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586978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docx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docx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标】青年大学生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坚定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信念,用实际行动把美好理想化为现实。

【教学重点】理想信念的科学概念;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理想信念的确立、追求和实现。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树立最高理想,坚信社会主义信念,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如何把理想化为现实等问题。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时数]:

4学时

引言

同学们,我们已经上了大学,可以说理想已经实现了,那么在大学阶段我们是否还需要什么理想信念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理想信念问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追求,确实应该祝贺你们,时代的幸运儿。

但是当上大学已不再是你们的理想,而是摆在你们面前的一个真实目标。

那么我们该如何读大学,读完大学以后干什么?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也可以说仍然需要理想信念的支撑,因为大学是你们人生新的起点,未来在你们不断的思索中,展开了腾飞的翅膀。

名言: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我国诗人流沙河这样写道。

的确,理想是人生不竭动力的源泉,而信念又给追求理想提供了认识和情感的基础。

理想和信念共同构成人的动力系统,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信念的确立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自觉努力的结果。

青年大学生要确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首先必须对理想信念本身有所了解、有所选择。

(一)理想的义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

孔子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今天,理想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包含三层含义:

实践,追求和目标体现。

2、理想的特征

第一,现实可能性。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主体的需要、价值、人生观等影响着人的理想的形成。

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

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它最终是能够实现的。

否则就是空想和幻想。

第二,时代性。

理想的时代性是指不同的时代,理想也具有不同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理想不是人们头脑里面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只能把争取获得较多的劳动产品、克服生活的极端困难作为自己的理想,不可能产生用电脑控制生产的理想。

同样,在奴隶社会,奴隶有反抗奴隶主的压迫、向往人身自由的理想,而不可能产生共产主义的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会产生“超共产主义”的理想。

第三,阶级性。

理想的阶级性是指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理想内容与形式,一般是与本阶级利益相关的理想内容。

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是从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出发的,没有也不可能有各个阶级都信奉的超阶级的社会理想。

如资产阶级的理想是尽可能多地攫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追求资本主义制度的永世长存。

无产阶级的理想则是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实现共产主义。

因此,各阶级的理想大多会从维护本阶级利益的现实出发而设计,也具有实现本阶级意志的可能。

第四,超前性。

理想源于现实、产生于实践,它是人们在对现实的认识、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观念的形式形成的一种预想的未来形象。

是以预见的方式朝前地反映未来的。

这就是说,理想所描绘的内容不是现实,而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这种想象是以对现实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分析研究为根据的,它高于现实、超过现实,它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对人们有鼓舞作用。

脱离的现实的理想就可能成为空想或幻想,而低于现实的理想又不具备理想的基本特征而不能构成理想。

第五,实践性。

主要是指理想的内容与形式必须具有实践的特征,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同时也具有实现可能的实践活动。

一定的理想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

一个人的理想总是随着他所参加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

由于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人们的要求以及所追求的理想也就不一样。

理想图式一旦形成,就会作为认识的初步结果参与实践过程。

它一方面给人生的进取提供一个导向,另一方面也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检验、修改和发展。

理想不能在单纯的观念形态的范围内实现,也不能依靠单纯的思想力量来实现,而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3.理想的类型

(1)从理想的性质与层次:

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

(2)从理想的时序上:

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3)从理想的对象上: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从内容上①社会政治理想:

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设想、追求和向往;②道德理想:

指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人格,做人标准;③职业理想:

人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要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④生活理想:

人们对一定的生活方式、生活标准、以及对物资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

①个人理想:

处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的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设想。

包括个人具体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

②社会理想:

指社会机体主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只在全社会应该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二者的关系:

社会理想决定制约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目标一致,实现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方向相反,就不易实现,实现了也会造成损害;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社会理想依赖于个体理想的得实现。

本部分内容需要同学们理解具体的含义,而无需记忆这些概念的名词,有助于我们把握理想的内涵,从而确立适合自己的理想目标。

(二)、信念含义和特征

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居里夫人说过:

“理想的琴键扣动奋斗的琴弦,才能奏出人生最美妙动听的乐章。

”说得就是信念。

1、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以认识为基础,以情感为关键,以意志为保证。

只有对某种事物有了具体的认识,产生一定的情感,才能具备鉴定的意志,三者的统一就构成了信念,也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证。

2、信念的特征

①稳定性:

一旦形成,终生不渝并具有巨大惯性。

②多样性:

人们需要的丰富多彩,导致信念的丰富多样

③执著性:

努力身体力行,不达目的是不罢休

④亲和性:

志同道合:

德同则相聚,道合须志同

⑤实践性:

根源于实践并积极反作用于实践

3、信念与信仰

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层的表现形式。

包括对虚幻世界的、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中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的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后者是我们主张的信仰。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案例:

马加爵在行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

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

”这番话有种直指内心的力量,那是他回首二十多年生命历程所做的最后感悟,每一字都显得格外的沉重。

没有理想的,也许并不是马家爵一个人。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信念就是推进的风帆。

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险滩。

大学时代,正是人生风华正茂之际,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将帮助一代有为青年扬起生命的风帆,开辟和探索人生新的航程。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放在突出的位置,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才能解答好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同学们普遍面临一系列人生的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指引自己顺利走好人生的路途。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习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同学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相联系,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才之果。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有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开始有所动摇,对于我国能否继续坚持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等等问题表示出一种担忧和怀疑。

出现了重视物质利益,淡化理想信念;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重视生活理想,忽视道德理想;社会政治理想模糊的令人堪忧的倾向。

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多元化甚至迷失的现象,价值观越来越功利化。

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显得至关重要。

案例:

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英国广播公司1999年在国际互联网上以“谁是本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为题作了一项民意调查。

日前,该公司公布了这项调查的结果,共产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德国人卡尔·马克思在众多候选人中名列榜首。

1818年出生于德国的卡尔·马克思是19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曾先后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进行过革命活动。

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阶级斗争的理论,并号召无产者行动起来与统治阶级作斗争,以实现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

马克思其他有影响的著作还有《资本论》。

挪威网民托里森称马克思是现代政治学之父。

美国网民卡波尔认为,马克思最为精确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运作机制,对人们了解19世纪和20世纪的世界同样有效。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道:

?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自私的,有限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永恒地发挥作用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确信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并用这一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科学的信念,是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重要前提。

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科学性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经过多年努力探索的经验与理论的结合,是被社会实践证明的科学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大多数人民利益,以解放全人类为最高目标,因此是崇高的。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验证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与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关系密切,与人民群众同命运,以批判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实践的验证作为评判标准。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改变地整个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证实了这点说法,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目标,如果没有改变世界的目标,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也不可能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放光彩。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但很多同学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恨透彻,特别认为这个问题虚空的想法更值得我们探讨。

因此,有必要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是指个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未来生活目标上的向往和追求。

共同理想,则是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目标和共同奋斗目标。

共同理想是包含并反映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的。

共同理想又制约着个人理想。

共同理想要依赖于个人理想的实现才能算得真正的实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困难胜利的强大的精神武器。

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自觉把自己的理想与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否则只顾自己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

我们一定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说得好:

“理想是彼岸,现实是此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唯有实践才是连接两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一)立志当高远

“立志”对于个人得成功与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时期。

志向是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远大的志向如太阳,具有永不枯竭的热能,如灯塔,具有永远指路的功能。

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人生哲学中,非常重视讲“志向”。

“志向”这个词具有两方面的涵义:

一是确立一个目标和方向;二是以顽强的意志去追求它。

诸葛亮说:

“志当存高远。

”宋代文学家苏轼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证明,在青年时期确立起来的远大志向是此后事业成功的关键。

因此,我们青年大学生应该树立高远的志向。

(二)立志做大事

首先,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个人理想只有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结合起来,和人民利益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才有意义。

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的理想,最终不能实现或实现的不是很好。

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个人理想才能顺利实现。

其次,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但我们要正确理解如何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正确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国家的关系,小事、平凡工作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

只有首先做好自己身边的小事,才能为社会主义真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自己日常工作的奉献过程本身就是服务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过程。

再次,强调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一致性。

另一个方面,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抹杀个人理想,关键是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三)立志须躬行

古人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雄心壮志需要有步骤,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不让它有一步落空。

单有了崇高的理想,如果自己不身体力行,再好的理想也是一句空话。

伟大出自平凡,社会需要英雄人物,但同时平凡的劳动者也是需要的。

只要我们身体力行,认真朝自己的理想目标奋进,最终会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理想目标。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在理想和信念方面认识上的误区和态度上的偏颇,会左右着人们追求理想的行动,从而影响到理想的实现。

因此,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艰巨性和曲折性,以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来追求理想是非常必要的。

(一)理想实现过程的艰巨性、曲折性和长期性

1、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

名人名言

李大钊当年所指出的:

“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的事。

”这说明,愈是美好的事物越有趣,但我们付出的努力也就越大。

2、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

任何理想的实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困难与挫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所以要实现理想,必须具有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敢于面对曲折,寻找机遇,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这是由理想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3、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

理想有是长期的任务,永无止境,理想目标是连续的,一项目标实现后,就会出现新的理想目标,追中实现最高理想。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理想的这种长期性,正确处理各种性质理想的关系,实现最高的理想目标。

(二)正确处理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马克思曾经指出:

“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学会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古代思想家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想的实现就是一个奋斗的历程。

理想实现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坎坷的。

理想实现的过程中,有必然性的发展,也有偶然性的机遇;有稳定平安的状态,也有动荡不安的岁月;有顺境和成功,也有逆境和失败。

我们应该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对待这一切,敢于迎接各种挑战。

在理想的道路上,由于每个人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境遇。

在境遇中有顺境和逆境,幸运和厄运之分。

理想道路的宽阔平坦,就是我们常说的顺利的环境。

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它所提供的良好条件,比较容易的做出成绩来。

理想道路的曲折,即所谓逆境就是人们向着理想的目标奋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不顺利的境遇。

而所谓顺境和逆境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他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顺境和逆境还可以相互转化。

在顺境的情况下,一定要居安思危,多想人生道路上的艰辛,看到生活的曲折,做好吃苦受挫的思想准备;还要善于自我节制。

因为在优越的情况下,容易使人只顾享乐,忘记艰辛。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理想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

当理想确立之后,就是该付诸行动的时候了。

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往往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

因此,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理想实现的基础。

在理想实现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与现实的矛盾,给我们带来许多困惑。

到底理想是否正确,什么样的途径才能保证理想实现等问题,必定成为当代大学生思考得问题,因为我们在理想的实现过程中同样会遭遇这些问题。

因此,首先要求我们正确处理这个关系,在遭遇挫折时不灰心,在胜利来临时不骄傲,不断把我们的理想推向新的阶段。

1、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第一,理想不等于现实。

实现理想的路径沿着这个路径进行:

现实→理想(现实)→现实(理想)→……理想。

但我们必须明白,理想不等于现实。

如果用数学公式可以表述为:

理想=真善美,现实=真善美+假恶丑,因而,理想≠现实。

这一公式一方面说明理想就是理想,现实就是现实。

第二,现实是理想的基础。

如果理想脱离了现实基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现实孕育的理想,同时也是新的理想产生的起点。

第三,理想高于现实。

理想必须超越现实,否则就不能称为理想而只能等同于现实。

第四,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一定的条件。

如正确的路径方法、合理的基础,坚强的意志等。

2、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与现实存在对立的一面。

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与“实然”的矛盾。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一个恒久的难题。

一般来说,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其次,道德理想与现实道德水平的矛盾再次,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的矛盾。

最后,生活理想与现实经济条件的矛盾。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理想的实现尚需要信念的保证,追求理想必须具有执著的信念。

没有对理想的执著,要想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以认识为基础,以情感为关键,以意志为保证。

信念源于理想,又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家民族社会服务的理想,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信念。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当代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创造条件。

(1)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

理想的形成与确立,只是通往理想彼岸的第一步。

有了美好的理想,如果不为之奋斗,不把它化作改造现实的实际行为,那么,再美好的理想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

理想不是生活的点缀品,不是供人欣赏的风景画,它是必须付诸于行动、通过艰苦努力而实现的人生目标。

个人理想的实现,要靠每个人的实际行动。

然而,在大学校园中,有的同学却只有美好未来的蓝图,而没有具体的实际行动;期望成为专家、能人,但在学习上却不肯下苦功夫;喜欢谈论理想、前途,却没有脚踏实地地去付诸努力,总是幻想付出最小的代价,而获得最大的效果。

这样的人,往往一天一个理想,始终徘徊在现实的此岸,永远到不了理想的彼岸。

毫无疑问,以实践为桥梁,用自己的辛勤的双手,开辟到达理想境界的通途,就当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品格。

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一个一个地实现近期目标,逐渐积累,才有可能实现远大理想。

(2)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

我党靠艰苦奋斗起家,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使我们的传家宝,也是我们幸福生活实现的保证。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

艰苦奋斗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条件;是我国情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成才的基本条件。

因此,我们必须继承这种艰苦奋斗的传统。

今天我们坚持艰苦奋斗与过去具有不同的含义。

不仅仅要求我们坚持勤俭朴素的生活方式,同时主要要求我们运用这种精神动力。

艰苦奋斗的确是一种勤俭朴素的生活方式,但如果我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那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讲艰苦奋斗,主要是强调它所蕴含的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自强不息的思想品格、绵延不绝的力量源泉。

没有这种力量,中国的革命不会成功,“两弹一星”上不了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

现在有的同志认为,艰苦奋斗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了WTO后,需要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过去战争年代和困难时期,讲艰苦奋斗十分需要,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可以不再讲了,等等。

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

我们之所以大力提倡艰苦奋斗,是因为它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艰苦奋斗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得失观,正视艰难,直面挫折,奋勇当先。

它凝聚着强烈的进取精神,不仅强调艰苦朴素,更提倡不懈的追求和奋斗;凝聚着无私的奉献精神,倡导的是牺牲自我,造福人类,振兴中华;凝聚着博大的科学精神,反映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客观规律。

这些,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也是必不可少的。

[思考题]:

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和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作用。

2、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

3、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何关系?

4、结合历史与现实,他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

《共青团的义务》,《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毛泽东:

《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推荐书目]:

1、刘宏伟、廉清: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冯天策:

《信仰导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罗国杰编:

《理想信念与“三观”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