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试烧制度.docx
《陶瓷试烧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试烧制度.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陶瓷试烧制度
文件编号
ZG-04-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试烧制度
版本
1
页次
1/1
一、制定目的
为了确定产品的制作工艺,使批量生产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确保铅、镉溶出量达到本厂的内控标准,制定试烧制度。
二、试烧制度的实施
当开发新产品或原材料部分或全部发生改变以及中断较长时间后重新生产时,必需实行试烧制度。
三、试烧的过程控制
1.对所有的原材料(包括瓷土、坯料、色料、浆釉、及燃料)做必要的外观检验符合有关要求后方可投料试烧。
2.试烧各工序必需严格按按照本手册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认真做好各工序的工艺参数记录和在制品(成品)检验测试记录。
4.试烧的产品送梅州CIQ检验(主要进行铅、镉溶出量检测)。
并与其签订有关铅、镉溶出量检测的协议书。
5.只有当产品检验合格,铅、镉溶出量符合本厂内控指标后,才能将试烧记录的工艺参数作为批量生产的工艺参数。
否则,需再次进行试烧,直到调整好所有工艺参数。
6.当确定了工艺参数后,按确定了的工艺参数投入批量生产。
生产过程的控制按本厂规定的程序执行。
文件编号
ZG-05-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关键工序铅、镉的控制
版本
1
页次
1/2
一、制订目的:
为确保本厂生产的日用陶瓷的铅、镉溶出量符合国家和输往国政府的管制标准,制订本办法。
二、管制小组的架构:
由于本厂规模较小,管理层次和员工相对不多,决定铅、镉管制小组职责由质管部承担,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方式运作。
三、管制小组的职责和运作方式:
1、对采购进厂的原材料突出对铅、镉含量的有效控制。
包括要求泥料、釉料和色料的供应商应能提供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对无法提供检测报告的通过试烧的方法对原材料进行检测;
2、生产所用瓷泥要达到陈腐时间才能使用,釉料符合浓度要求,色料要按规定时间球磨;
3、窑部要随时注意温度变化,半成品务必要烧熟,但不能过火,成品不能有跳釉和脱皮现象;
4、开发新产品要先试烧样品,并对样品进行铅、
镉溶出量的检测;
5、批量生产后,除依客户要求送检外,对输美日用陶瓷原则上每季度一次送权威检测机构检测;
6、遇有不合格品时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和控制。
文件编号
ZG-05-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关键工序铅、镉的控制
版本
1
页次
2/2
四、有关的记录格式:
《铅、镉溶出量送检记录》《成品检验记录》
五、本厂铅、镉内控指标
本厂铅、镉内控指标
*按引用的分析方法,每毫升4%醋酸溶出液中元素的微克数。
(引用的分析方法为:
ASTMC738-94)
成份
器型
运算基数
FDA最高限量*
(微克/毫升)
本厂最高限量*
(微克/毫升)
铅
扁平器皿
六件平均数
3.0
2.5
小空心器皿
六件中任一件
2.0
1.5
杯和大杯
六件中任一件
0.5
0.4
大空心器皿
六件中任一件
1.0
0.8
罐
六件中任一件
0.5
0.4
镉
扁平器皿
六件平均数
0.5
0.4
小空心器皿
六件中任一件
0.5
0.4
大空心器皿
六件中任一件
0.25
0.2
文件编号
YX-02-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报验产品批次管理办法
版本
1
页次
1/3
一、制订目的:
为确保报验产品符合输往国政府或客户的质量要求,使出口产品管理规范和出现质量问题时便于追溯,制订本办法。
二、报验准备:
1.报验员应熟悉检验检疫机构的报验规定和运作程序;
2.报验之前应按合同约定会同质检员、仓管员和营销部门配好待装运出口的货物,并填写好报验单和备齐有关资料准备报验。
四、批次管理的规定及有关标识的使用管理:
1.批次管理的有关规定
生产批亦称工厂批,是指由相同的泥釉原料制成的,其烧制时间、温度、成份、装饰花型、瓷釉等方面必须一致——这是生产批的划批原则。
生产批是由生产厂按上述原则划分的其批量应不多于800箱,划批时尾数少于或等于300箱者也可与前批合为一批,尾数多于300箱者,再增划一个生产批;如一个集装箱的货物符合该划批原则,则一个集装箱的货物也可作为一个生产批。
每一个生产批必须有一个唯一的生产批号。
文件编号
YX-02-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报验产品批次管理办法
版本
1
页次
2/3
生产批号编列规则:
由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前两位数,以该批产品生产的公元年份的未两位数表示,后四位数,为工厂编列的批序号。
生产批号必须与工厂的认证代号或工厂名称一同使用。
例:
0
1
0
0
0
3
表示:
2001年的第三批产品。
出口批与生产批的不同之处在于,出口批是交货批,是出口时一个发票所列数量的全部,而生产批是组成出口批的批,出口批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生产批(这些批的全部或一部分)组成。
2.销售员、仓储员和报验员要依照检验检疫机构和外销合同的要求,严格做好批次管理,并在包装和堆放时加以区别,避免混乱。
对输往美国的日用陶瓷,除产品运输包装要印制清晰的生产批号和认证代号外,还须加贴CCIB卫生标志。
该标志由总务员依照有关程序和要求负责订制、保管和发放,每一环节均要认真做好记录。
四、出货前的复检:
包装人员和仓储员对待装运出口的产品要逐件复检,
检查内容包括查核工厂生产批号、认证代号和加贴的CCIB标志是否与报验规定和外销合同约定条款一致,如发现有残损和缺件等质量问题时应立即予以纠正直至向厂长建议暂停出口。
文件编号
YX-02-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报验产品批次管理办法
版本
1
页次
3/3
工厂认证代号、工厂生产批号和认证标志均应清晰、牢固地标附在运输包装箱上,建议放在包装箱大面右上角部位,其排列为:
工厂认证代号
工厂生产批号
认证标志
文件编号
SC-02-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成型操作规程
版本
1
页次
1/2
一、制订目的及适用范围:
为确保产品质量,保证本工序半成品符合要求,特制订本规程。
本生产工序中的所有产品的成型作业均应依本规程操作。
并要根据B14的要求做好质量记录。
二、成型:
1、上班时检查马达、前动轴辘等设备是否正常。
对要加油的轴承进行加油,然后打上马达电闸,待机运转正常稳固园正后,才能生产。
2、各工种在干燥室和坯架上取出模具及产品时先下而上。
放进模具或产品时先上而下,轻取轻入;
3、撕挂边时,轻力向外撕去挂边,要撕得干净园整,放模落托板时要小心轻放;
4、层坯时,要随手用扫扫干净托板,保证托不粘泥,不粘石膏碎。
文件编号
SC-02-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成型操作规程
版本
1
页次
2/2
三、刮坯:
1、刮坯前检查模具是否干净,放上车头是否园正,刀型、滚头安装是否合格,取泥蛋要五指合并,平手取泥,投泥要正。
割泥均匀一致,泥饼要园整,不变形;
2、压坯用力要由小至大,提刀要轻,防止产生空刀、花边、花底、鱼尾等缺陷;
3、搬泥进车和车台时两手要平直,泥要保持园状,顺序堆放,不得乱放堆粘在一起,机台上放泥不超过三筒;
4、回头泥和压坯余泥要分别装车,不得混合,运回原料车间指定处堆放。
文件编号
SC-03-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注浆操作规程
版本
1
页次
1/5
一、制订目的适用范围:
为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或外销合同要求,制订本规程。
本厂生产工序中有关制浆注浆的作业均应依本规程操作。
并要根据要求做好质量记录。
二、注浆流程:
灌浆
制浆/烘模
进料
脱模
割口
粘附件
品检
交接
文件编号
SC-03-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注浆操作规程
版本
1
页次
2/5
三、进料和制浆:
1、按本厂下达的生产通知单作出生产准备;
2、产前应做产品试灌,向质检员借出样品并作试灌产品与样品的对照;
3、进料管理。
所进原材料应堆放在本厂指定的泥区,使用之前由注浆员与质检员共同按有关标准验收,不合格的退回上道工序。
4、制浆操作步骤:
4.1按低压制浆配比的比例制作;
4.2每次提料的同时把数量记录在原料用量记录表上;
4.3制浆桶内先放入固定水量,再依次加入水玻璃或清水,然后按配方加新土和回土;
4.4泥土每袋倒在制浆桶外,用锹铲入打浆桶,不能将杂物铲入;
4.5每制一桶按加入的回土干湿一般搅拌30-90分钟;
4.6制浆桶内泥浆打好后过100目或120目筛轮流贮入溶池(缸);
4.7回浆桶回满时用手搅拌均匀后过筛贮入溶池(缸);
文件编号
SC-03-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注浆操作规程
版本
1
页次
3/5
4.8架上溶池(缸)轮流抽放,每桶放置1/4时,并及时加入泥浆。
四、生产模的检查:
1、模具由制模员与注浆员交接;
2、检查模具表面花纹是否有针孔、模糊、碰缺,漏浆夹缝处是否有石膏屑和高低不平等问题,一经发现即时退回;
3、将模具上车推进烘房,看模具大小烘12-14小时,烘干程度以易于操作为标准。
五、灌浆程序:
1、把灌浆时所需的用具上下泥屑泥块擦洗干净;
2、浆要灌满注浆口,但不能溢出;
3、每种模具着内按样品的厚薄调整,以达到产品设计的重量为原则。
六、倒浆操作:
1、依产品口部形状及底部不留下颗粒而倾斜,平方式,产品特别而需多翻,把口部泥浆倒均匀;
2、模具挪动要平稳,不要让模具内坯体底部随
浆流动而变形;
3、每个桌面模具倒浆完毕,应即时把台面刮干净。
文件编号
SC-03-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注浆操作规程
版本
1
页次
4/5
七、脱模操作:
1、依模具干湿和产品形状大小调整适当时间在15-60分钟时间内脱模,以不变形和不干裂为原则;
2、任何模具在产品脱模前先把注浆口的泥撕掉;
3、难于脱模的产品,脱模时用气枪把产品吹松再行脱模;
4、每片模的内表不能与其他物件相接触,以免碰缺;
5、盛产品的板要保持干净,以免产品底部变形;
6、脱模时发现产品有欠缺、变形、碰伤、气孔、泥坨、石膏和泥浆等问题时应自行处理,装袋回收到回土堆;
7、木板及产品不能摆在未灌浆的模具口部,以免杂物落于模具内;
8、脱模后,灌浆时内模具内保持干净,以免产品表面及底部有干泥块,必要时用气枪吹干净;
9、脱模时不能同时操作灌浆;
10、脱出模的产品置放在割咀桌或专用木架上,摆放要整齐。
八、割咀步骤:
1、组长要在新产品生产前对照样品作出示范;
2、照产品口部线条割咀完成;
文件编号
SC-03-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注浆操作规程
版本
1
页次
4/5
3、割口时泥屑不要掉入产品内,割时用手拿住,以免掉入粘在里面造成裂底;
4、割口人员发现有气孔、穿裂、干泥块、表面石膏屑和变形等产品时装袋回收,置于回土堆中。
九、粘附件步骤:
1、由组长对照样品讲解粘附件关键;
2、泥浆要浓,粘性要好,并在泥浆中加入适当配料,以增加粘性;
3、被粘接处要压紧,且洗成弧形,其它位置要洗干净;
4、照产品形状大小针对易被粘接人员挤压变形,由组长做一个合适的石膏模;
5、保持被粘接的附件干湿一致,如天气过于干燥可用毛刷刷水,如忙不过来则用带水的碎布盖好,泥坯连接的泥还须作好保湿工作;
6、附件粘好后,在专用木架上摆放整齐,同时,产品之间应有距离,使之不致粘连,使其自然凉干。
十、品质检查:
质检员和该组组长要巡回抽检,并做好点检记录,如不良品占4%以上时要求注浆、割咀和粘附件人员重新返工整理。
文件编号
SC-04-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整修彩绘操作规程
版本
1
页次
1/3
一、制订目的适用范围:
为确保产品外观完美无瑕和与样品的一致,制订本规程。
本厂工序中需作整修的岗位和员工均应遵照本规程操作。
并要根据B14的要求做好质量记录
二、基本流程:
分配
准备
领坯
修坯
工具
洗坯
移交施釉
彩绘
品检
文件编号
SC-04-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整修彩绘操作规程
版本
1
页次
2/3
三、整修工作应做的准备:
1、接生产通知单;
2、整修组负责人到成型组领坯;
3、按出货先后顺序,将坯分配到每一工作台;
4、所有新上线的产品,组长应向质检员借出样品,用样品对照生产品,检查花纹是否清楚,是否有多余的花纹、字母或变形的,检查完后归还质检员。
五、作业规范:
1、修坯。
先用刮刀刮线条,要有顺序,刀痕不能太深,有颗粒的产品用刀片刮,雕掉后用干毛笔清扫干净里外。
裂的、变形的和不能洗的集中堆放在不良品区,登记好数量及破损原因;
2、洗坯。
洗坯时要轻拿轻放,洗坯的水要经常换。
平面的产品表面要光滑,不能凹凸不平和出现颗粒;浮雕和有字母的产品。
要保持清晰;手绘平面的产品。
必须看清楚样品,其画法同一方向的,应同一方向洗,洗坯时要一下一下洗,要有顺序,把泥粒、泥渣洗干净为止,夹缝线洗平滑,产品不能堆叠洗。
六、整修后的产品检查:
1、由质检员全面检查已整修的产品,对照样品,检查要全面仔细,不能漏检;
文件编号
SC-04-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整修彩绘操作规程
版本
1
页次
3/3
2、经检查合格的产品集中置放在合格品区域,并有标示;
3、不合格品则应立即由整修人员重新整修;
4、质检员在检查产品时要填写点检表,将已查到的项目填写清楚,未查到的不要写进去;
5、下班后,质检员应把当天检修好的数量、破损项目和当天产品上、下线时间等情况转述给整修组负责人填写生产明细日报表。
六、彩绘及贴花操作方法
1、材料购进(加工)后进行试产,合格后,才能投入
批量生产;
2、颜料要专人保管;并准备好工具或材料,如海棉印模、糖胶。
3、操作时,对照样板或图片进行,力求线条清晰,用料均匀;颜色深浅界线分明,不越线渗透;上色工序完成后应用排笔将产品表面的色斑清除干净;贴花的产品,根据器型的不同,先合理的剪裁好画纸,施贴以前清理坯体灰尘,画纸上贴以后,进行刷平,待颜色被坯体吸收后清除套画纸片;
4、彩绘/上色的不合格品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5、下班时应把未贴完的花纸保管好,防止受潮、暴晒,
保持场地清洁卫生。
6、按要求做好记录,记录格式见《半成品检验记录》。
文件编号
SC-05-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施釉操作规程
版本
1
页次
1/2
一、制订目的适用范围:
为使配釉和施釉操作符合品质要求,制订本规程。
凡上釉产品均应照本规程操作。
并要根据B14和B04的要求做好质量记录。
二、配釉:
1、按上级主管开出的配釉表进行配釉;
2、用140目至160目过滤网过滤,依产品形状、大小和干湿厚薄将所配的釉料调至适当浓度,浓度一般调至25-45度之间;
3、配好的釉料如在两种以上,要加以区分,方法是文字说明标识。
4、上釉前的产品交接:
4.1无论是彩绘或自身素坯产品在上釉之前均应根据出货顺序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有无碰伤、色污、刮伤、裂坯、黑点颗粒和气孔等问题,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过釉的操作。
文件编号
SC-05-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施釉操作规程
版本
1
页次
2/2
三、施釉操作规范:
1、先用气枪将产品表面灰尘吹干净;
2、检查产品外观品质,合格的方可施釉;
3、用适当工具施釉,上好釉之后转交给擦底人员;
4、在给产品施釉时采用由下而上依次进行,施釉要均匀,避免单边倒车;
5、施釉后的产品检查及摆放:
5.1由上釉组负责人点检各班已上釉的产品,点检按20%抽检,抽检结果应详细记录在点检表上;
5.2经检查合格的已上釉产品应集中摆放,并设有标示,以防与不合格品混杂;
5.3上窑时应分次领取并办理有关移交手续;
5.4不良品、次品的处理:
经抽检剔出的不良品应统一堆放在有标示的区域,下班前做好记录,并适时将其清运至垃圾场。
对次品则退回有关工序作返工处理,次品在移交时应详细记录和办理交接手续。
文件编号
SC-06-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烧窑操作规程
版本
1
页次
1/1
一、制订目的适用范围:
为规范施好釉的坯体上窑科品卸窑操作,确保成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将废品率控制到最低限度,制订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窑部操作顺序和上、下窑操作及窑炉等设备使用。
并要根据B11、B05、B06的要求做好质量记录。
二、操作程序:
1、检查气瓶的液化气是否充足,气压表、阀门、管道、气嘴及通风排烟道是否正常。
隔热层或耐火砖是否完好。
2、整理台车,看台车上的耐火板、耐火柱是否错位、发现错位应当即重新定位,开裂的即时更换;
3、将台车上的颗粒、曲封砖和车封砖上的碎片打扫干净;
4、检查待烧品的外观质量,看是否有开裂、碰伤、变形、脱釉、未擦底等问题,发现有此质量问题应将其剔出,集中放在次品堆中,随即返工整理,经整修仍不合格的,作不良品处理掉,但要做好记录;
5、将待烧品置于台车上,直至摆满为止。
在摆放时,待烧品的高度不准超过规定范围,宽度方向不准超出台车两侧,釉烧产品不准相互触碰,也不能碰到耐火柱;
6、为确保窑炉系统正常运作,窑部操作员应每1小时记录一次窑温,并察看窑内情况。
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或向上级主管报告;
7、产品卸窑时,要剔出已开裂和变形等缺陷的不良品,还要注意查找是否有不熟或过火等问题的成品,一经发现要当即挑出,并做好有关的记录。
文件编号
YX-04-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分级包装工作要求
版本
1
页次
1/1
一、制订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使产品分级包装操作规范,制订本规程。
成品的分级、包装应按本规程操作。
并按要求做好质量记录。
二、分级
1、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进行产品分级;
2、各花色品种和各级别产品,要严格分开堆放;
3、产品的脚尖一定要打磨光滑,搬运产品轻拿拿轻放。
三、操作要求:
1、包装人员目视检查或对照样品;
2、发现产品底部不干净时,以80#砂纸打磨,再以气枪或布作清洁工作;
3、配套产品须颜色一致,身子与盖子应相互吻合;
4外箱封合,用胶带按出货明细表封合规定,封合外箱;
5、外箱编号按出货明细表或生产通知单的要求,由专人依照顺序填写,字体要工整清楚;
6、叠车方法根据产品外箱的形状大小,决定宽度和数量;
7、每板压上注明货号、数量并签名的随车报表,每板装叠高度不超过2.5米;
8、成品包装后,按唛头、品号摆放在成品区,并与仓储员办理交接手续。
文件编号
BG-02-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培训制度
版本
1
页次
1/2
一、制订目的:
为提高本厂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使产品开发和质量管理适应市场变化需要,制订本办法。
二、教育培训对象:
公司所有从事生产和管理的人员均列入教育培训范围。
三、教育培训类别:
1、新进或调换工种之前的上岗前培训;
2、在职员工业务技能和管理知识的继续培训;
3、开发新产品和攻克技术难题的专项培训。
四、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本厂教育培训计划根据业务方向、市场需求、产品质量评定标准和自身人员素质等实际,在年初由厂部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人员编排出全年教育培训计划,经厂长核准后组织实施。
各层次依人员差异和教育培训
文件编号
BG-02-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培训制度
版本
1
页次
2/2
内容多寡确定培训时间,原则上每轮培训不少于3天。
培训采取车间、班组和厂部几种方式集中培训。
无论何种方式的培训,其内容、形式、师资、教材和考核均应严格依照本厂教育培训计划认真执行,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增减或调整。
五、教育培训管理:
新调进或调换工种人员未经业务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不准上岗。
其他类别人员的培训成绩应一人一档记录在案并作为晋升职务、调整工薪和年度考核的其中一项重要依据。
对多次无故不参加培训或考试不合格的员工,由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人员报请厂部辞退。
培训的所有工作均应按要求进行记录。
文件编号
ZG-07-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版本
1
页次
1/1
一、制订目的:
为加强对不合格材料和成品的管理,有效防止被误用错装影响生产和出厂成品的质量,制订本办法。
二、原材料及成品管理:
1、原材料进厂时不论是否已经检测,均应先放置在设定的待检区,经质检员查验货证或抽检合格之后方准入库,发现不合格的应就地封存并设立标示;
2、原材料如被判为不合格,但因生产急需,质检员应当即请示厂长核准后方可使用,但该批原材料仍须与合格品隔开存放;
3、原材料进厂后,如因生产急需,应先征得厂长核准后方可投用,但该批原材料仍需置放在待检区。
经检合格的入库存放,不合格的通知使用部门,质检员、生产管理员和厂领导应立即协商处理,如能分类或分级的,可挑出合格品,其余不合格品则作退货处理;
4、成品进仓之前应指定专人按有关标准和规程落实检验,剔出不良品和次品,并分区域存放。
4、成品经检验被判定为不合格,质检员应通知生产管理人员报告厂长,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或作返工整理或由销售人员协商客户解决。
5、有关的质量记录格式见《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文件编号
YX-03-2003
发行日期
2003年2月1日
文件名称
仓库管理制度
版本
1
页次
1/2
仓库是本厂物料管理部门,负责生产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