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资料.docx
《作文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资料
作文要写出“大气”
如今中学生的作文,普遍“小气”。
手小:
选材范围小,琐琐碎碎,且不断炒旧饭;眼小:
目光如豆,心胸情感小,甚至陷入虚伪庸俗的泥潭。
“小气”的反义词是“大气”,学写“大气”文章,就是要引导他们去写有大见识、大气概甚至大文彩的文章。
通俗地说,就是多读多写涉及世界大事、国家大事、社会大风云、人生大感悟的作品。
那么,怎样才能使中学生的作文“大气”呢?
一、首先要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定向阅读名人传记,使学生胸中有“大气”。
引导学生多读古今中外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的传记,学生心中有了一尊尊高大的形象,有了效法的榜样,写作文时,“大气”当会自然流泻。
如:
史圣司马迁突遭下狱及腐刑,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奇耻大辱终于写成《史记》——要知其详请读王元化、冯契主编的《中国历史上十》。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在南北战争胜利后,与手下败将南方军事头目李将军是如何握手言和的——请看《林肯传》。
二、要引导学生关心世界大事、国家大事、社会风云。
要求学生每天看报,收看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
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发表看法,写成短文或日记。
世界格局、中东战争、巴以和谈、科索沃事件、日本教科书抹杀侵略事实……改革开放、“三个代表”、国企改革、黄河断流等这些国内外新闻,学生都应关注。
教师选些事例让学生发表意见。
如报载申奥的一则新闻:
“国际奥委会评估团结束对北京申奥的考察后到了加拿大的多伦多。
多伦多奥申委同意国际奥委会听取当地一反对组织的意见,而且多伦多奥申委的人也参加了这次会见并为会见提供了方便。
在会上,反对组织的代表陈述了反对的理由,随后多伦多奥申委的人进行了反驳。
”按一般情况,这简直不可思议。
申奥这样利国利民的盛举,应该是全国人民一条心,应该是清一色的坚决拥护,一致赞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是展示国人民族凝聚力的大好机会,怎能允许有不和谐音呢?
就此新闻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写成文章。
这一类训练坚持做,学生作文逐渐就会“大气”起来。
三、要求学生背诵充满“大气”的诗词和名人名言。
如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苏轼“大江东去”,李清照“生当作人杰”,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辛弃疾“沙场秋点兵”,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让学生胸中充盈豪壮之气,潜移默化之下,学生作文时“大气”就会自然流露。
四、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写“大气”文章。
如吴晗《谈骨气》中引用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议论:
当今社会什么是大丈夫气概。
同学之间课桌上画“三八”线,一言不合就怒目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在家中对老人不尊重、不孝敬……这些是“大丈夫”气概吗?
请写成作文《大丈夫论》或《我心目中的大丈夫》。
总之,要用多种方法持之以恒训练学生学写“大气”文章。
文章的“小气”来源于生活的“小气”。
青春不该如此,中学生更不该如此。
让中学生的生活充实,让中学生的心胸宽广,语文老师有责任在自己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各种训练,使中学生的作文不致一味沉溺于个人得失的小天地里,逐渐让中学生的作文“大气”起来。
新闻作文——教学的船与桥
中学生因阅历和经历所限,他们头脑里的“作文资料库”储备甚少,作文时只好搜肠刮肚,没话找话写。
有的语文教师也只是把眼睛盯住教科书,很少看到校外的广阔天地,心血来潮的命题作文随处可见。
面对作文教学的困境,我们不妨借用新闻作为作文教学的船和桥,使作文教学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关注新闻所积累的大量信息,能激活思维由单一变多维,找到拓宽作文教学视野的船和桥。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中看到她的方方面面,听到她前进的脚步声,其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大到影响全球、震动宇宙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重大新闻,小到百姓衣食住行的小镜头;其形式更是山花烂漫,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互联网给新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一片新天地;其信息量也无可比拟,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新闻和其他信息高达100亿条。
现代新闻以它的立体、高速、多层次、全球性展示在我们面前,极大地开阔了作文教学的胸襟和视野,活跃了写作思路。
新闻是百科全书,师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互动,有取之不尽的话题和议题。
有了新闻这个船和桥,中学生可以提早接触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会产生想写想说的表达欲望,作文教学的沉闷局面将会因之而扭转。
留心身边发生的新闻,养成对新生事物敏感吸纳和分析的好习惯,找到学会观察事物的船和桥。
作文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
中学生因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存在不少内容、观点、语言千篇一律的作文。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深入观察,认识事物的个性和本质,为创造思维提供丰富的信息。
为此,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赏析一些优秀新闻作品,从中悟出作者是怎样调动“五官”观察采访的;一方面要求学生多留意校内外发生的新闻,学会用新闻的敏感去观察周围的新人新事。
因为新闻喜新厌旧,过时的新闻再好也是昨日黄花。
这就要求学生做发现新闻的有心人,训练自己具有一定穿透力的观察能力,这样采写的新闻才会有生命力。
因此,有了新闻这个船和桥,中学生的观察就有了训练场地,它将为作文素材找到源头活水。
学习新闻清新鲜活的文采,努力克服“学生腔”,找到学习语言的船和桥。
新闻面对的是不同文化层面的人民大众,为了增强宣传效果,新闻语言要求口语化、大众化,做到朴实无华。
这种有个性的新闻语言,为改变中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了不少优秀范文。
由于国际交往增多,还能从新闻中学到不少东西方国家各民族的优秀语言。
此外,一些报告文学、散文式通讯和副刊上的文艺作品,也为中学生学习文学语言找到了一块新天地。
特别是每天与读者第一眼见面的新闻标题,更是为中学生自拟作文题目树立了具有时代感的佳作样板。
如毛泽东在严肃的新闻评论中,却用了“别了,司徒雷登”这一诙谐幽默的标题。
《人民日报》曾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的消息作了颇有唐诗意境的肩题:
《又是一年春草绿,种下新苗踏雨归》。
因此,有了新闻这个船和桥,中学生可以每天见到、学到不少鲜活实在的语言,教师也不用为作文中那些无病呻吟的话而苦恼了。
像新闻那样用事实说话,用典型事例去记、去议,找到充实作文内容的船和桥。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要真实就要用事实说话。
家喻户晓的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每晚的片头字幕就是“用事实说话”,不论内容是褒是贬,都坚持用事实说话,这就是她倍受人们欢迎的根本原因。
新闻中的事实,除了泛指的一般事实外,主要是典型的人和事。
而这恰好是中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的毛病所在。
通过读、听、看新闻,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慢慢领悟事实在新闻和作文中的作用。
还可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军营,采访先进人物的突出事迹。
因此,有了新闻这个船和桥,一个尊重事实,学会运用典型事例记叙、议论的新文风,将会给作文教学吹来一股和煦的春风。
要用新闻作为作文教学的船和桥,首先教师要有新闻头脑,善于“拿来”媒体传播的好新闻,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好新闻。
至于如何利用船和桥走向作文教学成功的彼岸,那就各有创新了。
创新作文一例——让作文洋溢时代精神
9月12日,美国五角大楼和世贸大厦被炸的第二天,刚走进教室,我便看见一片沸沸扬扬的景象,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一个个兴致勃勃。
于是,我问:
“大家看今天的早间新闻了吗?
”
“看了。
”几乎是异口同声。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一个新闻发布会,大家都来谈一谈对美国被炸事件的看法,好不好?
”
“好!
”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进入紧张的初三以后,难得有这份轻松,学生们开始议论起来。
生1:
活该,谁让他们炸我们的大使馆呢。
生2:
美国到处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这一次是自作自受。
生3:
这次袭击对美国影响肯定非常大,美国应该好好反省自己了。
生4:
从后果看,恐怖分子计划得十分周密。
据我猜测,恐怖分子先是劫机,再是驾机撞楼。
生5:
美国的行径是应该受到遣责的,但是大家想想,受害的是什么人,还不是一些老百姓?
美国受到了惩罚,不少人或国家会兴灾乐祸,但是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呢?
生5的话把大家的议论引入更深层的思考。
同学们又纷纷议论起来。
生6:
追求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仿佛雨后的春笋,在时间的延续中散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古至今,人类在不懈的追求中看到了黎明的晨曦,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所以我说,恐怖分子应该受到谴责。
生7:
化干戈为玉帛,才是解决纠纷的正确办法。
……
听着学生的发言,我的内心涌上阵阵喜悦。
此时,我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在作文中表现出来。
考虑到恐怖事件刚刚发生,报纸还没有刊载有关的评论,于是我说:
“同学们就以《班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吧。
要求:
1.力求生动。
2.写出自己的观点。
”同学们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写作中去。
下面是某位同学的文章:
清晨,我来到学校。
刚一进教室,嗬!
全班同学几乎都到齐了!
正七嘴八舌地谈论着,有的还争得面红耳赤。
我心里想:
一定出了什么事了。
没等我把书包放下,“耗子”便凑过来:
“听没听今天的特大新闻?
”我摇了摇头问:
“什么特大新闻?
”他靠近我耳边小声地说:
“美国遭恐怖分子袭击了!
”“什么!
”我不敢相信地叫出声来,“会有这样的事?
”
“这真是特大喜事。
”旁边传来了“大脸猫”的声音,“美国三番五次干涉他国内政和领土纠纷,还经常故意侵犯别的国家。
如今,他也被欺负了,这真是自作自受。
”
“那些恐怖分子太胆大包天了,连军事强国美国都敢袭击。
”在一旁听热闹的“小马”开口了,“他们不要命了!
”
“可不是么。
”“耗子”抢在我前面说了起来,“不过他们也是为了自己民族的利益。
在他们民族的眼中,他们可是英雄呢!
”
我们班的笑星“鹤”在一边自言自语道:
“此乃天意。
”他摇头晃脑故作斯文的样子,把大家给逗乐了。
这时,我们的“专家”——班长开始评论了:
“请大家认真想一想,难道美国遭受袭击我们应该幸灾乐祸吗?
大家可不要忘记,死难者都是无辜的平民。
这些人都是爱好和平的人啊!
”我们的笑声停止了。
“铃……”上课了。
同学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我打开语文课本,翻开《战争与和平(节选)》,认真地读了起来。
作文创新与创新作文
章熊
创新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作文是学生心灵的天地。
那么,什么是创新的作文呢?
头一个问题是:
什么是中学生的创新?
创新就是去探求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的观念、事物。
可是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要求一个中学生,恐怕除极个别的同学外,绝大多数的中学生都只能望而却步了。
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
有一位叫米德的心理学家说:
"一个20世纪儿童发现,在直角三角形里,勾股边的平方之和等于弦边的平方,那么,他就完成了跟毕达哥拉斯一样的创造性劳动。
尽管这个发现对于文化传统来说等于零。
"这段话说得非常好。
如果一个中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探索中发现勾股弦定理,他对我们的世界做出了什么贡献呢?
没有,因为勾股弦定理早就被毕达哥拉斯证明了--"这个发现对于文化传统来说等于零。
"然而,你能不为这位同学热烈鼓掌吗?
对这位同学来说,这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而且预示着他辉煌的未来!
"创造"可以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
具有首创意义的发现、发明是"真创造",科学家、艺术家的活动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是"真创造"。
发现、发明自己个体世界中前所未有的东西,就个人而言,这也是创造;尽管谈不上"首创",但是他也同样经历了类似于一切伟大创造者所经历的过程,因此叫做"类创造"。
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就是一种"类创造"。
所以我国教育界老前辈刘佛年说:
"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设计、新做法、新方法,就称得上创造。
"
这样来看待创新,创新并不神秘,它是人人都能具有的品质。
但是,它又往往和人们擦肩而过,与我们失之交臂。
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浇灌、培育,它就可能枯萎于萌芽状态。
《伤仲永》的悲剧也许就在这里。
学习的本质就在于: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对我们个体而言是新颖的知识和经验。
中学是人的一生中发展变化最迅速的时期,是一个人充满好奇地探寻世界的时期,学习的特点又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创造性学习就是指教育成为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创造力的源泉--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自身的未知领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学习。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就在现在!
作文的创新来源于观察、分析能力和求新意识。
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动力。
观察和分析能力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不久前,我应邀为一本初中作文选作序,它的栏目名称深深地吸引了我:
"青春的脚步"、"浓浓亲情"、"生活记趣"、"心灵呼唤"、"课堂内外"、"论坛纵横"、"生活见闻"、"我与网络"、"名人风采"......这些栏目的名称和一篇篇习作反映了一个对我来说既陌生又亲切的世界。
它使我不由得想到:
这个世界变化得是多么的快!
的确,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世界不断更新,我们观察与思考的内容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水平的提高,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题材范围的开拓,是和认识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的。
许多作文题目,初一可以写,高三也可以写,比如《我的一家》,甚至小学生也可以写,但是谁都可以想到,这些作文的内容会有多么大的不同--即便内容范围差不多,思索的深度和具体感受也会很不一样。
从中学生的习作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轨迹。
这种轨迹大致是:
从取材范围看,一般是从个人身边现象转向社会现象;从材料来源看,是从直接经验扩展到间接经验;从所反映的思想来看,是道德评价和理想的色彩日益浓厚。
然而发展的趋向虽然大致一致,步伐的快慢却可以相差甚远。
不是吗?
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起步,却不会同时达到终点。
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很多(比如说社会、家庭等等),但影响最大的还在于内在因素,在于不断超越自我的努力。
而创新,就是超越自我的催化剂。
创新就要不断超越自我,它意味着青春和活力。
哪一个年轻人不为之神往呢?
老年人喜欢回忆过去,年轻人喜欢瞻望未来,我喜欢的是杰克·伦敦的一句名言:
"年龄随着岁月而老大,青年永远是青年。
"是的,青年是人生的春天,春天是生机勃勃的,青春是充满生气的。
现代的年轻人都在努力地寻求自我,都在力求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喜欢标新立异。
这是非常好的,它是走上创新道路的起点。
"标新立异"是好事,没有日新月异,社会永远不能进步。
但是希望你们注意:
"新"和"异"不是"怪",不是哗众取宠,它们是思想方法日趋成熟的结果。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青少年思想方法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性。
概括地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为"二重性"阶段,即以"对"和"错"来看待每一件事;第二阶段可以称为"多重性"阶段,这时他们开始明白世界是复杂的,分析事物要注意多角度和多因素,看待一件事可以有多种方法;第三个阶段可以称为"相对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懂得要考虑各种不同情况,对待具体事物和问题要作具体分析。
观察、分析能力来源于日益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成熟的思考。
相信你们都已经有了一种"成人感",的确,你们正在日趋成熟。
那么,努力使自己想得更深沉一点儿,更全面一点儿,使自己成熟得更快一点儿,不好吗?
这就是一个老年人对你们的期待。
有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容易激发创新思维。
思维空间越广阔,越自由,创新意识就会越活跃。
中学生的写作中,随笔往往写得比命题作文好,就是这个道理。
高考作文是热点,我们不妨就从高考作文说起吧。
两年来高考作文题目有些什么变化呢?
主要有两点:
一点是试题(给题目也好,不规定题目也好)的核心是一个话题,另一点是不限制文体。
既然是一个话题,就有比较大的自由发挥余地;不限制文体,就更容易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容易发挥各自的所长。
总之,这两年的题目都力求给考生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题目的开放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思维空间开阔又会带来一个麻烦,那就是切入点太多不好取舍。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切入点,就要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
现在让我们再拿1999年的题目作例子。
那一年的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话题,是一个比较便于自由畅想的题目,它可以写成科幻作品,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当年绝大多数考生选择了这两种文体。
可是有一位名叫叶冰的考生就善于发挥自己所长,发挥自己擅长人生感悟的特点,写得别具一格:
倾听自己的心跳
叶冰
"我在世上走着,记忆是唯一的行李。
"
--西谚
一个走完自己漫漫一生的人,一个经历过无数大是大非大起大落的人,一个可以用白须白发捋起智慧的人,可能早已学会用淡漠悠远的目光看喧嚣的尘世的人--我们称其为老人。
记忆是老人守了一生的财富,所以越老越单纯的人,他们的平静恬然都来自于这笔别人无法掠夺的财富。
在与暮色相伴的时候,数曾经的日子,听自己的心跳,是一种幸福。
一个初入尘世的人,一个未经风雨的人,一个用懵懂目光看一切的人--我们称其为孩子。
记忆是他们即将用一生开掘的财富。
在晨光中眺望未知的岁月,想像应有的心跳,亦是一种幸福。
那么,倘若一生的记忆是可以移植的呢?
倘若把老人的幸福送给孩子,让他们毋须经风雨就能知晓山是如何站成一种尊严,水是怎样淌成一种智慧;让他们毋须见霜雪就明了是与非、善与恶、欢乐与艰辛、美丽与苦难自成怎样一种天壤之别,那幸福还能称其为幸福吗?
山说:
不,不用你自己的脚掌试一试,你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尊严亦可以是跌倒跌伤后继续屹立,不自己试一试,会洞悉到如此深刻吗?
水说:
不,不用你自己的手试一试,你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智慧,智慧亦可以是若拙若钝的,不亲身看一看,会理解得如此理性吗?
重要的是自己。
一生的宝藏属于自己,一生的开拓属于自己,开拓的艰辛属于自己,艰辛中的美丽属于自己--只能属于自己。
人从一个未知来到一个美丽的星球,再归到另一个未知,属于自己的是自己的心跳。
倾听中,孩子才可能成熟,才可能知道风雨后彩虹的真正颜色。
生命是古老的,初生的记忆却很年轻;土地是古老的,每天的风却很珍贵,年轻很珍贵。
倾听着自己的心跳,充实着自己的记忆,用自己的左手温暖右手,穿过西风凋碧树的季节,穿过为伊憔悴的隘口,待一生走完,待孩子们的幸福转为老人的幸福,你会于蓦然回首之间发现,原来,人生是这样变完整的,人类是这样走向文明的。
试着努力倾听着自己的心跳,听它如何在不同的山水中发出不同的声音--因为,即使记忆可以移植,一个完整的属于自己的人生却不能。
(本篇获得高考满分)
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容易找到自我,就容易形成自己的个性。
请你们记住这一点。
发挥优势首先必须具有"优势"。
空间广阔只提供了条件,有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有创新作文出现;反之,没有广阔的空间也并不一定没有创新作文出现。
现在,让我们再看一个10多年前一次高考的作文题目,这是1989年的试题:
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
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从高一开始,就立志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
现在毕业在即,班主任李老师动员他报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比较大。
他父母认为学历史"出路"窄,由于他外语成绩很好,所以坚决主张他去报考外经、外贸专业,将来容易找到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
他为此感到困惑和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想听听你的意见。
请给他写一封回信。
实事求是地说,这的确不是一个好的作文题--它平淡得很,平淡得像一杯白开水。
像这样的题目,似乎只能就事论事,发表一通议论而已,没有多少创新的余地。
可是当年却出现了这样一篇与众不同的试卷:
XX:
你好!
来信已经收到,详情悉知。
你很想听听我对你选择报考志愿问题的意见是吗?
对不起,我不想正面回答。
最近,我听来一则寓言,觉得很有意思,讲给你,也许对你有启发。
从前有一头驴子,它最喜欢吃芦草,不过这芦草不太好找,只在干涸的溪沟或小河边才有。
这天,它又饿了,于是出去找芦草吃。
刚巧,在山坡上遇到一只山羊。
"干什么去呀,驴先生?
"山羊问。
"去找芦草吃。
"驴子回答。
"哦,你这个瞎子!
"山羊奇怪道:
"满山坡长的都是青草,随处吃吃就饱了,干嘛非要找芦草吃!
我知道你是能吃青草的。
"山羊说着顺嘴啃了几口草,边嚼边说,"其实我最爱吃榆树叶,可那得跑多远去找?
还不如随地吃个饱。
"
"可我爱吃的是芦草,不是青草。
"驴子答完,径直走了。
不久,驴子又碰到一头公牛。
公牛正在树下乘凉,见到驴子,问道:
"驴老弟,去干啥?
"
驴子说:
"去找芦草吃。
"
"我的老弟,"公牛慢条斯理地说,"你会拉磨。
干那差事不得了!
工作有了保证,就餐的问题也解决了。
这么好的事打着灯笼也难找,你还干什么非要去找芦草吃呢?
"说着,公牛摇摇尾巴又道,"你看我,每天耕地,吃喝不愁,多好呀!
"
驴子道:
"牛兄说得不尽对,我喜欢吃芦草,为了吃到它,卖些力气也值得。
至于拉磨,我虽会,但却没有兴趣,那么,拉起磨来也大概没有多大出息。
再说,我现在还有选择余地,并非只能走拉磨一条路呀!
"说罢又去找它的芦草了。
寓言讲完了,你看这头驴子多傻。
不是吗,你说呢?
好了,不多说了,你自己去想吧。
问
好
XX
月日
请你发表意见,你却写了一个寓言故事,真是有点儿匪夷所思!
可是仔细一想,寓言故事这种形式却使作文的内涵摆脱了就事论事的束缚,产生了某种哲理的意蕴。
作文的创新既包括内容方面,也包括形式方面。
古人韩愈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
"唯陈言之务去。
"写东西是给别人看的,言语表达的效果是和表达形式的新颖程度成正比的。
陈词滥调,内容即使正确,在对方的心里也不容易激起什么反应,它的表达效果等于或者接近于零。
因此,"唯陈言之务去"是一切写作者努力追求的境界。
前面说到作文要想发挥优势,就必须具备优势,这个"优势"首先指言语表达能力。
倘若你连自己的意思都无法流畅地表达出来,倘若你苦于辞不达意,还谈得上什么作文的"创新"!
立意、构思、表述,这是一个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流程。
在这个流程中,语言对思维起着梳理和激活作用。
有时候,当你不满足于现成而陈旧的套路,苦苦地探求一个比较新颖的切入口,探求一种比较新颖的言语形式的时候,你也许会惊讶地发现,一旦你捕捉到让你满意的构思,这时,你的大脑会兴奋起来,你的话语会源源不断地、流畅地从你的笔下直泻而出,而这些动笔之前并没有成形的语句又会反作用于你的头脑,刺激你的头脑,使你的思维更加灵活,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认识又在向你招手。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这也正是创新的乐趣。
上面的两篇作文告诉我们:
思维空间广阔,很好;即使是一个不太宽裕的空间,经过开拓,也能为自己找到一块相对自由的天地。
下面我还要进一步说:
你们还要善于在种种限制中寻求广阔的空间。
创新并不仅仅属于作文,它存在于各个领域,事物虽然不同,道理往往相通。
同样的,限制也是人生的常态,在人的一生的有限岁月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机遇是很少的。
作文的创新的远期效应,会作用于其他方面,作用于人的整体。
限制--训练思维的途径,磨砺思想的手段。
年轻人似乎都不太喜欢受到限制,但它又是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的必修的一课。
限制--类似于"戴着手铐脚镣跳舞"(闻一多)。
君不见,我国古典诗词有着严格的格律,真好像给诗人戴上了手铐脚镣,但又有多少不朽篇章遗留后世!
现在,让我们再拿1990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作例子,进行一些分析。
那年的题目取材于德国一位作家写的寓言式散文,全文是这样的:
一对孪生的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