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47685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学教学大纲.docx

《病理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教学大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学教学大纲.docx

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病理学

总学时:

68学时(理论52学时,实验16学时)

开课单位:

病理学教研室

适用专业:

护理、涉外护理三年制专科

推荐教材:

《病理学》,和瑞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五版

参考书:

(1)《病理学实习指导》,周庚寅、谢学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2)《病理学》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六版

(3)《病理生理学》金惠铭、王建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六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科学,又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

因此,病理学必须密切联系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又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的理论。

学习和研究病理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思想,自觉地运用其基本观点,正确地观察和分析病理学中的各种问题。

如运用矛盾对立统一观点分析患病机体在器官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存在的损伤和抗损伤表现,认识损伤和抗损伤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及其转化条件;运用发展的观点去动态观察、分析和理解疾病发生发展各阶段所出现的各种病理变化;运用互相联系的观点认识病理过程中形态、功能和代谢变化的内在联系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还必须以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观点为指导认识疾病的发生。

结合本学科特点,在学习方法上强调以下几点:

正确理解和掌握病理专业名词、术语是学好病理学的基础;

学习病理学要重视4个联系:

重视形态变化与功能、代谢变化的联系。

重视病变局部与整体的联系。

加强病理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重视病理与临床的联系。

要学会运用病理学知识解释疾病现象,联系有关防治的问题,培养防治疾病的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学会观察病理变化。

本教学大纲基于和瑞芝主编第五版《病理学》教材编写。

上篇为病理解剖学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为总论部分,主要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第五章至第十二章为各论部分,主要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应用总论中的规律指导并认识各论中各种疾病的具体问题。

下篇部分为病理生理学部分,病理生理学是医学教育的一门主干学科,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医学知识。

病理生理学主要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对这些规律和机制的深入认识不但有助于学生深入认识疾病,而且,由于近年来对疾病发生机制研究的飞速进展,病理生理学的内容更成为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跟上这种进展步伐的重要基础。

学好病理生理学将显著拓宽医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后劲。

病理生理学又是一门与多学科密切相关的桥梁性学科。

它不仅与解剖学、组织学、遗传学、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密切相关,而且与临床各科密切相关。

病理生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一门过渡性学科。

二、教学内容、学习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上篇:

病理解剖学部分

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熟悉: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以及在医学中的地位。

2、了解: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史。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损伤与修复(4学时)

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掌握:

(1)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和类型。

(2)变性的概念。

(3)细胞水肿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4)脂肪变性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

(5)玻璃样变性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

(6)坏死的概念、基本病变、类型及结局。

(7)修复和再生的概念。

(8)肉芽组织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2、熟悉:

(1)萎缩的病理变化。

(2)化生的意义。

(3)纤维素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及病理性钙化的概念。

(4)创伤愈合的类型、特点及其基本过程。

(5)瘢痕组织的作用。

3、了解:

(1)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2)凋亡的概念和形态特点。

(3)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4学时)

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掌握:

(1)淤血的概念、原因、后果。

肝、肺淤血的病变。

(2)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3)栓塞、栓子的概念,栓子的运行途径及规律。

(4)梗死的概念、病变及类型。

2、熟悉:

(1)充血的概念和类型。

(2)血栓形成的过程及栓子的形态。

(3)梗死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3、了解:

栓塞的类型、气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对机体的影响。

第三章炎症(4学时)

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掌握:

(1)炎症的定义及局部基本病理变化。

(2)炎症的组织学类型〔变质性炎、渗出性炎(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增生性炎(非特异性增生性炎、肉芽肿性炎)〕及其主要特征。

(3)炎症的结局(痊愈、迁延为慢性、蔓延扩散)。

2、熟悉:

(1)炎症的临床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2)炎症的意义。

(3)炎症的经过(急性炎症、慢性炎症的特点)。

(4)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

(1)炎症的原因。

(2)影响炎症过程的因素。

第四章肿瘤(4学时)

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掌握:

(1)肿瘤的概念、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2)肿瘤的组织结构和异型性。

(3)肿瘤的生长方式。

(4)肿瘤的扩散和转移。

(5)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6)癌与肉瘤的区别。

(7)肿瘤的命名原则和肿瘤的分类原则。

(8)癌前病变、原位癌和恶病质的概念。

2、熟悉:

(1)肿瘤的大体形态。

(2)常见上皮性肿瘤的组织来源、性质和形态特点。

(3)常见间叶性肿瘤的组织来源、性质和形态特点。

(4)常见的癌前病变。

(5)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了解:

(1)肿瘤的病因、发生机制和代谢特点。

(2)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

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4学时)

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掌握:

(1)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

(2)良性高血压的病理变化及危害。

(3)风湿病的病理变化。

2、熟悉:

(1)主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危害,心绞痛。

(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恶性高血压的病变特点。

(3)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心包炎)的病变特点。

3、了解:

AS、高血压病、风湿病的病因及发病原理。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2学时)

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掌握:

(1)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2)小叶性肺炎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3)大、小叶肺炎的区别。

2、熟悉:

(1)大、小叶肺炎的病因及并发症。

3、了解:

间质性肺炎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4学时)

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掌握:

(1)慢性胃炎、溃疡病的基本病变及病理变化、溃疡病的并发症。

(2)肝硬变的概念、基本病变、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门脉性肝硬化与坏死后性肝硬化的比较。

2、熟悉:

(1)慢性胃炎的类型、溃疡病的病因和临床病理联系。

(2)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3)肝硬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了解:

(1)慢性胃炎的病因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型、溃疡病的发病机制。

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2学时)

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掌握:

(1)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变、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熟悉:

(1)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弥漫性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镜下和大体病变特点。

3、了解:

急性、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条件、感染途径、基本病变、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第九章生殖系统疾病(自学)

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掌握:

(1)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的概念、分级。

(2)宫颈原位癌、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的概念、宫颈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病变特点。

(3)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变特点。

(4)乳腺癌的病变特点。

2、熟悉:

宫颈癌、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联系及扩散。

3、了解:

乳腺癌的分类。

第十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不要求。

第十一章传染病(2学时)

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掌握:

(1)结核病的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转化规律;原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发展及结局;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类型、各型的病变特点、发展及结局。

(2)细菌性痢疾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3)血吸虫病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4)流脑和乙脑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熟悉:

(1)血源播散性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2)肺外器官结核病:

肠结核、肾结核、骨和关节结核的病变特点。

(3)血吸虫病的病因、感染途径及其后果。

3、了解:

(1)结核病的发病机制。

第十二章:

性传播性疾病

不要求。

病理生理学部分

第一章疾病概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一、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二、病因学概论

病因学概念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概念,作为疾病病因的两个精髓:

直接引起疾病并赋予疾病以特征。

了解病因的种类:

生物性因素、理化性因素、营养性因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概念

三、发病学概论

(一)发病学概念

(二)发病学的基本规律

①疾病过程中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②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

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四、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了解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细胞机制,分子机制

五、疾病的过程与转归

了解疾病的过程

转归:

①恢复健康:

完全恢复健康和不完全恢复健康的概念。

②死亡:

死亡的现行概念:

心跳呼吸的永久性停止。

③脑死亡的概念、判断脑死亡的标志。

2、学习要求:

①掌握脑死亡的概念;

熟悉健康、疾病的概念;

了解病因学、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一般规律。

第二章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2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

低钠血症

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低渗性脱水:

概念,熟悉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

2.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水中毒:

概念,熟悉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

3.等容量性低钠血症概念

ADH分泌异常综合征,熟悉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

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高渗性脱水:

概念,熟悉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

第二节钾代谢紊乱

一、低钾血症:

概念,熟悉原因和机理

对机体的影响:

1.对膜电位的影响

2.对心脏的影响:

对心肌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及收缩性的影响。

了解其对心电图的影响,对心功能的具体损害。

3.对骨骼肌的影响:

超极化阻滞及其发生机制。

重度缺钾所致的骨骼肌损害。

4.对胃肠道的影响:

对平滑肌的影响。

5.熟悉对肾脏的影响:

肾浓缩功能障碍。

6.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代谢性碱中毒。

二、高钾血症:

概念、熟悉原因和机理

对机体的影响:

1.对心脏的影响:

对心肌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的影响。

致死性心律失常。

了解其对心电图的影响。

2.对骨骼肌的影响:

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

了解钾代谢紊乱的防治原则。

2、学习要求:

掌握水、电解质代谢障碍对机体的影响;

熟悉水、电解质代谢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

了解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对心电图的影响,对心功能的具体损害。

第三章:

水肿(2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水肿的分类及特点

渗出液、漏出液、显性水肿(凹陷性水肿)、隐性水肿的概念及其发生机制。

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的分布特点及其发生机制。

第二节:

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组织液生成、回流平衡的影响因素。

(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加:

原因和产生水肿的机制

(2).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原因和产生水肿的机制

(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原因和产生水肿的机制

(4).淋巴回流受阻:

原因和产生水肿的机制

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钠水潴留

(1).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原因及产生机制

(2).肾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强

①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②远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2、学习要求:

掌握水肿的概念、发生机制;

熟悉水肿的分类;

了解水肿的临床特点。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自学)

1、教学内容:

第一节、酸碱平衡的调节

一、熟悉体内酸、碱的来源,挥发酸,固定酸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1.血液缓冲系统的调节作用:

特别是碳酸氢盐缓冲对在维持酸碱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2.呼吸的调节作用。

3.肾脏的调节作用。

4.组织细胞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血液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标准碳酸氢盐(SB)

实际碳酸氢盐(AB)、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碱剩余(BE)、缓冲碱(BB),阴离子隙(AG)

第三节、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一)代谢性酸中毒:

概念

1.原因和机理

(1)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

(2)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2.机体的代偿调节:

(1)血液的缓冲作用;

(2)细胞内外离子交换;(3)呼吸代偿;(4)肾脏代偿;酸碱平衡指标的变化

3.对机体的影响

(1)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

(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

2、学习要求:

①掌握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机体变化的规律;

②熟悉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一般发病学;

了解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一般发病学及机体变化的规律,了解正确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的方法。

第五章发热(自学)

1、教学内容:

一、发热的概念,了解过热与发热的区别

二、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一)发热激活物概念,熟悉其主要类型:

外致热原,体内产物

(二)内生致热原的概念、种类,了解其主要作用、生成、释放,进入中枢的途径

(三)体温中枢的部位:

POAH

(四)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熟悉

1.正调节介质:

PGE、CRH,Na+/Ca2+,cAMP,NO

2.负调节介质:

AVP,α-MSH,脂皮质蛋白-1

三、熟悉发热的分期:

体温上升期、高峰期、退热期,各期热代谢特点,机制及表现。

四、发热时机体的主要代谢和机能变化。

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变化及代谢变化。

五、了解发热的利弊和发热的防治原则。

2、学习要求:

①掌握发热的原因与机制;

②熟悉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③了解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

第六章缺氧(2学时)

1、教学内容:

一、缺氧的概念

二、常用的血氧指标:

1.血氧分压;2.血氧容量;3.血氧含量;4.血氧饱和度;5.氧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三、缺氧的类型及血氧变化特点

(一)低张性缺氧:

概念熟悉常见的原因和机理。

(二)血液性缺氧:

概念熟悉常见的原因和机理。

(三)循环性缺氧:

概念熟悉常见的原因和机理。

(四)组织性缺氧:

概念熟悉常见的原因和机理。

各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皮肤颜色变化的特点。

四、缺氧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变化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五、了解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机体的代谢和机能状态,年龄和代偿能力。

六、了解氧疗的原则和氧中毒。

2、学习要求:

①掌握各种类型缺氧的原因及特点;

②熟悉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了解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了解氧疗的原则和氧中毒。

第七章休克(2学时)

1、教学内容:

一、休克的概念及其典型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休克的原因

1.急性大量失血或失液;2.严重创伤;3.严重大面积烧伤;4.严重感染;5.严重心脏病;6.过敏;7.神经中枢的抑制或损害。

三、熟悉休克的分类

(一)病因学分类

(二)根据休克始动环节分类

四、休克发病机制

根据休克病人血液动力学和微循环变化规律可将休克分为三期。

(一)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期)

微循环变化的原因、特点,发生机理,及代偿意义。

(二)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期)

微循环变化的原因、发生机理,特点,进入失代偿阶段。

(三)休克晚期(难治期)

微循环变化的原因、特点、DIC出现的机制和后果。

五、休克时器官功能的改变

(一)肾功能的改变:

最易受损。

早期可出现功能性急性肾功衰竭,随休克发展可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功能衰竭。

(二)肺功能的改变:

随休克发展可出现休克肺,休克肺、ARDS的概念,ARDS的基本发生机制。

(三)心脏功能的改变:

除心源性休克有原发性心功能障碍外,一般早期出现心功能代偿性加强,随休克发展心功能逐渐被抑制,直至出现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机制。

(四)脑功能的改变:

早期无明显改变,随休克的发展可出现神志昏迷、脑水肿、颅内高压。

(五)消化道及肝功能的损害。

(六)熟悉细胞和代谢的改变。

了解休克的防治原则。

2、学习要求:

①掌握休克的概念、病因学及休克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发病机制和休克时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

②熟悉休克的原因及分类;

了解休克的防治原则。

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2学时)

1、教学内容: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概念

二、DIC的发病机理

(一)组织严重损伤、大量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原因、机制。

(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XII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原因、机制。

(三)血细胞大量破坏释放促凝物质入血、启动凝血系统:

(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大量破坏)原因、机制。

(四)其它促凝物质入血

三、熟悉DIC的诱因:

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及肝功能受损;2.高凝状态;3.微循环障碍;4.凝血调控机制的障碍。

四、了解DIC的分期分型。

五、DIC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一)凝血功能障碍--出血

出血机制:

1.凝血物质的消耗;2.纤溶亢进;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形成。

(二)脏器功能障碍

(三)休克,引起休克的机制

(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六、了解DIC的防治原则

2、学习要求:

①掌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常见的临床表现及其产生的机制;

②熟悉DIC的诱因;

了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防治原则。

第九章呼吸衰竭(2学时)

1、教学内容:

一、呼吸衰竭的概念

二、了解呼吸衰竭分类:

1.根据呼吸衰竭血液气体的变化特点分类;2.根据呼吸衰竭发生机制分类;3.根据呼吸衰竭病变部位分类。

三、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限制性通气不足

1.限制性通气不足:

概念

发生机制:

①呼吸动力减弱(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运动障碍);②呼吸阻力增加

2.阻塞性通气不足概念

①中央气道阻塞:

熟悉原因,呼吸困难发生机制。

②外周气道阻塞:

熟悉原因,呼气性呼吸困难及其发生机制。

血液气体的变化特点及其发生机制

(二)弥散障碍

1.呼吸膜面积减少、原因。

2.呼吸膜厚度增加、原因。

3.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过短。

血液气体的变化特点及其发生机制

(三)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但血流量不相应减少,熟悉原因,V/Q低于正常:

功能分流,静脉血掺杂。

2.部分肺泡血流量减少,但通气良好,熟悉原因,V/Q大于正常,死腔样通气。

血液气体的变化特点及其发生机制

(四)真性分流,真性分流与功能性分流的鉴别

(五)ARDS致呼衰的发生机制,

四、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机能和代谢变化

(一)酸碱平衡紊乱:

1.呼吸性酸中毒

2.代谢性酸中毒或混含性酸中毒

3.呼吸性碱中毒

(二)呼吸系统变化

(三)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肺性脑病

(四)循环系统的变化:

肺源性心脏病

(五)肾功能变化

(六)胃肠道变化

五、了解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2、学习要求:

掌握呼吸功能不全的原因、发病机制;

熟悉呼吸功能不全的机体主要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了解呼吸衰竭的分类及防治原则。

第十章心力衰竭(2学时)

1、教学内容:

一、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的概念

二、心力衰竭的原因

(一)弥漫性心肌病变、心肌代谢障碍

(二)心脏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过重;2.容量负荷过重

三、心力衰竭的诱因,常见诱因:

1.感染;2.心律失常;3.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4.其它

四、心力衰竭的分类:

1.根据心力衰竭的部位分类;2.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速度分类;3.根据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的高低分类;4.根据心衰严重度分类;5.根据心衰机制分类。

五、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理

了解心肌的超微结构,心肌收缩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一)心肌收缩性减弱

1.心肌细胞和收缩蛋白的丧失,坏死和凋亡。

2.心肌能量代谢障碍(能量生成,利用障碍)

3.兴奋--收缩偶联障碍-Ca++运转失常(肌浆网对Ca++的处理障碍,Ca++内流受阻,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障碍)

4.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

(二)心室舒张功能和顺应性异常

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1.钙离子复位延缓;2.肌球-肌动蛋白体解离障碍

心室顺应性降低,心室顺应性概念,心室顺应性降低的原因

(三)心室各部舒缩活动的不协调,表现形式

六、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机体的代偿

(一)心脏的代偿:

心率加快,心室紧张源性扩张,心肌肥大(向心性肥大,离心性肥大)产生机制及其作用。

(二)心脏外的代偿:

血容量增加,血液重分布,产生机制及作用。

(三)代偿反应的负面影响:

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易发心律失常,细胞因子及氧化损伤,心肌重构。

七、心力衰竭时机体的重要机能代谢改变

(一)肺循环淤血---左心衰

1.呼吸困难及其发生机制,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2.肺水肿及其发生机制

(二)体循环淤血

静脉压升高,全身水肿,肝肿大等。

(三)心输出量不足

发绀、尿少、疲乏无力;重症:

血压下降、休克。

八、了解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2、学习要求:

掌握心功能不全的概念、发病机制、机体的代偿及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主要机能、代谢变化;

熟悉心力衰竭的原因及诱因;

了解心力衰竭的分类及防治原则。

第十一章肝性脑病(2学时)

1、教学内容:

一、肝性脑病的概念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

(一)氨中毒学说

1.血氨升高的机制;

(1)氨的生成增多;

(2)氨的消除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