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诫子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27986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诫子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诫子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诫子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诫子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诫子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诫子书.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诫子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诫子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诫子书.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诫子书

15 诫子书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诵读积累法、精读探究法。

学生

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躬耕陇亩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

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蜀汉建立,拜为丞相。

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

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反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

1.朗读课文。

(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听读,注意词句停顿。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

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

(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

(4)集体朗读课文。

2.疏通文意。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温馨提示:

A.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法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2)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由学生自由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放手给他们。

解决不了的,教师给予点拨。

注意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

(3)教师强调重点词,学生通译全文。

3.理清层次。

(1)提出论点: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治学(静):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面)。

(3)修身(躁):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面)。

(4)惜时: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1.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引导点评。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2)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

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

(论据略)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志、学、才。

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4)“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

“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

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2.背诵积累。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谈感受,说启发。

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

言之有理即可。

(1)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

(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

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简短的文字饱含着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希望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1.从语言特点来看,《诫子书》主要运用了骈散结合的句式,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

2.从写作手法来看,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的手法,使文章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这是一篇较短的文言文,为了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按照“生读——生悟——生思”的模式来教这一课的,整个课堂中都以学生为中心。

“诵读”与“研读”环节都进行得比较顺利,完成了从“积累”到“延伸”的课堂建构。

写作 思路要清晰

1.了解一般文章的行文顺序,学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写文章。

2.学会根据中心选材,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取舍。

3.学习列提纲和布局谋篇,并体验撰写提纲的作用。

学会根据中心选材,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取舍。

学习列提纲和布局谋篇,并体验撰写提纲的作用。

2课时

一、导入

读一本书或一个故事,无论是长还是短,我们都会感觉是顺着一条线在走,到达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中去,这就是行文思路。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文章思路方面的探讨。

二、请同学们阅读《思路要清晰》,交流读后心得。

1.整体构思,确定中心。

看到题目要求后,要先想清楚文章要写的中心是什么。

确定了中心后,自己写作的时候就会比较明确。

此外,还必须想一想该选哪些材料来突出这个中心,这些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注意理清顺序。

(1)时间顺序:

事情是按怎样的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发展。

(2)空间顺序:

是以怎样的空间顺序观察物体的,是先看到上面还是下面,前面还是后面。

我们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3)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内部的规律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写作内容。

3.列好提纲。

列提纲是在审题、立意、选材后,把作文条理化的一个手段。

因为我们思维的条理性还不是很强,所以就很有必要在作文之前,把自己想写的事情列好提纲,这样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自然也就有条理,同时还可以清楚地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写下去了。

一、写作实践

(一)

1.导语:

同学当中,总有那么几个个性十足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取他的两三件事,写出他的个性吧。

2.学生就选材、列提纲进行交流。

3.写作导引:

(1)选定所写的人物后,确定文章的中心;想想围绕这一中心可以写哪几件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按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有详略之分的,在提纲上注明详略。

(3)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图表加文字的形式。

写完之后检查一遍,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

范文:

郭蕾二三事

她不是太阳,只是众多星辰中的一颗,可她依然发光发热,为天空增添一份美丽;她不是大海,只是山涧中的一条小溪,可她依然欢快地流淌,为幽美的山谷增添一份生气。

她就是我的同学——郭蕾。

郭蕾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对你大吵大闹。

有时我们都说,她都对不起她这个文静的名字。

但是,她可是个热心肠。

那是去年初冬,同学们都穿上了棉衣,只有王凤还没穿上,整天冻得脸色发青,哆哆嗦嗦.郭蕾看了就来气:

“该死的!

怎么不穿棉衣呢?

”“还没做好呢,我妈病了……”王凤低着头小声地说。

“得了得了,怎么不早说,我还有一套闲着呢,你等着。

”还没等王凤反应过来,她就跑回家去了,不一会儿,就把自己的新棉衣拿来了.她把棉衣往王凤的怀里一塞,命令似的说:

“快穿上,别显得你抗冻!

”王凤说什么也不穿。

她火了,高嗓门又上来了:

“你怎么这么烦人呀?

快穿上得了,快点,磨蹭什么?

”她急了,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拉过来就给她往身上穿,边穿还边说:

“该死的!

衣服还让别人帮你穿!

”王凤穿上棉衣后,她亮开嗓门笑了起来:

“你们看,还挺合适。

郭蕾总是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不依不饶,上次王旭不小心把她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她立刻火冒三丈,对着王旭又叫又骂,弄得王旭很是无语。

因此大家还给了她一个特殊的称号:

“小辣椒”。

不过,这个称号可是她大大咧咧的代表。

别看“小辣椒”平时笑笑闹闹,但干起活来毫不含糊。

上次我们班大扫除,几个女生被派去扫厕所,其中就有她。

其他人还没到厕所就开始抱怨了,到了以后更是捂着鼻子杵在那,还不忘用埋怨的眼神看看其他人。

“小辣椒”哪管这些,看着她们一个个杵在那,立刻火大,撂下一句:

“整天娇生惯养,抱怨什么?

不能干找班主任去。

”说完提着工具就进了厕所,其他人一看,也不埋怨了,拿着工具也跟着进了厕所。

她的一身“辣”气,风风火火的精神一直都没变,只是她的那颗心却变得更加善良,她像明星一样更加耀眼,她用她的善良、大气,让我永远记住了她,那个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小辣椒”——郭蕾。

二、写作实践

(二)

1.导入:

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向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思路的开展。

2.写作指导:

(1)文中记事要交代清几个问题:

这一天为什么回家晚了?

回家后发生了什么事?

我心里是怎样想的?

(2)在文章记事的顺序安排上,可采用时间的先后顺序,也可采用倒叙的方式来写,中间还可插叙相关的事件。

(3)在详略的安排上,可根据表达的中心,重点写回家晚的原因或回家后的情况怎样。

范文:

这天,我回家晚了

那一次的回忆至今我还牢牢记在心里,因为,这天我回家晚了。

我为我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

这天下午放学,小伊对我说:

“我家里没人,我有些害怕,你能陪我一起写作业吗?

”接受到朋友的邀请我的心里高兴极了,但是仍很犹豫——我的脑海里闪过爸爸平时一而再、再而三叮嘱的话:

“放学后不能在外面玩,一定要回家!

”但我看到小伊正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我的心便软了下来,就陪她写一会吧,就一会,爸爸要是知道我是为了帮助同学,一定不会批评我的。

一进小伊的家,那摆设得整整齐齐的书,映进了我的眼帘,在书架的旁边还有个玩具海绵宝宝。

小伊告诉我,那个海绵宝宝一看见亮光会说话。

她答应我,写完作业就让我玩上一会。

我和她写完作业一看表已经8点了,啊!

这么晚了爸爸会说我吗?

唉,反正都晚了,何不在这里玩个够呢,玩一会海绵宝宝再说,我玩呀玩……

我走出小伊家,星星已挂满了天空,道路上一片漆黑,树这时也发出怪叫,那边的草丛中好像有一个东西,会不会是……我不敢再想,脚下的步子不由得加快了,我只想赶快到家。

来到了楼下,恐惧消失了,但心情却没有半点放松。

爸爸会怎样呢?

是一脸愤怒的表情?

还是在等着我,要扬起大手掌打我呢?

我真想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变,那样我就会拔下一根毫毛,让它变成我,去见爸爸。

幻想终究不能成为现实,我必须要独立面对。

心想爸爸要是打我就打吧,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教训。

我敲了门,爸爸开了门,他一怔随后就一下子将我搂在怀里:

“宝贝,你上哪去了?

担心死爸爸、妈妈了。

妈妈出去找你,现在还没有回来呢。

”我支支唔唔地回答:

“我去同学家写作业并且玩了一小会儿。

”爸爸说:

“以后要晚回家一定要告诉我们,不要让家里人为你担心好吗?

”爸爸语气中透着担心,神情焦急而严肃,却并没有严厉批评我,而我心里却无法平静:

我只顾着自己快乐,竟没有顾及家里人的感受,我真是自私啊。

这一次晚回家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父母对于我的爱。

对不起,爸爸妈妈,我让你们担心了,我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来让你们担心了。

三、写作实践(三)

1.导入:

人物采访,是访问者请被访问者就某些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往往通过直接对话来取得直接材料。

你也来做一次小记者吧。

2.学生交流采访注意事项及写作要求。

本次采访要求的是对不熟悉的人的一次访问,所以,首先要确定访问的对象,然后,做好准备,最后鼓励自己大胆地去采访,完成这次活动。

作文时,不要只是一个谈话的记录,仍然要注意抓住人物特点,有序地去记叙事件,并表达你对这次访问的认识。

范文:

对吴育杭老师的一次访问

星期一下午,我们一行六人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扬大附中采访已退休的特级物理教师——吴育杭老师。

吴老师还没到,大家都十分紧张,尤其是作为“献花手”的我,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

过了一会儿,吴老师来了。

他身穿一身黑色西装,稍稍有一些驼背,头发花白,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脸上挂着一丝慈祥的笑容.我立刻平静下来。

吴老师将我们带到一间教室。

我瞅准时机,将鲜花献给他,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并说:

“吴爷爷,您好!

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

”吴爷爷微笑着点了点头。

接着,大家团团围住吴老师,开始了我们的采访。

陈致远第一个发问:

“吴爷爷,您上学时汶河小学是什么样的?

吴爷爷想了想说,汶河小学在他那个时代叫做晨曦中心小学,还有一个分部在渠家池塘,山清水秀,他至今记忆犹新。

王悦晨问:

“吴爷爷,小学六年有哪些让您难忘的人或事呢?

吴爷爷眯起眼睛,一边回忆,一边说着,他是从三年级开始上学的,因为一二年级没有上,成绩不理想,而学校组织的一个课外学习小组让他的成绩稳步提升。

所谓的课外学习小组,就是每天放学与几个小伙伴到几个同学家里写作业,互相交流、探讨。

那时的组长是现代杰出女性之一——陈志明,他们互帮互助,吴爷爷在其中收获很大,至今难忘。

吴爷爷还回忆起1958年扬州创“六五城市”,老师组织学生去老人的家里打扫卫生,锻炼动手能力。

那时,如果很干净,就贴红色的纸,上面标“很清洁”;如果还可以,就贴粉红色的纸,标着“清洁”;如果没有达到标准,就贴黄色的纸,上面写鼓励的“尚清洁”。

“这可真有意思!

激起人们的上进心!

”我暗暗想着。

吴爷爷接着说,他们打扫的那户人家每次都是“很清洁”,老人很感谢他们,还请他们吃梨呢!

说完,吴爷爷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无忧无虑的生活。

吴爷爷告诉我们,那时他们还利用周末慰问炼钢工人,体验打铁,还找猪草,识植物,勤工俭学纳鞋底,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那时写作用毛笔,而且是竖着写的,到四年级改成横行写,直到六年级才批准用钢笔写.让我们惊讶的是,吴爷爷六年级的数学老师竟是江泽民主席的七婶!

吴爷爷还骄傲地说,他们能在自然课上做许多有趣的东西,有小蒸汽机、活动幻灯片等等.大家都羡慕不已。

我从惊讶中回过神来,问吴爷爷:

“吴爷爷,请问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

吴爷爷语重心长地说:

“最主要是多观察、多思考、多问‘为什么’。

”然后,他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

如果有一块倾斜的木板,将一个东西从上而下滚下来,其中蕴含着哪些原理?

大家有的说要看风向;有的说要看物体的重量;还有的说要看角度……最后,吴爷爷笑眯眯地揭晓了答案——摩擦力。

一听这个名词,大家都恍然大悟了。

吴爷爷又和蔼地说:

“看东西不能只看它的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