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文件六项目实施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33551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OK文件六项目实施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OK文件六项目实施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OK文件六项目实施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OK文件六项目实施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OK文件六项目实施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OK文件六项目实施计划.docx

《OK文件六项目实施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K文件六项目实施计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OK文件六项目实施计划.docx

OK文件六项目实施计划

文件六:

项目实施计划

一、项目组织、工作安排与计划时间表

(一)项目组织

1、项目实施的依据

依据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第五号检查准则及委托方的有关测试要求。

2、测试的方法

测试的方法包括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等。

观察就是观察内部控制运行的实际情况,例如,实地观察存货盘点;检查就是检查证明或支持内部控制运行的记录与文件,例如:

检查机房访问日志,以作为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证据;询问就是向相关人员询问内部控制运行的情况,例如:

对于存货盘点的控制,可以询问财务部人员或仓库保管人员盘点的范围、程序,以及对盘点差异将会采取的跟进措施;重新执行就是重新执行内部控制程序,证明其正确性,例如:

重新执行对账程序,证明其结果是一致的。

一些种类的测试在本质上能够提供比其它测试更多的关于控制有效性的证据。

项目组可能执行的测试方法按照它们通常能够提供的证据的多寡排列,从寡至多依次为:

询问、观察、检查相关文件、重新执行控制。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项目组应尽量选择提供证据较多的方法。

询问本身并不能为控制有效性的结论提供充分的证据。

但当询问与另一种测试,例如观察、检查或重新执行共同使用时,询问可能提供关于控制有效性的充分证据。

3、抽样标准

按照《邀标书》中对测试样本量的要求确定测试样本。

在测试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应使用统计抽样模型从总体中随机选取样本,也可以视具体情况根据测试人员的专业判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所选取的样本应能均匀覆盖测试区间。

4、对测试样本的记录

测试人员应将所抽取的样本详细记录在事先设计好的《业务流程测试样本记录表》内,包括被测试单位名称、流程名称、涉及的会计科目、测试人及测试仪日期、审核人及审核日期、流程负责人、控制点责任人、控制点编号、样本名称、控制频率、样本量、样本序号、发生时间、凭证或相关文件编号、相关金额、测评内容及步骤、问题描述及产生原因等。

5、对测试样本的分析和评价

测试人员应针对每一测试样本逐一进行分析,对出现偏差(即属于“未有效执行”)的样本要过录到《测试结果分析和评价工作底稿》内,对问题进行归类整理,评价实质性漏洞导致的控制风险。

6、对专家工作的利用:

由于信息技术处理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项目组配备2名公司内部的IT审计师参加到项目中。

7、对项目组成员保密责任的要求:

由于在执行本项目时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委托方的商业秘密,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我公司将与每名项目组成员签订保密协议,对项目执行中收集的资料实行授权使用制度,对于纸制的底稿实行专人管理,严格控制资料的复制和外传。

8、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按照《邀标书》的要求,项目组指定专人负责底稿的整理、打印、装订和管理,在测试工作完成后全部移交给委托方。

(二)对各业务流程的具体工作安排

1、对控制点的测试步骤

(1)首先是了解每一流程(具体到子流程)的相关内容。

包括了解业务流程范围(包括了解所涉及的流程范围和所涉及的部门范围)、了解各流程涉及的应用系统和重要的电子表格、了解各流程的控制目标和风险点、了解与各流程相关的会计科目、了解各流程的运行程序(流程图)及职责分工、了解各流程的主要控制点并确定其分类。

(2)明确各控制点的控制频率,确定样本量。

标明每一控制点的控制频率,根据不同的控制频率确定相应的样本量。

按《邀标书》及内控测试选样模型的要求,“频繁发生”的和“每天”发生的需抽取30个样本,“每周”发生的需抽取10个样本,“每月”发生的需抽取4个样本,“每季”发生的需抽取2样本,“按需不定期”发生的需估计六个月内控制发生的频率选取相应的样本量,对于“职责分工”类的控制点按控制点负责人所对应负责工作的频率确定相应的样本量。

(3)确定各控制点执行有效性测试的具体方法。

以收入和计费业务流程——计费账务业务子流程——接口/数据转换控制点为例,该控制点是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经营分析系统和财务信息处理系统间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相关数据接口对传输的接口文件进行完整性校验,发生错误时系统会提示出错信息,由操作人员重新传输、以合理确保收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对该控制点执行有效性的测试方法确定为:

询问计费账务部门负责出账调整的业务人员和对确认结果进行抽样检查的人员以及出账业务操作人员各自工作的程序、频率及出现差错的概率和处理过程;观察数据的处理过程,以确定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根据接口数据的传输频率获取并检查系统日志,以确定数据是否得到正确传输;检查跟踪处理记录,以确定关于数据传输异常处理的过程、方法及处理人均被完整正确记录下来。

2、对各业务流程的测试方法

根据我公司对通信行业的了解,拟对各业务流程采用下列测试方法:

(1)资本性支出流程的测试方法:

●检查法律事务部门或有关部门对相关法律文件的合法合规性的审核意见,采购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建设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的审批意见。

●检查招标文件的审批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

●检查达到招标标准但不进行招标项目的审批是否符合规定。

●对于采用自行招标方式的项目,检查招标的自行招标资格的文件.

●对于采用委托招标方式的项目,检查招标公司的资质证明,以及委托合同。

●采用邀请招标的项目,询问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确定供应商范围的依据;采用邀请招标的项目,检查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供应商范围的审核意见及签字确认。

●依据项目金额的不同,检查是否由相应权限机构的审批意见及签字确认。

●采用邀请招标的项目,检查参与邀标的供应商是否达到要求数量。

●检查是否定期更新供应商资料库。

●采用公开招标的项目,检查其招标文件是否通过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查。

●采用公开招标的项目,检查其招标文件的发布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法律事务部门在组织招标的过程中是否就业务程序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

●检查评标委员会的组成是否符合规定。

●检查评标委员会的评标过程是否符合规定。

●检查评标委员会出具的评标报告及其审评意见与签字确认。

●检查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评标报告的审批意见及签字。

●检查主管领导或其授权人员对评标报告的审阅意见和签字。

●按照项目金额的不同,检查是否部分项目的备选单位范围需要总经理审批。

●检查中标通知书及招、投标活动相关文件整理留档。

●检查公开招标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检查法律事务部门对中标后的相关法律文件的审核意见。

●检查审计部门是否根据项目的金额和性质差异的不同参与项目招标工作。

●检查采购部门是否定期制订设备集中采购目录;询问相关人员对设备集中采购目录制订的依据,判断其是否合理。

●检查采购部门负责人、总经理办公会议审核、审批意见及签字确认;检查是否有关于设备集中采购目录的正式文件。

●询问下级公司和本级公司相关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是否按照设备集中采购目录来处理日常事务的。

●检查相关部门专家对起草的商务条款和技术条款部分的审阅意见及签字确认。

●检查法律事务部门或者其授权部门、财务部门对合同文本的初稿的审阅意见。

●检查合同审批表是否有规定部门负责人的批准签字。

●按照项目金额的不同,检查是否有相应权限机构的审批意见及签字确认。

●下级公司签订的设备购买合同是否遵循上级框架协议的规定。

●检查相关部门是否定时更新供应商档案。

●检查上级公司采购部门/项目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法律事务部门对下级公司签订的设备购买合同检查的记录材料。

询问相关人员检查过程中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检查价格信息库中信息的真实性与及时性。

●询问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是否不同程度地参与合同签订的谈判和签订工作。

(2)收入计费流程

收入计费通常涉及以下子流程:

产品定价业务流程、业务受理业务流程、计费账务业务流程、收款和应收账款管理业务流程、与电信营运商结算业务流程、与信息源合作方结算业务流程、内部结算业务流程等。

①产品定价业务流程重点测试内容

●检查资费标准是否按规定的授权审批;

●观察并询问业务资费标准技术支持是否经过相关部门的确认;

●检查资费优惠是否取得相关权限机构的审批;

●检查资费是否向信息产业部、省通信管理局、省物价局等部门报批或报备,在批复后各省公司是否将相关批复意见书面通知下属公司。

●观察并询问市场部门是否定期或不定期抽查资费执行情况,市场部门负责人是否审核抽查结果,并会同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②业务受理业务流程重点测试内容

●是否确保业务受理经过适当的授权和审核,符合公司规定。

●是否确保业务受理过程中所收集及录入系统的用户信息正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是否确保业务及时、准确的开通、变更或取消。

●是否确保与本流程相关的不相容职责已经得到适当的分离。

③计费账务业务流程重点检查内容

●是否确保计费话单数据采集及预处理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是否确保话单批价及资费计算的准确性、及时性。

●是否确保漫游话单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是否确保出账(月出账)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是否确保传递到财务系统中的计费账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是否确保与本流程相关的不相容职责已经得到适当的分离。

④收款和应收账款管理业务流程重点检查内容

●是否确保用户缴付应收账款中用户欠费及预付收账款中预收话费在相关系统中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是否确保用户缴付应收账款中用户欠费及预付预收账款中预收话费在会计系统中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是否确保从用户收取的现金能准确、安全地存到特定银行账户,同时是否确保相关财务处理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是否确保收取现金被安全地保存。

●是否确保坏账准备计提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相应坏账及时准确地核销。

●是否确保与本流程相关的不相容职责已经得到适当的分离。

(3)存货流程重点测试内容

●采购申请的审批;

●供应商管理;

●存货的入库;

●应付账款的支付;

●仓库管理;

●低值易耗品和办公用品实物管理;

●备品备件的实物管理;

●领用出库;

●营业厅销售出库;

●内部紧急领用出库;

●存货的调拨;

●存货的退库;

●编制存货进销存报表;

●存货的清查;

●存货的处置;

●存货的计价;

●职责分工。

(4)运营业支出重点测试内容

●是否规范控制人工成本,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是否完整、准确、及时地核算人工成本;

●工资、福利、保险、劳动用工等是否符合国家及股份公司的有关规定。

●租赁业务适当,保证公司业务是否正常开展,符合国家及股份公司的相关规定;

●租赁成本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租赁合同的制定是否符合国家及股份公司的相关规定;

●保证费用支出的合理性,节约费用;

●费用支出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费用支出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股份公司的规章制度。

(5)固定资产流程

①日常重点测试内容

●检查是否建立并登记卡片、实物台账;

●检查是否建立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明细账;

●检查是否检查权属证明与资产卡片的符合性;

●检查是否抽查权证原件是否完整地存在实物管理部门,查阅申请单是否有部门经理签字;

●检查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检查检查更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检查清查和盘点固定资产;

●检查账账核对、账表核对;

●检查计提折旧及摊销;

●检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检查处置固定资产;

●检查闲置固定资产的管理;

●检查固定资产报废;

●检查固定资产出售;

●检查非主营业务固定资产出租;

●检查固定资产对外捐赠;

●检查固定资产盘盈盘亏。

②固定资产维修业务流程重点测试项目

●计划与预算;

●项目实施和质量监测;

●服务提供商的选择;

●检查服务提供商清单是否有定期审批;

●检查日常修理是否经实物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审批;

●检查大修理项目的组织实施是否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程序一致;

●检查采购是否由独立的采购部门进行。

在省公司确定的集中采购物资范围内的,是否由省公司进行统一采购;

●抽查合同审批表、维修维护协议,检查手续是否齐全,是否有相关部门和公司领导的签字;

●检查进度报告是否有人审阅签字;

●检查使用部门的签字确认;

●抽查维修完工手续是否齐全,验收报告、审计报告是否有备案和相应的签字;

●检查验收报告、审计报告是否分别在实物管理部门和审计部备案。

●检查是否定期编制差异报告,差异报告是否经实物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

●项目实施和质量监测;

●服务提供商的选择;

●抽查申请单的签字是否有授权;

●检查财务部门负责人对合同付款情况汇总表的审阅意见。

(6)信息技术整体控制测试方法

主要采用的测试的方法是重新执行控制程序,辅以询问、观察、检查等测试方法。

(三)计划时间表

对于本次测试工作,我公司在与委托方签订业务约定书后,严格按照委托方要求的时间进驻现场开展测试工作,按日历工作日的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8年10月15日—2008年10月19日)

工作内容

最低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天数

参加委托人组织的培训,向被测试单位提交准备资料的清单

拟定总体测试计划和具体测试计划,就计划内容与委托人沟通

10人天

二、现场测试阶段(2008年10月20日—2008年11月28日)

组别

第一阶段

(10月20至31日)

第二阶段

(11月3至14日)

第三阶段

(11月17至28日)

最低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天数

第一组

山西(84)

北京(60)

天津(60)

204

第二组

黑龙江(84)

辽宁(60)

吉林(60)

204

第三组

陕西(72)

河北(60)

河南(60)

192

第四组

内蒙(60)

宁夏(60)

120

合计

240

240

240

720

三、总结报告阶段(2008年11月29日—2008年12月8日)

工作内容

最低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天数

分析测试结果及存在的问题,整理、复核测试底稿,与委托方交换意见。

45人天

撰写测试报告,移交底稿。

5人天

各省需测试的控制点数量及工时预算:

省份

组别

控制点数量

省/市需重复测试的控制点数

需测试的控制点总数

预计工时

(人·天)

工作天数

需要人数

(取整数)

第一阶段

山西

1

288

44

332

66

12

7

黑龙江

2

282

62

344

69

12

7

陕西

3

273

47

320

64

12

6

第二阶段

北京

1

264

0

264

53

12

5

辽宁

2

270

50

320

64

12

5

河北

3

284

50

334

67

12

5

内蒙

4

273

58

331

66

12

5

第三阶段

天津

1

300

0

300

60

12

5

吉林

2

274

52

326

65

12

5

河南

3

279

49

328

65

12

5

宁夏

4

259

39

298

60

12

5

合计

12

20

注:

预计工时以每人每天测试5个工作点计算。

需要人数在第一阶段考虑测试人员的熟练程度和后面两个阶段工作的开展每组适当增加1-2人。

二、对测试质量的监控措施

(一)设立独立的项目质量控制小组、配备专职监控人员

有各测试小组之外,设立独立的项目质量控制小组,由项目总负责人程燕和两名IT审计师组成,两名IT审计师还担负对各小组的技术指导工作。

(二)实行两级复核制度

实行项目小组内部和项目小组外部两级复核制度,每个测试小组的组长负责项目组小内部测试工作的监督和复核,对小组成员已经测试完成的样本选取一定比例进行复查,对于测试结果为“有效执行”和“未发生”的样本复查比例为10%,对于测试结果为“未有效执行”的样本复查比例为20%。

在项目小组外部,由项目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对各小组的测试工作进行复核,复核的内容主要是查阅各小组完成的测试底稿,两名IT审计师还将按5%的比例复查各小组已经完成的测试样本。

(三)实行项目组内部沟通制度

各小组每天向项目质量控制小组上报一次测试工作内容、结果及问题,对于现场难以确定的重大事项应随时以书面形式汇报,项目质量控制小组在当天予以回复。

项目质量控制小组还应将各小组发现的共性问题和先进做法在各测试小组之间进行传达。

(四)与委托方测试工作领导小组保持必要的沟通

项目质量控制小组应及时将测试进度、发现的问题以及遇到的难点以书面形式及时与委托方测试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沟通。

三、测试工作的成果

在实地测试工作结束后十日内,项目组针对每一省份各出具一份《测试工作报告》,《测试工作报告》为详式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测试工作基本情况。

主要描述测试工作的组织和开展情况,测试的方法、步骤和样本量与委托方的要求及测试方案的差异及其原因。

(二)分析和评价测试结果(该部分为报告的重点)。

指未有效执行的控制点的发生概率和分布矩阵,评价样本偏差对风险的影响。

在分析某一控制点未得到有效遵循的原因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交易的数量和性质是否发生变化;

2、内部控制是否发生变化;

3、特定内部控制对其他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依赖程度如何;

4、执行或监控内部控制的关键人员是否发生变动;

5、特定内部控制的执行是控制是依赖于人工还是依赖于计算机信息系统;

6、特定内部控制的复杂程度;

7、特定控制目标的实现是否依赖于多项内部控制;

8、执行或监控内部控制的人员是否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三)测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体意见。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将测试出的控制点偏差按业务流程归结为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省公司的整体控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四)管理建议。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测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在提出改进建议时应充分考虑相关的风险以及出现问题的控制点的类别是属于A类(预防性)还是属于B类(侦测性)。

四、项目组人员安排

根据项目的要求,拟设立以副主任会计师程燕担任总负责人的项目组,选派具备担任投标标段所需要的经验和能力的相关专业人员按省区组成测试小组。

在第一时间段(2008年10月20日—2008年10月31日)分成3个测试小组,第一和第二测试小组由7人组成,设组长1名,小组组长负责本小组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沟通工作,并负责本小组测试质量的监控,其他6名小组成员各负责1个流程的测试工作。

第三测试小组由6人组成,设组长1名,其他5名小组成员由1人负责信息技术整体控制,1人负责收入和计费业务流程,1人负责存货流程,1人负责运营支出流程,1人负责资本性支出和固定资产两个流程。

上述分工需根据每个流程的工作量进行灵活调配。

在第二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分别指2008年11月3日—2008年11月14日和2008年11月17日—2008年11月28日)分成4个测试小组,每个测试小组由5人组成,设组长1名,,其他4名小组成员由1人负责信息技术整体控制,1人负责收入和计费业务流程,1人负责存货和运营支出两个流程,1人负责资本性支出和固定资产两个流程。

上述分工需根据每个流程的工作量进行灵活调配。

此外,项目组配备2名IT审计师,指导和解决各小组在测试时遇到的信息系统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项目总负责人的领导下,各小组应明确责任分工、工作方式及相互间协调配合等要求。

具体人员组成情况如下:

(一)第一阶段分组

项目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合计

项目组总负责人

1

分省区项目组长

1

1

1

3

各小组成员人数

6

6

5

17

总人数

7

7

6

21

(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分组

项目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合计

项目组总负责人

1

分省区项目组长

1

1

1

1

4

各小组成员人数

4

4

4

4

16

总人数

5

5

5

5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