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21797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2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题.docx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题.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题.docx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题

延津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

期第二次间周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1.5X40=60分)

1.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反射活动得以完成的结构基础是

A.感受器B.反射中枢C.效应器D.反射弧

2.图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方

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宇母表示神经结构.当手被尖物刺痛时,手缩回来后并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为效应器,E为感受器

B.图中A可代表缩手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C可代表缩手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

C.由图可判定C中兴奋可传至甲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乙的抑制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膜内外电位的变化产生()

A.电荷B.局部电场C.局部电流D.电势

4.静息和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分别是()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5.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6.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7.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婴儿会眨眼

B.草履虫向水温适宜的地方运动

C.看到酸梅流口水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8.机体内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其中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它的存在保证了机体反射活动的精细和协调。

在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a接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内负外正

B.神经元c通过突触释放递质使神经元b兴奋

C.神经元c可以接受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信息

D.神经元c对a的负反馈调节可及时终止神经元a的兴奋

 

10.如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内容物一定使b兴奋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

C.在③上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①中物质作用于③后被酶分解而迅速失活

11.下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中枢神经

B.刺激③,④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

C.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D.兴奋在结构②和结构①上的传导速度相同

12.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以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的实现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的实现

D.胰岛素促进⑤⑥⑦等过程的实现

13.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激素治疗,该激素为()

A.胰岛素B.生长激素C.雄性激素D.胰高血糖素

14.下图所示为参加马拉松赛跑时,运动员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生成葡萄糖

B.胰岛素能促进肌肉细胞加速吸收和利用葡萄糖

C.a、b分别表示的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D.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是血糖浓度变化引起的

15.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给两人分别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然后测定两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见下表(正常值10~40ug/L)。

据表推测,甲、乙两人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

A、垂体、下丘脑B、甲状腺、垂体

C、下丘脑、甲状腺D、下丘脑、垂体

16.婴幼

儿体内甲状

腺激素分泌不足,下列哪一种现象将会出现

A.生长较快

B.发育较快

C.新陈代谢增强

D.大脑发育受阻

17.将小鼠依次置于25℃、0℃、25℃的环境中,在每一温度条件下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b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和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共测9次,测量结果(相对值)如表(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小鼠相应的生理反应).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表中指标A、B、C依次为皮肤血流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

B.实验中A先增加,B后增加,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这属于分级调节

C.当小鼠从25℃环境移到0℃环境中时,此时的体温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

D.根据实验数据,可推测出13mi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大于26mi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

18.实验室内有一群基因突变的老鼠,这些老鼠只要按时喂食并且不让它们运动,它们就能维持正常,当它们进食后,它们的血糖浓度会轻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个恒定状态;然而只要让老鼠运动或禁食一餐,它们的血糖浓度就会迅速下降进而昏迷.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鼠饥饿或禁食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肝糖原,其后是脂肪

B.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ATP

C.胰岛A细胞中胰高血糖素基因缺失

D.该小鼠体内细胞可能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19.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肝脏、胰岛

B.激素a和激素b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C.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

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

20.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凋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

B.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C.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减少

D.幼年时激素②和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

21.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Ⅰ、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①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②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

③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④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2.白衣天使为了抢救地震中的患者长时间不吃饭、不休息时,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的情况正确的一组是()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肾上腺素和醛固酮均减少

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23.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4.给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苏醒,可静脉注射适量的()

A.生理盐水B.甲状腺激素C.ATP溶液D.葡萄糖溶液

25.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6.如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中X与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图中a与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活动只受垂体促激素的调节

D.图中“+”号代表分级调节,“﹣”号代表反馈调节

2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剧烈运动时血浆pH显著下降

B.内环境包括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C.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D.内环境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所必需的

28.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内

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汗腺分泌活动增强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D.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29.下列有关某高等动物浆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

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合成的RNA聚合酶(核内酶):

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C.抗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上载体→内环境

D.CO2:

细胞质基质产生→细胞膜→组织液

30.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生理过程的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肠道中的物质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内

B.胰岛素能促进⑥⑦⑧过程,肾上腺素不能促进⑤过程

C.血液中物质A浓度较高时,可在肝细胞和肌细胞内被合成糖原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内产生大量乳酸,会使血液的pH明显降低

31.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含有胰岛素、血红蛋白、CO2等物质

B.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C.③④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D.肝糖原的分解在②中进行

32.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很快排出体内

C.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形成Na2CO3排出体外

33.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①B.②C.③D.④

34.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图若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A为下丘脑

B.该图若表示人体内环境交换物质的过程,则A为血浆

C.该图若表示物质循环的过程,则B为生产者

D.该图若表示能量流动的过程,则C为异养型生物

3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

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36.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

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C.白蛋白含量影响血浆理化性质

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

37.如图所示,物质A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且与血糖调节有关.物质B是一种淋巴因子,可干扰病毒DNA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物质C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且具有免疫作用.物质D由垂体分泌,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与A、B、C、D四种物质的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B.物质A、B、C、D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a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C.A、B、C、D四种物质分别为胰岛素、干扰素、抗体、生长素

D.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物质A的空间结构,使其调节血糖的能力丧失

38.(2015秋•辽宁校级月考)如图表示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若A、B、C分别是胰岛素、葡萄糖、多糖,则该细胞一定是肝细胞

C.若该细胞是垂体细胞,则A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若人体免疫反应过强造成D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人会患自身免疫病

39.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消除,这种免疫是

A.先天具有的

B.后天获得的

C.针对某种抗原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40.如图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暴露抗原的作用

B.吞噬细胞中的酶能将抗原分解成碎片

C.T细胞的抗原受体能识别抗原碎片,并与之结合

D.T细胞的抗原受体识别抗原碎片后,直接分泌抗体等淋巴因子

二、非选择题(3题,共40分)

41.回答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因肥胖而烦恼,但正常人体内有一种由肥胖基因编码的多肽类激素(瘦素),可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使体重减轻。

瘦素受体基因突变导致体重增大,此时血浆中瘦素含量最可能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正常”)。

(2)通过小鼠实验表明瘦素还能作用于下丘脑的相关神经元调节摄食行为,其作用过程如图。

若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抑制,则突触后膜接受这种递质后的膜内外电位是_________。

(3)引起肥胖的原因很多,现对某一肥胖患者进一步检查发现他体内含有能与瘦素受体结合的抗体,从免疫角度分析,他属于_____________病,给他注射瘦素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取得明显疗效。

抗体和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

(4)若右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的免疫调节过程,请回答:

①若f代表抗体,则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C是靶细胞,B能与C结合,则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图:

(1)过程①代表的过程是,过程⑦的实验技术名称是.

(2)过程③构建出的表达载体必须要含有、、和目的基因等结构.

(3)过程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4)生产药物时可用大肠杆菌做受体细胞,那么④应采用处理,使受体细胞处于,从而将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药物生产也可用乳腺生物反应器,那么④则应采用的方法,从而将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作疫苗.

(6)实际应用时需要A蛋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了解该蛋白的,最终通过改变,再通过基因工程得到新的植酸酶.

43.如图一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图二表示图一中A点在受到适宜刺激后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过程.图一中P结构放大为图三,该图表示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的原因.请据图回答:

(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和保持相对稳定.在反射弧中,效应器是由构成的.

(2)图一中,肌肉受到刺激,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顺序为(用图中字母表示)时,导致肌肉不由自主的收缩.

(3)图二中,a﹣c段离子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是,b时刻膜内外离子的流动情况是,c时刻膜两侧的电荷为.

(4)图三中,当S与T结合时,引起的生理反应是促进肌细胞.而当发生了自身浆细胞产生的与肌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时,会导致神经递质S和T结合减少,使肌肉减少或不发生收缩,这种免疫失调的疾病称为.

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反射活动得以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考点定位】反射

2.D

【解析】

试题分析: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解:

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B处为感受神经元细胞体,与其连接的A点为感受器,E点为效应器,A错误.

B、图中甲可代表缩手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乙可代表缩手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B错误.

C、突触处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故C中兴奋不能传至甲,C错误.

D、神经递质一般可分为兴奋和抑制两大类,因此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可能引起乙的兴奋,也可能引起乙的抑制,D正确.

故选:

D.

考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C

【解析】

试题分析:

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主要有钾离子外流维持的,此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受适宜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大量的钠离子流入膜内,产生动作电位,此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由此分析作答.

解:

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某部位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在兴奋区和相邻的静息区之间存在电位差而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得以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故选:

C.

考点:

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4.B

【解析】

试题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解:

(1)神经细胞静息时,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钠离子的内流有关,此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2)神经细胞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故选:

B.

考点:

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5.A

【解析】

试题分析:

神经调节的方式为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的发生必须具有完整的反射弧.

解:

A、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因此,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信息都能传到效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效应,A正确;

B、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和与之相连的特化的结构,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和腺体,B错误;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C错误;

D、低级的反射中枢有的位于脊髓中,有的位于脑干中,而高级反射的活动都位于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

A.

考点: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6.B

【解析】

试题分析: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其中效应器包括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电流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而膜内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通过突触结构,突触分为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

3、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

解:

A、狗在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完成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动作,A正确;

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B错误;

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而膜内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C正确;

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作为效应器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正确.

故选:

B.

考点: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7.B

【解析】

试题分析: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不具备神经系统.

解:

A、眨眼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

B、草履虫是单细胞生

物,没有神经系统,向水温适宜的地方运动属于应激性,B错误;

C、看到酸梅流口水属于条件反射,C正确;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条件反射,D正确.

故选:

B.

考点:

反射的过程.

8.D

【解析】神经元a接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神经元c通过突触释放递质使神经元b抑制,B错误;神经元c可以接受神经元a发出的信号,并引起神经元b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a和b,C错误;据图分析,神经元c对神经元a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神经元c对a的负反馈调节可及时终止神经元a的兴奋,D正确。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

【名师点睛】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据图分析,神经元a的兴奋可以引起神经元b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而使神经元c和s神经元b抑制。

9.C

【解析】

试题分析:

c点表示产生的动作电位最大值,所以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则Na+内流量增多,甲图的c点将提高,A错误;神经纤维受刺激时,Na+内流,所以图甲、乙、丙中发生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a、①、⑥,B错误;图甲、乙、丙中c、③、⑧点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但整个细胞膜外侧钠离子仍高于细胞膜内侧,C正确;复极化过程中K+外流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膜蛋白协助,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答案】A

【解析】①中内容物可能是抑制性神经递质,A错误;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B正确;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是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正确;①中物质作用于③后被酶分解而迅速失活,D正确。

【考点定位】兴奋的传递

【答案】C

【解析】①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中枢神经,A正确;反射需经历完整的反射弧,B错误;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正确;兴奋在结构②和结构①上的传导速度不同,D错误。

【考点定位】反射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阅读题干信息,血糖的三个来源是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血糖的去路是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其中血糖的来源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血糖的去路使得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

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解:

A、②表示糖原的分解,因为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所以②不能在肌肉细胞中发生,A错误;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会使血糖含量升高,B错误;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是升高血糖浓度,促进④过程会使血糖含量降低,C错误;

D、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会使血糖含量降低,D正确;

故选:

D.

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答案】A

【解析】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

【考点定位】血糖调节

14.C

【解析】胰高血糖素能抑制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从而升高血糖浓度,A正确;胰岛素是惟

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B正确;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越来越少而胰高血糖素含量越来越高,故曲线a表示胰岛素浓度的变化,曲线b表示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C错误;血糖浓度会调节两种激素的分泌,D正确。

【考点定位】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

(降血糖),分泌部位:

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

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

(升血糖),分泌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