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地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25192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各省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各省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各省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各省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各省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各省地理.docx

《中国各省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各省地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各省地理.docx

中国各省地理

所以中国这个地方,其实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了,但是我们再细细的剖析一下地形,其实并不是让人感觉非常好。

我们先看一下我们低海拔的平原到底有多少。

图中国真正的平原地区

我们会发现中国几千年扩张的这么大的地盘,其实平原相比少的可怜,在没有获得四川盆地和东北平原的时代,我们所熟知的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其实主要的活动区域仅仅是上面的黄色区域(华北平原)和红色区域(渭河谷地)以及长江边缘的小型平原。

其实大家也发现了,上图中往往有河流的地方,才有所谓平原。

其实绝大部分的平原,都是一种叫做“冲积平原”的东西,也就是说河流携带大量泥沙,然后沉积在地表,形成平坦肥沃的土地。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最大最古老的华北平原,其实就是黄河冲积形成的肥沃土地。

华北平原原来其实是“华北盆地”,东边还有不同程度的海侵,经过漫长的河流冲积,造成了几百米的沉积物,塑造了养育我们的农业沃土。

可能有人要问怎么仅仅一条河流就会造成这么巨大的造陆运动,其实啊,黄河从本质上来说,不仅仅是“一”条河这么简单。

图历史上的黄河泛滥区,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图看出来,由于黄河作用,海岸线一直在后退,陆地不断变大。

∙其实黄河在历史上有过极其大量的改道泛滥,这片华北平原就在这种灾难和天赐并存中成长,这才有了末次冰期结束后华北泛滥的洪水回忆。

尤其是黄河北边的河道,也就是华北平原北部,现在的河北省,在历史上曾经一度都是无人区,泛滥的河道实在是不适合人居住。

这时候又一个问题来了,东边那一片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这个黄河到了这里直接分叉了,所以我们再来看一个图,那就是中国的山地。

图中国的高原山地模块,原来上图黄河分叉的原因是,下游竟然有个神奇的奇葩——山东丘陵,包括著名的泰山也属于山东丘陵,也就是说山东半岛,从某种程度也算是山东丘陵在大海里的延伸。

我们发现这次完全和上面那个图逆转了,这下可倒好,偌大一个中国几乎全都是山地高原,我们半数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上图空白的区域中,当然还不包括被我空出来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从这个地图更容易看出来华北平原是个什么情况了,中国充满着西南方向和东北方向的挤压和断层,所以能空余出这么几块平原,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结合了这两个图,我们再看政区分化和气候,风土人文,就容易的多了。

∙好了,我们接下来分区块说说。

∙我觉得还是先说下华北平原吧。

∙华北平原,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河北河南这两个区块,这地方被黄河塑造成了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曾经是个洪水泛滥的很不好的地方,终于随着洪水减弱,华北平原南部(北部还在泛滥)逐渐成为了广大的农耕地区,我们的祖先从甘肃青海一带定居于此,逐渐发展出了成规模的文明。

图华北平原,东部有个神奇的山东丘陵阻拦了黄河,也塑造了独特的山东这个丘陵沿海省份,这个之后会说,华北平原的西部以太行山为分界,就进入到了黄土高原,而我们看到华北平原的西边洛阳的地方有个迷之凸起,其实黄土高原突然在这里拐了个弯,而这个地方的分界山脉就是传说中的“王屋山”。

(愚公移山知道吧)

怎么说呢,我之后讲每个省份都会带一下华北平原,尤其是华北平原南部(河南),因为这个平原四通八达,是名副其实的“中央广场”,也是谁都想争夺的最好的农耕地区,也是华夏农耕民族的得益之地(注意不是起源),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们先看看现在华北平原现在的情况。

图华北平原北部(河北)

图华北平原南部的农耕地区(河南)

∙好了,密集恐惧症了,还是我们先走到华北平原的西部,看看一个带给我们荣耀的地方。

图我们先来看看西安这个神奇的地方

∙说到西安大家总会想到“地理中心”、“古都”什么的,其实我们看下地图会发现,西安其实跟本就不属于华北平原,也不是一片宽阔地带。

西安其实是处在华北平原的西边,完全是黄土高原和秦岭中间,渭河冲积出来的一个“河谷”。

我们先看西安的西边和北边,西安的西边是甘南山地,也就是天水一带,再往西就是青藏高原。

好了,到了西安北边就直接上了黄土高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延安,所以我们看到当年TZ从南方长征的时候,就没法直接过西安,而是从四川直接进入了川西的高原绕过渭河谷地(西安是秃头的地盘)然后进入黄土高原。

∙其实我们的祖先古羌人,还正是从渭河西部的青藏高原甘南山地而来,由于竞争,他们和自己的游牧一部分同胞分家,在黄河泛滥的时候找到了这个既可以农耕又安全的谷地,这个地方也就成了仰韶文化的渊源,可以说中原的华夏文化以及华夏人种,本身的一部分就是源自这个地方,这个靠近“高原蛮夷”的地方。

∙西安的东边就是这个河谷的出口,也就是传说中的函谷关,由于这个地方靠近河南的陕县,所以这个省也就被称作“陕西”,出了函谷关就是华北平原西部的洛阳。

∙西安的南边就是秦岭,秦岭中有一个叫做汉中的地方,其实汉中也是秦岭中的一个谷地,对了,其实就是汉江谷地,古代叫做汉水,其实是长江的一个支流,这条江途经湖北襄阳(郭靖的那个地方),在湖北的武汉注入长江,也就造成了长江的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

∙也就是说在陕西这个地方,黄河的支流渭河和长江的支流汉江其实离的非常的近。

中国风水学有句话,叫做山南水北为阳,也就是说山南水北一般被看做最适合建造城市的风水宝地(道冲,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

所以才有了襄阳、汉阳等的名称来源。

∙而秦岭的南边,就是四川盆地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李白会写出“蜀道之难难于上秦天”,秦岭这个天然屏障保护了四川,但是也从一定程度限制了四川。

∙而汉中这个地方因为汉水得名,刘邦当年被封为汉中王,就是从这个地方控制了巴蜀最后直接拿下了天下,汉水这个不怎么大的河流的名字就这样成为了一个朝代甚至一个民族的名字,想想也是很神奇的吧。

∙所以我们再看西安这个地方,我了个天,风水宝地啊,易守难攻还有河流滋润,其实在古代来说,唯一有点危险的就是陕北和甘肃东部(庆阳)的游牧蛮族,所以在这里起家的国家,无论是周还是秦,都是在消灭同化西北的蛮族后,顺理成章的开始征服华北平原,这也就是传说中的百二秦关。

所以说西安以这个四面环山这种看起来“先天不足”的基因,结果成了中国最有名的长安古都,而陕西复杂的地理环境也造成了复杂的历史环境,北部的榆林民风彪悍,多有边疆遗风,南部的汉中又酷似巴蜀,以东又是湖北西北的神农架林区,完全不同于长安的“关中”风情。

好了,下一个地方,我们就往东南看一下吧。

既然上面讲到了汉江这个神奇的长江的北部支流,让我们看下神奇的南部支流。

图东南的两个神奇的省份

长江和黄河不一样,这个江一直奔流在连绵的山脉中,所以也就鬼斧神工的在巫山塑造出了三峡的奇观,等到了长江中游这个不大不小的空地(洋红区域),前面说了,汉江从汉中流经襄阳奔腾进入长江,也就出现了华中特大城市武汉。

∙武汉也就是传说中的湖北省了,这地方处在南北交界,是华北平原往南的第一站,当年芈姓的夏民移居控制这个地方,后来被周分封为很低等的子爵国——楚国,没想到后来这个没被看好的南方蛮夷国家最后却成了联系南北,开疆拓土的春秋战国数一数二的强国,开始把华夏控制区域延伸到了长江南部的“粗糙”的丘陵地区,并且还塑造了“亡秦必楚”的传奇,成为中国历史最壮丽的一部分,也成为中国版图最人杰地灵的区域之一(原谅我在这里官方了一下)。

∙当然了,既然名字是湖北,那么必然应该有湖才对吧。

长江跑到中下游,就遇到了一些少有的小型盆地,在第四纪末期冰川期结束的时候,长江也会泛滥,不过当然不像黄河一样,因为长江流域多丘陵,所以就搞出了一个巨大的淡水湖,也就是传说中的“云梦泽”,不是有个诗么。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个云梦泽在洪水消退后,开始迅速缩小,慢慢退化成了洞庭湖和鄱阳湖这两个巨大的淡水湖,而且现在的洞庭湖还在继续缩小,估计这样下去吃枣药丸。

这两个湖再往南,就出现了两个著名的长江支流,也就是洞庭湖的“湘江”和鄱阳湖的“赣江”。

这个就不多说了吧,湘、赣也成了两个省份的名字,也就是现在的湖南和江西。

湘江流域呢,东边比较平坦,但是跑到西边可就是神奇的雪峰山、武陵山等等,再加上巫山的延续,一个多山的神奇地区,湘西地区就在这个地方(比如我们熟知的张家界)。

当年本来生活在洞庭湖地区的三苗,曾经创造出过辉煌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等等,可是随着后来山东河南地区的商的崛起,加上春秋战国的陆续扩张,三苗终于不得不进入了湘西的深山,也就成了现在苗族的重要来源。

∙在湖南的东边,还有一个山脉,叫做罗霄山,这个山我问过很多江西人竟然都不知道,但是要是说到罗霄山的小弟“井冈山”,可能所有人就都知道了。

长沙往东过了罗霄山,就到了赣江流域,第一站就是江西的萍乡(其实是个城市),这地方是江西和湖南长沙的要道。

也是当年还不是TZ控制的D抢地盘没有抢到的地方,随后TZ就退到了井冈山地区开始农村包围城市了。

∙赣江流域的江西,境内山脉极其之多,西有罗霄山,东有武夷山,过了武夷山就是福建,南边就是“五岭逶迤腾细浪”的南岭山脉(其实南岭只是个很宽泛的叫法),从江西省最南的赣州,过了南岭,从湖南南部的永州过了“九嶷山”(古时候又叫“苍梧之野”),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两广了,这是中国水系里最靠南的珠江流域,两广地区也是最晚进入中国版图的地区之一,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南岭以南的两广地区又是怎么回事。

好了,越过南岭,南海的气息就扑面而来了。

图广西广东福建三省

其实在历史上呢,可以说到了秦统一六国的时候,上图这块地方也和我们毛线关系都没有,这里居住着O1血统的“百越人”,百越人算是我们的“表亲”了,这批人现在在越南、马拉西亚都有广泛分布,并且一个神奇的民族“南岛民族”也属于百越人,当年百越人除了一部分留在了中国东南沿海,剩下迫于竞争压力,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大航海时代”之一,现在的新西兰、马达加斯加、波利尼西亚、智利复活节岛、夏威夷的土著,全部都有着大量的百越人血统,不得不说是个极其神奇的事情。

∙但是留在中国东南的百越人命真的不怎么样,甚至还不如在历史上曾经崛起过一次的O3d三苗人和O2百濮人,这群人对北边战国的扩张以及秦的统一完全无能为力,所以一直不作为的百越,终于被刚刚统一的秦始皇盯上了。

∙当然了,百越其实是一个泛称,中国南边的百越主要有,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的吴越人,浙江温州一带的瓯越人,福建一带的闽越人,广东一带的南越人(几乎全部被汉人同化)还有广西一带的西瓯越人(现在壮族的祖先)。

上个图

图百越分布

简单说下吧,秦始皇搞了三路军队进攻百越,东路从江西越过武夷山,异常顺利的直接拿下了浙江的瓯越和福建的闽越,从此这两个地方归入“中国”版图,而吴越人在西周开始就不断被华夏人同化,到了春秋又出现了吴、越国的争霸,所以这个时候已经是一个完全的华夏人地区了,包括语言也是保留了上古汉语特征以及古吴越语特征的一种语言了,这也就是现在吴语区的来源。

但是南路和西路就没那么顺利了,这地方潮湿闷热不说,还有南岭阻拦,百越大勇士译吁宋顽强抵抗,老百姓才崇山峻岭打着游记反抗秦国鬼子的入侵。

所以秦始皇屡次攻击百越都毫无办法,最后老大屠雎都挂掉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地理学的好的重要性了。

我们局部看一下第一个那个图。

图灵渠

我们知道湘江是个长江的支流,而珠江当然也有很多支流,其中有一条叫做“漓江”的支流,在现在广西桂林的兴安县地区,仅仅和湘江的源头相距仅仅30来公里,所以秦始皇搞了一个极其具有挑战性的行为——开运河。

漓江和湘江本身其实是具有落差的,否则也不可能相隔这么近还没有交汇到一起,但是也不得不佩服当时人的智慧,秦利用石门制造的多个水闸,直接稳定了落差,就这样,一个可以说是奇迹的运河——灵渠诞生了。

∙灵渠不仅仅代表湘江和漓江的连通,更代表着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连通,这样一来大量的补给快速进入南越(广东)和西瓯越(广西)地区,就这样,无论他们再会游击,秦终于以压倒性的实力进入南岭。

在南岭大山南部中生活了万余年的百越人,开始消失在了这群华夏人征服的道路里。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过秦论》

其实不仅仅是桂林郡和象郡,秦始皇还在南越地区设立南海郡,大量的“河南人”“陕西人”“山西人”进入这里进行殖民,百越文化迅速消逝,百越人也开始和华夏人通婚,融合为新的族群。

在这段时间里,当年主将屠雎的小伙伴副将赵佗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可是没多久,秦始皇就死了,之后就是大家熟知的秦末农民起义了,这时南海郡郡守让位给了赵佗,并且还说了句。

“秦政无道,中原扰乱,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

番禺,就是南海郡的行政中心,也就是现在的广州,这地方正好是在珠江入海的一块泥沙冲积三角洲上,我们看上面那个图可以看出来,这地方是整个广东唯一一块没有山地的地方,三面环山一面是海,也正好是我前面说的“山南水北”“负阴抱阳”的极好的地方。

就这样,赵佗以南海郡郡守的身份,直接拿下桂林郡、象郡,两广地带出现了独立政权“南越国”,赵佗还特别能活,活到100多岁汉武帝的时代,这地方才算归了汉朝。

∙同理东边的闽越地区(福建)也被春秋汉化百越国家越国(勾践知道吧)的后裔控制,独立出“闽越国”,可惜也被汉武帝拿下了。

当然了之后也会总提汉武帝这个人,可以说没有他汉人还真就没有这么大的地盘。

但是这些独立国家,尤其是赵佗这个河北人建立的南越国,不仅仅没有脱离华北平原的文化,反倒极大地加重了汉化过程,所以其实汉武帝拿下的越人,已经和汉人没什么区别了。

∙就这样,广东广西福建这三个省份,除了他们的简称“粤”“桂”“闽”还能看到些这段尘封的历史,其他已经彻彻底底的成为了“中国”的“华南地区”。

好了,我们先去云南四川贵州这一带。

图云贵四川

我们从广西往北,就来到了神奇的贵州,贵州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几乎全境都是丘陵,所以贵州也拥有这各种各样的百濮系少数民族,三苗系少数民族甚至羌系少数民族,当年汉武帝时期,为了稳定南方方便控制匈奴,第一次正式灭掉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夜郎”国,贵州正式成为中国领土。

可以说贵州一直以来算是汉族控制能力相对薄弱的地方,所以当年贵州遵义这种南方的地方才成了红色政权的据点。

尤其是多山、内陆的环境也造成了相对落后的经济。

贵州往西,就是乌蒙山,广西的西边,又是个名字很霸气的山脉——十万大山。

TZ有一首诗嘛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说的就是这里啦,长征的一个路线就是从贵州过乌蒙山然后绕道四川去的。

乌蒙山的西边就是我们熟知的云南省了,云南省在我们的西南边界,第一次正式划归中央管辖是古滇国时期,当时是汉武帝在解决夜郎之后几乎“和平解放了”百濮为主体的古滇国的,就像上面讲的,当年汉武帝吊打百濮人之前,也派使者去炫耀来的。

滇王与汉使者言曰:

“汉孰与我大?

”。

及夜郎侯亦然。

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史记西南夷列传

恩,这就是夜郎自大的来源,我们也看出来贵州和云南的一部分特性是很类似的。

所以这之后当地的百濮人一部分南迁,这也就是现在的泰国人泰族的祖先,如今云南的傣族,也是和泰族的同源人群。

好了云南往北,就遇到了很有名的一个地方——四川。

四川的得名,本来是分“东川西川南川北川”,后来四个川合并之后,被称为四川。

我们看到四川的地理条件了,西川就是那个大大的高原,其实就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这地方隔着金沙江(长江上游叫金沙江)就是西藏,北边的北川是甘肃南部的山地,这两个地方处在印度三哥对我们挤压而成的青藏高原边缘,也是绝对的地震高发地带。

当年长征就是从乌蒙山直接走到了金沙江这个长江上游,然后进入的岷山这个川西的大山,以便进入甘肃陕西。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我觉得TZ的诗就是个地理教程啊。

而四川的东边是后来变成直辖市的重庆,这个地方就已经是丘陵,往东属于巫山山脉,之后就是湖北了,也就是著名的长江切过巫山的——“三峡”地区。

不是有个诗么,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所以说四川虽然大的很,但是真正比较适合农耕居住的地方,就是中间这个“塌陷”的四川盆地。

这个隔绝的环境导致四川一直以来都没被汉人控制,而是一个独立的政权——古蜀国,古蜀国族系不明,有人说羌族,有人说百濮,不过古蜀国是有极其灿烂诡异的文明的,著名的三星堆就是这个地方。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

这里说的这两个哥们,蚕丛、鱼凫,就是古蜀国的大王。

∙古蜀国真正进入汉人的控制,最早是在战国的时候,当年张仪这个大骗子一直忽悠长江一带的楚国,秦也一直打算对楚展开行动,所以在陕西的秦最后就越过秦岭,这个极其困难的“蜀道”,进入四川,灭掉古蜀国和它的小弟“巴国”,四川盆地正式成为秦的领土,从此“巴蜀”成了秦国的一个地区的名字,不过也正是因为秦,四川盆地才变成了拥有都江堰这样神奇的东西的“天府之国”。

但也正是处在盆地中的四川,闷热和潮湿的气候一直笼罩在这里,这也造成了四川善用胡椒这种能祛潮湿的食材来烹饪食物,至于辣椒的使用,那是很晚很晚之后的事情了。

好了,四川就说这么多,我们终于要回到北方,下面打算三个省份一起讲——甘肃、山西、河北(包括北京天津)

图前面说的三个省份

首先看甘肃,甘肃可以说是个人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从四川往北,从陕西往西,都是甘肃。

我们可以看到甘肃是一个长长的条状物,甘肃的西南边被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祁连山”给搞出了个优美的背部曲线,而甘肃的东北边又是龙首山、巴丹吉林沙漠等等,所以除了祁连山的周边,就形成了一仅仅一点点绿洲围成的——走廊,这也就是著名的大山和大漠围成的“河西走廊”。

图甘肃(中间是河西走廊)甘肃这个名字就是,得名于“酒泉(古称肃州)”、“张掖(古称甘州)”。

一提到甘肃我们总会想到荒凉、外族如何如何,其实甘肃算是汉人的最重要的起源地之一了,从上古的马家窑时代这里就有很发达的人类文明踪迹,我们的祖宗羌人就是从这个地方走出来,一部分分裂成了青藏高原游牧的西羌,一部分成了我们这个农耕民族。

现在的西羌人主要还是分布在甘肃和青海西藏,包括西羌的一个大分支——藏族,还有云南的纳西族、彝族。

这些人现在的语言还是我们的汉藏语系语言,只不过保留了很多原始特性。

∙甘肃的南边靠近四川,气候相对湿润,但是由于多山,经济一直也一般,这里一直是汉人和西羌人混居的地方,大名鼎鼎的秦国就在甘肃南部(天水)起家,一步步控制陕西,最终就像文章开头说的,在那个时代,往往“得陕西、得四川”基本就可以得天下了,也正是秦国这个被看成“半蛮夷”的边缘民族,真正的让“中国”从渭河谷地以及河南一带的一个地理名词,成为了一个国家的象征。

∙甘肃的河西走廊在秦汉之前曾经一度被白种人的月氏占领,后来匈奴和雅利安人的乌孙联合干掉了月氏,控制河西走廊。

同时匈奴又吊打了东北大兴安岭一带挑衅的东胡,最终成为一个“多民族”“跨人种”的巨大部落联盟,最终让汉人非常头疼。

图 匈奴对汉的包围,可以对比秦的那个地图,可以看出来,对于机动性很强庞大的浅绿色板块,控制东西的模块变得极其容易,东边浅绿深绿的交界就是“大兴安岭”,西边浅绿和棕色的交界就是“阿尔泰山”。

所以正是这样,重重包围中的汉人,汉武帝令霍去病饮马酒泉(又是汉武帝),直接占领了河西走廊,最终导致匈奴的西边的臂膀被切断,正式设立武威郡、敦煌郡、金城郡(不是金城武)。

后来到了隋的时代,金城郡这个被黄河切出来的城市,又有有一个巨大的“皋兰山”,所以被命名为——兰州。

也就是说,河西走廊于汉人能否对抗北边的游牧民族息息相关,一旦控制了河西走廊,就可以直接控制西域(现在的新疆),这样北方的游牧民就很难和西域的诸多民族联系(这个讲新疆的时候会说),但是光切断了了西边还不行,我们再看看东边。

图河北

其实河北就更是个神奇的地方了,按理说这里是华北平原,但是却一直充满北方游牧民族,尤其作为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导致战国之前这和洪水泛滥的地方都会有大量的无人区,而华北平原就在河北省,面对着北边插下来的燕山,戛然而止,西边是燕山,东边是大海,和河西走廊正好相反,这个山和海形成的过道,又被称为辽西走廊。

∙从华北平原过辽西走廊,就是广阔寒冷的东北大地,又是汉武帝的时代,汉武帝进入这一代发动河东战争,然后直接入侵卫满朝鲜,这样匈奴的东边手臂也被切断,东北无法控制,随后汉对匈奴实行了反包围,最终笑到了最后。

其实北京就一直属于这个区域,这是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十字路口,东北的渔猎民族一旦进入中原,直接就会控制这个区域,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第一个在北京建都的大型王朝是哈尔滨过来的外族“金”。

图北京

∙别看北京属于华北平原,其实北京是华北平原最北端,因为最早的燕国又被称为燕京,北京西边过了燕山太行山就是黄土高原,直接就能进入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东边过了秦皇岛又是东北平原的“蛮族”,所以说北京距离这些“是非之地”其实非常的近。

河北古代叫做冀州,这个地方作为多元文化的冲撞地区,自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曹操打完袁绍(冀州牧)之后,也是在燕山这边攻击了东北的乌桓(鲜卑同族),还朗诵了很有名的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写于现在的秦皇岛

所以河西走廊有它的大漠孤烟直,辽西走廊也有伟人的豪言壮志,包括“秦皇岛外打渔船”你懂的。

好了,说完了河北,就说下山西吧。

图山西

∙山西就是黄土高原的东部,因为是个造山带,所以西边是吕梁山,南边是王屋山,东边就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界山,在新生代时期,华北平原塌陷黄土高原隆起造就了黄土高原,而山西就在这个地区。

∙所以这个高原处在各个地区的中间,但却总能保存自己发展壮大,同样属于黄土高原,同时它还没有延安、榆林那边的干燥,和西安一样,山西最大的城市太原,也是“汾河”这个黄河支流在黄土高原形成的“汾河谷地”中的城市。

∙吕梁山和王屋山造成了黄河的九曲十八弯,黄土高原的土壤也造就了中原的沉淀的冲积平原,当年山西又叫唐,后来西周因为叔虞被封唐,他儿子改国号“晋”,也就是太阳喷薄而出的意思(倒过来看这个字),李渊当时被封唐地,所以唐就像汉中的汉一样,彻底的成为了一个最强大王朝的名字,现在看看是不是很对称啊。

但是我们神奇的山西东西南都有山,就是北边相对平坦,北边的游牧哥哥们此起彼伏的和山西进行战争和交流,一方面造就了山西的骁勇善战,一反面也造就了山西人在复杂冲突中的精明头脑,以及后来辉煌的——晋商。

山西说完了,就剩下中原和中原周边的一些地方了。

图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周边地区,这是最早的农耕土地之一,也是公认的十字路口,作为这个国家的中心平原,有着太多的历史和兴衰,既有靠近函谷关的洛阳,又有现在的河南省省会四战之地郑州。

∙河南的东边就是山东丘陵,这个地方曾经是东夷的地盘,这个浪漫的商业民族战胜了汉人主体的夏人,建立了公认的第一个王朝“商”,随后活跃在河南山东交界一带(河南商丘和山东曹县),山东丘陵在周战胜了商之后,被封给姜子牙作为齐国存在,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春秋五霸,一个富有的商业地区,山东河南互相映衬,互相促进,成为了最具有中国传统的两个地区,后来中国这么大的土地的祖先,也大多来自这个地区,但是就如同希腊一样,或许越悠久的历史也带来越多的糟粕,但是我们仍然相信,这个凝聚力极强的民族,有一些魂是在这里的。

∙这里不太多篇幅说了,就说下再往南一点的安徽江苏吧。

图安徽江苏安徽西边是湖北,南边是江西,这个前面都说了。

安徽处在河南东部,是个平原和丘陵的交汇地带,安徽得名于安庆和徽州(黄山市),地跨南北,这里的人曾经被称为“淮夷”,商王帝辛在位期间彻底征服淮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