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欣赏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56654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章欣赏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文章欣赏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文章欣赏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文章欣赏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文章欣赏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章欣赏1.docx

《文章欣赏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章欣赏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章欣赏1.docx

文章欣赏1

追寻理想课堂享受幸福教育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理想课堂构建的几点思考

史南城

尊敬的各位研修同仁:

大家好!

很高兴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关于品德与社会这个学科的教学问题。

对于参加研修的各位老师而言,构建理想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是大家不懈追求的美好境界,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必由之路。

因此我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追寻理想课堂享受教育幸福——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理想课堂构建的几点思考》,主要交流三个问题:

一、课堂是什么?

二、理想课堂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三、如何构建品德与社会学科理想课堂?

一、课堂是什么?

广义的课堂是指进行各种教育活动的场所,比如教室、办公室、运动场、舞蹈房、车间、营业厅、农场、风景点、军训基地等。

狭义的课堂多指学校的教室,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场所。

对课堂的理解是多元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审视课堂就会有不同的结论。

在互联网上检索课堂的概念,说法有几十种,主要有: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阵地;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空间;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精神家园;课堂是学生的实践和体验空间;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是师生相处,交流和互动的空间;课堂是师生心灵交流、思想交融的平台……

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在《课改新课型》一书中把课堂归结为“四不是”“四应是”,多角度、深层次地为我们描绘了课堂的本质。

1、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应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

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

2、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应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

教育者不能把学生看作是无知无能的被动的受体,看作是只能接受教师指令的工具,而要认识到学生是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的个体,学生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有自己的成长背景,教师所要做的不是强制灌输知识,而是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内而外的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世界。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3、课堂不只是传输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学生需要透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会学习,学会主动地汲取知识,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4、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应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课堂上才能显现真正的活力。

那么,品德课堂是什么呢?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使之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品德和社会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因此品德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堂应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要通过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教师的在课堂上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把教学过程活动化,灵活多样地选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利用学生周围的人,学生身边的事物都这些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与人相处。

而不是强调知识的灌输。

学生只有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才能从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个人的发展,构建起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修炼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人格。

因此,套用郑金洲教授的四句话来概括:

品德课堂应该是师生密切交流、参与活动的平台,是引导学生品格情感健康成长的圣地,是带领学生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试验田,是展示教师人格魅力、教育艺术,净化学生心灵、升华学生情感的伊甸园。

二、理想课堂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从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来说,理想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致力于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实现,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不仅要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转变,更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要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对话者。

理想的课堂教学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被动接受式”教学,形成以“主动、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研员)张玉彬老师概括为:

理想课堂是实践创新的课堂,理想课堂是情感欢乐的课堂,理想课堂是互动有效地课堂,理想课堂是彰显教学艺术的课堂,理想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课堂。

而从课堂教学的人文性质而言,理想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理想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理想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理想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理想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一句话,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正如(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祥俊主任所说:

理想课堂应该是能够体现所有孩子生命张力的课堂。

那么,品德与社会理想课堂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这是我们构建理想课堂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只有认识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明确目标,从而优化我们实现理想课堂的各种策略。

笔者认为,对小学品德课而言,理想课堂应以“真实”为课堂价值追求,给学生一个真目标,让学生体验真过程,使学生流露真感情。

让学生做出真选择,对学生做出真评价,课堂教学追求真实效。

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真问题,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真实生活中,儿童的真实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真实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贴近儿童的真实生活。

真实,是小学品德课堂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理想追求。

真实的品德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能到能,使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状态中获得生命感悟和生命成长的过程。

只有以"真"作为抓手,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的真问题、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小学品德课堂才有说服力和针对性,品德课程也才变得对儿童有意义。

(一)、给学生一个真目标

长期以来,我们的品德教育总爱追求高、大、全,并且总是习惯于把预设的德育目标作为德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出发点,把学生看做待填充的“道德之洞”或“美德袋”。

叶澜老师曾经说过:

目标的设定要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的分析、对可能的期望发展的分析基础上,目标要有“弹性区间”。

品德课堂不应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而应给每一位学生一个真实的可以实现的目标,学会系鞋带了,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了,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恰恰是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们解决的真问题。

这样的真目标容易实现,也容易让孩子们体会到目标达成的欢愉。

另外,在制定目标时,既要考虑对学生的道德引导,也要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设定具体入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难点。

这也是“真”目标的体现。

比如有一次我发现学生课外游戏的形式单调,内容也不够健康文明,于是就给学生上了一堂有关课外游戏的课,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懂得在生活中,有些游戏该玩,有些游戏不该玩。

2、情感目标:

学生追求有品位地玩,玩得健康,积极,有益。

3、能力目标:

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做到爱玩,但不疯玩,玩得有度。

因为目标定得简单,且紧密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因此这堂课上得比较成功。

(二)、让学生体验真过程

品德课堂上老师要尽量挖掘社会生活中的真现象、真榜样、真活动等作为学习的素材,让儿童讲述他真实的经历,抒发他真实的感受。

也许孩子的语言并不华美,也不流利,也许他讲的故事不那么吸引人,甚至有些漏洞,但他的体验是发自内心的,这样的体验一定比任何精致完美的场景都更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也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

叶澜老师说过:

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

但我们的课堂宁愿要真实的缺憾,也不要虚假的完美。

虚假的完美曲解了品德课课后延伸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也完全忽略了这种只说不做、言行不一的做法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如上有关尊师主题的内容时,我安排了以下环节:

师:

老师为我们真是付出了太多太多,老师,我真想让你笑一笑啊。

同学们,在平时,我们该怎样表现才能让老师满意呢?

(引导学生从上课、下课、作业、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方面自由回答。

师:

同学们今天说得太棒了,老师听了很欣慰,老师很高兴,可老师和我们一样,有时也会生气,也会苦恼,才能让老师开心呢?

让我们来做老师的“开心果”吧。

书上的同学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案:

做个鬼脸,说个笑话,你能和他不一样吗?

看谁的点子多?

学生小组合作,围绕一个主题设计“方案”。

(如给老师送贺卡,把真心话写在卡片上,并要求课后一定要亲手送给她们。

或是课前为老师表演节目笑话、唱歌、舞蹈、朗诵等)

为检测本课的学习效果,真正达成教学目标,我要求学生分小组把自己的方案写下来,并在课后一定落实自己的方案。

下一堂课之前分别向我汇报活动成果。

从而使学生通过真实经历体验真实感受,把尊师爱师的品格或想法转化为习惯性的自觉行动。

再如上《上学路上》(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5课)一课,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会过马路。

甚至可以在课堂教学过半的时候把学生带离教室,来到学校门前的公路上,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怎样在红绿灯的指引下过马路。

(三)、使学生流露真感情

我们发现在品德课教学中,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往往用成人所期望的道德价值观念应付老师,在课堂上“口是心非”或“作秀”。

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我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而是“老师希望我回答什么?

我怎样回答才能令老师满意,受到老师的表扬?

”学生从小就学会了揣摸、猜测他人的意图,学会了察言观色。

课堂上的这种非真实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严重阻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甚至导致“人格扭曲”。

为了使学生在品德课堂上能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感情,教师应当用自己的真心去换取学生的真情。

孩子的心是敏感的,孩子的情是真切的。

如果课堂上老师主动向学生敞开心扉,就能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把他真实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看法如实地讲出来,把自己的迷茫困惑真切地说出来。

教师和学生互相敞开自我,相互倾听,师生的情感和思维同频共生,共同创建出了一个全新的意义世界。

这样的品德课才会有吸引力,才能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信度,也才能有效地激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我听过这样的一堂公开课,课题是《抄袭害了谁》(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6课)。

教学中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话题:

“为什么金宇感到这只新书包这样沉重?

如果你是他会怎么办?

”之后,教师还特别做了一个声明:

“请大家实话实说。

”言下之意,是要求大家一定要把自己真实地投射进去。

交流中,一位学生说:

“金宇是靠抄袭得到‘优’的,不是靠自己的真本领得来的,用这样的方法得到爸爸奖励的书包,那多难为情啊。

如果是我,我会向爸爸坦白,也会向同学承认自己的不对。

”“你们的看法、做法和他一样吗?

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吗?

”老师的话音刚落,一位学生发言说:

“如果是我,我就不会向爸爸妈妈坦白,因为爸爸妈妈知道了真实情况后会打我骂我的;我也不会向同学承认自己的不对,因为那样我会在同学的面前抬不起头来的。

”老师一听,马上说:

“这样做对吗?

”显然,教师的心中有标准答案,她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

在老师的暗示下,一些同学发表了一些反对的意见。

此时,老师又对那位同学说:

“大家的意见你能接受吗?

”没有想到,大家的意见并没有说服她:

“老师,如果您让我实话实说,我就这样做!

”老师显得无可奈何,但又觉得就这样让学生坚持似乎不妥:

“老师觉得你那样做不好,向爸爸妈妈坦白有什么不好呢?

爸爸妈妈会谅解你的,向同学承认错误同学们一定会原谅你的。

下课后,我问了那位女同学:

“你同意老师的看法吗?

”“那是老师要求我们的。

”很显然,那位女同学并没有从心里认同老师的教育,老师只是把观点强加给了学生而已。

学生为什么没有认同老师的观点呢?

其实是老师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没有用心去体会学生的真实感受。

教师要学生实话实说,女同学是真的把自己投射进去了的,她说的就是她自己,是她自己的经历和生活。

女同学在家或是在外犯了错,肯定受过父母的打骂,如果把这样的事在父母面前一说,少不了要挨一顿打;女同学也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是个很要面子的人,不愿意把自己的过失或错误完全暴露在众人面前。

解决问题的方法应是多样的,不一定非要按老师说的那样去做,不告诉父母,也不在同学面前认错,自己悄悄地改了,不也是一个好学生吗?

在激发出学生真实感受后,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升华。

把观点和感受强加给学生不应是我们教育的选择。

(四)、让学生做出真选择

在品德课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灌输给学生道德知识,并要求他按照这样的道德价值去追求,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成人的道德价值观。

当老师所讲的道德价值观与现实社会发生冲突时,学生就会不知所措,从而怀疑甚至否定教师灌输的道德价值观,这正是我们的品德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所在。

在社会急剧变化、价值多元的今天,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宗旨已经不仅仅限于让他们接受某种价值标准,更要培养他们选择并确立自己价值观的能力。

所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强令儿童应该具有什么价值观,而要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选择的机会,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做出真实的选择。

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掌握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决策的方法,并巧妙利用教师本身的权威性和大多数学生的向师性,帮助学生权衡选择的后果,减少价值混乱,从而促进教师所期望的价值观的形成。

听一位老师上《面对欺负和威胁》(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4课)一课时,一位学生说出了一件让她很困惑的事:

“一天,我在小区里的空地上玩,看到两位和我一般大的小朋友用刀剥树皮,于是,我就主动过去劝说他们不要剥树皮,这样会把树弄死的。

可两位小朋友却不听,还把我大骂了一顿,说我多管闲事,再管就对我不客气。

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办呢?

”面对这样一个两难的问题,教师感到措手不及,也不知怎么办才好,在说了几句不知所云的话后,算是把这个教学环节应付过去了。

还是这一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被别人欺负后,要以牙还牙!

”这个话题开展了一个小辩论活动,结果,学生竟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只有“以牙还牙”,才能不受欺负。

教师怎么也说服不了学生,教师只好在无可奈何的尴尬中结束了这个话题的讨论。

价值观的引导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课堂变得越来越民主、开放的时候,当学生变得越来越活跃、有主见的时候,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更“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容许’的片面相对主义。

多元选择,不求答案的唯一,并不意味着放弃道德标准,独特的个性体验也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什么都是对的,什么都是好的。

学生品德的形成不能完全寄托于学生的自主选择。

教师要做一个高明的引导者,在学生做出非道德的选择后,教师必须加以澄清,加以引导,并将本真意义的道德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做出合理的选择。

这是一个教师,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五)、对学生做出真评价

我们一直强调品德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性和期待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

一句振奋人心的激励话语,一个欣赏关怀的亲切微笑,对学生都将是莫大的鼓舞,是学生情感体验提升、道德认识加深的催化剂。

然而如果教师回避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一味不切实际地表扬学生,将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例如:

面对合作时打闹的小组说:

“表现很出色!

”面对错误的表现与答案,也都说“真不错!

”这种不真实的评价语言,只能让学生云里雾中、不知所云。

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奉承,是真意而不是虚情,是尊重而不是盲从,是引导而不是回避。

平实而真诚的评价语是教师对学生负责任与尊重的表现。

当然,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一定都得来自老师。

我们还应该多引导学生相互给予适当的评价。

这样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对道德、行为形成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还可以学会与他人交流看法,分享感受,学会沟通。

而且学生的评价可能会更为真实,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或内心世界,这种真情流露的评价也能够为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留下更宝贵的更广阔的空间。

(六)、课堂教学追求真实效

品德课生活性的特点要求品德课堂应致力于追求解决儿童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真实问题。

首先,要帮助儿童在课堂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倍受呵护,生活自理能力普遍比较差。

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就需要在课堂上反复地实践操练,哪怕形式单调一些、花费时间多一些也是值得的,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和孩子们一起解决真问题。

例如在上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全的生活”中的“当危险发生的时候”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假想:

假如在上课时发生火灾,我们该怎么办?

当火灾发生时,怎样拨打电话报警?

或者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

冬冬家住在5楼,一天傍晚,爸爸、妈妈都没有下班,冬冬一个人在家里写作业。

写着写着,突然闻到了一股烟味,打开门一看,发现楼道里已经浓烟弥漫。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怎样帮帮冬冬呢?

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教师继而适时指导学生了解打火警119的方法,并进行互动演练。

我想,这样的课堂尽管朴实无华,没有什么高尚情操、完美人格的道德教诲,但对于孩子们的生活而言却是实实在在有帮助的。

其次,应抓住孩子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道德困惑,教会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可能遭遇的种种道德问题,使学生在面临现实道德问题时不至于不知所措。

一次品德课上,老师在让学生讲述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时,一位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在学校被一位高年级的学生打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亲。

这位父亲知道后第二天就来到了学校,把那位打人的高年级的学生揍了一顿,他觉得父亲非常的疼爱、关心自己。

很显然,这位学生对爸爸妈妈的疼爱理解上有偏差,还不能正确地区分是与非,不能正确地处理与同学,与他人的矛盾。

但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又不能简单地告诉。

可能很多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形都是对这种说法否定了事,或是把一番大道理告诉给学生。

但这种方式是不是对学生真的有教育效果,能让他们对此类问题形成正确的认知呢?

这位老师深知课堂的生成性,她没有简单地处理,而是把这位学生发言作为一个生成性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了对话:

“这是不是爸爸妈妈对我们的一种关爱?

和同学的矛盾能像这样解决吗?

”老师的话题一出,一场对话演变成一场激烈的辩论。

通过一番辩论,最后学生对这个问题达成了比较一致的、正确的看法。

这场辩论使为人处事的哲理内化成了他们的道德认知,所以效果远比教师单方面的说理来得明显。

所以说,课堂上教师应设计、选用各种不同的教学形式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内化。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付诸道德实践,因此品德课堂教学追求知行并重的教学效果,既要追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应当促之以行。

从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到道德实践外现于行,有时只有一步之遥。

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印证课堂所学,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如何构建品德与社会学科理想课堂?

笔者认为,品德与社会课更应该也更易于成为理想的课堂。

因为这门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基础是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课程的追求是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这门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可以说,无论教学内容,还是评价内容,都呈现了开放的空间,为创设理想的课堂奠定了客观基础。

但是,学科综合性的要求对我们提出了挑战,兼教数门课程的现状令课程实施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实践证明,认真实施本课程对孩子的发展非常有益。

老师怎么实施这门课,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

才能让课堂乐意向不确定性开放?

才能让每一堂课成为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一)、加强目标意识

目标意识不强是我们走向新课程中所必然会遇到的。

首先,与以往的社会课、品德课不同,品德与社会的目标是多维的、综合的。

它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几个方面的分目标,但实际上这几个目标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关注多了,想办法去了解,就获得了有关这事物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过程中,儿童对这事物的兴趣、情感态度,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形成的各种习惯等几个目标的达成是同时进行的。

其次,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我们教师再创造、再设计的自主权,再加之,我们的这门课程提倡回归生活,关注儿童,所以,不少教师反而有些把握不住教学目标了。

例如,一位老师上《不一样的你我他》这一课。

该课以及该课所在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不相同;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这个目标很重要,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这一社会性)。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前面部分都做得非常好,通过学生根据同学的特点猜猜他是谁,让学生根据相同的圆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给相同的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等活动,由此扩展认识,让学生体会到:

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外貌不同、性格不同、思维不同、审美不同、价值观不同,营造了很好的学习研讨氛围。

然而,很遗憾老师没有在这氛围中继续深入引导学生探讨:

“我们该怎样对待别人的不同?

”这一目标话题。

教学就此结束。

像这种情况就没有很好地落实目标,或是目标的落脚点没有找好。

那该如何来加强目标意识呢?

结合教学,我想提出以下四点:

(1)了解课标,建立课标理念。

(2)把握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弄清单元目标的落脚点。

(3)备课的时候,可根据课标和单元的目标,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预设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确定为教学目标。

(4)教学中的活动首先要围绕目标来设定,活动实施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

(5)教学中可能会生成新问题,老师要及时根据目标灵活处理。

这样,既可以生成新目标及时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总之,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比如,一位老师两次上《我是谁》一课。

两次都设计了让学生上台来模拟生活中的不同角色的活动,让学生体会:

人在不同的环境是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权利和责任。

在第一次上课时,老师让一部分学生上台表演,然后说:

“请大家认真看,然后来评评谁表演得好?

”。

第二次教学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她是这样对学生说的:

“他们在台上表演的时候是什么?

”“演员”“你们这时候是什么角色?

”“观众”观众有什么义务和责任呀?

“认真看,尊重演员的劳动。

”“好的按照你们说的去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