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工作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5961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堂工作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食堂工作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食堂工作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食堂工作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食堂工作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堂工作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docx

《食堂工作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堂工作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堂工作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docx

食堂工作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

渡普中学食堂工作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一、细菌性痢疾

一、概述: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夏秋季节最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引起,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

患者中以急性非典型菌痢和慢性隐匿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4.流行病学特征:

以夏秋两季多见。

三、临床表现:

(一)急性菌痢:

1.急性典型菌痢:

起病急,畏寒、发热,伴头昏、头痛、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及腹痛、腹泻,粪便开始呈稀泥糊状或稀水样,量多,继则呈粘液或黏液脓血便,量不多,每日排便十次至数十次不等,伴里急后重。

左下腹压痛明显,少数患者发生继发性休克。

2.急性非典型菌痢:

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腹痛轻,腹泻次数少,粘液多,一般无肉眼脓血便,无里急后重。

3.急性中毒型菌痢:

此型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突然高热起病,肠道症状不明显,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分为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脑型(呼吸衰竭型)、混合型。

(一)慢性菌痢:

病情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以上者称作慢性菌痢。

分为以下三型:

1.急性发作型;2.迁延型;3.隐匿型;

四、治疗:

(一)急性菌痢治疗:

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

退热、补液。

中毒症状严重时可用糖皮质激素。

3.病原治疗:

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磺胺类等。

4.中毒性菌痢治疗包括抗感染、控制高热和惊厥、循环衰竭治疗、防治脑水肿和呼吸衰竭等。

(二)慢性菌痢治疗:

1.寻找诱因,对症处理。

2.对于肠道粘膜病变经久不愈者,同时采用保留灌肠疗法。

五、预防:

早期发现患者和带菌者,早期隔离,直至粪便培养隔日一次,连续2-3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没有大便培养条件地方,病人要治疗10天到两周以后解除隔离。

【思考题】

1.痢疾杆菌分为哪四群?

2.急性典型菌痢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3.怎样预防菌痢?

【选择题】

1.哪一项不是急性菌痢传染源?

A.菌痢患者B.痢疾杆菌带菌者C.苍蝇D.慢性隐匿型菌痢患者

2.急性菌痢患者腹痛常出现在哪个部位?

A.右上腹B.右下腹C.左上腹D.左下腹

3.下面哪一项不是慢性菌痢临床类型?

A.急性发作型B.迁延型C.隐匿型D.逍遥型

4.急性菌痢一般不会出现下列哪项并发症?

A.肠穿孔B.败血症C.溶血尿毒综合征(HUS)D.关节炎

5.急性菌痢病原治疗,不能选用哪类抗菌药物?

A.氟硅诺酮类B.氨基糖甙类C.三代头孢菌素D.万古霉素

【答案】

选择题:

1.C2.D3.D4.A5.D

二、高致病性禽流感

一、概述: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一种人、禽、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全球首例人类禽流感发生于1997年5月香港,是一名3岁儿童。

目前已知感染人类禽流感病毒血清亚型有H5N1、H7N7和H9N2三种。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流感样症状,小儿和老人易并发肺炎,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终发展为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二、病原学:

H5N1血清亚型属于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病毒。

三、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主要是病禽或带病毒禽类。

目前尚无人传人确切证据。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7天,一般为1-3天。

五、疫情报告: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思考题】

1.禽类发生禽流感疫情时,人类因接触病禽只是极少数被感染,为什么还要引起如此高度重视?

2.简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鉴别诊断?

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选择题】

1.全世界第一例人禽流感病例在何年何地确诊?

A.1999年在香港B.1997年在香港C.1999年在中国D.2003年在越南

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传播途径?

A.消化道B.呼吸道C.皮肤D.血液

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属于哪类法定传染病,发生流行时按哪类传染病管理?

A.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B.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C.属于甲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D.属于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4.以下哪项不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应用抗病毒药物目?

A.预防再次感染B.抑制病毒复制

C.减轻病情D.缩短病程

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多发生在哪个季节?

A.春夏B.夏秋C.冬春D.秋冬

【答案】

选择题:

1.B2.B3.A4.A5.C

三、流行性出血热

一、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二、流行病学:

主要是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垂直传播、消化道传播。

三、诊断:

(一)突然原因不明高热,可伴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胃肠道、类肝炎症状。

(二)注意观察出血热特有三红征及三痛征。

(三)血常规出现PLT下降,异淋细胞,白细胞上升。

(四)肾损害发生极早。

(五)早期行肾脏B超检查。

(六)密切观察临床经过。

(七)特异性抗体检测。

【思考题】

1.试述早期诊断要点?

2.简述流行性出血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因?

3.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治疗要点是哪些?

【选择题】

1.流行性出血热病原体是:

A.细菌B.立克次体C.汉坦病毒D.螺旋体E.原虫

2.我国流行性出血热最主要传染源是:

A.家鼠B.黑线姬鼠C.红背鼠D.棕背鼠E.豚鼠

3.流行性出血热最易侵犯器官是:

A.脑B.肝C.肺D.肾E.脾

4.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主要原因是:

A.小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外渗、血容量锐减

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C.心肌损伤

D.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E.继发感染

5.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多发生于病程:

A.4-6天B.6-8天C.一星期内D.2-3病日E.多尿期以前

【答案】

选择题:

1.C2.B3.D4.A5.A

四、鼠疫

一、概述: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以鼠蚤为媒介传播,传染性极强,病死率高。

我国将其列为甲类传染病之首。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主要是鼠类和多种啮齿类动物,人间鼠疫各型患者均可成为传染源,以肺鼠疫患者最为重要。

2.传播途径:

(1)经鼠蚤传播:

通过“鼠-蚤-人”传播方式是鼠疫主要传播方式。

(2)接触传播

(3)经空气飞沫传播

3.流行特征:

(1)自然疫源性:

世界各地存在许多自然疫源地,鼠间感染长期持续存在,随时对人类构成威胁。

(2)明显季节性:

多发夏秋季节。

(3)患者年龄、性别和职业性:

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为主,野外作业者是高危人群。

三、临床表现:

(一)腺鼠疫:

最常见类型,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

(二)肺鼠疫:

起病急骤,寒颤高热,发展迅速,具有严重中毒症状。

(三)败血症型鼠疫:

此型最凶险,又称暴发型鼠疫。

(四)其它少见类型:

如皮肤鼠疫、脑膜炎型鼠疫、眼鼠疫、肠鼠疫、扁桃体鼠疫等。

四、诊断:

(一)流行病学史:

起病前10日曾到过疫区或有接触可疑动物或患者史。

(二)临床表现:

有下列表现之一应高度怀疑鼠疫:

1.起病急骤,畏寒发热,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迅速衰竭。

2.咳嗽、胸痛、血性痰、呼吸急促、紫绀,症状严重而体征相对较轻。

3.急性淋巴结炎,发展迅速,因局部剧痛而采取强迫体位。

(三)实验室:

是确定本病最重要依据。

从患者淋巴结穿刺液、血、痰中检出鼠疫杆菌,或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

五、治疗原则:

链霉素是首选。

【思考题】

1.鼠疫病原及传染源各是什么?

传播途径有哪些?

2.鼠疫临床上分哪几型?

最常见是哪型?

其临床特点如何?

最凶险是哪型?

3.鼠疫诊断依据是什么?

如何确诊?

【选择题】

1.关于鼠疫下列概念正确是:

A.曾是甲类传染病,现已绝迹

B.仍是甲类传染病,但可在24h之后报告

C.甲类传染病之首,应立即报告

D.是乙类传染病,但应按甲类处理

2.人间鼠疫和鼠间鼠疫关系是:

A.人间鼠疫和鼠间鼠疫无关

B.人间鼠疫流行总是发生在鼠间鼠疫之后

C.鼠间鼠疫流行总是发生在人间鼠疫之后

D.人间鼠疫和鼠间鼠疫流行几乎同时发生

3.关于鼠疫流行病学特征下列概念正确是

A.是外来性传染病,我国不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

B.由于家鼠也能传染,故没有季节性

C.人群大多易感,所以无性别年龄之分

D.夏秋季多发,男性、野外作业者多见

4.鼠疫杆菌特点是:

A.革兰阴性杆菌,具有鞭毛和芽孢,能运动

B.革兰阴性杆菌,只产生内毒素

C.抵抗力较强,既耐寒又耐热

D.革兰阴性杆菌,既产生内毒素又产生外毒素

5.关于腺鼠疫下列概念错误是:

A.腺鼠疫淋巴结可以挤压尽早排脓

B.最常见临床类型

C.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

D.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

【答案】

选择题:

1.C2.B3.D4.D5.A

五、霍乱

一、概述: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甲类传染病之一。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传染源。

2.传播途径:

(1)粪-口途径传播

(2)生活接触传播(3)苍蝇传播(4)水

(5)食物

3.流行特征:

我国发病季节一般在5-11月,而流行高峰多在7-10月。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1-3天,典型霍乱病程分为三期。

(一)泻吐期

(二)脱水期

(三)反应恢复期:

极少数病人尚未出现吐泻症状即发生循环衰竭而死亡,称为“暴发”或“干性霍乱”。

临床根据脱水程度将霍乱分为轻、中、重型

临床表现

轻型

中型

重型

脱水(体重%)

5%以下

5-10%

10%以上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疑似病例(符合下列之一者):

1.具有典型临床症状:

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它原因可查者。

(三)确诊病例(符合下列之一者):

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2.霍乱流行期间疫区内,凡有典型症状,虽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它原因可查者;

3.在病原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轻型患者。

六、治疗原则:

预防脱水、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补液是治疗本病最关键环节。

七、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6天,隔日粪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出院。

无细菌培养条件,隔离患者至症状消失15天。

2.陪护者和病人同时采便,二次阴性时和治愈病人同时出院。

【思考题】

1.霍乱病原菌及传染源各是什么?

传播途径有哪些?

2.简述典型霍乱病程分几期?

霍乱患者临床分型有几种?

3.简述霍乱确诊标准?

【选择题】

1.霍乱潜伏期是:

A.1-7天B.1-3天C.3-5天D.7-9天

2.有极少数霍乱病人尚未出现泻吐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