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6635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x

《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x

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的历史与作用

  

(一)班主任的历史

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7世纪。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9世纪末,即于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

20世纪初,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在中国,班主任产生于20世纪初期。

  

(二)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班级是学校领导工作的基本单位。

班级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3.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二、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是对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具体任务如下:

  

(一)思想品德教育;

  

(二)文化学习指导;

  (三)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指导;

  (四)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班级管理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

  (五)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第二节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三、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八方面的工作:

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档案:

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为四个环节:

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4、个别教育。

5、班会活动。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主要由班主任负责。

8、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可分为学期工作计划和具体执行计划。

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四、个别教育工作

  

(一)做好先进生工作

  在一个班中那些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一般被称作先进生。

他们一般有如下心理特点:

自尊心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和竞争意识。

  先进生的教育,应做到:

  

(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二)做好后进生工作

  1.后进生的概念和特征

  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

后进生是一个相对概念。

  后进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

(1)不适度的自尊心;

(2)学习动机不强;(3)意志力薄弱。

  2.后进生的教育

  做好后进生工作,在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

  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

(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五、班会活动的组织

  

(一)班会及其特征和种类: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之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

班会有三个特点:

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班会一般有三类:

常规班会(又称班务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二)主题班会及其组织形式:

  1.主题班会的概念与形式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

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主题班会的形式有:

  

(1)主题报告会

  

(2)主题汇报会

  (3)主题讨论会

  (4)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

  (5)主题竞赛

  (6)主题晚会

  2.主题班会的组织

  组织主题班会一般要经过确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效果深化等几个阶段:

  3.组织班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主题不能过杂

  

(2)要有的放矢

  (3)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

  六、班集体的培养

  

(一)班集体的教育价值

  1.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八章德育

第一节小学德育的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这里主要讲的是狭义的德育,即学校教育。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二、学校德育的特点

  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具有历史性,阶级性。

  学校德育同时还具有承接历史的继承性与超越地域的全球性特征。

  三、小学德育的含义与特点

  小学德育是针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小学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并根据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对儿童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与训练,以使其形成初步的政治思想、思想观点与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

  小学德育具有鲜明的特点,表现为:

①小学德育的基础性;②小学德育的奠基性。

  四、小学德育的构成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政治、思想教育是目标,是方向,完成的是教人做"人"的思想与行为上的准备。

离开了道德教育的准备,政治与思想教育均将失于空洞,甚至虚伪,进而发展出道德上的双面人格。

而道德教育则是基础,是关键。

  五、小学德育的意义

  

(一)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二)小学德育是儿童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三)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第二节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六、小学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确立小学德育目标的依据:

(1)我国社会发展对政治、思想与道德提出的新的要求;

(2)教育目的中对学校德育所要达成的结果所作出的总的规定;(3)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等方面。

  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具体包括:

  首先,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其次,培养学生进行思维和道德评价的能力。

  再次,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由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等因素所构成。

  七、小学德育的内容

  小学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小学德育目标所选择的、用以形成儿童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教育

  

(二)理想教育

  (三)集体主义教育

  (四)劳动教育

(五)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第三节小学德育过程

八、小学德育过程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小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小学德育目标对儿童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儿童的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

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促使受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变化的矛盾运动过程。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九、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

①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的知、情、意、行诸因素互动发展的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

②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四节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十、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夫子教人循循然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它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严宽适度。

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十一、小学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

我国小学德育的途径有:

思想政治课教学;其他各科教学;课外及校外活动;劳动;团队学生会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其中基本途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学校应全面利用各个德育途径,使其科学地配合起来,以便发挥德育途径的最大的整体功能。

十二、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我国小学德育方法主要有:

1、说服法:

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法的要求:

一是明确目的性;二是富有知识性、趣味性;三是注意时机;四是以诚待人。

2、榜样法;

3、锻炼法;

4、陶冶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法的要求:

一是创设良好的情境;二是与启发说服相结合;三是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5、品德评价法:

(1)表扬与奖励:

肯定性评价;

(2)批评与处分:

否定评价。

第七章教学(下)

第一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的含义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我国《学记》中总结了“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等教学的宝贵经验,这些都属于教学原则范畴。

  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

  教学原则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有: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直观手段一般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三种。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来巩固知识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三、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一是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二是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三是学生年龄特点。

  四是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五是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3.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也是最古老、应用最广的教学法。

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

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

 四、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形式有

1、个别教学制;

2、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3、分组教学制;

4、设计教学法: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于1918年创行;

5、道尔顿制。

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备课内容包括:

①钻研教材。

②了解学生。

③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A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二)上课

1、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

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有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根据使用的教学方法来分,有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和复习课等。

(2)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2.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⑤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上课必要的补充。

(五)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1、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

2、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

①观察法

②测验法

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相关系数为1.00,信度最高;相关系数在0.80以上,测验作出的结论均属准确。

两次测验间的时间间隔不宜太长。

③调查法

④自我评价法

(3)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常见的评价方式有考查和考试。

通常采用分数、等级或评语作为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

3、从教师教的过程来看,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第六章教学(上)

第一节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3、教学包含几方面内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

教学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多种形态。

二、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活动或中心工作,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教学的主要作用有:

第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第二,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第三,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三、教学的任务

教学任务是由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教学的任务如下: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

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3)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节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的概述

1、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理论:

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学—思—行”的统一过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以“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3、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学生的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尽相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等。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①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②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③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即一种倾向是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另一种倾向是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两者的辩证关系。

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六、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教学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且呈现多样综合的特点。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①引起学习动机;

②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

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

 

第五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1、课程的含义:

"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2、课程的意义:

课程,作为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同时体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与个体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原理,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蓝图,对保证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具体的制约因素有: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四)课程理论

  三、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1、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基础性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三基”—读写算)、拓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重点在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研究型课程。

2、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