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C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42041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录C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附录C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附录C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附录C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附录C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附录C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docx

《附录C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录C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附录C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docx

附录C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发展速度用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根据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对比而得。

由于比较的标准时期不同,发展速度可分为定期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减-1(或100%)就是增长速度。

即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或100%)。

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我国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习惯上经常使用的“水平法”,又称几何平均法,是以间隔最后一年的水平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的速度;另一种是“累计法”又称代数平均法或方程法,是以间隔年内各年水平的总和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的速度。

具体计算方法,可参照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的《平均增长速度查对表》。

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两种方法计算的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比较接近,但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大起大落时,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别较大。

本《年鉴》内所列的平均每年增长速度都是用水平法计算的。

从某年到某年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均不包基期年在内。

如1979-1998年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是以1978年为基期,1998年为报告期,年份从1979年算起,共20年。

当年价格是报告期的实际价格,如工厂的出厂价格,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商品的零售价格等。

按当年价格计算,是指一些以货币表现的物量指标,如工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等,按照当年的实际价格来计算总量。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进行对比时,因为包含有各年间价格变动的因素,不能确切的反映实物量的增减变动。

因此,在计算增长速度时都使用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数字。

生产总值指按国土原则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货币表现。

它不包括中间消耗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这些最终产品和劳务,不论是本国居民投资、本国居民生产的,还是外国居民投资、外国居民生产的,只要是在这个国家的领土范围之内,就全部计入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总值。

生产总值从生产角度来说,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从分配角度来说,是这些部门劳动者收入、税金、利润、固定资产折旧等项目之和;从使用角度来说,是最终使用于消费、投资以及净出口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所以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分配法、使用法。

国外净要素收入与生产总值之和,即为国民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而应提取的补偿价值,它反映了全部固定资产在本期生产中的资产转移价值。

各类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折旧费。

对不计提折旧的单位,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部队和居民住房则应进行虚拟折旧。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为常住单位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报酬,它反映劳动者参与增加值创造而获得的原始收入。

具体包括从各种来源开支的货币工资和实物工资,即单位以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形式,从成本、费用和利润中为劳动者支付的各种开支,以及个体和其他劳动者通过参加社会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各种劳动报酬。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与补贴之差,它反映政府从本期创造的增加之中所得到的原始收入份额。

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和规费,具体包括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管理费开支的税、应交纳的养路费、排污费和水电附加等,以及烟酒专卖上缴政府的专项收入。

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税处理,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收入等。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价值、支付劳动者报酬和上缴政府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它反映企业参与增加值创造而应得到的原始收入份额。

该指标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但要扣除利税后项目中支付的工资、福利及公益金等。

三次产业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

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包括: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总人口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

按不同统计范围分为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两种人口均指每年12月31日24时的人口。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口与同期平均人数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

年平均人数是年初、年末人口数的平均数,也可用年中人口数代替。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口与同期平均人数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

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口减死亡人口)与同期平均人数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

或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居住用地面积指在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工业用地面积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建筑物等得建设用地。

水资源总量一定区域内的水资源总量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和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不包括过境水量。

保费收入是指保险合同订后,被保险人必须向保险人付出一定的费用才能取得保险人根据合同内容承担赔偿责任。

这种费用叫“保费”。

赔款、给付是指保险人在年内实际支付给被保险人遭到损失时的赔款。

无论哪年承保业务和发生的损失,凡在本年内支付赔款、结案均计在本年内。

综合能源消费量指报告期内的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净值。

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需要先将使用的各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燃料后再进行计算。

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加工转换产出能源合计-回收利用能源合计。

住宅指专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别墅、公寓、职工家属宿舍和集体宿舍(包括职工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等。

但不包括住宅楼中作为人防用、不住人的地下室等。

住宅按照性质可以划分为普通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别墅、高档公寓。

别墅、高档公寓指建筑造价和销售价格明显高于一般商品住宅的商品住宅。

别墅一般指地处郊区,独立成栋的商品住宅;高档公寓一般是地处市内高尚社区,高层或多层的商品住宅。

别墅、高档公寓的确定标准:

一是经有房地产投资计划审批权的主管部门审批建设的别墅、高档公寓开发项目。

二是销售价格高于当地同等地段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一倍以上的别墅、高档公寓开发项目。

R&D内部经费支出指调查单位在报告期用于内部R&D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实际支出。

包括用于R&D项目(课题)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间接用于R&D活动的管理费、服务费、与R&D有关的基本建设支出以及外协加工费等。

不包括生产性活动支出、归还贷款支出以及与外单位合作或委托外单位进行R&D活动而转拨给对方的经费支出。

统计范围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普通高等学校、具有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地市及以上运输和通信企业、地市及以上农业和卫生业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活动的企业以及从事综合技术服务活动的单位等。

专利申请受理量指经专利部门初步审核后符合受理条件的专利申请量。

专利申请授权量指经专利部门审查合格后,依据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对申请项目专有权的专利申请数量。

发明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和常住人口的比值。

社会福利机构数指年末在所辖区内由民政部门主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其他收养性单位,以及民政部指导的城乡社会办的各类敬老院、养老院等。

社会福利机构床位数指福利机构报告期末床位的实际收养能力。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指在报告期末,家庭平均收入在当地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城镇居民数。

包括“三无对象”,失业人员和在职、下岗、退休人员等。

刑事案件立案数指年内发生并达到公安等司法部门规定的立案标准的刑事案。

刑事案件是指需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等司法机关立案处理的案件。

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指用于城市维护和建设的资金支出。

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更新改造支出和维护支出。

排水管道长度排水道是指汇集和排放污水、废水和雨水的管渠及其附属设施所组成的系统。

包括干管、支管以及通往处理厂的管道,无论修建在街道上或其他任何地方,只要是起排水作用的管道,都应作排水管道统计。

排水管道按其排水性质分为污水管、雨水管、合流管三种。

供水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城建部门系统自来水公司所属自来水厂及各单位自备水源取水、净化、送水、出厂输水干管等环节的综合生产能力,以四个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主确定能力,超负荷运行增加的能力不应计算。

居民生活用水量指城市范围内所有居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用水。

包括城市居民、农民家庭、公共供水站用水。

供气总量(人工、天然气)是指城市煤气企业向城市生产用户、家庭用户和其他用户供应的全部煤气量,包括外购及损失量。

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数是指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可参加营运的全部车辆数。

包括技术完好的、在修的、待修的、长期停驶的,以及拟报废尚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报废的运营车辆数。

不包括公交企业的油罐车、货车和其他专用车等非运营车,也不包括借入、租入的客运车辆。

轨道交通线路长度指报告期内投入运营的城市地铁、轻轨、有轨电车运营线路长度。

绿地面积指用作绿化的各种绿地面积。

包括公园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的总面积。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指城市建成区内各单位管理的一切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包括园林绿地以外的道路绿化覆盖面积(即道路的隔离带、中心绿岛和林荫道及行道树的覆盖面积)和单株树木的覆盖面积。

行道和单株树覆盖面积,可按各种树的平均垂直投影面积乘以各种树木的总株数求得。

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再重复计算。

工业废水排放量是指经过工业企业厂区所有排放口排放到企业外部的全部废水总量。

包括外排的生产废水和厂区生活污水,也包括外排的直接冷却水和矿区的超过排放标准的有毒有害的矿井地下水;不包括外排的间接冷却水。

有些企业间接冷却水和直接冷却水混合排放分不开的,可以合并统计在内。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是指全面达到国家、地方排放标准的外排废水,包括经过处理和未经过处理的,但不包括经过处理仍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

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指燃料废气和生产工艺废气经过各种废气治理设施处理后去除的二氧化硫总量。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指工业企业在厂区内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总量。

工业烟尘去除量烟尘是指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夹带的颗粒物。

工业烟尘去除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利用各种废气治理设施去除的烟尘量。

工业烟尘排放量指报告期内企业排入大气的烟尘量。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百分率。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指城镇污水处理量占城镇污水产生量的百分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报告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比率。

空气质量达标(API≤100)天数一年中API数值小于等于100的天数。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反映政府由社会保险基金列支的各项支出。

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等。

农业增加值是指农业部门(包括国有、集体单位及农户)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所提供的社会劳动量的货币表现。

它反映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和对社会的贡献。

农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生产法,是从生产角度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即用农业总产出减去农业中间消耗求得。

由于农户没有健全的核算记录,故农业增加值一般是采用生产法计算的。

(2)分配法,是从分配角度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是通过农业生产单位在生产经营和劳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不含中间消耗的各种收入来计算。

具体包括农业劳动者收入、福利基金、利税、固定资产折旧及大修理和其他。

农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副渔五业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量。

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成果,是观察农业生产水平和发展速度,分析农业内部结构,研究农业与工业及至与国家建设的关系,研究农业生产与人口增长及提高人民生活关系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计算农业净产值、增加值以及农业商品率的基础资料。

农业总产值的的计算,一般采用“产品法”,即凡有产品产量的,都按单位产品价格乘产量的办法求得每种产品产量的产值。

少数生产周期较长当年没有产成品或产品产量不容易统计的产值,则采用间接方法进行匡算。

先求得农、林、牧、副、渔五业的产值,然后相加求得农业总产值。

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经济总收入是指本单位当年经营的收入中可用以抵偿本年开支并在国家、集体、农民之间进行分配的农林牧副渔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项经营收入和利息、租金等非生产收入,但不包括那些不能用来分配,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如贷款收入、预购定金、国家投资、农民投资等。

农村居民纯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

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计算方法:

纯收入=总收入(包括现金形态和实物形态折算款)-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外部亲友支出。

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含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它包括:

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不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分厂)生产的成果相加。

但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

轻重工业总产值的划分也是按“工厂法”计算的,即一个工业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生产的主要产品的性质属于轻工业,则该企业的全部总产值作为轻工业总产值;一个工业企业生产的只要产品的性质属于重工业,则该企业的全部总产值作为重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得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动价值后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即不包括原材料每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和支付给各部门的劳务支出,与其他部门没有重复计算。

工业增加值是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工业生产的实际成果(经济效益)。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二是收入法(分配法),即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工业销售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销售的工业产品总量。

包括已销售的产品、半成品价值,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和对本单位基本建设部门、生活福利部门等提供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价值。

能源购进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购进的实际到达本单位并经验收办理完入库手续的能源。

能源消费是指企业在报告期被实际使用的能源。

能源库存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初、期末实际结存的能源。

建筑业总产值(即自行完成施工产值)指建筑业企业或附营建筑施工单位自行完成的按工程进度计算的建筑安装生产总值。

建筑产业值包括:

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

建筑业增加值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目前建筑业增加值采用分配法计算,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为:

建筑业增加值=本年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管理费用中的劳动待业保险金、税金+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工程结算利润+转作奖金的利润。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

按照我国现行计划管理体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

基本建设投资基本建设是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新建、扩建工程及有关工作。

更新改造投资更新改造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对原有设施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以及相应配套的工程和有关工作(不包括大修理和维护工程)。

房地产开发投资包括各种经济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建设公司及其他房地产开发单位统一开发的包括统代建、拆迁还建的住宅、厂房、仓库、饭店、宾馆、度假村、写字楼、办公楼等房屋建筑物和配套的服务设施、土地开发工程,如道路、给水、供电、供热、通讯、平整场地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

包括非房地产企业实际从事房地产开发或经营活动,不包括单纯的土地交易活动。

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未列入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

新增生产能力指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而增加的设计能力或工程效益,它是用实物形态表示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果。

新增生产能力的计算,是以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单项工程(或项目)为对象。

当单项工程(或项目)建成,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正式移交投入生产,即可计算新增生产能力。

新增生产能力的数量一般按设计能力计算。

设计能力是指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正常情况下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而不论投产后的实际产量如何。

以设备数量、建筑物容积、面积、长度等表示的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则按建成的实际数量计算。

房屋建筑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是从房屋外墙线算起的各层平面面积的总和,包括房屋结构(如柱、墙)占用的面积和地下室面积。

多层面积按各自然层面积总和计算,包括房屋内的楼隔层,突出墙面的眺望间、门斗、有柱雨罩的面积。

不包括突出墙结构的构件、艺术装饰等所占面积,如台阶等,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房屋竣工面积指在报告期内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住人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正式移交使用单位的建筑面积。

新增固定资产指通过投资活动所形成的新的固定资产价值。

包括已经建成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工程价值和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价值及有关应摊入的费用,它是以价值形式表示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果的综合性指标,可以综合反映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果。

货(客)运量指运输业实际运送的货物(旅客)数量。

货运按吨计算,客运按人计算。

货物不论运输距离长短、货物类型,均按实际重量统计;旅客不论行程远近或票价多少,均按一人一次作为客运量统计。

半价票、小孩票也按一人统计。

货(客)运量反映运输业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数量,也是制定和检查运输生产计划,研究运输发展规模和速度的重要指标。

货物(旅客)周转量指运输业运送的货物(旅客)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和,通常以吨公里和人公里为计算单位。

计算货物周转量通常按发出站与到达站之间最短距离,也就是计费距离计算。

它反映运输业生产总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编制和检查运输生产计划,计算运输效率、劳动生产率以及核算运输单位成本的主要基础资料。

货物吞吐量是指经由水运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

货物吞吐量分别按国内进口(卸船)、出口(装船),外贸进口、出口统计。

货物吞吐量按货物实际重量吨统计,以货物交接清单或货单上记载的重量吨为准。

如无实际重量吨,可根据船舶装载情况来推算。

在本港区内的水运转口分别按进口和出口各计算一次吞吐量。

货物吞吐量是衡量港口生产规模的一个主要数量指标。

邮电业务总量指以货币表现的邮电部门为用户传递信息和提供其他邮电服务的总量。

它用各种邮电分类业务量,如函件件数、电报份数、长话张数、市内电话和农村电话的年均户数、订销报刊、累计分数等,分别乘以相应的平均单价(不变价),加总后再加上出租电路和设备收入、代用户维护电话交换机和线路等设备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求得。

邮电业务总量综合反映了一定时期邮电工作的总成果,是研究邮电业务量构成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以及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

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进总额指从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进(包括从国外直接进口)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的商品金额。

本指标由“从生产者购进额”、“从批发零售贸易业购进额”、“进口额”和“其他项目”组成。

这个指标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从国内、国外市场上购进商品的总量。

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指对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的商品(包括对国(境)外直接出口及售给本单位消费用的商品)。

本指标由“对生产经营单位批发额”、“对批发零售贸易业批发额”、“出口额”和“对居民和社会集团商品零售额”项目组成。

这个指标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商品以及出口商品的总量。

批发零售贸易业年末库存总额指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已取得所有权的全部商品。

这个指标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商品库存情况、对市场商品供应的保证程度。

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指在农村集市和城市集市上买卖双方(包括农民、非农业居民、机关、团体、工商企业、个体商贩)成交的全部商品金额。

目前农民在集市对外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也统计在内。

不包括城市工业品市场的成交额。

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

因此,计算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是综合了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取得。

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劳动力。

包括:

①全部职工:

②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③城镇个体劳动者;④农村社会劳动者;⑤其他社会劳动者。

职工指在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

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事业、机关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范围包括: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所付工资六部分。

但不包括发明创造奖奖金、出差旅费、股息分红、稿费等其他专项工作报酬、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