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济开发区历年招教试题汇总.docx
《郑州经济开发区历年招教试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经济开发区历年招教试题汇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经济开发区历年招教试题汇总
2015经开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1.人的语言、思维、记忆等发展都存在不同的关键期,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2.《学记》提出:
“教也者。
长善而教其失者也”,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发展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B.C.疏导原则 D.导向性原则
3.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道尔顿制 B.设计教学法 C.特朗普制 D.导生制
4.提出“把一切事务交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5.下面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是( )。
A.范例教学模式 B.发展教学模式 C.支架式教学模式 D.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6.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是什么( )。
A.校长 B.学生 C.社区人员 D.教师
7.规定学科知识范围、课程及其框架、教学速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的教学指导性 文件称之为( )。
A.课程设计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课程目标
8.校园文化的核心()。
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组织文化 C.校园精神文化 D.校园制度文化
9.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团队活动 B.课外活动 C.学科教学 D.校外活动
10.教学技能发展的最高形式( )。
A.教学技艺 B.教学技巧 C.教学艺术 D.教学智慧
11.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属于( )。
A. 定势 B.原型启发 C.操作技能 D.正迁移
13~18题缺少了
19.对未成年学生应尽的义务作了明确规定的法律是( )。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义务教育法
20.“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品行权利”属于( )。
A.义务性规范 B.强制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1—5.BACAC 6—10.DBCCC 11—15.BDDAB 16—20.ABBBC 】
4、简单题
1.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②.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 ①.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③.注意时机 ④.以诚待人
3. ①.信息技术教育 ②.研究性学习
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④.劳动与技术教育
4.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②.正确运用变式 ③.科学地进行比较 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5.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的活动课 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③.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④.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⑤.小组辅导
五、案例分析题
1.从案例中可以看到王老师具有较高的教师职业道德,他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还要做好育人的工作。
教书育人要求老师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符合这一职业道德的教师职业行为应当是“耐心”的、“引导”的、充满热情的,案例中“有时候学生这些学生可能过于紧张答不出来,王老师不是斥责学生而是让他坐下来放松一下,用温和地语气鼓励学生经常练习”体现了其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
(2)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具体体现。
要求老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案例中“王老师不仅像别的老师一样经常关注那些能说会道、反应灵敏的学生,还经常关注那些比较胆小,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
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王老师不讽刺挖苦学生而是用温和语气安慰学生,并且鼓励学生经常练习。
”都体现了王老师热爱学生(3)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要求教师要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认真备课上课,不敷衍塞责。
案例中“王老师除了上好课,在课下经常主动与学生交往,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体现王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尽职尽责,真正的做好了教书育人的工作,体现了其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
(4)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要求教师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
案例中“王老师经常主动与加长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体现了王老师尊重家长的高尚品德。
2.
(1)根据学习动机理论中的韦纳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将人经历的过的事情的成败归结为三个维度:
内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可控性归因;六种因素:
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
(2)案例中的这个学生在小升初考试中侥幸过关,这给他以后归因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升入初中后经常将失败归因于运气和工作难度,而这些都属于外在的、不可控的因素。
这些归因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动机,使得他不可能努力学习争取考得好成绩。
长达一个学期的低分会让学生陷入一种自己能力有限不可能考好的习得性无助状态中。
以至对其情绪造成影响,产生厌学情绪。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
①.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因材施教②.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③.把握好教材和考题难度④.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
正确的归因应该是归因于努力。
3.
(1)张老师“罚站”、“不许进教室听课”的做法是错误的。
(2) 对做小动作的学生罚站处罚侵犯了学生人身权中的人格尊严权。
学校和教师不许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严禁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不许学生进教室听课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的权利。
学生有权参加教学计划安排的授课、讲座、课堂讨论、实习和考试等活动。
这是学生在学校中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
(4)《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
张老师认真备课,提高教学技能与水平,体现出张老师履行了提高业务水平的业务。
六、作文题:
略
2014年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对人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2.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时间为()
A.1880年B.1879年C.1876年D.1869年
3.“教学又法,但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原则。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主体性
4.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小明学习成绩差,还经常破坏课堂纪律。
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就把小明开除了。
该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人格尊严B.名誉权C.人身权D.受教育权
5.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感知能力不成熟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D.思维能力有欠缺
6.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B.席勒C.赖因D.杜威
7.有人大器晚成,有人侧重于理科,有人聪明早慧,这说明了人的心理发展具有()特点。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8.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
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
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
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
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
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的()
A.焦虑症B.恐惧症C.强迫症D.抑郁症
9.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
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
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
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直觉思维
10.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学生
B.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
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将该项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D.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
【1.A2.B3.B4.D5.A6.D7.D8.A9.A10.C】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属于现代教育的特点是()
A.终身化B.多元化C.全民化D.世俗化
2.德育的内容主要有()
A.爱国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C.集体主义教育D.劳动教育
3.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处分。
A.警告B.记过C.体罚D.开除学籍
4.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点是()
A.强制性B.普遍性C.基础性D.免费性
5.教学策略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合的(),并将其结合,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目的D.教学方法
6.教育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符合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将()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
【1.ABC2.ABCD3.ABD4.ABC5.ABD6.ABCD】
三、判断(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而制定的。
()
2.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
3.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任何学校不得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4.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5.与女孩相比,男孩在动作技能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
6.将无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这也是有意义学习的形式之一。
7.小刚看到别的同学努力学习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因此在心里告诫自己也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
8.学生在一学科两次考试的成绩波动很大,说明测验的信度很低。
(
9.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
10.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
【1.×2.√3.×4.×5.×6.×7.×8.×9.×10.√】
四、填空(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德育为先,把_德育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5.最常用的德育方法是说理教育法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7.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8.程序性知识则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9.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0.皮亚杰提出了人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五、简答(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是什么?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手段。
2.教育专业能力和教师职业能力是一样的吗?
不完全一样。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指教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3.简述课程计划对中小学教师的指导意义。
(1)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有助于教师了解小学课程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
(2)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教学可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
(3)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所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4)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所任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5)纵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
4.新课改的目标是什么?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原型启发;(4)已有知识经验;(5)情绪与动机
六、论述(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即这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学校德育过程也就是对这四个品德心理因素的培养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的过程。
行即品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道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
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少年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4)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七、案例分析(15分)
在校长室,记者提出见识下一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单,校长满足了记者的要求,拿出了该校学生的“八宝袋”——“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是一种由学校统一制作的、可以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袋。
袋内可以装学生的操行成绩单、期末考试试卷、平时考查成绩最高的试卷、最好的作文或周记、最满意的写字作业或英语口语录音、美术作业或创作画、小论文、小制作或其他获奖材料,甚至是学生自己、家长、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学生素质提高的有关材料。
简而言之,成长记录袋就是学生一个学期的大“成绩单”。
它在年初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己保存,并整理本学年的有关材料,下学年初交给老师保存。
这样,每位学生结业时就有五六袋足以证明自己的素质材料了。
请思考: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
在当前你认为是否可行?
优点: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
1.能够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2.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3.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的评价学生;4.能够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具有个性和针对性;5.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6.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7.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不足:
1.容易走形式、走过场;2.内容太多,不好选择,不好整理、分析;3.主观心太强,很难达到客观、真实;4.很难保持公平、公正、容易“走后门”;5.不适于大班额评价用;6.工作量太大,教师负担过重;7.如果各科都建,学生也会觉得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