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08348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濮阳市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濮阳市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濮阳市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濮阳市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濮阳市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濮阳市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濮阳市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濮阳市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濮阳市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濮阳市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最新】河南省濮阳市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水鉴别氯化钙和碳酸钙固体B.将煤干馏后制成煤气

C.从石油中分馏得到汽油D.将铜丝制成导线

2.下列化学肥料不属于复合肥的是()

A.碳酸氢铵B.硝酸钾C.磷酸二氢铵D.磷酸钙和硝酸铵的混合物

3.下列物质中,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A.氦气和氨气B.水和干冰C.水银和硫酸铜D.石墨和晶体硅

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蒸发液体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C.

稀释浓硫酸D.

点燃酒精灯

5.氯化钙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盐酸杂质,要除去杂质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至过量,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仍显中性()

A.碳酸钙B.氢氧化钙C.碳酸钠D.氧化钙

6.下列对实验现象和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瓶口产生白烟,说明盐酸具有挥发性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C.滴有品红的水通过活性炭后变无色,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7.我国南海发现大量新能源材料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则可燃冰属于()

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有机物

8.石蕊中含有石蕊精

.下列有关石蕊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B.石蕊精由19个原子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碳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21:

14

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甲和乙的溶液升温到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B.

℃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中,乙中的溶剂质量大于甲的溶剂质量

C.

℃5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甲物质

D.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甲析出的固体一定比乙多

10.各组物质能反应,而且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变大的是(  )

A.铝和硫酸铜溶液B.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C.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D.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

11.现有①石蕊、②盐酸、③氢氧化钙、④氢氧化钠、⑤碳酸钠五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顺序是()

A.①②③⑤④B.②③⑤④①C.①②⑤③④D.③④①⑤②

12.在点燃条件下,取16g可燃物X与一定质量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18g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则X中含有C、H元素质量比是4:

3

B.生成

的分子个数比为1:

3

C.在生成物中二氧化碳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计量数比是2:

3

D.X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3.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

,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NaOHB.

C.

D.

14.

的相对分子量都是84,将他们以任意比混合后,测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15.请选择合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x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_;农业上常用作复合肥料的盐是___________。

16.净化水时加入________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或异味;生活中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除去水中的细菌的方法是________;高铁酸钠

是一种高效净水剂,其制备方法是: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7.河南温县的铁棍山药闻名全国。

铁棍山药中含有淀粉、糖蛋白、维生素C、多种氨基酸和少量的水分等,还有铁、铜、锌、锰和钙等。

(1)铁棍山药不能补充的营养素是_________。

(2)铁棍山药中的“铁、铜、锌、锰和钙”是指___________(填“单质”、“离子”或“元素”)。

(3)铁棍山药中的维生素C可预防____________病。

18.小明用一定量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3%的氯化钠溶液。

(1)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2)在配制过程中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

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周后,除观察到铁丝生锈,还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打开K后,观察到铁锈消失,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随着盐酸的滴加,过一会观察到烧杯内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

三、推断题

20.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A、B、C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是氧化物,C、D、E均属于碱,E为蓝色。

(1)写出化学方程式C→B:

_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化学式是:

________;

(3)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四、简答题

21.“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___________?

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成立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①制备的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③和②相比,③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装置④收集氢气,气体从a端进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用水鉴别氯化钙和碳酸钙固体,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溶于水,所以能鉴别,物质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将煤干馏后制成煤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从石油中分馏得到汽油,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将铜丝制成导线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A

【详解】

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

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C、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D、磷酸钙和硝酸铵的混合物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

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石墨和晶体硅都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分别是由碳原子、硅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蒸发液体时,为防止液体局部受热而飞溅,所以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正确,B、用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要遵守:

左物右码,,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

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正确,D、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正确,故选B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5.A

【详解】

A、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作为气体会散失到空气中,氯化钙是需保留的物质,碳酸钙不溶于水,过量时可通过过滤除去,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在没指示剂的情况下可能过量,且氢氧化钙微溶,水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可通过是否有气泡放出判断盐酸是否除去,但生成的氯化钠是新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D、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除去盐酸,但过量后与水可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情况与B相似,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要除去少量的盐酸杂质,加入的物质必须能与盐反应,另外要求不使用指示剂,要使盐酸恰好被除去,其反应现象必须能反映出盐酸被除净,且所加物质过量对溶液酸碱性可能不会产生影响。

6.C

【详解】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有白雾出现,而不是白烟,故A错误;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溶液变红,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使滴有品红的水变无色,故C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C。

8.C

【详解】

A、石蕊精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石蕊精是由石蕊精分子构成的,1个石蕊精分子是由19个原子构成,故B错误;

C、石蕊精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

(1×7):

(16×4):

14=84:

7:

64:

14,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正确;

D、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

(16×4)≠21:

14,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比较同一物质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时,不一定将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完全计算出来,可利用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比较,既快捷又准确。

9.B

【详解】

A、t1℃时甲和乙的溶液升温到t2℃,只强调温度没强调是否为饱和溶液或者是否质量分数相等,没法比较后状态的质量分数问题,故A错误;

B、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饱和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当溶液质量一定时,溶质质量越大,则溶剂质量越小,故B正确;

C、由溶解度曲线知,t2℃是甲的溶解度大于80g,故t2℃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甲物质大于40g,故C错误;

D、由于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t2℃降到t1℃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后溶解度减小的幅度大,甲析出晶体多,质量不知道,无法确定,但温度低于t1℃时,析出的量也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

A、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3Cu+Al2(SO4)3,每54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192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每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100份质量的碳酸钙沉淀,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的质量会增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明确物质间的反应、溶解物质的质量与所析出物质的质量的差值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当析出质量小于所溶解质量时,所得溶液质量会大于反应前溶液。

11.C

【详解】

石蕊是紫色溶液,根据颜色,首先鉴别出石蕊。

剩余溶液中盐酸为酸性,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为碱性。

根据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的性质,可以鉴别出盐酸。

根据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有气体生成,可鉴别出碳酸钠溶液;根据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可鉴别出氢氧化钙溶液,最后一种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所以,被依次鉴别出来的是石蕊,盐酸、碳酸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故顺序为:

①②⑤③④。

故选C。

【点睛】

解此类题的思路是:

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

12.C

【分析】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22g+18g﹣16g=24g,X中碳元素质量=22g×

=6g,氢元素质量=18g×

=2g,氧元素质量=22g+18g﹣24g-6g﹣2g=8g,

X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个数比为

,即X的化学式是CH4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4O+3O2

2CO2+4H2O。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X中含有C、H元素质量比是:

6g:

2g=3:

1,故A错误;

B、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

2,故B错误;

C、在生成物中二氧化碳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计量数比是2:

3,故C正确;

D、X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D错误。

故选C。

13.C

【详解】

A、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产生氨气和水,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不可以共存,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和两种物质都不反应,可以共存,符合题意;

D、氯化铵和硝酸银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存在于该溶液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4.D

【详解】

因NaH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23+1=24,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将NaH看成Mg,则在混合物中存在碳与氧的质量比为12:

16×4=12:

48,

设:

氧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

,解得x=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明确混合物的组成,将NaH看成整体是解答的关键,然后利用组成中质量之比等于质量分数之比来解答即可。

15.CH4KNO3(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甲烷具有可燃性,是可用作燃料的最简单的有机物,其化学式为:

CH4;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是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盐,其化学式为:

KNO3。

点睛: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16.活性炭煮沸NaCl

【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能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加热煮沸能杀死水中的细菌,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转化为不溶性钙镁化合物,故可以使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和除去水中的细菌;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X+5H2O,反应前含有2个Fe原子,13个O原子,10个H原子,7个Na原子,3个Cl原子,反应后含有2个Fe原子,13个O原子,10个H原子,4个Na原子,故3X中含有3个Na原子和3个Cl原子,说明X中含有1个Na原子和1个Cl原子,故是NaCl。

17.油脂元素坏血病

【解析】

(1)根据铁棍山药的成分可以看出,不含有的营养素是油脂,故填:

油脂;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铁棍山药中的“铁、铜、锌、锰和钙”是指元素,故填:

元素; (3)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故填:

坏血。

18.25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解析】

(1)配制50g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的氯化钠的质量为50g×3%=1.5g;所以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5g

6%=25g;故答案:

25;

(2)称量时用到托盘天平,量取时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溶解时用到烧杯、玻璃棒;其中玻璃仪器包括:

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故答案:

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19.烧杯中导管内的液面上升;Fe2O3+6HCl=2FeCl3+3H2O;

盐酸和铁反应生成生成氢气,从导管口逸出

【解析】

试题分析:

铁丝生锈时要吸收空气中的氧气,瓶内的气压减少,所以烧杯中导管内的液面上升,当盐酸反应完铁锈后,就会和铁发生反应生成气体。

考点:

酸的性质和变化

20.Ca(OH)2+CO2=CaCO3↓+H2O;NaOH;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

【分析】

根据“E为蓝色”,则E为含有铜离子;根据“A、B、C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是氧化物”,则A为氧化钙;根据“C、D、E均属于碱”,则C为氢氧化钙;结合图框,则B为碳酸钙,D为氢氧化钠,E为氢氧化铜,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

(1)反应C→B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根据分析,D为氢氧化钠,故D的化学式是:

NaOH;

(3)根据分析,C为氢氧化钙,故C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

21.3:

1或1:

3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必然相等

【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个数比为2:

6=1:

3。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3:

1或1:

3;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必然相等。

22.

控制反应的速率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详解】

(1)该制取气体装置是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且在试管口有一棉花团,是用高锰酸钾加热来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流漏斗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

装置③的优点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

(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用图示装置来收集,应该从a端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