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 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65600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 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 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 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 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 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 文.docx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 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 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 文.docx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文

静海一中2015-2016第一学期高二(文)历史(12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2.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

知识技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内容

必修一、必修二

必修三

规律总结

卷面整洁

100

分数

53

47

减3-5分

第Ⅰ卷基础题(共8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

1、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

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2、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

随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

但明中后期又出现了严嵩、张居正把持朝政的现象。

这表明()

A.宰相制度一直都存在B.皇权曾一度削弱

C.内阁权力失控D.君主集权强化

3.亚里士多德记述:

“用人民当权的陪审法庭来处理任何(司法)事情,甚至议事会所审判的案件也落到人民手里了”……在议事会内部,“议事会主席团中每天由抽签选出一名总主席,负责保管国家金库、档案和庙宇的锁钥和国玺,但总主席任职只一日夜,不得延长,也不得再度任此职。

”据此判断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法律至上B.轮番而治C.权力分散D.集体管理

4.《十二铜表法》规定: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而同时期中国臣民的财产随时都可能被剥夺和被抢劫。

造成以上区别的根本原因是()

A.古罗马的法制比中国健全

B.古罗马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C.古罗马实行共和制,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

D.古罗马是奴隶主贵族专制,中国是君主专制

5.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利;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立法服从于政治B.行政服从于司法

C.从人治走向法治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6、有人将右面漫画中跑路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

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

漫画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列强获得的侵华权益是()

A.西方列强拉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 B.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华战略要地 

C.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地位D.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7、1917年,由英、法留学生主办的《太平洋杂志》曾发表《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

“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

”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8.《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

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

这件事所反映出的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和平共处”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9.右图漫画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对外政策,

这一政策 (  ) 

A.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 

B.其主观动机与效果保持了一致

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10.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

“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

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①西周实行宗法制    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      

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1.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

“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C.劝导百姓遵循某种生活秩序D.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12、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写到:

“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

”下列黄宗羲思想中属于“新见”的是()

A.民本思想  B.保留君主制

C.工商皆本  D.君臣分治

13、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B.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14.马丁-路德提出了“惟独圣经、惟独信心、惟独恩典”的三大原则,又提出了“人人是祭司、人人有呼召、人人是管家、人人有圣经”的四大口号。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宣扬信仰上的个人主义②强调了人信仰中的上帝主权

③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④高扬了神权,也高扬了人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B.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依据

C.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

D.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提出“信仰得救”的主张

16、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

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

①科举制度的实行②城市商业的繁荣

③印刷技术的应用④中外交流的扩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清代有学者说: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A.小说的兴起冲击了社会等级观念B.社会群体认同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C.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18、英国诗人蒲柏写道:

 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 上帝说:

让__去吧, 于是一切遂成光明。

后人续写道:

 上帝说完多少年之后, 魔鬼说:

让__去吧, 于是一切又回到黑暗中。

以上诗句是对科学发展史上两个划时代人物无与伦比的科学成就的诗意描述。

这两个人物分别是

A.哥白尼和牛顿    B.牛顿和达尔文 

C.牛顿和爱因斯坦  D.牛顿和普兰克

19、19世纪后期有一种理论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

认为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认为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这种理论是(  )

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马克思主义    D.进化论

20.下列言论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1865年

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启蒙与救亡并重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D.实现民族独立

2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

“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毛泽东主张中国最终不走社会主义道路而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B.《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D.毛泽东主张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

2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23、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

“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

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

”该讲话()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二、材料解析题

24、(19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约之二:

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

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

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3分)依据材料,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2分)

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及深化的根源。

(3分)

材料三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

(4分)

材料四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

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

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

吾敢断言日:

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三阶段时期的核心主张?

(4分)并概括指出国人在第三阶段的“觉悟”最终对中国政治面貌所起的革命性变化?

(2分)结合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什么?

(1分)(此题按二级目录框架格式,依据材料具体论述)

25、(10分)材料一、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

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向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

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

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

(3分)

材料二100多年屈辱外交的历史,使中国在1949年后形成了自尊心态。

这种自尊心态有两种表现,第一种表现为过分自尊,对国与国交往中出现的一些冲突、矛盾和摩擦,不能冷静面对,往往作出超出需要的强烈反应。

第二种表现为自强不息和奋斗精神。

——叶自成《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后需要怎样的国家心态》

(2)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体现了哪种心态?

请用相关内容说明。

(4分)

材料三近代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宿敌。

然而,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

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

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

(3)材料三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

(1分)这个现象的发展趋势如何(1分)?

后来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1分)

第Ⅱ卷提高题(共20分)

26.题组:

专题知识归纳:

中西民主政治的发展演变

(20分)导语:

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变历程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l)依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2分)

材料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目录(部分)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

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君主制的变化历程,分析“光荣革命”的影响。

(6分)

材料三: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

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

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

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

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共和”与“民主”的趋同:

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4分)

材料四: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一党制或工人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下的多党制”等等,“因为各国不同的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都会有所差别。

-------摘自《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143

(4)(3分)根据材料四,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

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在借鉴苏联的基础上有何创新(4分)?

 

(5)总结归纳: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

(2分)

 

27.请同学们见答题纸

 

静海一中2015-2016第一学期高二(文)历史(12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

答题纸

得分框

知识技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第Ⅰ卷基础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二、材料解析题

24、

(1)

 

(2)

 

(3)

 

(4)

 

25、

(1)

 

(2)

 

(3)

 

第Ⅱ卷提高题(共20分)

(1)

 

(2)

 

(3)

 

(4)

 

(5)

 

27、归纳概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要求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材料的去繁就简提炼材料的观点。

下面请同学们就所给材料,归纳总结提炼观点,注意条理清楚,语言简练。

并依据材料所提供观点及所学知识自编一道试题(5分)

 

静海一中2015-2016第一学期高二(文)历史(10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C

B

A

B

D

B

D

D

C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D

B

A

B

C

D

C

C

D

B

24、

(1)根本:

孝悌。

政治主张:

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3分)

主要内容:

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2分)

(2)“印记”:

“唯信称义”主张明显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深化”:

鼓吹俗权至上,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2分)根源: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分)

(3)批判对象:

更加公开、猛烈地抨击天主教会,并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

(2分)政治追求:

追求自由、平等,进而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

(2分)

(4)政治觉悟(学制度):

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2分)

伦理觉悟(学思想):

主张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2分)

革命性变化:

中共成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历史,逐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时期。

(2分)

动力:

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

(1分)

25、

(1)共同愿望:

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和平)(1分)发展经济(1分)。

策略:

求同存异(1分)

(2)第二种。

(1分)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

(或: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分)

(3)法德和解(1分)。

欧洲走和联合(1分)。

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

(2分)。

(4)观点:

中国缺乏妥协传统;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打压改革力量,导致矛盾激化;中国不善于制度创新。

(2分,写出任意两点给2分)

赞同:

国民大革命采用暴力革命形式:

国共十年对峙;抗战期间国共虽有合作,但也充满斗争;抗战胜利后,内战全面爆发。

(2分,只有态度没有论述不给分,写出两点给2分)

不赞同:

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2分,只有态度没有论述不给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同等给分)

26、

(1)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2分)

   变化: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2分)

(2)君主专制——君主制废除建立共和国——君主制度复辟——君主立宪制度。

(4分)影响:

君主权力来源不再是神而是议会;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2分)。

(3)表现:

人民主权;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间接民主、民主共和制);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

(任答三点3分)意义:

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任答一点1分)

(4)说明:

学习美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为维护民主、防止专制,又实行责任内阁制。

(3分)

制度创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分)

(5)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没有优劣之分;要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要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体制;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政治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

(答出两点或言之有理即可,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