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五下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含答案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33815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五下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含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语文五下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含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语文五下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含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语文五下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含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语文五下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含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五下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含答案2.docx

《部编语文五下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含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五下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含答案2.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语文五下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含答案2.docx

部编语文五下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含答案2

部编语文五下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含答案)2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甚聪惠()

A.为什么B.很C.厉害

2.孔君平诣其父()

A.去,到B.拜访C.造诣

3.乃呼儿出()

A.你,你的B.是,就是C.于是,就

4.为设果()

A.帮助B.替,给C.因为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甚聪惠。

  甚:

很,非常。

B.孔君平诣其父。

  诣:

拜访。

C.乃呼儿出。

  乃:

就,于是。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闻:

用鼻子闻。

6.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为/设果,果/有杨梅。

C.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7.甚聪惠(  )

A.什么。

B.很,极。

C.超过,胜过。

8.孔君平诣其父(  )

A.寻找。

B.拜访。

C.询问。

9.乃呼儿出(  )

A.你,你的。

B.就,于是。

C.是,就是。

10.为设果(  )

A.替。

B.帮助,卫护。

C.表示原因、目的。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造诣(yì)     弓弦(xín)     胚芽(pī)

B.窈窕(tiáo)污秽(huì)伊人(yī)

C.昏庸(yōu)绞尽脑汁(jiǎo)白痴(chī)

D.天赋(fù)困窘(jiǒng)祸害(huò)

1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C.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3.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天赋(fù)琴弦(xián)患难(huàn)诣其父(yì)

B.胚胎(pēi)痴迷(chī)窈窕(yáo)揿电铃(qìn)

C.灾祸(huò)困窘(jiǒnɡ)家禽(qín)拧螺丝(nǐnɡ)

评卷人

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

回忆课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       。

孔君平       ,父不在,乃       。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       曰:

“此是       。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4.补充原文。

15.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

(______)

(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______)

16.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及其特点,起到_______的作用。

17.《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9.写出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甚聪惠(__________)为设果(__________)

20.“孔君平诣其父”中的“其”指的是________。

21.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点,起到________作用。

22.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小时了了

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②(yì)门者,皆俊才清称③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

“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

“君与仆④有何亲?

”对曰:

“昔先君⑤仲尼⑥与君先人伯阳⑦有师资⑧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⑨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⑩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cùjí)。

(注释)①孔文举:

孔融,字文举,是汉代末年的名士、文学家。

②诣:

到。

③清称:

有清高的称誉的人。

④仆:

谦称。

⑤先君:

祖先,与下文“先人”同。

⑥仲尼:

孔子,名丘,字仲尼。

⑦伯阳: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

⑧师资:

师。

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的事。

⑨奕世:

累世;世世代代。

⑩奇:

认为他特殊、不寻常。

23.根据文意,可以知道“小时了了”的意思是()。

A.小的时候很聪明B.小的时候很迷糊C.小的时候不怎么样

24.孔融真的是李元礼的亲戚吗?

请把他的解释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大踧踖”是形容非常局促不安的样子。

陈韪为什么会“大踧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读了这个故事,你怎样评价十岁的孔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7.文中加点的“其”指的是________。

“夫子”指的是________。

28.“此是君家果。

”这句话是________说的,他这样说是因为___________。

29.短文主要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来表现杨氏之子“甚聪惠”的特点。

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

B.孩子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

C.孩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生硬的态度让孔君平哑口无言。

D.孩子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

31.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提示:

结合他说的话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鲁相嗜鱼

公孙仪相鲁①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

“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对曰:

“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④;有下人之色,将枉⑤于法;枉于法,则免⑥于相。

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⑦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注释)①相鲁:

做鲁国的宰相。

②即:

假如。

③下人:

迁就他人。

④色:

脸色。

⑤枉:

歪曲。

⑥免:

罢免。

⑦恃:

依靠。

32.“嗜鱼”的意思是(  )。

A.喜欢养鱼B.喜欢吃鱼C.喜欢钓鱼D.喜欢玩鱼

33.“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的原因是(  )。

A.公孙仪嗜鱼B.公孙仪有威信

C.公孙仪是鲁国的宰相D.公孙仪能帮人做事

34.结合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___________________

35.用“”画出能体现文言文所蕴含道理的句子。

36.文言文中的公孙仪具有________的品质。

(填序号)

①机智聪明 ②精打细算 ③秉公执法 ④清正廉洁

文言文阅读。

截竿入城

鲁有执①长竿入城门者,初②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③无所出。

俄④有老父⑤至,曰:

“吾⑥非圣人⑦,但见事多矣!

何⑧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⑨依而截之。

(注释)①执:

握,持,拿。

②初:

开始时。

③计:

计谋,办法。

④俄:

一会儿,不久。

⑤老父:

古时对年长男子的尊称。

⑥吾:

我。

⑦圣人:

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

⑧何:

怎么,为什么。

⑨遂:

于是,就。

37.找出文中的反义词:

(____)——(____)

38.“何不以锯中截而入”是(  )。

A.反问句B.设问句C.疑问句D.感叹句

39.“遂依而截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40.对文言文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截竿是一种入城的方法。

B.鲁人虚心接受建议。

C.老父是个聪明人。

D.两个人都是错误的。

41.故事讽刺了哪些人?

__________(填序号)

①自作聪明的人。

  ②随意盲从的人。

③遇事不思考的人。

  ④没有知识的人。

阅读下列古文,完成练习。

何晏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宴在宫内,因欲以为子。

宴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

人问其故,答曰:

“何氏之庐也”。

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世说新语》

注释:

①若:

好像。

②奇爱:

十分喜爱。

③以:

把。

④乃:

于是。

⑤欲:

想,希望。

⑥知:

明白。

42.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解释文中的字,再理解词句的意思。

(1)何氏之庐也。

庐: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问其故。

故: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即遣还外。

遣还: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宴在宫内,因欲以为子。

宴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

人问其故,答曰:

“何氏之庐也”。

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注释:

(1)若:

好像。

奇爱:

十分喜爱。

(2)以:

把。

乃:

于是。

(3)欲:

想,希望。

知:

明白。

44.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解释文中的字,再理解词句的意思。

(1)何氏之庐也。

庐:

________________

(2)人问其故。

故:

_________________

(3)即遣还外。

遣还:

_______________

阅读《杨氏之子》,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惠:

________诣:

_______乃:

_________示:

_______

47.结合文意,照样子,写一写。

杨氏杨梅杨家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9.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杨氏之子》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yé)?

”徐曰:

“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50.给短文中的下划字注音。

孺________   譬________   瞳________

51.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孺子:

________。

尝:

________。

戏:

________。

人语之曰:

________。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孔君平其父,父不在,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

52.按原文填空,并解释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53.文中杨氏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结合阅读体会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个怎么样的一个小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

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通过品读上文,我们感受到语言的精妙。

试着读读下面的话,你能否像杨氏之子一样用精妙的语言回答。

阿凡提骑着驴来找本城的法官。

法官望见了,就大声招呼道:

“欢迎你们两位一同光临!

”阿凡提不慌不忙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钟氏之子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

“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有汗?

”毓对曰:

“A。

”复问会曰:

“卿何以不汗?

”对曰:

“B。

57.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填入文中A、B两处。

A._______B._________

58.解释下列加点词。

(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_________________

(2)卿何以不汗________________

59.翻译下列句子。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

“可令二子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阅读上文,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通过这篇文章,简单分析两个孩子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62.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qiáoliáng(_____)专家,他有很高的zàoyì(_____),用自己的知识给人们带来了恩惠。

63.按要求填空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_________。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______,何如?

”__________。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相矛盾》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

 

(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_____。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____。

”儿应声答曰:

“_____。

”从中我们能够看出杨氏之子是个____的孩子。

6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___)

65.读拼音,写汉字。

liángguócōnghuìzàoyìjiāqí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ángméiyīngshēngdáyuēkǒngqu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给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梁(____)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孔君平诣(____)其父。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___)。

6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1)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是________,这个人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从“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思维十分敏捷。

68.回顾课文,完成练习。

在《杨氏之子》中,最为出彩的对话是:

孔君平:

__________   杨氏之子:

___________

通过巧妙的对话,可以看出两人分别有以下特点:

孔君平:

__________  杨氏之子:

___________

69.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1.他把cānɡ(______)库里的工具箱都翻出来了,找到了luósī(_______)、niǔkòu(______)、钉子等东西,可仍然没有找到他需要的卷尺。

2.上周工作的时候,liáng(_______)叔叔的mǔzhǐ(_______)被机器yà(______)伤了,现在伤口有些发yǎnɡ(_______)。

70.填空。

1.“啪”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这是一个拟声字,我还知道三个其他的拟声字:

_____、_____、_____。

2.“螺”字是_____结构的字。

小明不认识这个字,查字典应用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

其笔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

________乃:

________

句子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

示:

________曰:

________

句子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

________闻:

________

句子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梁l___乃n___氏___ì甚___èn禽q___

7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

_____  乃: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示:

_____儿: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不要认为好事小就不去做,不要认为坏事小就去做我们应该常用“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名言来勉励自己。

2.“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说明要想对某个事物进行全面的理解,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3.请写两句表示送别的诗送给即将离开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解释加点的字,并说说句子的意思。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氏:

_________惠: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

________乃: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答:

________禽: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_____的《世说新语·言语》,这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_______。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说明了杨氏之子的________。

文中两个人的对话,把杨氏之子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

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_______的作用。

3.“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访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_______,常来常往。

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君平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

可见,孔君平与孩子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信息匹配

77.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画“√”。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4.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5.孔指/以示/儿曰()

6.孔/指以示儿/曰()

78.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惠:

①同“慧”。

②好处。

③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有益的行动。

1.惠顾(____)

2.互利互惠(____)

3.甚聪惠(____)

79.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梁国杨氏(sìshì)之子九岁,甚(shènshèng)聪惠。

孔君平诣(zhǐ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wéiwèi)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yīngyìng)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qíng)。

评卷人

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

“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回答:

“这是什么话?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

“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

“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

“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

“敝国有个规矩:

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

“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

他是哪里人?

”武士回答说:

“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

“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

”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

“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80.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