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土保持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要求1119.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6769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水土保持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要求11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市水土保持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要求11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市水土保持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要求11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市水土保持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要求11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庆市水土保持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要求11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水土保持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要求1119.docx

《重庆市水土保持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要求11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水土保持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要求1119.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水土保持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要求1119.docx

重庆市水土保持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要求1119

重庆市水土保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综合说明

本部分不需分节,只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做概要说明。

具体内容包括:

项目区选择背景(要特别注意当前一段时间与水系森林工程的结合,把项目区内的水库、塘堰、河流介绍清楚),地理位置、范围、面积,所在支流水系,编制的依据和过程,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规模,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效益,综合评价的结论。

项目区选择遵从以下原则:

1.依据规划,坚持按“四沿”战略科学安排治理。

各区县的水土保持治理务必依据全面的规划,贯彻“四沿”战略,坚持绕“红线”外逐年实施,按“五优先”确定项目区域和起点,依初设抓验收,据投资消减面积的原则,突出治理流失严重、城镇(乡)周边和区县城镇(乡)饮水水源地和流域规模化发展的重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科学合理安排对本行政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迈实规模化发展步伐。

“四沿”战略内涵为:

贯彻“四沿”战略,坚持绕“红线”外逐年实施,按“五优先”确定项目区域和起点,依初设抓验收,据投资消减面积原则,迈实全面规划,科学设计,规模化发展步伐。

“四沿”战略:

沿城、沿库、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要求。

“红线”:

就是绕城镇(乡)规划“红线”、水库正常蓄水位至坝顶高程水平距离向外和向上设计”红线”、道路(含铁路、高速公路、公路)设计“红线”、江河正常洪水位线上设计“红线”、跨陆地区域和水系区域两界“红线”、上年(期)建成项目边缘“红线”。

确定项目区域和起点:

紧接“红线”边缘上开始确定每次(期)项目区域和起点。

五优先:

就是沿区县城镇(乡)周边和区县城镇(乡)饮水水源地优先;沿区县城和镇(乡)周边优先;沿饮水水源地优先和上年(期)建成项目边缘”红线”优先,沿涉水工程项目同步实施优先和突出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发展优先,沿跨陆地区域和水系区域两界边向内展开实施相同的项目优先安排,确保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

依初设抓验收:

初设,就是初步设计方案。

水土保持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是依据可研编制,由区县水利部门会同发改委审查,联合申报市水利局审批,作为施工和安排年度投资计划的依据,所以,必须依此抓验收。

据投资消减治理面积:

区县根据2005年新一期遥感调查结果,针对整个幅员面积,查准各区县行政区域在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为40005.59km2所占的数量,依据水土流失与治理面积数量、和投资额,除以现使用的每平方公里投资标准,从各区县行政区域在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总量中扣减少。

初步治理过的水土流失面积暂时不安排国家投入资金进行再治理。

全面规划:

各区县要针对本行政区域整个幅员面积,以预防监督保护和城镇(乡)、山、水、田、林、路、村、街道综合治理为内容,以水系为主线,典型小流域为基础,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km2位为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分期排序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的储备项目。

2.水系为主线,结合各类水保规划,生态优先、和谐共处原则

水土流失治理首先要以水系为主线,结合各类水保规划,保证水系的完整性,项目区相对独立;其次每个区县都要针对整个幅员面积,坚持以水系为主线,以30km2典型小流域为基础,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km2为单元,按时完成一个总体规划和2个以上可研(储备项目)任务,为加快重庆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做出贡献。

1项目区概况

1.1自然条件

1.1.1地质、地貌

简述项目区的地质构造、地表岩性及组成,地貌类型及特点等。

1.1.2土壤、植被

说明项目区土壤类型、植被种类、状况及分布。

1.1.3水文、气象

说明项目区的气温、日照等气象特征,降水、径流、暴雨、洪水、泥沙等水文特征,并说明10年、20年一遇3h~6h、24h最大降雨量。

1.1.4河流水系

叙述规划区的范围、区位特点、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资源优势、水土流失、水系、流域、主要支流、水库、塘堰的数量等。

特别要叙述该项目区内50km2以上的河流及水系内包括的水库、塘堰基本情况。

1.2社会经济状况

1.2.1行政区划

简述项目区的行政区划状况。

包括涉及的乡镇、村,总人口、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等。

1.2.2土地利用现状

简述项目区2006年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中不利于水土保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1.2.3经济情况

1、简述2006年项目区农业(包括农、林、牧、工副业)生产水平,各业产值及所占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

2、简述项目区粮食、经济作物、林产品、果品、畜产品等农产品的产量及市场供需情况。

3、分析项目区目前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1.2.4农村基础设施情况

简述项目区农村水利设施情况,分析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的供需情况。

要特别把水利工程和河流情况介绍清楚,水库、塘堰座数、主要功能和可绿化面积,河流长度和可绿化面积都要交代清楚。

以便与水系绿化工程的规划相结合。

1.2.5土地使用政策

简述项目区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四荒”使用权等形式治理水土流失情况。

2水土流失及防治状况

2.1水土流失

2.1.1水土流失现状

说明项目区水土流失的类型、流失面积、强度等级、侵蚀量、地类分布等,重点要阐述水土流失的特点。

要有实例进行说明。

2.1.2水土流失成因

简述项目区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2.1.2水土流失危害

说明项目区水土流失对当地生产、生活、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危害。

要有实例进行说明。

2.2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2.2.1水土保持现状

如实地说明项目区已实施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开展治理的小流域条数,各项治理措施的完成数量和保存数量,综合治理成效,预防监督开展情况等。

2.2.2管理机构

简述项目区县、乡两级水土保持机构、人员及技术力量等。

2.2.3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从组织管理、治理技术、投入等方面加以阐述。

3项目任务和规模

3.1项目建设目标

3.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项目区以及所在区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2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从项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阐明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3.1.3项目建设目标

阐明项目建设期末和工程全面发挥效益时达到的目标,包括水土流失治理目标,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和其他目标。

3.2治理措施布局

1.选择典型小流域

从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概况说明小流域的代表性。

2.典型小流域治理措施布局

根据典型小流域特点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进行布局规划。

3.项目区治理措施布局

以典型小流域治理措施布局推广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规划,确定水土流失治理的方向、布局和措施配置。

并提出每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布置各项措施在指标。

在确定布局原则时,要紧密结合我市水系森林工程建设,在水库、塘堰周边和河流两岸尽量安排植物措施。

3.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根据典型小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论证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提出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

3.4建设任务和规模

根据项目区各类型区典型小流域措施配置比例,推算出项目区各项治理措施的数量,再用治理目标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校核,最终确定项目区建设的各项措施数量。

4防治措施及其布局

工程按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等类工程划分,各区县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具体措施。

综合治理工程措施设计达到初步设计深度。

治理措施包括坡耕地整治工程(坡改梯、保土耕作、坡面水系、作业道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塘堰整治、溪沟整治、谷坊、拦沙坝),植物防护工程(水土保持林、经果林、种草、植物篱、植物护埂)和封禁治理、沼气池、省柴灶等。

逐一说明各项措施的建设条件、技术要求和设计标准要求。

(措施典型设计图附在报告后,文字中不插图)

4.1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4.1.1典型小流域

1、选择典型小流域

针对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以及何条水系等方面实际,按35平方公里选择小流域。

并叙述选择典型小流域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概况,在何条水系中,本小流域在代表性如何的代表性。

2、典型小流域治理措施布局

根据典型小流域特点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进行布局规划。

4.1.2项目区治理措施布局

以典型小流域治理措施布局推广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规划,确定水土流失治理的方向、布局和措施配置。

并提出每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布置各项措施在指标。

在确定布局原则时,要紧密结合我市水系森林工程建设,在水库、塘堰周边和河流两岸尽量安排植物措施。

1、建设地点及范围:

工程涉及的流域及镇(乡)。

2、主要措施规划:

包括坡改梯、水保林、经果林、种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封禁治理,须明确各类措施的数量和分布,措施规划以小流域为单位。

3、建设原则:

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小流域治理计算面积硬措施占治理面积的比例不能低于40%。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坡改梯与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工程、农发项目不能重叠。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统筹考虑城镇(乡)饮水水源地、水系森林工程和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1)坡改梯。

坡改梯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一般布设在5~20°坡耕地上,其措施数量原则上应不高于总治理面积的5%。

坡改梯应配套坡面水系工程,土坎坡改梯实行植物护埂,但面积不计入治理面积。

(2)水土保持林。

根据当地群众用材和燃料的需求,主要布设在25°以上坡耕地和荒山荒坡上。

其措施数量原则上应不低于总治理面积的15%。

(3)经济林果。

措施数量应不低于措施总量的20%。

布设在15°以上坡耕地和条件适宜的荒山荒坡上。

(4)种草。

措施数量应不高于措施总量的2%。

根据当地畜牧业发展,主要布设在15°以上的坡耕地和荒山荒坡上。

在新增经果林下种草,统计治理面积只计算经果林面积。

(5)封禁治理主要布设在现有疏幼林及荒山荒坡上。

(6)保土耕作措施主要布设在小于25°尚未治理的坡耕地上。

(7)配套措施:

蓄水池:

布设在坡改梯、经果林措施中,按照集雨面积和来水量进行设计,每100亩修建不低于1口,单口容积不小于60m3。

排洪沟、拦山堰:

按照每平方公里不大于500米设计。

沉沙池:

布设在排洪沟和拦山堰上,按照每150米一口设计,单口容积应为1~3m3。

作业便道:

原则上布设在坡改梯、经果林措施中,且便于群众生产生活,按照每亩不超过3米设计。

塘堰整治

主要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现有病险塘堰进行整治,整治内容包括清淤、防渗防漏处理、放水涵管的疏通和整修等。

谷坊

在沟蚀严重、对生产用地构成威胁的坡面侵蚀沟因地制宜布设。

(8)辅助措施

适当布设沼气池、节柴灶,原则上每平方公里治理面积布设沼气池3口,节柴灶3个。

4.2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

在坡耕地集中连片,面积较大的区域单独实施的工程,不含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范围内

1、建设地点及范围:

工程涉及的流域及镇(乡)。

2、建设原则:

坡耕地集中连片,人均基本农田少的地区实施,坡改梯的类型要因地制宜,各区县石坎梯田的比例建议不超过15%,同时要注意规划配套水系,做到路渠配套。

3、主要措施

(1)坡改梯:

明确土、石坎坡改梯的数量,严禁开荒造地。

(2)坡面水系工程:

包括蓄水池、排灌沟渠、沉沙凼(池)。

主要布置在新增坡改梯工程的地块中。

排灌沟渠要和蓄水池、沉沙凼(池)相配套,注重蓄排结合,形成完整的坡面水系。

(3)田间道路:

主要布设在新增坡改梯地块中,尽量路渠结合,宽度控制在0.6~1.5米。

4.2预防监督方案

提出项目区预防监督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实施方案等。

4.3监测方案

提出项目区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实施方案等。

5技术支持

5.1必要性

论述在项目实施期开展专题研究,科技成果的推广,对项目管理人员和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以及建立综合示范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2专题调研

初步确定专题调研的课题、内容、采用的技术线路和方法、进度及承担单位。

5.3技术培训

提出对项目管理人员和当地群众技术培训的内容、方式和培训计划。

6组织管理

6.1管理机构

提出项目建设期管理的组织形式和机构设置方案及职责。

6.2管理办法

提出落实项目法人制(责任主体)、项目承诺制(配套资金承诺书、农民投劳承诺书)、公示制,县级报账制、监理制、治理成果产权确认制等项目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7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安排

7.1安排依据

7.1.1实施条件

概述交通、水电、道路等条件以及气候、农事活动等因素对施工影响。

7.1.2材料及种苗供应

说明建筑材料、苗木、种籽的来源状况。

7.1.3劳力保障

说明当地劳动力的技能状况及施工力量。

7.2进度安排

按照建设工期,提出分年度实施计划。

8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8.1投资概算

8.1.1编制依据和方法

1、按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进行。

2、基础单价

(1)人工预算单价:

所有措施人工单价均取上限。

(2)材料预算价格

列表说明项目所需的材料、物资等价格。

(3)林草种苗预算价格

(4)施工机械台时费

3、有关取费标准

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以及独立费用取费标准。

预备费只计基本预备费,不计价差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按直接费用和独立费用之和的6%计算。

8.1.2措施综合单价

按照《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计算出各项措施的综合单价。

措施单价应乘以1.05的扩大系数。

8.1.3投资估算

说明分项措施投资及工程总投资,以及独立费用和预备费的各项投资。

确定项目建设期分年投资情况。

投资估算按每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不超过36万元进行控制。

8.2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以建议的方式,其中中央补助标准按25万元/平方公里,地方配套5万(其中市级配套3万,区县配套2万),其余不足部分由社会集资或投劳折资解决。

9项目效益

9.1经济效益

按直接经济效益计算,主要计算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所产生的新增效益。

计算方法根据各项措施新增实物效益,按市场价格折算成现金。

9.2生态效益

9.2.1蓄水保土效益

规划实施后的各项措施全部发挥效益时的蓄水保土效益。

9.2.2改善环境效益

从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增加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说明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

9.3社会效益

说明项目建设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土地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效益。

9.4经济分析

94.1依据和方法

说明经济评价的依据和方法。

9.4.2主要指标

说明经济分析的主要指标。

计算期20年,基准年2008年,社会折现率按12%计算。

9.4.3运行费

运行费仅考虑用于工程维护的材料费和部分人工费,按总投资的5%计。

9.4.4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指标包括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和经济净现值(ENPV)。

并对以上分析成果加以评价。

10结论

阐述工程项目的综合评价结论。

从社会、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重庆市水土保持储备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字及图表要求

一、报告名称

可研报告的名称统一采用《重庆市水土保持储备项目***项目区(县名)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数据要求

报告中社会经济资料统一采用2007年的资料。

应做到文字、图表数据一致,表与表之间数据符合逻辑关系,特别应注意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措施规划表格之间数据的合理性。

报告统一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各类数据的小数点取舍要求如下:

(一)km2、hm2、t、km,以及104级单位统一保留两位小数;人均土地等保留两位小数。

(二)百分比等保留1位小数;

(三)kg、m3、m2、m、元,以及人口密度、侵蚀模数、粮食单产、人均产粮、人均纯收入等统一取整数。

三、制表要求

(一)总体要求

前期工作包括三类表格,一是报告附表,二是报告插表。

报告附表附在文字之后,与报告一起装订;报告插表按“章-序号”编号,插入相应的文字之中,也可根据各章节需要,从报告附表和基础表格摘录相关内容制作报告插表。

措施单价分析表作为附件放在报告的最后。

除报告插表外,所有表格全部应用Excel制表。

报告附表格式不能随意改动。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格

1.报告附表

附表1:

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表

附表2:

项目区水系基本情况表

附表3:

项目区水库基本情况表

附表4: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

附表5: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表

附表6:

项目区小流域划分情况表

附表7:

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现状及规划表

附表8:

项目区工程量、材料及投劳情况表

附表9:

项目区投资概算表及分摊表

附表10:

项目区水土保持效益概算表

2.报告插表

(1)项目区工程特性表

(2)项目区气象特征表

(3)项目区水资源利用现状表

(4)项目区耕地坡度组成表

(5)项目区农业生产现状表

(6)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区表

(7)项目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现状表

(8)项目区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典型小流域措施配置情况表

(9)项目区专题研究及监测项目规划表

(10)项目区技术培训计划表

(11)《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p73~p81)中所列的表2、表4、表5、表6、表7、表8、表9,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单价分析表,水、电、砂石料单价表,主要材料、种子预算价格表。

(12)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经济效益指标表

(13)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效益指标表

四、制图要求

(一)总体要求

1.参照《水土保持制图规范》的有关规定制图。

全部采用计算机制图。

所有图件标注地理坐标(统一用北京54坐标)。

2.水土流失现状图上色方法如下:

水土流失现状图图例

强度等级

代码

色标

示例

微度

不上色

 

轻度

浅绿色

中度

浅黄色

强度

黄色

极强度

酸橙色(加底纹)

剧烈

红色(加底纹)

3.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水土保持措施规划图不上色。

4.新增治理措施上图图例如下:

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图例

措施符号

植物护埂

植物篱

沼气池

省柴灶

符号

5.图斑标注参照制图手册p16(3)的规定执行。

(二)可研报告所需图件

1.XX县行政区划图

2.项目区位置图(插图);

3.XX县已治理小流域分布图

4.XX县已规划及正在实施小流域分布图

5.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

6.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图(附图);

7.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规划图(附图);

8.各项治理措施典型设计图(附图);

9.XX县水土保持项目布局图和县城规划图(单独报送,不附在报告后)。

注意:

XX县水土保持项目布局图包括区县已实施、正实施和已完成储备的项目分布示意图。

说明:

A.项目区位置示意图和措施典型设计图按A4幅面制图,其余按A3幅面制图,所有图纸与文字报告统一装订;

B.项目区位置示意图和项目县已治理小流域分布图以全县行政区划图为底图制作,已治理小流域(包括规划项目区)用颜色区分,并标注治理分期;

C.土地利用现状以土地详查成果为基础制作。

土地利用现状图、水土流失现状图和措施规划图要明确标注小流域界限。

五、其他要求

可研报告和初设报告封面采用淡兰色。

报告中要附扉页,编制人员名单,设计单位资质,在扉页加盖公章。

装订顺序为:

封面-扉页(盖设计单位公章)-编制人员-设计单位资质证书-目录-项目区位置图(行政区划图为底图)-综合说明-工程特性表-正文-附表-附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水土流失现状图、措施规划图、典型设计图)-措施单价分析表

报送审查后修改成果资料时,资料装订顺序同上,并将审查意见附在措施单价表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