池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
要。
5.总结双池原电池的设计通过上面对原电池的改良,我们发现该怎样才能设计出有两种电解质及盐桥的原电池呢?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并逐渐转化成规律。
学生:
以发生氧化反应的金属为负极,含该金属离子的可溶盐为电解质溶液;以比负极材料惰性的材料为正极,含发生还原反应的离子的可溶盐
为电解质溶液。
并用盐桥联接两池。
幻灯片:
总结
设计经验总结
氧者负极正者正:
析联两池阳相间
结尾的设计:
学生谈谈学习本节的感受。
情感表达及分享。
感想
作业:
设计原电池
学生记下作业
灯片:
作业
总板书
第四章原电池原理
第一节、原电池
1.概念
2.电极名称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4.电极反应
5.设计原电池
6.改良原电池
7.盐桥的作用
教学反思:
优点:
本节课的引入比较新颖,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介绍完电化学的基本内容后,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了原电池概念,然后再以实验情景再现为题材,以生师互动的活动方式对原电池的原理进行了探讨,这个过程的设计主要以学生对实验描述的思考、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的模式推进探讨原电池原理,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设计原电池的过程中,学生自主设计并总结后完成实验,分析评价实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最多的语言是“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你有什么疑问?
”“你能给出解释吗?
”“你有什么想法?
”等,这样来引导学生,但主体的内容主要由学生推动。
增加了对Pb,Cu及CuSO4溶液形成的原电池的分析,能引导学生思考、推理原电池原理。
此外,盐桥使双池原电池形成闭合回路,不仅能出乎学生的意料,还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盐桥的引入不仅是一种技术进步,更是思维模式的改变,也提供了一个思想教育的机会“解放思想能推动社会进步”。
附:
课堂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产生现象
我来提问
我的解释
活动l:
话题l:
将一Pb片,Cu片一起平行插入CuSO4溶液中
Pb片:
Cu片:
话题2:
若将Pb片,Cu片用导线连接并接入电流表。
再一起同时浸入Cus04溶液中
Pb片:
Cu片:
电流表:
对产生电流的过程的分析:
1.电极反应:
2.原电池形成的实质:
活动3:
设计原电池结合给定材料根据反应:
Zn+Cu2+=Zn2++cu
设计产生稳定电流的原电池。
并检验电流的产生。
我的设计是:
我对设计的总结:
我对设计实验中现象的观察、分析是:
我对实验的评价是:
活动4:
改良原电池:
改良结良是:
对改良的总结是:
对盐桥作用的分析是:
我的感受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