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17015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4.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4.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4.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4

考点4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考点

题号

英国的制度创新

1、2、3、4

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5、6、7、8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9、10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1、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

1.(2014合肥二模)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

“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

A.君主制和议会制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D.立宪制和议会制

解释:

A 题干材料中“‘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表明英国政治制度中“尊严的部分”是指君主制,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表明“效率的部分”指的是议会制,议会行使原来专制君主的立法权、财政权等。

2.(2013青岛模拟)1689年《权利法案》第11条规定:

“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这一规定体现了(  )

A.对君主司法权的限制B.对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护

C.《权利法案》的保守性D.维护司法公正的要求

解释: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自由世袭地领有人”的含义。

“自由世袭地领有人”就是指英国贵族,上述材料的规定保护了贵族在司法方面的特权,体现了《权利法案》的保守性。

3.(2013赣州模拟)“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亨利·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

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

”材料体现了英国代议制的特征是(  )

A.首相决定内阁的存留B.国王不得否决内阁提案

C.内阁对议会集体负责D.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解释:

D 巴思伯爵受到上届阁员的抵制,说明上届阁员与亨利·配兰持相似的态度,说明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4.(2013台州模拟)《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认为: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

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就英国而言,其政治制度改变的特点是(  )

A.和平为主、渐进发展B.政局动荡、进程艰难

C.王朝战争、完成统一D.制定宪法、政党选举

解释:

A 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B项是法国政治体制改变的特点,C项是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建立的背景,D项是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5.(2013淄博一模)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

1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被再次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

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B.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

C.对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D.让位都是无奈之举

解释:

B 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是封建帝王的帝位传承,是为了巩固封建君主制度;华盛顿留下《告别辞》,谢绝被再次列为总统候选人是为了打破专制独裁,巩固民主政治,因此两者的让位在本质属性上是不同的,由此可知B正确。

6.(2014梅州调研)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

“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其称赞的是(  )

A.三权分立B.联邦制

C.中央集权制D.两党制

解释:

B “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是指美国的州有较大的自治权,“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是指联邦政府有较大的权力,这两个特点是美国联邦制的内容。

7.(2013大连模拟)“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

”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措施是(  )

A.实行联邦制政体B.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C.保持两党制原则D.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解释:

B 从材料信息看,所有的统治者都“坏”“堕落”“愚昧”,说明权力对统治者的腐蚀,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美国人确立分权制衡原则,以权力限制权力,故选B项。

8.(2013汕头一模)1937年,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

他乘胜而进,提出改组法院以便在最高法院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

这说明(  )

A.经济危机迟迟未能解决B.国家干预经济不得人心

C.分权制衡理念深入人心D.美国人民缺乏宪政精神

解释:

C 材料说明美国人民支持罗斯福担任总统,但是,反对罗斯福控制最高法院,这说明美国分权制衡理念深入人心。

A、B、D三项与史实相悖。

9.(2013石家庄一模)18世纪末,科学中心由英国转移到了法国。

法国当局任命一大批科学家为革命政府的重要官员,创办了一系列新的军事院校、医学院校、技工学校和一些新的大学,还对皇家科学机构如巴黎科学院进行改造,使之从宫廷走向社会,院士们成了真正的职业科学家。

这表明,法国成为科学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制度的变化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C.工业化的实现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解释:

A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材料中的革命政府是指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

故选A。

B、C、D三项均发生在19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10.(2013榆林模拟)“(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

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

”“它”是指(  )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解释:

C 依据材料“(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可以判断这部宪法是在共和派和君主派的妥协下确立的共和制,这符合法国政体的特点。

故选C项。

11.(2013长沙二模)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

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

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

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

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解释:

C 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到1871年德意志已经完成统一;B、D两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体现普鲁士在各邦中占据独特地位,但是其权力受到其他邦国的制约,反映了联邦制的制衡原则。

12.(2013年北京文综,22)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

但在这个帝国中(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解释:

A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选民选举产生;帝国政府对皇帝负责,帝国首相由皇帝任免。

故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3年安徽文综,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

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

“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

……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

相对于这里担任我的所谓的审判者的人来说,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们的自由。

——[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君主制的历史》

材料二 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

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废除政治强制,遵守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共同的规则,以宪法规定的方式获取政治资源。

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

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

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查理一世所宣扬的观点,指出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论述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

解释:

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

(1)问材料一中的信息“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体现了查理一世君权神授、君权至上的观点。

议会认为查理一世“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查理一世则“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

”体现了国王和议会的矛盾;据材料信息“古老的合法血缘”“非法的新权威”和所学可知,议会拥有立法权,查理一世拒绝服从议会的审判,体现了国王与法律的矛盾。

(2)问注意结合英、法、美、德等国民主化进程的长期性、艰难性、曲折性等史实回答,要做到思路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达通顺。

答案:

(1)君权神授,君权至上。

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的关系。

(2)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言之成理。

等次

论述

第一等

认识全面,思路清晰。

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密切。

表达通顺

第二等

认识不够全面,有基本思路。

史实基本准确,史论结合不够密切。

表达较通顺

第三等

认识模糊,缺乏条理性。

未能结合史实。

表达欠通顺

14.(2013湖北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意志帝国没有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实现全面的议会民主制是非正常现象,因为政治与经济应该步调一致。

德国形成的是以容克贵族同德国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为主要特征的政治体制。

为转移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他们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而这导致了帝国的瓦解与“一战”的灾难。

那种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

帝国国会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国会享有立法权。

鉴于英、美、法等民主国家也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的事实,我们很难保证,德意志帝国实现了全面议会制民主制就不会走上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道路。

正如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尼培代指出,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帝国主义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而且也是广大民众(“小人物”)的帝国主义,普通民众也狂热地支持对外扩张。

——景德祥《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德国政治民主化”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释:

从材料信息看,关于“德国政治民主化”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德国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发展步调不一致,这种不全面的政治民主化导致了帝国的瓦解与“一战”的灾难。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德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德意志帝国瓦解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造成的,即使建立全面议会制民主制也很难阻止德国走上扩张道路。

分析观点的合理性,无论持何种观点均可,可联系德国统一及德国发展的相关史实分析论证。

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答案:

观点一:

德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有限,德意志帝国瓦解的主要原因是不全面的政治民主化。

论证:

①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②德国是以容克贵族同新兴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为主要特征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世袭君主仍然保留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帝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③议会作用很小,只是装点“门面”,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④《德意志帝国宪法》体现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特点。

⑤对外扩张是德国资产阶级与容克贵族推动并实现其利益的体现。

观点二:

德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德意志帝国瓦解的主要原因是其实行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而完全的政治民主化也未必能够阻止德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论证:

①议会对德国政府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②全面议会制民主制并不能解除一个国家的扩张性,英、美、法等民主国家就是证明。

③德国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和狭隘民族主义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