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汇报和成果展示会上的发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47876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汇报和成果展示会上的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在全市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汇报和成果展示会上的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在全市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汇报和成果展示会上的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在全市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汇报和成果展示会上的发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在全市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汇报和成果展示会上的发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市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汇报和成果展示会上的发言.docx

《在全市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汇报和成果展示会上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汇报和成果展示会上的发言.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全市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汇报和成果展示会上的发言.docx

在全市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汇报和成果展示会上的发言

在全市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汇报和成果展示会上的发言

新海实验中学物理教研组孙永清

一、初中物理实践活动开展的前提

⒈领导重视

市教育局教研室顾俊和周中森老师,在开学初就积极筹办了“全市初中物理教师新大纲、新教材学习研讨会”,重点强调物理教学大纲首次增加了“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内容,并对全市初中物理教师用好新大纲和新教材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顾老师先后多次指导我校物理实践活动,专门为我们送来了进行物理实践活动的资料和南京某中学物理实践活动样本,对我校物理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新海实验中学从正式成立起,就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办学的宗旨。

我校李校长多次在学校大会上鼓劲和宣传物理组以课题为载体,开设的实践活动课。

校领导克服困难尽量保障活动开展需要的时间、场地、器材、资料。

拿在大家手里的这本《教科研通讯》,首先由物理组老师选稿,而后李校长定稿,张书记逐字逐句地审稿,教科室的孙朝仁主任又专门为此撰写了一篇高质量的[卷首语],在此我代表物理组的全体老师对市、校各位领导表示忠心感谢,并对关注我们实践活动的全体老师道一声“你们,辛苦啦!

⒉浓郁的课题研究氛围和具备开展物理实践活动的条件

我校现有国家级重点课题一个,省级课题7个,市级课题12个。

开学初,学校又征集了校级课题审请议定书若干份,从中确定5个课题作为校级课题进行研究。

出台了《新海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细则》、《新海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和《新海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实施细则》,这些重要的课题和文件将会对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创办一流的实验中学发挥重要作用。

我校具备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建立起体现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营造了一种大家分担责任和积极追求成功的氛围和良好合作精神,确立了清晰而为人们共同接受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通过了鼓励教科研的奖励机制.校领导能广泛代表教师的意见,不断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内部反馈和激励机制,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共同致力于各项研究工作,这些是我们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⒊师生观念转变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起到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和科学探究,要积极评价学生表现出来的动手、动脑和自主研究的行为,要强调实践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要重视研究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民主与和谐的新型教学氛围的构建。

二、初中物理实践活动实施的背景

⒈教育转型期的需要

“应试教育”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70年代到80年代中前期,在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世界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下,适应我国当时社会和人的发展实际需要,第一次提出“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出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我国对“素质教育”较早的探讨.“素质”一词最早是在1985年5月由邓小平提出,从此开始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1991年,我省率先召开了素质教育研讨会.两年之后,国务院下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应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⒉新的课程目标的要求

目标之三: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目标之四: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⒊当代社会对教育和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

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与数量,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

科学技术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重要地位。

这对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⒋新大纲指导精神

新《大纲》明确指出:

“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发展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知识面都有好处。

物理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也可以是研究性的实验及科技制作。

结合我校实际,以课题为载体,以班级为单位,开设了物理实践活动课。

三、新海实验中学物理实践活动汇报

⒈全员动员

在我市新大纲和新教材培训后,我校初二物理备课组就拟定了《关于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的建议书》,并报学校教务处批准。

从此开始了物理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安排一次由初二年级共100多名师生到江苏省新海发电有限公司进行的参观访问,从此拉开了我校开展物理实践活动课的序幕,在全市初中物理教学中迈出了第一步。

其次,老师们开始收集全国各地进行物理实践活动的资料,在市教研室顾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确定了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设物理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方案。

而后,我们迅速组建了物理实践活动小组,确定了专门进行实践活动的场地和时间。

⒉开设讲座

在讲座中,我们对学生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学生选题方法和要求、学生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进行课题研究常用的基本方法,以及课题研究将要取得的预期成果形式的确定都作了详细的讲解和说明。

给学生强调指出进行课题研究要突出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①、选题切入点尽可能小;②、重视收集资料和进行资料汇总;③、学会查询资料和实践活动的方法;④、学会使用同类课题研究的参考资料;⑤、充分认识进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⒊组织选题

首先,我们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供选用的课题目录。

课题可以是新大纲提供的物理实践活动参考课题,也可以是从教材和教学实际中发掘的一些课题,还可是学生自选的感兴趣课题。

所选课题可以是物理学科类的,也可以是其它学科内的课题,还可以是多学科综合类的课题

其次,组织各班课题小组的同学举行选题仪式。

选题时,始先要为每位同学印发《选题方法和原则》学习资料和课题参考目录,所有指导教师都要参加,对学生所选课题进行理论论证或说明。

经学生分组讨论后,现场举行签字仪式,确定每个小组课题项目。

最后,对课题小组主要成员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①、尽快查询资料,了解同类课题当前研究情况,对所选课题进行再次论证,保障课题的可行性;②、在本班作好课题研究的宣传工作,营造一种进行课题研究的氛围;③、积极撰写开题报告,为开题研究作好准备。

⒋开题研究

学生举行开题仪式,就意味着课题研究的正式开始。

为了确保开题成功,我们指导教师始先检查了各班学生撰写的开题报告,并安排课题组长整理一份开题报告,准备在年级统一组织的开题仪式上宣读。

开题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背景、课题组主要成员分工、研究计划、研究方法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由于准备充分,开题报告得以顺利进行。

年级主任赵大中与物理组全体老师共同观看了学生进行的长达60分钟开题表演,有的小组在开题时提出聘请校外辅导员进行专题讲座,有的强调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有的更注重进行校外实践活动,有的全面分析了本课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有的则从培养创新能力和提高环境道德意识对课题研究作了一些补充说明。

⒌教师作用

①宣传、动员和鼓劲学生参加课题研究

②进行理论学习

③开放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和教师机房

④帮助学生设置各种表格

⑤跟踪参加学生校外实践活动

⑥与学生交流课题研究心得

⑦收集学生研究资料、实验数据和制作作品

⑧指导学生汇总资料,得出研究成果

⑨进行课题研究评价,建立学生课题研究档案资料

⑩做好学生课题研究结题益处

⒍综合评价

关注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还应包括方法、情感、态度、世界观、科学素养等方面的变化。

要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学生进行实践的成果。

评价方式包括隐性和显性评价两种。

显性评价可以用以下内容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进行:

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小论文、课题研究的心得、实验探究的数据表、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或实验探究后的图表、通过观察记录的数据、自己设计的图纸或图画、科技小制作、查询收集的资料、通讯稿件等都可以当作学生研究成果,给以积极的评价。

教师应意识到学生研究成果获得展示的机会是学生认为最感到骄傲的评价,对激起学生新的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研究重在学习的过程而非研究成果和成果的社会价值;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非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数量;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非一般地接受前人的研究结果或别人传授的经验;重在全员参与而非个别尖子学生精彩表演。

⒎汇报方式

实践活动课成果汇报可以用“报告会、辩论会、答辩会、现场表演、实物展览、模型制作、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方案、心得交流、图画设计、表格分析、小论文、小制作、资料收集、网页制作等方式进行,可以鼓励在各种刊物或报纸上发表论文或参加科技制作比赛,作为较高层次的个性评价。

指导教师要为每位学生建立起一个课题研究档案袋,分类记录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课题评价,对学生撰写的较好的论文进行推荐发表。

四、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成果与展望

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我们进行了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市场调查、问卷调查、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和资料查询,共收集了100多篇观后感,初二(9)班徐梦迪的观后感被发表在《苍梧晚报》,先后有近40篇观后感在我校画廊里展出。

在资料汇总时,我们共整理出8篇调查报告、57篇研究心得、10篇质量较高的论文、8份图表、21幅环保科普画和环保图标、25件用废品制作的实验器具和5个能用废品演示的物理实验,这些材料都在我校宣传栏内展示出来,请大家留心观看。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我简单地介绍一些学生研究成果:

初二(5)的尚辰同学,利用所学的光学知识,把传统的万花筒前面加放了一块凹透镜,起到了扩大观察视野的作用;又在另一个自制的万花筒后面安装了一块凸透镜,对所成的像进行放大,效果确实不一般;徐子淞同学仅仅用一个废乒乓球和一页废纸和若干大米粒就做成了一个不倒翁,任凭你怎样用力,它都不会倒下去;初二(6)课题组把常见感冒药的种类和成份,以及药效研究得非常彻底,可以说通过课题研究他们掌握感冒药最全的资料;初二(7)班的江倩等同学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灯具,它除具有传统的灯具多功能特点外,还注意到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初二(8)课题小组学习了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安装方法,并自制了一个直流电动模型;初二(9)班从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在我市主要公路上进行观察与记录;初二(10)课题小组对保温瓶的保温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制出瓶内所盛水的多少与保温性能的关系图线;初二(11)同学对我校初一和初二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提出了很有新意的校园环保措施;初二(12)同学进行交通信号灯时间设置的观察,通过观察发现市海连路路口处交通信号灯存在时间设置较长的缺点。

今天,他们将会用特殊的方式给大家作较详细的汇报,请大家注意观看,希望大家给以指导。

在第一轮实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第二轮课题研究。

新的一轮实验以确定实验班为研究变量,让实验班的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形成3~9人的研究小组,选择一定的研究专题,定期进行活动情况记录和研究成果汇报。

结合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制定物理实践活动课成绩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科学、及时地评估。

《中学物理实践活动课中科学品质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为目的,建立学生个人档案,通过对比实验班学生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变化,来对学生科学素质提高做出全面的分析,并且最终形成课题研究的成果。

谢谢大家!

2002-04-06

 

课题1:

“变废为宝,动手制作”汇报纪实

初二(5)蒋婷

首先,请大家看一个小实验——纸的承载力。

也许是物理实践活动锻炼了我的胆量,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在实物投影仪上开始展示小实验过程。

看到大家频频点点头,我知道我已经成功了一半。

接着我阐述了我们班之所以要选择这个课题来研究,是因为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很有价值,我们对它也很感兴趣。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把一些可回收的生活废品作为制作物理实验器材的原材料,并能把所学物理知识通过动脑、动手和制作给巩固下来,同时就培养了我们科学品质。

最后,我从开题报告、课题活动情况介绍、班级作品集和同学们的研究心得个方面对课题研究进行了细致地汇报。

回想起我们几个月来课题研究的经历,我们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必须查阅大量资料,进行理论辅导,通过亲手制作和设计实验检验我们的作品是否成功。

为了完成本课题研究,我们全班同学真得全部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同学自发地为同学提供查阅资料的条件,而有同学几个人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小制作组,承担一项制作任务。

我们还安排几位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担任辅导员,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会的问题都由他们几个去负责解答。

同时,在这几个月内,我们也品尝了实践带给我们的七味人生。

同学们一定没有忘记田泯宇在做“反冲实验时”带给我们的惊险和激动,也不会忘记陈秋任同学在展示他的作品时“舌占群儒”的情形,尚辰同学制作的效果比市场上出售的还要好的万花筒真让同学们羡慕,而霍书林同学在展示她制作的四个指南针时,又赢得台下老师的阵阵哈彩。

更令我们难以相信的是我们的校外辅导员高赞发爷爷也来到我们的现场,并且与我们同台讲述了他教给我们完全利用废品制作的“晴天乐”小草帽……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我们上学来第一次经历的,我们衷心感谢学校和老师能给我们展示自我的时机。

通过这个课题研究,我们学会了许多从物理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还掌握了一种带有民族风情的手工艺作品制作技术。

物理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增加了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会了合作和交流,促进了同学间的团结和和谐发展。

课题2:

“调查感冒药的种类和药效”汇报纪实

——实践活动中的欢笑与汗水

初二(6)吴文睿

首届初中全市“物理实践活动”已在我校成功地落下了帷幕,作为课题研究的一名参与者,我在这次活动中受益非浅。

活动过程中的一幕幕仍然历历在目……

选题仪式就是这次活动的开始。

当时,我们初二(6)班的同学考虑到感冒药与大家生活密切相关;另外,有许多同学家长就在药厂或药店工作。

因此,我们选择了“调查感冒药的种类和药效”这个课题。

首先,我们八位课题组的负责同学,要积极调动全班同学搜集感冒药的药盒和说明书。

第一次搜集的成绩并不理想。

因此,我们又苦口婆心地发动全班同学重新搜集了一次。

果然,这次效果好了许多。

我们共搜集了六十多张说明书和上百个药盒呢!

接下来的整理工作是非常头疼的。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那些感冒药成份的名称十分生僻,像什么“马来酸氯苯那敏”、“氢溴酸右美沙芬”之类。

可我们并没有感到枯燥。

大家认真把这些成份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制成表格。

我们还专门买回了几本书来查阅,对感冒药各种成份的药效有了不少了解。

“实践活动”没有“实践”怎么行?

接着,我们走访了市两大药房——康缘大药房和康济大药房。

那里的叔叔阿姨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使我们了解了更多有关感冒药的知识,特别是各种感冒药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哪种卖得最多?

哪种卖得最少?

哪种适合儿童服用?

哪种适合老年人服用?

我们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最后,实践活动的成果汇总与展示也是困难重重。

怎样才能使汇报变得生动活泼?

为此,我们将实践走访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真实故事改编成小品,现场表演给观众看。

另外,我还把一些治疗感冒药的偏方现场展示给大家看,效果很好。

还有,我作为汇报人,怎样说,大家才不觉得枯燥呢?

首先,我把汇报内容背了下来,然后经过反复比较,我觉得还是越轻松越自然越好,我就以近似谈话的语气把汇报内容表述了出来,我觉得自己还真有点像个主持人呢!

这次活动圆满地成功了。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提高了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提高了实践学习的能力,学会了终身学习的方法。

课题3:

“家用灯具的种类和选用原则”汇报纪实

初二(7)江倩

有了几个月辛勤的劳动成果,现在要用10分钟去诠释它们,这看起来比调查研究更难。

调查、收集资料的时间是容易安排计划的,但是我们很难压缩几个月到10分钟,因为我们舍不得丢弄我们成果中的哪一项或哪一段。

不过,最后,我们还是下定决心尽量让理性强于感性。

这时间,物理老师也经常帮助指导我们,这使我们的活动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方向性。

从寒假开始,我们就已经在策划着汇报的内容了。

怎样使汇报更容易让人接受,让人明白?

怎样激发听众的求知心理,这些都是汇报的难题。

在解说中,很经常地会用到许多专业术语,但是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莫名其妙的,这样就会给解说的人很大困难。

别人听不懂,自然就没兴趣听。

所以,我们考虑到是不是得用到语言文字以外的东西。

我们就想到了图片,这样可以既生动又全面地讲解整个内容。

对于以上的分析,这可以算是计划的陈词了,下面的行动就是实行计划了。

于是,我们发动了班上所有有能力、有兴趣的同学与我们共同合作,完成计划。

能写好文章的同学多给我们建议,多给我们写一点。

知识面广的同学就可以多给我们一点新的消息。

后来,我们写了许多的文字报告,画了一些图示。

关于图片,我们短时间内也收集不到有关方面的资讯,就买了几个光盘。

盘里的图片非常多,也很漂亮,感觉真不好选哪一张。

我们一直找,最后即使不看光盘,眼前还是有排排图片样的方格,头昏眼花的。

不过,看着搭配好的文字与图画是那么协调,我们还是尝到了胜利的甜蜜。

最后也就到了后期制作时期,再有几天就要拿出去展示了,不禁有点紧张。

到了汇报的前一天,已经确定由我来讲了,于是便开始了演习。

因为很少上台做解说,所以还真有点不知所措,每一次演习总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我开始有点气馁了。

但是老师、同学都很鼓励我,也让我无法放弃。

最后一次演习了,老师说有必要做一点改动。

这很让我为难,我又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发现很多地方衔接不起来。

我紧张、害怕极了,但是,我只有不断地练习,希望可以有不错的效果。

汇报课之前,我又和老师商量了一下台词,老师说随机应变吧。

这样,把一些不怎么活的地方的台词我又背了好几遍,直到要上台了。

面对台下的人,我不能想的太多,只可以把头脑里的内容不住地往外说,这让我接受了一次很大的挑战。

对于台下同学的问题,我也不敢多想,只是能解释地就临场组织语言就一下,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更让我没想到吃惊的是,老师居然会向我提问题,这使我有点为难,因为我很难清楚地回答他的问题,这又是一个莫大的考验。

课题的汇报其实也是一种挑战或考验,也可以锻炼人的心理素质,可以发挥人的随机应变能力。

自然要汇报得有一些准备,准备又可以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

这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了。

当然只有亲自实践了,才能了解到收获果实的甜蜜。

课题4:

“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汇报纪实

—感悟开展物理实践活动课

初二(8)张媚茹

此刻的我,正站在台上向大家汇报本班的物理实践研究成果,心里虽咯噔地跳着,却尽量不表现出紧张的神情。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已经能够自己动手装配直流电动机了”我说着,“学校给我们大家创造了一个优越的条件,为了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开设了物理实践活动课。

看着这一张张幻灯片,我回忆起我们一同活动时的情景,那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刻,也许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许多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我懂得了一切都得自己去实践,亲手尝试一下……

“呀,我明白了,原来是这个道理。

”“今晚我上网查去,明天告诉你。

”……在实验时,大家总是满怀信心和激情地装配着自己手中的电动机模型。

有的人模型装好以后,却不能转动,这时急得满头大汗,却耐心地试验一次又一次,直到成功向他招手。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

“有耐心的人才能达到他所希望的目的。

”不错,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在学习过程中亦是如此。

这就是考验我们的时候,持之以恒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其实,我在实验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例如……”当我们手中发动机不转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再多试几次,也许就能成功了?

当我们遇到难题时,我们可曾考虑,图书馆是答案所在?

当我们成功地将模型装配好时,我们不是欢呼雀跃、欣喜若狂了吗?

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在意料之中,只是等我们去作罢了。

而我们现在学到的方法,恐怕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或许等我们成年时会说:

“我是在中学时代,那个充满幻想与诗篇的年龄里学会了探究,探究真理的方法。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不仅学会了怎样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自己的动手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或许,有些人通过这次活动会发现自己这方面的缺点,今后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达到我们开展活动的目的;也有的人会在活动中突然发现自己身上隐藏着这样一些优点,从而信心倍增,做任何事都比从前更加出色,这也显现了活动的宗旨。

美国学生几乎写论文都要把一整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把自己浸在书籍中,他们在这期间遨游古今、纵横世界,知识在他们脑海里根深蒂固。

因为,他们每写一次论文,都大为受益。

而我们中国的教育方式与之不同,学生阅览课外书只能自己争取时间,挤出一丁点时间。

现在,我们就可以通过课题研究活动这个好机会查阅资料搞懂课题原理,不知不觉中,知识面就变广了。

“今天的课题汇报就到此,谢谢。

”台上的我汇报完了,一颗悬着的绷紧的心也放松了,可是我仍在思绪万千,我在想:

“如果我哪一天忘记了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但我必定忘不了我的这次课题活动。

因为它教会了我很多,它可以成为我学习的指南针,生活的导航!

课题5:

“连云港市交通工具的种类及用途”汇报纪实

初二(9)王子文

转眼间,我们这次物理实践活动已开展了好几个月了,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回眸这几个月来的活动,真是受益匪浅。

这次活动是新《大纲》里明确提出的。

现在已是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需要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的世纪。

这次活动也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对学生加深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发展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知识面都是十分有益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探究研究性学习的新思路,才能使“物理真正回归生活”。

这次活动是分组来完成的,一个组代表一个班级,每个组有八、九名同学为主要成员,同时每个组都有自己相应的研究课题。

我们初二(9)班的课题为:

调查连云港交通工具的种类及用途。

这个课题是我们于2001年年度初二第一学期第十一周时,以抽签的形式而选定的,这也是为了避免小组之间的矛盾。

但我们依然对这个课题很满意,同时也很感兴趣。

毕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离不开交通工具的!

到了第十二周,我们便正式开始启动课题了。

在这一周的周四下午,我们开了一次“开题仪式”。

在仪式上,每个班都派出了一名代表上台讲演,还填了一位开题报告。

那意味着我们要从那天起为这次活动又“努力奋斗”了!

同时,经过我们组员的商量、讨论,还拟定了一份初步计划。

其中包括我们开展活动的主要方法,共有四种:

㈠网络浏览;㈡资料查询;㈢参观访问;㈣分组讨论。

而且,又将组里的八名成员分成了几个小组:

总负责:

王子文,即我本人;资料收集:

张繁、江希文;组织参观:

张炜、刘骝、桂林;汇总报表:

周蓉峥、李月。

我们还商量将活动时间安排到周末及节假日,主要是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

第十三周的时候,组员们便开始了资料查调。

先是上网查询,地点是淮大的机房里。

这是由刘骝同学安排的(因为他的父母在淮大任教)。

接着我们又来了学校的图书室收集资料,主要是查一些交通方面的书籍。

总得来说,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困难,而且收集的资料也比较完善了,其中包括图片、数据等等。

又到了十四周了,本来是打算去车管所等单位进行调查的,但由于关系欠缺,没能办成,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