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煤质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5680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长煤质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子长煤质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子长煤质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子长煤质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子长煤质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子长煤质分析报告.docx

《子长煤质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长煤质分析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子长煤质分析报告.docx

子长煤质分析报告

RevisedonNovember25,2020

 

子长煤质分析报告

子长煤质分析报告

1、煤质分析

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物理性质:

5号和3号煤均呈黑、灰黑色,条痕色为褐黑色。

玻璃光泽,沥青光泽,阶梯、参差断口,内生裂隙发育,局部垂直节里多被方解石薄膜充填,燃烧浓烟。

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

视密度:

5号煤层为~1.43g/cm3,平均1.36g/cm3;3号煤层为~1.39g/cm3,平均1.31g/cm3。

宏观煤岩特征:

煤岩组分为亮煤和暗煤,多呈条带状分布。

少量镜煤以条带或扁平透镜状夹于亮、暗煤之间,丝碳含量较少;煤岩类型:

5号煤以半光亮型、半暗淡型为主,光亮型少量,3号煤以半光亮型为主。

煤的变质程度:

根据煤的物理性质、宏、微观煤岩特征、镜煤最大反射率等特征表明,区内煤层为ll变质阶段的低变质烟煤,属气煤范畴。

煤的化学性质

1、工业分析

(1)全水分(Mt)、水分(Mad)

5号煤层原煤全水分含量为~%,平均%;水分含量~%,平均2.51%;浮煤水分含量~%,平均%。

3号煤层原煤全水分含量为~%,平均%;水分含量~%,平均2.86%;浮煤水分含量~%,平均%。

两层煤属低水分煤。

(2)灰分(Ad).

5号煤层原煤干基灰分产率(Ad)变化在~%之间,平均%;浮煤干基灰分产率(Ad)变化在~%之间,平均%。

3号煤层原煤干基灰分产率(Ad)变化在~%之间,平均%;浮煤干基灰分产率(Ad)变化在~%之间,平均%。

两层煤均属低~中灰分煤,根据区内l00多个煤样统计结果,原煤灰分低于10%的样品占73%,以低灰分煤为主。

经比重液洗选后的浮煤,灰分较原煤有大幅度的下降,平均降幅达到55%,灰份值均降到10%以下,全为特低灰级煤。

(3)挥发分(Vdaf)

5号煤层原煤可燃基挥发分产率(Vdaf)变化在36.23~46.66%之间;浮煤可燃基挥发分产率(Vdaf)变化在~%之间,平均%。

3号煤层原煤可燃基挥发分产率(Vdaf)变化在~%之间,平均39.52%;浮煤可燃基挥发分产率(Vdaf)变化在~%之间,平均39.53%。

两层煤浮煤可燃基挥发分产率(Vdaf)均大于37%,均属高挥发分煤,这也是区内煤类单一的原因所致。

2、元素分析

5号煤层原煤平均碳(Cdaf)含量%、氢(Heaf)%、氮(Ndaf)%、氧(Odaf)%,碳氢比、氮氢比;浮煤平均碳(Cdaf)含量%、氢(Hdaf)%、氮(Ndaf)%、氧(Odaf)%,碳氢比、氮氢比。

3号煤层原煤平均碳(Cdaf)含量%、氢(Hdaf)%、氮(Ndaf)%、氧(Odaf)%,碳氢比、氮氢比;浮煤平均碳(Cdaf)含量%、氢(Hdaf)%、氮(Ndaf)%、氧(Odaf)%,碳氢比、氨氢比。

3.有害元素分析

(1)全硫(St,d)

原煤全硫:

5号煤层原煤全硫(St,d)含量变化在O.24~之间,平均%;3号煤层原煤全硫(St,d)含量变化在~之间,平均%。

浮煤全硫:

5号煤层浮煤全硫(St,d)含量变化在~之间,平均%;3号煤层原煤全硫(St,d)含量变化在~之间,平均%。

5号和3号煤层绝大地区均为特低硫煤,仅在羊马河井田y13号孔为低硫煤。

洗选后的浮煤均为特低硫煤。

各种硫(St,d、Sp,d、So,d):

5号煤层硫分中的有机硫(St,d)、硫化物硫(Sp,d)和硫酸盐硫(So,d),平均值分别为%、和%%;浮煤各种硫的平均值分别为%、%和%。

3号煤层原煤各种硫的平均值分别为%、%和6%;浮煤各种硫的平均值分别为%、%和%。

两层煤的硫均以有机硫和硫化物硫为主,洗选后硫化物硫降幅较大,有机硫相对变高。

(2)磷(Pd)

5号煤层原煤磷含量为~%,平均%;浮煤磷含量为~%,平均%。

该煤层仅在羊马河井田y9孔为中磷煤,其他区均为低磷煤。

3号煤层原煤磷含量为~%,平均%;浮煤磷含量为~%,平均%。

该煤层仅在羊马河井田y16孔为中磷煤,其他区均为低磷煤。

5号煤层经洗选后含量变化不大,仍为低磷煤;3号煤层经洗选后磷含量降幅较大,降为低磷煤。

(3)砷(As,ad)

5号煤层原煤砷含量为﹤1~16×l0-6,平均﹤×10-6;浮煤砷含量为﹤1×l0-6,平均﹤1×l0-6。

3号煤层原煤砷含量为﹤1~16×l0-6。

平均﹤×l0-6;浮煤砷含量为﹤1×l0-6,平均﹤1×l0-6。

两层煤原煤砷含量均较低,变化在﹤1~l6×10-6之间,平均值均为﹤4×10-6,经洗选后两层煤砷含量值均低于l×10-6。

(4)氟(Fad)

5号煤层原煤氟含量为75~167×10-6,平均×10-6;浮煤氟含量为4~120×10-6,平均×10-6。

3号煤层原煤氟含量为4~167×10-6,平均×10-6;浮煤氟含量为3~25×10-6,平均×10-6。

两层煤经洗选后氟含量均有所下降。

煤在燃烧后,仅有5%氟化物残留在煤灰中,95%氟化物多以SiF4-H2F2等形态挥发出来而污染环境。

但由于本区煤氟含量低,不会造成对环境的危害和污染。

(5)氯(Cl,d)

5号煤层原煤氯含量为~%,平均%;浮煤氯含量为~%,平均%。

3号煤层原煤氯含量为~%,平均%;浮煤氯含

量为~%,平均%。

3号煤主要质量指标

全水分Mt.ar/%

4.78

胶质层最大收缩度X(mm)

30

空气干燥基水分Mad/%

3.38

胶质层体积曲线

微波型

干燥基灰分Ad/%

4.97

出焦率

84.9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38.68

焦渣特征CRC

6

干燥基硫分St.d/%

碳Cad(%)

76.38

抗碎强度SS%

84.9

氢Had(%)

4.9

哈氏可磨性指数HGI

31

氮Nad(%)

干燥基高位发热量(MJ/kg)

氧Oad(%)

应用基低位发热量(MJ/kg)

煤灰熔性DT(℃)

1280

粘结指数

77

煤灰熔性ST(℃)

1350

胶质层最大厚度Y(mm)

12

煤灰熔性ST(℃)

1380

5号煤主要质量指标

全水分Mt.ar/%

胶质层最大收缩度X(mm)

34

空气干燥基水分Mad/%

胶质层体积曲线

微波型

干燥基灰分Ad/%

出焦率

75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焦渣特征CRC

5

干燥基硫分St.d/%

碳Cad(%)

抗碎强度SS%

氢Had(%)

哈氏可磨性指数HGI

32

煤灰熔性DT(℃)

1360

应用基低位发热量(MJ/kg)

煤灰熔性ST(℃)

1380

粘结指数

32

煤灰熔性ST(℃)

1390

胶质层最大厚度Y(mm)

13

煤的工艺性能

发热量

两层煤原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为~kg,平均~MJ/kg,原煤分析基低位发热量(Qnet,d)~MJ/kg,平均~MJ/kg;浮煤分析基低位发热量(Qnet,d)~kg,平均~kg。

两层煤均属中高发热量煤。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1)胶质层测定:

5号煤层的胶质层最终收缩(x)平均为54.04mm;胶质层厚度~21.0mm,平均14.8mm;出焦率70~92%,平均%;曲线形态大部分为微波形和平滑下降,少量为波形。

3号煤层的胶质层最终收缩(X)平均为53.08mm;胶质层厚度11~22mm,平均13.1mm;出焦率平均%;曲线形态大部分为微波形和平滑下降,少量为波形。

(2)粘结指数:

5号煤层粘结指数变化在21~95之间,平均为84;3号煤层粘结指数变化在64~96之间,平均为85。

(3)胶渣特征:

两层煤焦渣特征一般为5~7。

(4)结焦性:

5号煤层焦型一般为F型和G型。

综上所述,5号煤层和3号煤层的胶质层平均厚度分别为14.8mm和13.1mm;粘结指数平均为84和85;焦渣特征一般为5~7;焦型一般为F型和G型。

故两层均为中强粘结~强粘结性、中等结焦煤。

葛金低温干馏指标也与上述结果一致。

煤灰成分及其特征

(1)煤灰成分:

两层煤的煤灰成分以Si02、Al203、Fe203、CaO为主,其中以Si02的含量最高。

(2)煤灰熔融性:

5号煤层煤灰熔融性和变形(DT)、软化(ST)、流动(FT)温度平均值为1240℃、l248℃、l305℃。

其中软化温度(ST)变化在1120—1500之间,为低熔~高熔~难熔灰分。

(3)煤灰的熔渣指数和结污指数:

在粉煤锅炉的燃烧过程中,炉内灰沉积为熔渣和结污两种类型。

煤灰的熔渣指数变化在~5之间,属于低等熔渣倾向,即煤在燃烧过程中,煤灰在耐火砖壁及其直接暴露于热辐射面壁上的粘附性很小。

煤灰的结污指数变化在~之间,属中等结污程度,表明两层煤均具有较强的结污性。

煤的低温干馏

两层煤的葛金低温干馏试验表明:

两层煤的总水分(Wt,ad)平均值为~%;焦油产率(Tar,ad)平均值为~%;半焦产率(Crad)平均值为~%;气体产率平均值为~%。

两层煤原煤低温干馏焦油产率(Tar,ad)均大于13%,属高油煤。

煤气化指标

(1)煤对C02的反应性(a):

两层煤在1100℃时对二氧化碳的还原率综合平均值为—%,属化学反应中等的煤。

(2)热稳定性(TS):

南家咀井田生产、大样热稳定性测定结果为粘结,证明热稳定性好。

(3)可磨性(HGI):

两层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在53-57之间,平均为和,表明可磨性指数较小,属较难磨煤。

泥化试验

矸石泥化程度试验结果表

煤层编号

项目

平均值

+500μm

-500μm+10μm

0.O7

5号

-10μm

0.Ol

泥化比,%

0.O7

试样水分(Mad),%

+500μm

—500μm+10μm

3号

—10μm

0.O9

泥化比,%

试样水分(Mad),%

试验条件:

(1)使用标准:

MT/T109—1996安氏法

(2)沉降温度:

25℃

(3)沉降时间:

l8min10s

(4)稀释体积:

1升

(5)试样粒度:

3—6mm。

注:

泥化比即是小于500μm筛下物的百分数

5号煤层夹矸样在反转前后无明显泥化现象,悬浮液很快发生沉降,出现明显的澄清,并形成溶胶,肉眼观察溶胶着色为土红色。

3号煤层夹矸样在反转前后无明显泥化现象,悬浮液很快发生沉降,数小时出现明显的澄清,并形成溶胶,肉眼观察溶胶着色为黑灰色

煤类与工业用途

煤类

依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5751—86)》,区内5号煤层和3号煤层浮煤产率均大于%、粘结指数大于65,胶质层最大季度小于或等于25mm,澳亚膨胀度小于或等于22%,5号煤层和3争煤层均为气煤(45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