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40947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7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docx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docx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读以某半球的某点为中心的俯视图(M点为极点,a表示晨昏线,MP和MO为两条经线,且P点为a线上的最高纬度),据此回答1—3题。

1.若图示区域为南半球的夏半年且P点的纬度为71°时,

则此刻的时间大致是

A.6月20日B.1月25日C.9月20日D.3月15日

2.若P点经度为30°E,且与O点位于同一经线上的大部分地方气温达到一天中最高值时,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18时B.20时C.4时D.8时

3.下列关于P、O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P、O两点到M点的距离相等B.O点比P点先看到日出

C.线段PO为P、O两点的最短距离D.P、O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

米)地形图”,回答4—5题。

4.图幅范围内的最大高差H可能为

A.1500<H<2000B.1000<H<1100

C.1400<H<1500 D.1950<H<2000

5.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和水稻土

B.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小于同纬度东部地区

C.河流以雨水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D.西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地势南高北低

读下面两幅图,①为2011年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30°N、48°N两条纬线的变化图,②为澳大利亚大陆图,回答6—7题。

6.当处于图①反映的季节时,图②中盛行西

北风且处于多雨季节的是

A.M地B.N地

C.P地D.Q地

7.下列关于该月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

不正确的说法是

A.风向:

甲地与乙地不相同,

原因:

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不同

B.风力:

乙地>甲地,

原因:

乙地气压梯度力大、摩擦力较小

C.风力:

丙地>丁地,

原因:

丁地气压梯度力小、高山阻挡

D.风向:

丁地与丙地不相同,原因:

丁、丙分别位于高压东、西部

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回答8—9题。

8.下列四幅剖面图与沿ab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9.图中甲处地形与地质构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山谷——背斜B.山脊——向斜C.山谷——向斜D.山脊——背斜

下图所示为山东半岛某地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地貌类型与上图中Ⅰ、Ⅱ、Ⅲ地的对应顺序正确

A.①—Ⅲ,②—Ⅰ,③—ⅡB.①—Ⅰ,②—Ⅲ,③—Ⅱ

C.①—Ⅱ,②—Ⅲ,③—ⅠD.①—Ⅰ,②—Ⅱ,③—Ⅲ

11.据图分析某地理兴趣小组对I、Ⅱ、Ⅲ区域开发利用的建议和分析,合理的是

A.Ⅰ地区应建设水源林,Ⅱ地区宜发展水产养殖业,Ⅲ地区宜发展种植业

B.Ⅰ地区宜发展水产养殖业,Ⅱ地区不合理灌溉会造成土地盐渍化,Ⅲ地区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

C.Ⅰ地区破坏植被会造成土地盐渍化,Ⅱ地区宜发展水产养殖业,Ⅲ地区应建设水源林

D.Ⅰ地区破坏植被会导致水土流失,Ⅱ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Ⅲ地区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下水水质恶化

12.某国2010年生产M商品2亿件,价值总额为520亿元。

2011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且该国的货币贬值2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M商品的单位价值量和价值总额用货币表示分别为

A.200元693.3亿元B.250元650亿元

C.200元520亿元D.250亿元520亿元

13.在我国基本乘用型车(轿车)市场上,不但汽车降价可以起

到促销作用,减少税费、油价下降也对拉动销量有明显影响。

假设右图D和D1中有一条是汽车需求曲线,另一条是某生

活必需品需求曲线,在价格及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A.D是汽车需求曲线,受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影响,D可能向右平移

B.D是汽车需求曲线,受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影响,D可能向左平移

C.D1是汽车需求曲线,受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影响,D1可能向右平移

D.D1是汽车需求曲线,受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影响,D1可能向左平移

14.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个税起整点提高到3500元,2011年9月1日起执行。

国家提高个税起征点

①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②可以合理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③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④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5.2011年4月我国实现贸易顺差114.3亿美元,过多的贸易顺差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可能会增加中国与美国以及其他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

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减少贸易摩擦,国家应该

①优化利用外资结构②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③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价格和质量④积极扩大先进技术和国内短缺资源的进口

A.②④ B.③④C.①④ D.①②

16.2010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广大公民积极建言献策。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

②表明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③体现了民意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制定了广东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这是政府履行

A.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C.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D.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18.近年来,全国政协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政法队伍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等问题,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多项专题调研考察。

不少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这说明

①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②人民政协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的职能

③政治协商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9.2011年1月18日-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经过会谈,中美两国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打击恐怖主义等方面达成共识。

中美双方将进一步协调立场,增进互信。

材料表明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中美两国存在合作的基础

③中美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力量④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消除国际竞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

“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

因此,

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

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

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

”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

①唯物主义②唯心主义③不可知论④可知论

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

21.当前一些地方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一方面存在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的倾向,

另一方面还存在着扶持引导政策措施不到位的情况。

这告诉我们,发展文化产业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改造世界④要立足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2011年3月26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为保护环境而提出的“地球一小时”节能活动,一小时的时间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①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③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社会性的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3.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就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提出:

“士

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与这一观点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是

A.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24.秦人民歌:

“七月流火,过我山陵。

女儿耕织,男儿做兵。

有功无赏,有田无耕。

有荒无救,有年无成。

悠悠上天,忘我苍生。

”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B.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

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25.2010年第1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

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D.古代中国政治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26.宋徽宗时期,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表明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无可奈何。

这说明

①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②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③以前的“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④“侵街房廊钱”的征收根源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7.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

“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莫克·维卡的真实意图是

A.改善中英关系,使英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B.恢复中英正常贸易

C.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D.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28.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

“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29.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此规定体现的特点不包括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实行代议制民主

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30.小明在研究中国90多年前发生的某重大历史事件时,找到这样一则资料:

直系将领吴佩孚致电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

“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

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其心可悯,其情可嘉,其情更有可原!

”下列各项是对这一资料的概括与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①该重大历史事件体现了反帝爱国精神②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响应,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同情和支持③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④吴佩孚对该重大历史事件十分关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

31.有学者认为,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成了“从沙皇政府的专横恐怖到广泛的政治自由的急剧转变”。

列宁在二月革命结束后不久也承认:

“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

”由此可以看出

A.临时政府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B.临时政府代表了广大俄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C.列宁支持临时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D.列宁承认了临时政府的合法性

32.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富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导致这种“全球体系”形成的因素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殖民扩张③工业革命④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运用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3.“当颇富文采的人开始发表政论性观点——一种朝廷严格禁止的,只能在通商口岸的保护下才有可能从事的活动时,中国报刊业最终超过了纯粹事实报道的水平。

”材料是要说明

A.清政府严格禁止中国报刊业的发展B.中国报刊业局限于报道新闻

C.政治变革运动推动中国报刊业的发展D.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归功于通商口岸的设立

34.我国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扩大内需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35.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

“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

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

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原则是

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

C.保存人类历史功绩D.保持历史原始信息

第Ⅱ卷综合题(共160分)

36.(28分)图甲为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该局部区域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甲图乙

(1)比较图乙中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理由。

(6分)

(2)图乙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气候要素有明显的影响,请分析具体的影响情况。

(8分)

(3)图甲中145°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原因。

(6分)

(4)俄罗斯准备在图乙中的岛屿的某处修建军港,请选择图中字母标注的四地中最适合的地点并说明原因。

(8分)

37.(18分)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目前,我国已形成从沿海到内陆全面开放的格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公里,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

材料三甲地所在省份2008年部分资料统计表

能源消费构成比重(%)

三大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比重(%)

原煤

47.8

第一产业

17.8

轻工业

8.4

原油

23.9

第二产业

46.8

重工业

91.6

天然气

24.4

第三产业

35.4

水、风电

4.2

(1)据材料一说明,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河流的突出水文特征有哪些?

(6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喀什与其他五个经济特区相比,其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6分)

(3)据材料三说明,甲地所在省份为降低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

38.(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6月以来,全国九成以上省区猪肉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有专家指出,最近一轮的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2010年猪价持续亏损时,大量养殖户宰杀母猪,一些地区发生猪疫病,导致存栏量大幅下降造成的。

另外,粮食价格上涨传导到饲料行业,也必然会继续传导到下游的养殖业。

尽管猪农的“补栏”量在增加,但是猪肉价格的上涨可能还要持续一年左右有望得到缓解。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带来的主要影响。

(10分)

材料二针对近期猪肉价格涨幅较大的情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7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五项政策措施。

要求各地政府配合中央落实投资、补贴补助、疫病防控、市场价格监控等工作,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价格。

国务院常务会议后,四川省政府根据国务院政策措施,结合省情,先后两次召集财政、畜牧、发改、商务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出台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生猪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等五项具体贯彻措施,着力构建促进生猪生产和价格稳定的长效机制,确保生猪生产平稳健康发展和猪肉价格稳定。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观点,感悟四川省政府出台措施的哲学智慧。

(12分)

39.(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以低能耗、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低碳生活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低碳理念也渐渐深入人心;同时低碳理念也催生了“低碳一族”,低碳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树立低碳理念的正确性。

(8分)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社会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型。

(8分)

材料二2010年9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

“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切实转变作风、多做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的实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材料三某地政府官员以破坏政府办公楼的“风水”为由要强行拆除一座楼房,遭到抵制后说出了“跟政府作对就是作恶”的话,在网上被称为“最雷人官话”之一。

(3)在现实生活中,政府的具体行为并非总是与民众的意愿一致,有时会产生矛盾冲突。

联系材料二、三,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为什么不能说“跟政府作对就是作恶”?

(14分)

40.(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初,康熙皇帝已意识到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并于1663年废止八股文考试。

1665年,礼部侍郎黄机说:

“先用经书,使阐发圣言微旨,以观心术。

不用经书为文,人将置圣贤之学于不讲,请复。

”康熙于是在1668年恢复八股文考试。

清末科举废除前,有力保科举与力废科举的争论,力废者的逻辑是:

抗外敌,救中国,必须建立新式教育,教授实用知识。

科举障阻新式教育,也障阻中国图存。

力保者的逻辑是:

他们并非不知晓科举是导致政府实用人才匮乏。

然而若贸然废止科举而无精妙制度顶替上来,儒家思想渐被搁置,精英阶层远离中央控制,也会危及政权和国家。

民国时期仿效美国专门成立了一个考试院以选拔官员。

但由于选拔官吏时权贵干预,这个考试院并没有发挥其应有职能,普遍存在的是政府高级官员任命下级官吏。

——《中国科举制度史》

材料二1800年托马斯·杰斐逊当选美国第三任总统。

而即将卸任的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在下台前把许多对捐助本党竞选的人士紧急塞进了政府和法院。

1801年初,杰斐逊上台后,他立即撤换了大批联邦党官员,代之以新执政党的赞助者。

由此开启了“政党分肥制”先河,使之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美国政治录用的基本方式。

格兰特以保卫联邦的胜利者的身份当选了美国总统。

但在美国历史上却声誉不佳,当时的人们说:

格兰特政府把美国的税务部门变成了本党竞选的“加油站”。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该法案规定:

建立一个不受党派控制的文官委员会负责对联邦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对部分官职实行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禁止文官(公务员)参加党派活动或利用官职分配作为竞选者的政治资本等。

——《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清朝初年废除和恢复八股文考试的原因各是什么。

清末主张科举制度存废的两派的各自理由是什么?

(8分)

(2)有人认为“清朝灭亡,不是因为孙中山、革命党,而是因为废除了科举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

(6分)

(3)根据材料二,美国建国初期选拔任命官员的依据是什么?

这种制度的弊端是什么?

1883年《文官制度法》在哪些方面做了改革?

(10分)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相较于近代美国,民国时期中国选拔官吏的制度在实践中的特点是什么?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近代中美两国官吏选拔制度改革成败的原因是什么。

(8分)

41.(20分)中国妇女地位的变迁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监护法》对妇女经济事务进行终身监督……如果她们出现在其他诸如法庭等一般仅有男性出席的公共生活领域,就会引起在座男性的惊奇和不满……墓碑、罗马文学作品以及纪念性铭文都宣扬理想的妇女行为,这包括贞洁、节制和娴于织毛活之类的女红。

——《剑桥插图罗马史》

材料二汉代开始了儒家对妇女贞节观念的建立过程,但在实现的庶民生活中其实仍保有相当的弹性与空间。

宋代贞节观念虽然经程朱的奖励而加重,当时社会,影响尚小。

明代在书籍方面,有徐皇后的《内训》,解缙的《古今列女传》。

在法律方面,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下达这么一个诏令,“民间寡妇,30岁以前夫亡守志,50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本家差役”。

又命令地方官员规定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赐祠祀,一般的树牌坊,用以奖励贞节……一部二十四史中,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

——费丝言《由典范到规范》

材料三一般来说,其主要影响就是迫使女性走出家庭,进入新的工薪经济……工厂和有薪工作成为抚养孩子和家务劳动之外的又一选择……而后建立的公共学校也使妇女们受益匪浅。

在那里,她们可以接受与男子们相同的教育。

到20世纪初期,妇女已经赢得了选举的权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响亮地提出了破除三纲五常,反对男尊女卑的主张,要求女子参政,大学开放学禁,男女职业平等,社交公开,婚姻自由。

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说:

“妇女地位是由社会的‘经济构造’决定的,压迫妇女的不是男子,而是‘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妇女要解放,只有推翻这种社会的‘经济构造’。

”……氵他在《战后之妇女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

妇女运动只有成为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一部分才能得到胜利。

——罗业心《五四运动与中国政治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古罗马对妇女有哪些限制。

(3分)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妇女贞节观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时代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简述近代西方妇女地位改变的原因。

(3分)概括材料四关于妇女解放的核心主张。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妇女地位变化的总趋势。

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4分)

地理选修题

42.(10分)【环境保护】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实线单位是米,虚线表示某时段大气中SO2的当量浓度。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主要消费的能源可能是;图中①、②、③三地中,最有可能为城市的是,原因是。

(4分)

(2)图示区域内最有可能产生的大气环境问题是,①②两地中,该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是_,理由是。

(4分)

(3)当地为了根治上述大气环境问题,你认为应采取哪些工程措施?

(2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质量检测试卷

高三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地理1—5BACCB6—11DCABAD

政治12—17BCCACC18—23DACBCC

历史24—29BABCCD30—35CADC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