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第二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21016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同第二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同第二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同第二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同第二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同第二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同第二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大同第二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同第二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同第二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大同第二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试题

大同第二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时,要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44分)

甲必考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1A),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1B)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1D)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3A) 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2D)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

(1C)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2B)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3B)

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巩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

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

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3D)

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

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2C)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

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2A)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D)

A.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所以因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

 

B.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不少,传说巢父、许由是中国早期的两位大隐士。

 

C.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他全面而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使人们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

D.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因此,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C)

A.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会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B.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C.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一般指啸傲山林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

 

D.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B)

A.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

 

B.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了强烈的破坏作用。

 

C.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必要的。

 

D.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汉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神的超越。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9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

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

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 ① 《平台秘略》。

书成,王爱重之。

是时,诸王斗鸡, 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

“是且交构。

”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 ② 。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倚才陵藉 ,为僚吏共嫉。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畤 繇 ③ 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

 勃往省,度海溺水,痵 ④ 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至勃,泛然 ⑤ 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  ,遣吏伺其文辄报。

第一报云: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

“亦是老生常谈。

”又报云: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公闻之,沉吟不语。

又云: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曰:

“天才也!

”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 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

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

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

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 ,尽得其要。

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

“《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作《唐家千岁历》。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

 炯尝曰:

“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议者谓然。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

【注】① 论次:

评定编次。

 ② 唐道名。

以地区在剑阁之南得名。

 ③ 繇:

为,做。

 ④痵 :

同“悸”,因受惊吓心跳加速。

 ⑤ 泛然:

漫不经心,随意。

 

4.下列各组句子类型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D  ) (3分)

A.为僚吏共嫉B.祥道表于朝

遂见用于小邑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既自以心为形役农人告余以春及

B.勃既废,客剑南D.乐夫天命复奚疑

刘祥道巡行关内田园将芜胡不归

寓形宇内复几时复驾言兮焉求

5.下列各组加点词全是同一文言现象的一组是(  B  ) (3分)

A.勃往省,度海溺水B.都督怒,起更衣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于时风波未静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悦亲戚之情话

C.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D.书成,王爱重之

乐琴书以消忧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眄庭柯以怡颜善万物之得时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C  ) (3分)

A.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

B.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

C.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

D.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C.“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

“授”“拜”“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转”“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3分)

A.王勃年幼时就表现出才华,后来在麟德初年给到关内巡查的刘祥道献上文章表露才华,并在朝廷的策试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并被授予官职。

B.由于王勃倚仗才华常常让同僚难堪,所以在后来他窝藏、杀死官奴并被判处死刑后,同僚们都高兴不已。

(无中生有)

C.王勃在滕王阁的聚会上依旧是恃才不羁,众位客人没有能为滕王阁聚会写出序言,他毫不推辞,他的才华初现便令已经起身去了厕所的都督闫公欣赏赞叹,也给宴会增加了又一乐事。

(众位客人不写是因为都督有私心)

D.王勃既才华横溢,又喜欢著书立说,曾给祖父王通撰写的《尚书》中的残缺内容补出二十五篇。

后又写出《易发挥》、《唐家千岁历》等。

(张冠李戴,《尚书》非王通撰写)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 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4分)

大量饮酒,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等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

(“寤““易”“援”各1分,大意1分)

(2)炯尝曰:

“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议者谓然。

(4分)

杨炯曾说:

“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

(“尝”“耻”省略句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

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九岁那一年,读到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挑出它错误。

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展示自己的才学。

刘祥道上表给朝廷,策试成绩优秀。

当时他还不满二十岁,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多次献上精美的颂文给皇帝。

皇子沛王听说了他的名气,就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评定编次《平台秘略》一书。

书写成以后,沛王对王勃更加宠爱信任。

当时,皇子们喜欢玩斗鸡游戏,王勃开玩笑写了一篇檄文声讨英王的斗鸡,高宗皇帝大怒道:

“这么下去将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

”把王勃轰出了王府。

 

王勃被轰走后,游历到四川剑南。

曾登上葛愦山远望,慷慨地怀念起三国诸葛亮的功绩,写下诗篇展露情怀。

他听说虢州盛产草药,求托门路弄了个虢州参军的小官(便于研究医学)。

他倚仗自己的才华,傲视同僚下属,被他们所共嫉妒。

官家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把他杀了。

事情暴露之后,本该问死罪,正好赶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职名。

父亲王福畤,为雍州司功参军,因为王勃的缘故降职至交阯县令。

王勃前往交阯探望父亲,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享年二十九岁。

当年,王勃路过钟陵,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担承。

到王勃那里,竟漫不经心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

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

汇报了一两次之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都督兴奋地说:

“这真是个天才!

”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

王勃做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磨数升墨汁,然后大量饮酒,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等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

 

王勃还特别喜欢著书立说。

当年,王勃的祖父王通,隋末住在白牛溪,教养了很多门客。

曾经创 作了从汉魏至晋时的一百二十篇史料,用来当做古《尚书》的续篇,后来序文亡佚,有十篇只有目录,没有文章,王勃将缺失的地方补充完 整,最终定稿二十五篇。

他又认为,做为一个人,不能不懂医学,当时长安名医曹元有秘密的医术,王勃跟他行医学习,全都掌握了曹元的医学精华。

他曾经读《易经》,晚上梦中仿佛有人告诉他:

“《易经》中有个太极,你要好好思考!

”醒来后便写作《易发挥》,一连写了好几篇,写到了《晋卦》,恰逢生病,这件事就中止了。

王勃作了一部《唐家千岁历》。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为“初唐四杰”。

杨炯曾说:

“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

”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0-11题

好事近

清·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

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

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10.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插”字有何表达效果?

(4分)

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

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

(2点,各2分)

11.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

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4分)

“悬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

“崩坼”本指倒塌断裂,此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乱。

作者担心竹篙一撑,江面激起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乱,美景被破坏。

(第1问,各1分,第2问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4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精神上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清贫之间对比的句子:

“__三径就荒_,__松菊犹存___”。

(2)在《归去来兮辞》中,诗人既否定了世俗政治社会,亦摒弃了宗教彼岸世界,体现其认真的、现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_富贵非吾愿_,_帝乡不可期_”。

(3)《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云无心以出岫_,_鸟倦飞而知还_。

”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恰当的总结。

(4)《归去来兮辞》用“_舟遥遥以轻飏_,__风飘飘而吹衣_。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第Ⅱ卷表达题(5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A.在明朝当个御史,虽然表面光鲜,其实日子很难过。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们心态的话,那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B.黄老师上课教态从容,语言流畅,知识广博,教学活动丰富,常常让我们应接不暇,拍手称快,不知不觉之中一节课就过去了。

C.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D.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1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D)

A.无论在题材内容、形式结构、想像方式和形象体系上,都以诸如“红日”“青松”“风暴”“擂台”等等词语赋予战斗的含义,以空疏的激情来诠释流行观念。

B.《办法》明确了参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体定位,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理赔、承保、销售、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应由保险机构管理负责。

C.考试作文要求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对“我晕”、“我倒”、“酷毙了”、“帅呆了”等新词酷语能否在考场作文中使用,会不会影响得分,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D.检查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B)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 ① 离不开酒。

 ② 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③ 唐代文人之醉酒, ④ 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 ⑤ 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⑥ 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1

2

3

4

5

6

A

总是

既然

/

但是

从而

B

如果

/

固然

而且

因此

C

可是

倘若

那么

/

所以

D

与其

所以

虽然

反而

/

1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其作品《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

B.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小说《长河》和《边城》是其代表作,他的小说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C.《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田园生活是其诗的主要题材,其作品还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D.契诃夫是十九世纪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体裁而登上世界文学高峰的人。

他与英国的欧·亨利和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17.请补写出下面语段中空缺处的句子,使语段意思连贯,衔接紧密。

(4分)

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①,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的景象。

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

“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

“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

”②,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

“那雪正下得紧。

”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1)有时用笔极为简省;

(2)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一段。

四、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里约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这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体育盛会:

不太完善的场馆设施,令人惊艳的开幕式,中国体操梦之队的折戟沉沙,中国女排的华丽逆袭……一幕幕、一桩桩总会带给你特别的触动和思考。

请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