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研究动态总第93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16527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93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93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93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93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93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93期.docx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93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教研究动态总第93期.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93期.docx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93期

高教研究动态(总第93期)

2006年7月21日

内蒙古农业大学高教研究所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者的话:

大学新校区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怎样建设新校区?

怎样建设各具特色的新校区?

怎样快速优质地建好新校区?

如何处理好新老校区之间关系等等,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建筑师、规划师以及所有参与新校区建设的人们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我校新校区建设即将启动之际,我所师生收集有关大学新校区建设的一些文献与资料,编辑成文,供校领导参考。

本材料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大学新校区建设应遵循的一些理念;二、大学新校区建设中存在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三、国内大学新校区建设的一些具体案例。

一、大学新校区建设应遵循的一些理念

新校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正确的理念为新校区建设保驾护航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

1.明确学校及校区办学定位

(1)学校办学定位。

学校的办学目标催生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定位直接影响新校区的建设规划。

综合性大学培养综合性人才,普通大学培养适应性人才,高职院校培养职业技能人才。

不同的办学定位就会对新校区的结构、功能有不同的要求。

同时,新校区的建设又反过来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

(2)校区办学定位。

目前,新校区的建设基本上分四种类型:

第一,基础部。

有的学校为了抓好学风,把低年级的学生集中在新校区,进行比较严格的环境适应和学风养成教育,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民办二级独立学院。

为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多样性需求,民办独立二级学院应运而生,独立的校园、独立的法人、民办的机制,依托母体进行办学。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学校另行选址开辟新校区。

第三,部分学院搬迁。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办学目标在提升,单科性大学要发展为多科性大学,多科性大学要发展为综合性大学,故而学校为满足新的发展需要,新建了一些学院。

第四,学校整体迁移。

顺应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办学规模在扩大,有些原来3000—5000名学生规模的学院要发展成上万人的大学,原有校址的周边又无法扩容,学校迫不得已以土地置换的方式建立新的校区。

以上四种新校区因办学类型的不同,所以规划不一样,建设风格也应不同。

新校区的建设与规划理念。

大学校园建设既要体现大学之“大”,又要体现大学之“学”,首先要体现校园建筑的大气。

大学校园的建设,应该主要考虑空旷、和谐。

空旷就是要给人横向不到边,纵向不到底的感觉;和谐就是体现“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建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

其次,要彰显“大师”地位。

大师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代表,所以,在建筑单体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大师的单独空间和环境,让大师们安心工作,潜心研究,实践创新,有所建树。

同时在校园环境布置、建筑命名、校园雕塑等环节要体现大师的风采和功绩。

第三,要有大楼和大树。

大楼是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大树是大学历史的象征,大楼和大树也是校园环境文化的表现。

所以,一个有品位的校园应是大楼和大树的和谐衬托,相得益彰。

大学之“学”,首先要体现学问,“你到大学干什么?

离开大学以后做什么?

”这是师生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所以,大学的建筑单体要富有书卷气;其次,要体现学校、学科特色。

校园的道路规划要体现学校的历史轨迹,如新校区道路按学校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来命名,让师生走在校园的路上,感觉就是走进了一段历史,以此增强新校区的历史感;建筑单体的设计要体现学科的特色,如艺术学院的建筑单体要体现浪漫个性,法学院的建筑单体要体现庄重大方。

第三,要反映学识。

学识代表抱负和水平,这是一所学校地位的象征。

新校区要有标志性的景观和建筑,置身其中,深受鼓舞,产生让人非要教好不可、学好不可、欲罢不能的效果;第四,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中,要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指导思想,充分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

总而言之,新校区的建设和规划,要树立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山水相宜的理念。

2.把握校园建设的整体性

校园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幢建筑、每一处环境甚至校园内的“一草一木”都参与整个教育过程。

“整体设计”是校园建筑设计一个重要的创作原则。

日本著名建筑师大谷幸夫设计的金泽工业大学被认为是日本战后新建的最美好的学校之一,他在谈到该校单体建筑处理时说:

一方面理应保持自己固有的特性或个性,但又必须注意与周围建筑取得整体的协调,他称之为“寻求确实的存在惑”。

就我国大学校园建筑设计来看,设计时找准该建筑在校园整体环境中的定位是十分必要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所重点,要有所突出,更要注意协调。

我们认为,校园建筑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称之为“特色建筑”,如:

主入口、图书馆、办公楼,创作的自由度较大,较能形成各高校的特色;第二类称之为“基本建筑”,如教学楼群、实验用房、学生宿舍及教工住宅等,功能要求比较严格,布局比较简单,同时也是大量性的建筑。

这类建筑决定学校的基调,如色彩关系、空间肌理等;第三类称之为“活跃建筑”,如体育建筑、学生活动中心、综合服务中心、食堂、次要入口等,功能比较繁杂,建筑造型的要素比较活跃,因此,在设计创作时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适当放松手脚去做。

在校园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建筑的特色,找准自己的定位,使之成为校园整体环境中出彩的部分。

3.倡导校园建设的文化性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培养人的品格及综合素养的地方,高尚、健康的文化品位是校园环境创造的首要特征。

校园建筑是塑造校园环境的主体,因此,校园建筑设计要注重品位。

我们认为:

①校园建筑在艺术构思上要简洁,建筑的形式语言要简明,体形不要夸张,不要故弄玄虚,更不要赶时尚,要以体形组合、空间创造为手段去营造适宜的室内外环境;②校园建筑在装饰上要朴实,尽量少用或不用高档的装饰材料,不宜采用浮华、珠光宝气的奢侈的手法,尽量结合建筑的结构与构造,去创造平平淡淡而又别具风格的情调;③不必要的构架及纯粹的造型元素应减少,体现校园建设的经济性,以形体造型取胜,以空间特色取胜,乃是校园建筑创作的上策;④文化氛围的创造要从历史的角度及环境的角度来深化,重视校园环境的历史文脉,尊重原有的自然环境,逐渐形成校园特有的文化氛围,力戒采用“快餐式”的校园文化营造手段,以为花多少钱,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创造一个大学校园文化环境是幼稚的,最终有可能变成“文化的垃圾”。

4.发挥现代校园的开放性

现代校园与传统校园的本质性区别在于开放性。

传统的校园自成一体,从运作模式到校园环境是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被称之为“象牙塔”。

随着社会进步及时代发展,这种“象牙塔”在倾斜,高等教育理应融入社会这个大的环境当中。

首先,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已形成,除正常的全日制教学外,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也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终身教育”体系将为高校面向社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校际合作,交往的增加,教育资源的整合,高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高校与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等一系列的发展趋势,已冲破大学围墙的局限,各城市兴建的大学新校区或大学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立足于学校的开放性。

最后,产、学、研的结合,也要求学校面向社会办学。

所有这些在我们的校园建筑设计上都留下很深的烙印,如果忽视这个原则,就很难做好校园建筑设计。

我们认为,在校园建筑设计上要注重“三统筹”,①是要统筹校内资源,各学科专业的教学实验与科研建筑应统筹考虑,不能割裂开来单独考虑某个学科或某个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应该放在整个学校,整个大学校园或大学城,甚至整个城市的范围内考虑其建设项目,使建设的项目能更好地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②是统筹校际资源,同在一个地区,各高校之间各有特色、各有优势,课程可以互选,场所资源可以共享,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来说,都可以获得最佳的效益,真正体现出大学校园或大学城的综合优势;③是统筹学校与社会的资源,学校办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浪费,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学校餐饮、服务业以及后勤保障等一系列内容都应面向社会,融入到城市大的服务体系及配套中去,这样学校才能集中精力办学,同时使学校的后勤服务取得更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5.搞好校园建设的生态化

创造优雅、健康活泼的学习环境是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生态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校园建筑设计中,应把握:

(1)自然生态。

自然生态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从宏观生态出发,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植被等特征,把大学校园作为一定地区范围生态系统内的子系统依存于自然环境之中,结合城市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合理选址、适度开发,使之成为城市区域生态系统中的积极因子。

在微观方面,校园内微观生态环境的维系与创造更容易被人们理解与其他类型城市用地相比,大学新校园具有用地规模大、建筑密度低的优势。

结合校园景观设计,充分利用原有基地的自然地形特征,点线面结合,巧妙布置草地、林地、池塘,尽可能地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以利于维护校园内部自身的生态平衡,结合有关技术措施,有效提高自净能力,减少外围的环保压力。

此外,在新校区建设中单体建筑内部的环境也不能忽视,运用有效的建筑空间设计、构造设计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等手段以达到节约能源,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的目的。

(2)文化生态。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应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同时大学校园作为传播各种文化知识的场所,经过长时间地浸润积淀,必然打上各自不同办学宗旨、办学特色的烙印。

地域地方文化和学校自身的特色文化,是维持社会整体文化生态平衡的核心要素,更是校园空间的本质和灵魂。

由于各高校建校的起因、时间不同,学科性质和学风传统也各具特色,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因素往往对于校园建筑的空间布局、外观形式、装饰选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乃至最终形成学校有形的环境特色文化。

(3)经济生态。

当前我国大学校园建设运作机制上已经基本进入‘准市场经济’机制状态,除去少数国家重点院校以外,大部分学校的建设资金来源是靠自筹和贷款的方式解决的,而政府对于学生学费有着严格的价格限制,仍带有相当的计划经济色彩。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受教育需求与高等教育成本与发展资金之间的巨大差距。

整体上看,大学教育经费仍然相当有限,发展建设经费更是紧张。

所以,应该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把学校的整体经济运作看作一个独立的经济生态系统,统筹考虑近期情况并结合未来制定发展规划,尤其要做好经济可行性分析研究,从短期看大学新校区的建设需要一次性地投入大量资金,不可避免地要向银行借贷。

因此要充分考虑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承受能力。

校园环境仅是大学运行的必备条件之一但绝不是其全部。

应该根据学校的具体经费来源情况,合理确定用地与建设规模及其建设层次,制定科学的开发时序,实施分步骤建设,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金。

从长期看,经济运作的后劲是否强劲是学校经济生态的重要指标,良性的经济循环与运作机制的建立也是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6.实现校园建设的信息化

信息化的发展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开创了新的局面,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密集、交流频繁的场所。

信息化是现代化校园建设的首要目标,高科技更多地用于人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之中,智能化系统成为高校不可缺少的装备,如多媒体教学、网络在科研及日常管理中的应用,视听设备以及校园广播、电视系统等,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建筑及规划如何适应这一发展变化,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点来把握:

①校园规划及建筑布局要适应网络时代校园功能关系的变化,如教学研究与生活区域界限的交融,图文信息中心的布局,非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安排等内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②单体设计在初步方案阶段就应该加入弱电系统布局设计的内容,使之能更完善;③弱电系统的规划及设计应留有较大的发展余地,以适用当今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求。

7.理解校园建设的人本化

以人为本是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大学校园是一个育人场所,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人是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本体”,并强调对“本体”物质和精神的尊重。

因此,校园规划、校园建筑设计以及校园设施的布局都要以尊重人、方便人为根本。

就建筑设计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建筑空间的尺度要宜人,要认真推敲建筑各部分的比例及尺度对人的行为及心理影响;②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室外空间环境、室内空间环境以及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过渡应自然亲切,环境的处理尽量结合自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元素,创造舒适、卫生、安全的校园环境;③建筑创作应注意新、老校区之间的文脉传承,各校都有各校的历史及文化氛围,即使新校区建设在异地,但它们其中的“血缘”关系应该是清晰的,因此老校区建筑的空间关系,建筑的形态以及某些建筑符号语言在新校园中都应有所体现;④建筑细部理应充分考虑到青年学生的生活特点以及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尤其要注意残疾人设施的完善,真正体现建筑对人的关怀;⑤建筑的性格特征要明确,个性要鲜明,为环境育人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使之能为学生培养个性及展示才华创造条件,体现生活在此中对人的尊重及理解,不标新、追奇、求怪,但求和谐。

在大学内部,学生是大学校园中的主体人群,其次是教师和管理服务群体。

从这一点出发在大学校园规划建设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首先就是要把学生群体放在第一位,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行为规律为出发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学校的功能分区和结构形式。

当然校园规划建设中也必须兼顾教师和管理者及其他群体的职能行为和活动要求。

学生在校园内的活动行为具有群体性、阵发性和定时定向的特点。

群体性是指学生在校内的功能活动主要是以系部、专业年级、班级为主的群体活动的方式出现;阵发性和定时定向是指这些活动大都在时间段上较为集中,方向上也较为一致。

具体说来校园里在早上、中午、下午以及课间这几个时间段内,主要功能区域间易于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中、高密度、定向人流。

针对这种功能活动特点,校园规划中应以教学区为中心,建立起学生生活区与体育运动区和后勤服务区之间的直接、便捷的联系,确定适当合理的半径距离是今天大学新校园规划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无论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还是从理想的校园气氛方面考虑,校园内的交通方式仍然是以步行交通为主。

依据体能工效的分析,通常人所能忍受的步行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适宜的步行时间在10分钟以内,这与大学教学作息及课间间歇规律也基本相符。

所以以正常平均步速80m/分钟计算,校园内从学生生活区至教学区的理想距离在800m以内为宜。

鉴于两点间道路一般很难直线到达,故一般取半径为600m;学生在教学区课间活动为10分钟,除去教室里的准备时间,教学区中心合理课间活动半径为5分钟步距即400m,但一般也很难直线到达,故取半径300m。

如果学生生活区到教学区、教学区各建筑之间距离分别超过这样的距离,则应按学科联系紧密程度分设多组教学区并呈分子状态形成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和体育活动区结合的组团结构;或者采用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和体育活动区呈平行带状布置,通过垂直于带状方向的横向道路组织简捷便利的交通联系,这样既方便了各功能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也为今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当然,校园布局究竟采用何种结构形式,应当在结合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基地的地形形态、外部环境、道路交通等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此外,在步行交通道路系统组织中,不宜在线形设计上过多考虑景观和平面构图效果而使之过于曲折。

鉴于大学校园内学生步行人流流量大、时间集中的特点,应在校园各功能区域之间优先安排保证满足学生流线容量的便捷步行交通系统。

8.突出校园建设的个性化

每所高校都有多种特色,校园特色是其中之一,哈佛大学建筑朴实自然;斯坦福大学校园开阔博大;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幽静;清华大学清华园门的典雅雄伟;厦门大学楼群的斜顶、红瓦、圆柱、拱门、连廊、台阶;武汉大学的四季景色等等。

无不给人以深刻印象,置身其中让人对知识的寻觅和真理的追求油生无限的遐想。

新校区的规划设计要传承学校的文化和历史,这样才能体现学校的特色,提升学校的地位。

二、新校区建设存在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过分注重形象气派,一味求大、求新

首先是一次性投入用地规模大(表1)。

许多学校和地方政府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对学校各阶段发展做系统科学的规划论证,就盲目制定校园规划。

为了保证将来的发展,一次性征用土地规模过大,这与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基本国情不符,更不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其次是校前区面积过大。

校前区在展示学校形象,组织疏导人流等方面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受到充分重视。

在具体规划中应根据学校自身校园文化特点以及地块形态的特征,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追求独特的空间特征而不是浩大的气派。

但是,一些学校为追求所谓的“门脸”形象,大门宽达百十米,远远超出正常使用要求,校前区设置超大尺度的广场和绿地,有的面积竟达百亩之多。

种种做法与浮躁的商业社会风气相互迎合,在崇尚科学精神的大学校园之中确实有种华而不实之嫌。

另外是建筑体量过大,在校园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功能实际需要量体裁衣,合理确定单体建筑的面积体量。

有人还把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校园建设简单地理解为采用高档新型材料、盖高大楼房,为了与大面积的校园相匹配,将一些教学与生活附属建筑的面积和层数不断加大,造成人群过于集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建筑防灾上的隐患,同时也给校园生态环境的维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表1部分大学新校区面积指标数据

序号

新校区名称

规划总用地面积(hm2)

规划总建筑面积(万m2)

1

大庆石油学院新校区

150

70

2

河南大学新校区

122.7

40

3

辽宁大学道义校区

93.3

28

4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新校区

150.3

65

5

合肥工业大学新校区

100

38

6

山东理工大学新校区

200

85.2

7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

76.7

34

8

上海大学新校区

100

36

9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

171.2

60.8

10

四川大学新校区

220

140

11

西南交通大学新校区

200

108

12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

250.3

112

13

南京师大仙林校区

193.3

50

资料来源:

《中国教育报》

2.不顾规模的不同,盲目沿用传统的功能分区模式

我国传统的大学校园的布局结构一般严格按功能划分区域,由教学区、学生宿舍区、体育运动区及教师生活区组成。

由于当时在校生人数不多,校园面积并不是很大,师生教学、生活方式也比较简单,应该说是满足了当时高校使用功能上的需求。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以来,高校办学模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发生了变化,突出的特征体现在大学的科研功能日益突出,与社会的联系也日趋密切。

这一切促使了大学校园空间形式的进一步开放,校园规模的进一步扩张。

而现在一部分新的大学校园规划,并没有充分认识这种前提的变化,没有采用相应的对策,而只是将原有的功能分区模式简单地放大,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相关院系联系不紧密。

现代高等教育是多学科多层次的立体网络教育结构体系,产、学、研密切结合,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在保持管理上的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应为教师与学生提供相互交往的便利条件。

有的新校园规划设计仍不自觉地把它们分离开来,也有的学校在设计中虽然考虑了这个问题,但大多停留在二维构图的层面之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聚合场所,也就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功能作用。

(2)教学区、学生宿舍区、体育运动区之间距离远。

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人群其校内活动有其特殊的一面,那就是频繁而集中地往返于教学区、学生宿舍区、体育运动区之间。

现在大学校园的面积往往是原来的几倍、十几倍,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布局结构,功能分区过于集中,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距离过远,超出合理的步行范围,自然会给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会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3)对科研机构区、后勤服务区的忽视。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大学从原来单一教学为主的模式向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功能于一身的综合职能的方向转变。

这种新的发展变化趋势在当今新校园规划中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有的仍然把科研机构区、后勤服务区安排在校园较偏远的位置,不利于其与社会保持方便的联系。

从长远来看,会严重制约高校综合竞争力的发展和提升。

(4)道路与交通组织的观念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内部的环境质量。

传统的大学校园中车行交通流量有限,规划中通常以整齐的道路网和条块状的建筑分割校园空间,人车混行,主要道路直接穿过功能区。

随着高校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的提高,进入校园的车辆和行人数量都大大增多,交通状况变得相对复杂。

交通组织的观念应当进行相应改变,在道路规划阶段就应加以引导与限制。

否则最终带来的不仅是噪声与尾气的污染,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校内学习工作的环境质量。

3.过分讲究平面形式构图,忽视环境场所与校园特色的创造

许多新校区规划采用几何图案的大构图作为突出校园宏观空间特征的基本手法,而在具体的实施建造过程中,不够重视建筑组群的围合界面及其院落空间、若干层次环境场所的氛围营造。

然而正是它们作为校园非物质文化的基本载体,构成了包括校风与学风在内的校园文化传承的主要空间场所。

那些宏观图案式的二维几何构图在校园中通常会因为尺度过大而使人们无法感受到它的真实存在。

4.规划理念没落实到实处

时下,新校区的建设规划流行谈理念,如生态理念、空间理念、文化理念等。

然而,这些理念往往成为空洞的口号,甚至打着某些理念的幌子去做违反理念的规划设计。

5.没有做好新、老校区之间的衔接

当前某些高校新校区的建设,忽视了新、老校区之间的协调和衔接,造成了包括管理成本,运行成本在内的各项成本的巨额增加。

不仅造成对已有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加剧了学校各项资源的短缺。

因此,做好新、老校区间的协调和衔接,是学校决策者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国内高校新校区建设的一些具体案例

案例一河北农大:

把握校园空间意象,塑造良好育人环境

一、现代校园发展与环境心理学

“人塑造了环境,反过来环境塑造人。

”随着当代大学功能的多样化,学校规模不断地扩大,现代高等教育的内涵由传统的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并重,全面提高学生各方而素质的方向转化。

更加注重将校园的环境作为精神和知识交流的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提供一个自由、愉快、自在的学习场所。

校园环境呈现出整体性、自然性、人文历史性和综合性等发展趋势。

环境心理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多门学科,重点讨论建筑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物质环境有力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同时人作为环境的塑造者和使用者,也会对所处的环境产生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反应,并在长期的共生和演变中,或是改变环境适应自身,或是改变自身适应环境。

以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来进行校园设计,将学生的行为模式与校园环境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将有利于把握好校园的空间意象,塑造出尺度适宜、环境宜人、变化丰富的多层次室外空间环境,以适应当代教育改革的需求。

二、校园空间意象研究

1.意象

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识别和理解环境,关键在于能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

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为“意象”。

人们对空间的意象有助于个人充分利用和选择环境,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使个人建立起对环境的安全感和控制感,同时也是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此外,环境的公共意象提供了社会交往所必须的公共符号系统,促使公共活动和社会交往。

2.校园空间意象

校园环境中空间结构与社会文化涵义的结合物成为校园空间意象。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巴克在长期记录的基础上研究认为:

特定的社会物质环境与重复发生的活动模式之间存在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