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61314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董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董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董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董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董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董卓.docx

《董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董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董卓.docx

董卓

董卓、曹操、孔明的故事

看三国里面说,不管是看演义还是看史书,汉灵帝是喜欢献帝,想把皇位传给他的,为了这个事,他做了很多安排,把献帝托付给董太后照顾,临死还嘱咐管禁军的太监,拥立献帝。

灵帝可以信任的人不多,除了自己的母亲,就是身边的太监,他这样安排,可以说心意很明了了。

 

何进兄妹才是真正的权欲熏心,为了让何太后的儿子继位,连董太后也给毒死了。

十常侍当然更是*臣恶党,当时的人们对他们都恨之入骨。

何进要反对十常侍,自己力量不足,只好倚靠地方势力,但真正明确表态反对十常侍的,也只有一个董卓。

 

董卓还没有进京,洛阳就发生了血案,十常侍杀了何进,袁绍打了为何进报仇的旗号杀了十常侍,顺带着把何进的弟弟何苗也杀了,杀来杀去,争权夺利,带兵赶到北芒去救助被劫持的皇帝的,只有董卓。

董卓进京时兵不算多,何进的旧部都投靠了董卓,他们为什么部去投四世三公的袁绍,要去投董卓,我想袁绍杀何苗的用意太明显了,实在让何进的部下寒心。

 

史书上说,董卓和少帝交谈,发现少帝很怯懦,陈留王却显得很有能力,所以废少帝立献帝。

董卓假如要为自己专权考虑,应该立个弱的皇帝才对,皇帝是个白痴才符合他的心愿,他却要立能干的献帝,从这一点看,董卓是真心为汉室好才这么做的。

 

董卓是权力很集中的大臣,但有权的大臣并不等于*臣,周公、诸葛亮都大权集于一身,尹伊、霍光还有废立皇帝的事情,大家都把他们称为忠臣,董卓和他们类似。

只是他不幸被害死,后来三国的皇帝曹操、刘备,还有孙权的老爸都反对过董卓,所以没人替他说好话,结果董卓就被说成了*臣。

可实际上,最后孙曹刘自己都做了皇帝,刘备好歹还算个皇叔,曹孙两个,部都是汉贼吗?

 

爱好和平的人--我眼里的董卓 

十八路诸侯反董卓,董卓放弃洛阳,退到长安去了,按理说,十八路诸侯同床异梦,并不齐心协力,董卓的实力比他们强大,他为什么要后退?

一句话,不想打内战。

曹操去追,结果给打得七零八落,自己差点死在弘农,是曹洪不要命地把他救回来,这说明董卓有实力,也有准备,安排好了断后的力量。

 

还有一个例子,袁绍和公孙瓒打来打去,这两个人都反对他,本来让敌人自相残杀,是求之不得的一件美事,董卓却派人去调解,结果两家暂时就不打了。

这就是说,董卓不是虚假调停, 是真的努力了,劝自己的两个敌人停战,对自己毫无好处,对国家对人民却是有好处的,董卓肯这么做,这样的人不是热爱和平,恐怕就没人热爱和平了。

 

董卓退出洛阳,几百万人民跟着他去了,刘备退出新野,十几万人民跟着他去,说明这两个人都有人望,人望的大小,应该和跟随的人数有一定关系吧。

同样的事情,后世的描述却大不一样,只能说是史家偏心。

 

我以前也提起这个对比,人家说董卓是拿枪逼着百姓走的,可谁又能保证刘备不是拿枪逼的。

看火烧新野那段故事,刘备倒是临走一把火烧了新野,挡一挡追兵。

董卓有没有烧洛阳,就不清楚了,或许是十八路诸侯进城烧的呢?

至少,纵火可以掩盖抢劫的痕迹。

就算烧了,也不过和刘皇叔一样。

再说,演义里刘备带了十几万百姓走,最后走到长坂坡给曹操追上了,曹兵就杀人抢劫,赵云再强,也就只救出一个阿斗。

董卓带了几百万百姓到长安,也是这个曹操追上来,结果给打跑了,跟董卓的百姓,就没轮到被曹兵杀、抢的事儿。

所以,跟着董卓走的老百姓,比跟着刘皇叔走的老百姓,幸运好多呢。

 

大度的强者--我眼里的董卓 

蔡邕的命运,是面镜子,反映出董卓的为人,一个有才华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他因为反对宦官,吃尽了苦头,后来又因为同情董卓,死在牢里。

只有在董卓当政的时代,得到过施展才华的机会。

 

董卓要立献帝的时候,袁绍手里拿着剑,跟董卓吵,吵完了就走了,董卓没有追杀他,反而封他做渤海太守,光这么一件事,看得出董卓是个很大度的人。

倒是后来袁绍反咬一口,做了反董的盟主,显得很忘恩负义。

 

不过袁绍给人的感觉是疯狗,谁对他好就咬谁,董卓封他做太守他就咬董卓,做了盟主之后,不咬董卓了,专门咬自己的盟友,韩馥对他最好,第一个倒了大霉,孙坚冲锋在前,袁绍却唆使刘表伏击他,还跟盟友公孙瓒和孔融开战。

 

看到三国志里说马腾韩遂以前都在凉州造反,朝廷打了多年的仗也摆不平,董卓、孙坚都参加这场战争。

最后这两人也是在董卓手里受了招安。

 

三国演义是最妖魔化董卓的小说,就是看演义,董卓这人也很可爱。

他看见吕布凤仪亭戏貂禅,先是怒不可遏,但回头听了李儒的话,又想把貂禅让给吕布。

这一点来看,董卓是很大度的。

 

后来貂禅说宁死也要跟着他,董卓又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至少,董卓没有把貂禅当作玩物,在感情上很尊重貂禅的自愿。

虽然是小说,那时如果真有这种想法,董卓也是很开明很进步的男人了。

看连环计那一段,并不觉得董卓有多坏,只觉得王允很卑鄙龌龊,貂禅阴狠毒辣,这对父女的招术,和现今街头新闻中以色相为诱饵的敲诈、杀人、抢劫,没有什么区别。

 

董卓不是没有敌人,他的最大敌人就是袁家,孙坚向袁术要粮草,就明说是替袁家出力,吕布投奔袁绍,也说自己为袁家报仇,对袁家有恩,董卓死后,把他点天灯的也是袁家的门生。

 

董卓死后,一直被妖魔化,曹操掌权之后,为了证明自己当年反叛朝廷的合法性,必须把董卓妖魔化。

刘备也一样,而且把曹操比作董卓。

孙权的父亲孙坚也是反董卓的先锋,当然在这场战争中也得到了不少好处。

还有袁绍、袁术、吕布,他们利益不同,但对董卓的态度是异口同声的妖魔化。

董卓刚死就开始被不断丑化,所以几千年也难以洗清了。

 

这年,曹操20岁,刘备15岁。

 

  曹操“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官级不高,但那是主管半个京城治安的要职。

上任数月,就把当红太监蹇硕的叔叔给杀了。

从此“京师敛迹,莫敢犯者”。

足见其胆识和工作业绩。

曹操的爷爷本就是宦官(曹嵩是曹腾的养子),袁绍就曾骂他为“赘阉遗丑”。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交替当政。

当时正值宦官当权,若想升官发财,曹操理应凭自己的身世投靠宦官集团。

但曹操始终是反对宦官弄权的。

 

  刘备“师事卢植”,估计没学几天,混个文凭而已。

母亲“贩履织席”供他读书,而“先主不甚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实在是朽木不可雕也!

看来他的老师卢植当时是不怎么喜欢他的。

东汉时期的士人出仕主要是举荐和征辟,卢植显然是没有举荐刘备。

可能是举荐了他的同班同学公孙瓒吧。

 

  在曹操因才学出众被举孝廉,开创自己的事业时,刘备因“不甚读书”还在到处游荡。

 

二,黄巾起义前期  公元176(熹平5年)至公元184年(中平元年) 

曹操因治理京都治安成绩斐然,“于是共荐之,故迁为顿丘令”。

后来妹夫出了点事,“从坐免官”。

但因他“能明古学”,又“征拜仪郎”。

当时宦官当权,曹操多次上书,直斥时弊。

宦官也好,外戚也好,曹操全不附会。

行事光明正大,先天下之忧而忧。

实在令人钦佩。

曹操虽然不畏强权,敢说敢为,但他并没犯左派幼稚病。

应该说还是比较讲斗争策略的。

在连续上书后,曹操“知不可匡正,遂不复献言” 。

这时他对腐败无能的朝廷开始失望了。

失望后的曹操,并没灰心丧气,而是转头做实际工作。

百折不回的精神在他以后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尤为明显。

 

  刘备大概继续游手好闲,这段时间,没有什么活动的记录。

假如真做了些许好事,那一贯坚持蜀汉正统的史家还不吹得天花乱坠呀?

史书常说刘备少年时,“好交结豪侠”,但我们并没见到一个比关,张还早的朋友。

 

  到公元184年,刘备24岁;曹操29岁。

(《三国演义》说当时刘备28岁,似有误) 

  这几年,曹操在官场几经沉浮。

既显示了自己的才能,也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我们仍然看不出刘备做了些什么。

书,应该是没有再读了,因为卢植似乎早就到京城为官了。

 

三,黄巾起义时期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至公元188年(中平5年) 

  由于东汉朝廷的腐败无能,外戚,宦官争权夺利,交替把持朝政。

把整个国家搞得民不聊生。

公元184年终于爆发大规模的黄巾起义。

“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

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

” 

  曹操即“拜骑都尉”带5000正规部队讨“颖川贼”,“斩首万余级”。

战功赫然。

 

  刘备结识关,张。

在两个商人的资助下,带500民兵投奔刘焉。

《演义》虽然一再吹嘘刘备战功,但那时,他毕竟只是协助校尉邹靖作战,把正规部队的胜利归结到从旁协从的民兵头上,显然是有些牵强的。

他是带500乡勇投奔邹靖,并由邹靖介绍给刘焉。

即便很得刘焉赏识,但邹靖是正式国家干部呀。

刘备只是普通百姓,“白身”而已。

《演义》也说了句实话的:

“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

 

  后来,刘备离开刘焉,找老师卢植,刚想凭老师的地位立功封赏,没料到老师被朝廷锁拿进京,按当时朝廷的黑暗,是很有可能被杀头的。

但刘备在路途遇上被囚的老师,也没伸手搭救。

先保住老师的命,再作计议,于国家,于私情都是合理的选择。

不能说刘备胆小怕事,看来他骨子里是自私不讲道义的。

对己不利的事,他不做。

远不如张飞仗义。

后来遇到董卓,若不是张飞吵着散伙,刘备恐怕要忍辱曲事董卓。

 

  破黄巾后,曹操当上济南相,开始显露出治国才能。

“国有十余县”,自他上任后“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后来要他去做东郡太守。

也是一方长官。

但曹操看清了现朝廷的腐败。

“称疾归乡里”。

看来曹操没什么官瘾。

这时,翼州刺史王芬等想拉他“谋废灵帝”。

曹操正言道:

“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详也”。

他认为国家的问题不是废立皇帝所能解决的。

废立只会加剧社会混乱。

由此可见曹操的眼光和人格。

后,韩遂等反叛。

朝廷马上想到装病在家的曹操。

征为“典军校尉”。

我们看不出曹操依附过谁,但每在关键时期都被重任,说明他的才能得到朝野公认。

 

  破黄巾后,刘备在京都到处“自陈功绩”,终于得了个县尉。

这离刘备的野心实在差得太远。

兄弟三人估计喝了不少闷酒。

结果“怒鞭督邮”挂印而去。

躲到亲戚家去了。

 

  到公元188年,刘备28岁;曹操33岁。

 

  一个立功受赏反而“称疾归乡里”;一个到处钻营要官做。

两相比较,很有点意思吧!

 

四,董卓当权时期 公元189年(初平元年)至公元190年(初平2年)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被基本平息后,接下去必然是权利的再分配。

统治集团内便开始互相撕杀起来,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和以“十常侍”为代表的宦官之间斗来斗去,结果两败俱伤,斗出个残暴的董卓来。

笔者以为:

宦官,外戚无论任如何弄权,其权力基础还是皇权。

到董卓进京,权力基础就成了单纯的军事实力。

汉朝廷便真正名存实亡了。

 

  在何进诛宦官,招董卓进京的过程中,曹操曾有很多好的建议。

可惜没被何进采用。

从曹操的进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见识的高明:

“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之如此。

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已,何必纷纷招外将乎?

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观其败也。

” 

  董卓把持朝政后,很器重曹操。

想拉拢他,“表太祖为骁骑校尉”。

但曹操没有依附董卓。

偷偷溜了。

一说明曹操有洞悉时局的先见之能。

知道董卓不会有所作为;一说明曹操是很有骨气的真英雄。

坚持真理!

宁可辞官,甚至冒生命危险。

也不做无原则的事。

《演义》中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很能说明曹操其人。

既有荆柯的胆量,又有智能策略。

不是逞匹夫之勇,行刺不成。

便设法保护自己。

 

  顺便说一下广泛流传的曹操杀吕伯奢的故事。

这是所有关于曹操的故事中,最损曹操形象的。

也是所谓曹操名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出处。

显然,《演义》中演的成分太大。

既然《演义》能演出个百姓杀老婆来招待刘备的肉麻故事,当然也能演出个败坏曹操形象的故事。

《三国志》中没有这个故事;《魏书》中是这样写的:

“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世语》中写道:

“太祖过伯奢。

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

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杂记》中写道:

“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人。

既而凄怆曰: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遂行”。

笔者以为,在被追捕时,误杀人的事或许是有的。

但不会象《演义》中写的那么戏剧化。

 

  鞭督邮后,刘备先是躲到代州刘恢那里避风头,后来,又到处混了一段时间,实在没有什么出路,就投靠老同学公孙瓒。

靠公孙瓒帮忙,得到个平原县令职务。

 

  曹操逃出董卓的追捕回到老家陈留后,立即“散家财,合义兵”。

虽曹操孤身逃回老家。

但他“登高一呼而云集者众”。

很快就造成了全国讨伐董卓的局面。

曹操以一逃犯的身份这么快就发起了一场全国性的运动。

说明他所倡导的运动是代表了各方面的呼声;同时也说明他当时在社会上已颇具影响力。

 

  便是从这时开始,曹操创建了自己的军队。

讨董战争的各路诸侯勾心斗角,各打各的算盘。

当然不能使曹操的讨董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在董卓迁都后,讨伐就不得不终止了。

这时,社会进入到军阀混战的局面。

在各诸侯中,曹操的军队当时应该是最少的。

   据《演义》说,刘备此时是跟随公孙瓒参加了讨董之战。

史书一般没有记载。

 

  最有趣的是广泛流传的“三英战吕布”的故事。

三个打一个,只能说明吕布英勇呀!

不知怎么变成了颂扬刘、关、张。

倘若在金庸笔下,那是很见不得人的事。

 

  各路讨董诸侯散伙后,公孙瓒令刘备为平原相。

 

  这一两年,国家几经战乱。

是乱世出英雄的时代。

曹操自己举动弃官,开创了讨伐残暴的董卓的局面。

他自己也成了举足轻重的一路诸侯。

而刘备还在同学的照护下享受着县处级待遇,无所作为。

 

  此外,我们从曹操“称疾归乡里”和离器重自己的董卓而去的行为看,曹操做人做事很有原则。

在他大智大勇的背后似乎还有一丝文人的惆怅与清高的混合气味(曹操本人就是大诗人,著名的“建安风骨”的领头人)。

而刘备更象一个职业政客。

 

五,曹操收编青州兵 公元191年(初平3年) 

  讨董后,曹操为东郡太守。

这年春天,曹操平“黑山贼于毒”解武阳之围;“又击匈奴于夫罗于内黄”。

这时,青州黄巾百万之众又起事了。

兖州,东平守将望风披靡。

曹操应请“领兖州牧”。

在寿张东,大破黄巾。

然后,一直追到济北。

黄巾军全军向曹操投降。

“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 

  收编“青州兵”有着非凡的意义。

在各路镇压黄巾起义的武装中,曹操是唯一大规模收编黄巾军的人。

其他人的政策基本是不受降,全部剿杀,就是俘虏也全部格杀。

理论是“若容其降,无以劝善”。

曹操以战略家的眼光收编了青州黄巾。

未收编的降兵、百姓等“令其归农”,也增加了地方的生产力(后来又让他们屯田)。

同时,曹操的势力也因此而骤然大增。

显然,收编奠定了曹操日后统一北方的军事基础。

 

  在兖州,曹操广泛招贤纳士。

唯才是举。

很多文臣武将纷纷投奔曹操。

当时势力比曹操大的诸侯还有很多。

但曹操能吸引那么多的文臣武将。

怕不会是一个“奸雄”所能为。

总有他人格魅力的地方吧。

 

  这年刘备还是在小小的平原县。

三兄弟大概又开始喝闷酒了。

 

六,李傕,郭汜把持朝政时期 公元192年(初平4年)至公元195年(兴平2年) 

  董卓死后,全国各地打得一塌糊涂。

董卓部下李傕、郭汜打败杀董的王允、吕布,把持朝政;西凉马腾又来了个“勤王举义”;曹操战袁术;曹操攻徐州;曹操战吕布;孙策渡江东等等。

总之是一片昏天黑地,百姓流离失所。

整个中国战火四起。

特别是北方伤痕累累。

 

  曹操占住兖州后,在割据的群雄中站有了一席之地。

随即大破袁术。

一直把袁术追到九江。

兴平元年,曹操为报父仇,开始东征伐徐州。

笔者认为,报杀父之仇只是东征的借口。

其实,初平四年秋,曹操就进攻过一次徐州。

那时曹操的兖州,大概是今天的河南省北部。

北有强大的袁绍;南有久据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坚;西有张绣、张邈、马腾等,还有匈奴。

曹操无论从生存或发展的角度都必须向东边扩展。

一旦得到徐州,东临大海,就不会处在四周列强的包围之中了。

所以从战略的角度讲,曹操必须东扩。

“百善孝为先”,即使攻徐州没什么战略意义,在那个时代,曹操也是要表示表示的。

更何况战略意义如此重大呢?

也许是这个绝好的东扩口实来得早了点。

西边的张邈,吕布乘虚而攻破兖州。

曹操不得不回师“大战吕布”,几经鏖战,曹操险些战死沙场。

吕布终因粮尽而退。

 

  这年的中原,真是天灾人祸!

除不间断的军阀混战外,又起蝗灾。

真到了“人相食”的地步。

“谷一斛五十余万钱”。

 

  曹操攻徐州时,陶谦求救于北海孔融和青州田楷。

刘备那时正协助公孙瓒的部下田楷拒袁绍,“东屯齐”。

陶谦求救时,公孙瓒便派刘备去助。

 

  这里有必要分析一下刘备与公孙瓒的关系。

两人本是老同学,同时“师事卢植”,后来公孙瓒平步直上,到群雄割据时,已是独霸一方的诸侯。

刘备自投靠公孙瓒后,似乎并非公孙瓒的直接下属,而只是依附于瓒。

笔者以为,一方面可能是公孙瓒非常了解刘备的为人,并不想深交刘备。

但毕竟是同学关系,该帮时,还是帮一下;另一方面,刘备也不愿完全归属于谁。

即使势单力薄,他也总想自己干。

他前后依附过很多人,但转头来,他能立马翻脸。

这也是他日后成大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公孙瓒那里,刘备显然没有什么前途。

无任如何,救徐州对刘备来说是次机会。

 

  说是去救徐州,其实刘备只有“兵千余人”;“又略得饥民数千人”。

这样的兵力,还不如说是来浑水摸鱼。

好在没开打,曹操就因后方起火而退兵。

按理,刘备应该回到待他不薄的急需用人的公孙瓒处。

因为强大的袁绍一直威胁着公孙瓒。

但陶谦这时给了四千兵刘备,又“表先主为豫州刺史”。

显然他很快得到陶谦的器重和拉拢。

于是“先主遂去楷归谦”,抛弃公孙瓒了。

这大概也是政治家必备的无情无义素质吧!

陶谦看来真是个老实人。

被曹操吓了一下,就病倒了。

于是刘备的机会就来了。

陶谦死后,刘备顺理成章地拥有了徐州。

虽有所谓“三让”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先说“一让”,陶谦再笨也不会在一见刘备的面就要让徐州。

即便有此事,那也只是试试刘备的野心。

刘备当然不会傻到真接受;二让是在陶谦临死前,不由让人想起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对孔明也说过:

“君才十倍曹丕,能安帮定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显然,刘备说这话,是要孔明表个态。

陶谦有二个儿子,恐怕不会比阿斗还差吧。

刘备当时当然不能接受,哪怕心里想得发痒。

陶谦死后,刘备不提陶谦的儿子,反而说把徐州让给袁术(《三国志》是这么写的)袁术几乎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徐州官民怎么会答应。

于是在演足了戏后,刘备便不费一兵一卒占有了徐州。

 

  软刀子夺朋友的基业是刘备的注册商标。

虽然这时的注册资本小点。

但自这时起便注册了。

 

  兴平二年一开春,曹操为完全收复兖州,又向屯兵定陶的吕布进军。

大败吕布。

吕布走投无路,居然投奔新得徐州的刘备而去。

到秋天,曹操已全部平定兖州。

汉天子这时顺势“拜太祖兖州牧”。

其实,东汉朝廷早已名存实亡。

倘若是吕布打败曹操,也会拜吕布为兖州牧的。

根基巩固后,曹操也消耗很大。

加上中原严重缺粮,曹操放缓了战略东扩的步伐,暂时没攻徐州。

而是东略陈地。

陈地的汝南、颖川是黄巾余党。

显然不是曹操的对手。

很快“汝,颖悉平”。

 

  这时,汉朝廷长安大乱。

把持朝政的李傕和郭汜翻脸大打出手。

杨奉等护着献帝又迁都洛阳。

此时曹操在山东。

献帝急招曹操“至洛阳,卫京都”。

但此时的洛阳已非昔日之东都。

连年的战火、饥荒。

洛阳已是遍体鳞伤。

曹操于是迁都许都。

迁都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因为粮食。

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除不间断的战火外,农业也是几年欠收。

连曹操的二十万大军当时都要“就食汝南,颖川”。

 

  值得一提的是。

曹操这时开始实行著名的“屯田”制。

当时的社会由于连年天灾人祸。

土地荒芜,饥民便野。

《魏书》十分形象地描叙道“自遭荒乱,率乏粮谷。

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

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赢。

民人相食,州里萧条。

” 

  曹操以官府名义招募“盲流”的百姓屯田。

“州郡例置田官”。

实际上相当于官办农业。

同时也有“军屯”,相当于现在的“建设兵团”。

属曹操势力范围的兖,豫两州农业迅速恢复。

不仅解决了军队的供给,同时也发展了经济,安定了社会。

老百姓当然也拍手叫好。

“屯田”奠定了日后曹操统一北方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后来全国均效仿曹操,逐步实行屯田制。

 

  这三年的事也真多!

从比较曹,刘的角度,我们能看出:

 

  曹操是南征北战,身先士卒。

靠自己的实力终于占有了兖,豫两州。

并取得“挟天子”政治优势;刘备靠他虚假的仁义外表和姓“刘”的优势,居然一夜成为暴发户,得了徐州。

(当时全国也就十四个州) 

  曹操实行了以“屯田制”为代表的一系列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的政策,对恢复经济,安定社会起了很好的作用。

是那种只做不说的领导。

刘备没做什么对社会和百姓有利的事,但口碑却不错。

估计是特别注重宣传工作。

笔者推断:

在待人处世方面。

刘备比曹操要平易近人些,手腕也高明得多。

 

七,迁都许至官渡之战时期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至公元201年(建安6年) 

  到建安元年时,全国形势大致如下:

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士燮占据交州。

此外,张鲁以道教的组织形式保据汉中地区。

 

  刘备得徐州后,第一个不服气本应该是曹操 。

曹操两次大举进攻,反而被刘备捡了便宜。

但曹操此时无暇东顾。

淮南的袁术看到刘备一个小小知县,得了大郡。

也勃然大怒,向徐州攻来。

刘备“拒之于盱眙,淮阴”。

双方相持不下。

没想到,身后的吕布趁机取了徐州。

待刘备引军回来时,只有屈住小沛的份了。

在小沛,刘备马上又招兵买马。

“复合兵得万余人”。

吕布当然不高兴了,于是出兵攻刘备。

刘备敌不过吕布。

只好投奔曹操。

 

  吕布虽然英勇,但却是投奔谁,谁也不敢收的“三姓家奴”。

因为事实证明谁收容吕布谁就因他而败亡。

刘备并非傻瓜,当初为什么敢收容吕布呢?

无非是想借吕布之力对抗曹操。

徐州毕竟是曹操垂涎多时的。

结果戏剧性地反让吕布把他打得投降曹操了。

(曹操把吕布打得投降刘备,而吕布又把刘备打得投降曹操。

实在是有趣得很!

) 

  其实,刘备与吕布也很相似。

试想想:

收容过刘备的人谁又没有因此而吃亏呢?

但刘备就比吕布聪明狡猾得多。

同样不愿屈居人下的性格,同样背信弃义。

吕布成了过街老鼠,刘备却成了仁义的化身。

所不同的大概一个明火执仗动真刀子;一个是笑里藏刀使软刀子。

 

  曹操对丧家犬般来投奔自己的刘备“厚遇之,以为豫州牧。

”曹操本想乘机消灭吕布,取下徐州。

但此时,西南的张绣“结连刘表,屯兵宛城”。

曹操必须安西而后攻东。

于是令刘备与吕布和好。

并给刘备兵、粮。

让他还是据守小沛。

曹操自领兵来战张绣。

接着曹操又打败攻陈地的袁术。

 

  没想到,吕布派部下高顺,就轻易打败刘备,刘备又使出另一拿手故技:

“弃了妻小”“匹马逃难”。

曹操先曾派大将夏侯惇来救刘备,结果丢了一只眼睛。

于是曹操“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

生禽布。

先主复得妻子。

从曹公还许。

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

”不管曹操出自什么目的,曹操对刘备都是有大恩的。

至此,曹操终于得了徐州。

 

  到建安四年,北方真正有实力的诸侯就只剩下曹操与袁绍。

北方统一的大决战,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北方剑拔弩张,为免后顾之忧,曹操非常信任地派刘备阻击东南的袁术。

刘备竟趁此机会,反叛了曹操。

杀了曹操的守将车胄,占领了徐州。

并且与北方的袁绍遥相互应。

对曹操形成南北夹攻的势头。

这是典型的刘备式的背信弃义的举动!

 

  刘备光面堂皇的理由是有汉献帝的“衣带诏”。

其实,刘备自己心里也清楚。

汉朝廷早在董卓时期就只剩下个招牌。

就算曹操不“挟天子”。

献帝也没丝毫能力控制朝政。

曹操自己就毫不谦虚道出事物的本质“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孤败则国家倾危”这的确是当时国家的实情。

 

  刘备即便真心想光复汉室,也绝对不是以献帝为核心的汉朝廷,而是他自己。

他毕竟是姓刘。

所以此时的刘备,无非是打着“衣带诏”的幌子又多做了件背信弃义的事罢了。

而且似乎还做得太过急噪了些。

他本来的算盘可能是以为曹操正在北方与袁绍僵持。

无暇东顾。

他便有时间开始经营徐州根据地。

没想到曹操毫不犹豫地东征。

“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