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发散风寒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41601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docx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发散风寒药.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docx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第七章 解表药

 一、含义

  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根据解表药的药性和功效主治差异,常将其分为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两类,有时又有称为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者。

  二、功效与主治

  本章内的所有药物都具有解表功效,可主治外感表证,症见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而不畅,脉浮,或有鼻塞流涕、咽痒、咳喘等表现者。

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除主治风寒表证(感冒风寒)和风热表证(风热感冒)外,风邪所致的头昏头痛、目赤咽痛、皮肤瘙痒等,亦多选用;此外,本类药还分别兼有止痛及透疹等其他多种功效,因而又有其相应的主治病证。

这些内容将分述于以下两节的概述之中。

  三、性能特点

  解表药气味大多芳香,性质轻宣疏散,主要用以发散表邪,根据五味中“辛能散”的理论,故一般为辛味;发散风热药因能清泄,又多兼苦味。

其作用趋向为升浮,能疏散经肌肤或口鼻内犯的邪气,或开腠发汗,使表邪随汗而外解。

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足太阳膀胱经亦主一身之表。

以脏腑辨证而言,则表证在肺;以六经辨证或经络辨证而言,则表证当属膀胱经的证候,故解表药的解表功效归此二经。

现代中药学多谓其归肺经,而古代本草多言其归膀胱经。

在药性方面,发散风寒药偏于温性,发散风热药偏于寒凉

  四、配伍应用

  使用解表药,应区分表证的寒热,四时气候变化及患者体质的不同,因证选药并作适当的配伍。

如风寒表证宜选用发散风寒药,风热表证宜选用发散风热药。

温热病邪在卫分,宜用发散风热药,并辅以清热解毒药;表证夹湿,宜以祛风胜湿的解表药为主,并合用化湿之药。

若体虚之人外感,应辨别不同的正气虚衰,分别与益气、助阳、养血、滋阴药配伍,以扶正解表。

此外,还可依据兼有症,进行必要的配伍。

如见咳喘痰多,或气滞胀闷、呕恶者,可与化痰、止咳、平喘药,或行气和中药同用。

  五、使用注意

  1.使用解表药,尤其是发汗解表药,服用量不可过大,应以微令汗出,得汗即止为原则,可使邪气外出,而正气不伤;发汗是使人体阳气蒸化津液,并从汗孔出于体表,如发汗太过,汗出淋漓,既会伤阴,又有亡阳的危险。

又因津血同源,凡平素表虚不固,自汗盗汗,久患疮疡、淋证、失血及孕妇、产后、年老体虚等各种津血亏耗之人,虽有表证,亦应慎用。

  2.解表药的用量,还应注意因时因地制宜,凡寒冷之时或阴凉之地,发散风寒药的用量宜稍重,若当用辛凉之药亦宜稍轻;而温暖之时或炎热之地,发散风寒药的用量宜稍轻,若用辛凉之药可稍重。

  3.在药材方面,解表药多为芳香质轻之物,一般不宜久煎,以免挥发性有效成分逸散而药效降低。

  4.此外,发散风寒药之汤剂宜饭后热服,药后温覆其体,可助散寒解表之力。

本章学习指导

1.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的含义:

  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以发散风寒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风寒表证的药物,称为发散风寒药;有时亦称辛温解表药。

以发散风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风热表证或温热病卫分证的药物,称为发散风热药;有时亦称辛凉解表药。

  2.解表药的功效与主治:

  本章内的所有药物均具有解表功效,都可主治外感表证,症见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无汗或有汗而不畅、脉浮等。

根据解表药的性能和功效特点,本章又将解表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

前者均有发散风寒的功效,都可主治风寒表证(感冒风寒),症见发热、恶寒较重、头身疼痛、口不渴、苔白而润、脉浮紧者。

后者均具有发散风热的功效,都可主治风热表证(感冒风热)或温热病卫分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苔薄黄、口微渴、脉浮数者。

发散风寒药还分别兼有平喘止咳、止痛、祛风湿(胜湿)、利尿、通鼻窍、祛风止痒等功效;又可分别主治咳喘、头痛、痹痛、水肿、鼻渊、皮肤瘙痒等证而有风寒外束者。

发散风热药还分别兼有利咽喉、清头目、止痒、透疹及清里热的功效;又可分别主治风热所致的头昏头痛、目赤多泪、皮肤瘙痒、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及与清热功效相应的里热证。

  3.主要有关功效术语的含义:

  解表:

是解表药以其辛散之性,外散表邪以解除表证的治疗作用;又称发表、疏表等。

  发散风寒:

是性味辛温的解表药对于风寒表证的治疗作用;有时又称辛温解表。

  发汗解表:

是辛散的解表药,通过发汗使表邪外出,以治疗表证的作用。

  祛风解表:

是药性较平和,且发汗作用不明显,长于辛散风邪,以治疗表证的作用。

  发散风热:

是味辛性偏寒凉的解表药,对于风热表证的治疗作用;有时又称辛凉解表,或疏风热等。

  4.解表药及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的性能特点:

  解表药具有发散作用,根据辛能散的理论,故均有辛味;并具有升浮的作用趋向;按脏腑辨证则归肺经。

发散风寒药主治风寒表证,故皆为温性;发散风热药主治风热表证,故药性皆偏于寒凉;以升浮为主并多兼沉降的作用趋向。

  5.解表药的配伍原则:

  ①根据邪气的偏盛配伍:

兼里热或暑热者,配伍清热药,尤其是卫分证常辅以清热解毒药;兼里寒者,配伍温里药;兼湿邪者,配伍化湿药;兼燥邪者,配伍润燥药。

  ②根据正气的虚衰配伍:

体虚之人外感表邪,应分别其气虚、阳虚、阴虚、血虚的不同,配伍相应的益气、助阳、滋阴、养血之药。

  ③根据表证的主要兼有症状配伍:

如兼见咳喘痰多,或气滞胸闷、恶心呕吐者,可酌情配伍化痰、止咳、平喘药,或行气和中药。

  6.解表药的使用注意:

  ①注意根据表证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宜的解表药。

如风寒表证选用发散风寒药,风热表证选用发散风热药;喘咳、头身疼痛较重,或兼湿浊者,选用兼能平喘止咳、止痛及胜湿、化湿的解表药。

  ②应以微令汗出,得汗即止为原则,谨防过汗而伤阴损阳。

  ③年老体虚及津血亏耗之人,虽有表证,亦应慎用辛燥发汗或峻烈的解表药。

  ④使用解表药还应注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如炎热之时、温燥之地,当用发散风寒药时,用量宜轻;而当用发散风热药时,用量可稍重。

  ⑤解表药多为辛香之品,入汤剂一般不可久煎,以免挥发性有效成分过分逸散而影响药效。

  ⑥用发散风寒药治疗风寒表证时,其汤剂宜于饭后热服,服药后温覆其体,可助发汗散寒以解表之力。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故又称辛温解表药。

其辛能外散风邪,温可祛寒,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功效,主治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口不渴、苔白而润,脉浮紧,或兼咳喘,鼻塞流涕者。

  部分发散风寒药,还分别兼有止咳、平喘、止痛、祛风湿、利尿、通鼻窍、祛风止痒等不同功效,又可主治咳喘,头痛,风湿痹证,水肿初起,鼻渊及风邪外郁引起的皮肤瘙痒等证。

但仍以兼有风寒表证或属寒证者,最为适宜。

  本类药物,性偏温燥,多能开腠发汗,忌用干燥热内盛者;平素阴虚津亏,表虚不固而外感风寒者,亦当慎用。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麻黄科小灌木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木贼麻黄E.equisetinaBge.或中麻黄E.intermediaSchrenketCA.Mey.的草质茎。

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秋季割取嫩枝。

阴干,切段。

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麻黄根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平喘,利尿。

【应用】

  1.用于风寒表实证。

本品辛温发散之性较强,善能开泄腠理、透发毛窍,主要通过发汗以外散侵袭肌表的风寒邪气。

在发散风寒药中,其发汗作用最为明显,为重要的发汗解表药。

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

治疗此证,麻黄与桂枝相须为用,更能增强发汗、散寒之力。

又因其兼有平喘的功效,对风寒表实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

如《伤寒论》麻黄汤。

本品亦可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同用。

  2.用于喘咳证。

本品辛散而微兼苦降之性,可外开皮毛的郁闭,以使肺气宣畅而宣肺平喘;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而降逆平喘,故为主治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并常以杏仁等止咳平喘药为辅助。

对于风寒外束,肺失宣降之喘急咳逆,其发散风寒与平喘的功效,能全面针对该证的病因病理,最宜使用本品。

对肺热壅盛而肺气上逆之喘咳,本品仍可宣降肺气以收平喘之效,但须配伍石膏等清泻肺热之药以治本,并制约其温散发汗之性,使全方成为清肺平喘之剂。

喘咳而痰多者,因本品无祛痰之功,尚须配伍化痰之药。

  3.用于水肿。

本品利尿退肿,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之证。

因其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的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故治水肿初起,而有表证者,宜配伍其他发汗解表药和利水退肿药。

  此外,本品发散风寒的作用,还可以治疗风寒所致疮疹或皮肤瘙痒,鼻塞不通或流涕不止。

其散寒通滞之效,尚可用于风寒痹痛等里寒证。

【用法用量】煎服,3~10g。

本品生用发汗力较强,宜用于外有风寒之证;蜜炙麻黄长于平喘,宜用于喘咳(尤其是肺热喘咳)证;麻黄绒作用较为缓和,宜用小儿、老人及体弱者。

【使用注意】虚喘而无肺气壅滞者忌用;因所含麻黄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升高血压,故高血压及失眠患者慎用。

【参考资料】

  本品含麻黄碱及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麻黄次碱等多种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麻黄多糖、儿茶酚、鞣质及有机酸等成分。

其挥发油对人工发热的兔有解热作用,对正常小鼠有降温作用;麻黄碱能使血管通透性降低,呈现抗炎作用;并有镇咳作用,挥发油及麻黄碱、伪麻黄碱有平喘作用;煎剂有抑菌作用,挥发油及煎剂有抗病毒作用;麻黄的水或醇提取物有抗过敏作用;伪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麻黄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引起失眠、神经过敏、不安等症状,并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血压上升,胃肠平滑肌松弛,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等。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樟科乔木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嫩枝。

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

3~7月割下嫩枝。

切片或切段,阴干。

生用。

【性味归经】辛、甘,温。

归肺、心、肾、肝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温助阳气。

【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

本品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且能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用治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

治风寒表实证,桂枝与麻黄相须为用,既助其发汗,散寒;又通阳气,畅血脉以缓和头身疼痛。

治风寒表虚证,营卫不和而自汗出、脉浮缓者,桂枝宜与白芍配伍。

本品辛甘通阳,解肌表之风寒以调卫;白芍酸寒敛阴,固外泄之阴液以护营,共收调和营卫之效。

如《伤寒论》桂枝汤。

治阳虚感寒,本品外散风寒,内温阳气,多与附子等药同用,共收助阳解表之效。

  2.用于寒凝血瘀及风寒痹证等多种里寒证。

桂枝辛散温通之性,可温散经脉寒邪,有利于寒凝血瘀及风寒痹证等里寒证的治疗。

治疗寒凝血瘀证,本品善入血分,以温散脉中之寒凝;又可宣导活血药物,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

故妇女经脉受寒,月经不调,痛经,癥瘕,产后腹痛;外伤受寒,肿痛不消;以及其他瘀滞而有寒之证,均可与相应的活血化瘀药同用。

治风寒痹证,本品与祛风湿药同用,亦有助于通痹止痛之效;因其性升浮,又以上肢及肩背痹痛多用。

本品对经脉受寒之头痛、腹痛及阴疽等,均用之有效。

  3.用于阳虚证。

本品甘温,可助心、肾、脾之阳气,其性虽温煦而力较肉桂缓和,但仍常用于以上三脏的阳虚证。

治心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疼痛,或心失温养,心动悸,脉结代之证,本品为温心通阳之要药,可分别其血瘀、痰凝及正气的虚衰,作相应的配伍。

治脾阳不运,水湿内停之泄泻、痰饮、眩晕,本品常与补脾、除湿、化痰药同用。

治肾与膀胱阳虚寒凝,气化不行之小便不利、水肿,本品常与茯苓、猪苓等利尿药配伍,共收温阳化气,行水利尿之效。

【用法用量】煎服,3~10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易助热,伤阴,动血。

温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忌用;孕妇慎用。

【参考资料】

  本品的化学成分与肉桂相似。

含挥发油0.2%~0.9%,其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约为60%~70%,还有莰烯、苯甲醛等,另外尚含有酚类、有机酸、多糖、甙类、香豆精及鞣质等。

其煎剂有解热、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桂枝汤对体温有双向调节作用;桂皮油和桂皮醛等成分亦有抑菌作用,桂皮油有健胃、解痉、利尿、强心、改善心肌缺血和供氧等作用,桂皮醛有镇痛、镇静、抗炎及抗惊厥等作用;挥发油吸收后经肺排泄,可稀释分泌物的粘稠度,出现祛痰、止咳作用;桂皮醛还能引起兔的白细胞增加,出现明显的免疫反应。

【出处】------《名医别录》

【来源】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叶和茎。

其叶称紫苏叶(或苏叶),其茎称紫苏梗(或苏梗)。

各地均产。

夏秋采收。

阴干,切段。

生用。

紫苏叶

紫苏梗

【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脾、胃经。

【功效】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

本品辛温发散之性较为缓和,外感风寒之轻证可以单用,重证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

因其能理脾胃之气,又略兼化痰止咳之效,对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喘痰多者,较为适宜。

治前者,本品常与陈皮、香附等行气药同用;治后者,本品常与杏仁、半夏、桔梗等化痰、止咳药同用。

  2.用于脾胃气滞及呕吐证。

本品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可以治疗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吐。

偏寒者,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行气、止呕药同用;偏热者,常与黄连、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痰湿甚者,常与半夏、橘皮等燥湿、化痰、止呕药同用。

治妊娠胎气上逆,脘闷、食少、呕吐甚至胎动不安者,宜与相应的安胎药配伍。

  此外,本品对食鱼蟹而腹痛吐泻者,具有和中及解毒之效。

可单用煎服,或配伍生姜、橘皮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g。

紫苏叶发散风寒,宜于外感风寒;紫苏梗无解表作用,其行气作用亦较紫苏叶和缓,宜于气滞轻证及胎动不安。

【使用注意】

【参考资料】

  1.本品含挥发油,其中有紫苏醛、柠檬烯、白苏烯酮等成分。

紫苏叶煎剂及浸剂有较弱的解热作用;水煎剂有抑菌作用,浸膏剂有抗真菌作用;本品还有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肠蠕动作用;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紫苏油可使血糖上升。

  2.紫苏梗为紫苏的茎。

性味辛、甘,微温。

归肺、脾、胃经。

功能宽胸利膈,顺气安胎。

适用于胸腹气滞、痞闷作胀及胎动不安、胸胁胀痛等症。

【出处】------《名医别录》

【来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根茎。

各地均有栽培。

秋冬二季采挖。

切片生用、煨用或捣汁用。

【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脾、胃经。

【功效】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

本品发散风寒的作用温和,略有发汗解表之功,风寒轻证单用有效;亦可以本品为主,辅以葱白或红糖煎服。

本品更多是作为辅助之品,与桂枝、羌活等辛温解表药同用,以增强散寒祛风之效。

  2.用于胃寒及呕吐证。

本品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疼痛、食少、呕吐等症者,可收祛寒开胃、止呕、止痛诸效。

寒重者,可与高良姜、胡椒等温里药同用;脾胃气虚者,宜与人参、白术等补脾益气药同用。

本品尤长于和胃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

因其本为温胃之品,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合。

若治胃热呕吐,亦可与竹茹、枇杷叶等清胃止呕药配伍,共收清胃止呕之效;若痰饮呕吐,常与半夏同用,既可增强和中之呕之效,又可降低半夏的毒副作用。

  3.用于肺寒咳嗽。

本品温肺止咳,对于肺寒咳嗽者,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

风寒外犯而咳者,可与麻黄、紫苏、细辛等兼能平喘止咳的辛温解表药同用;外无表邪而痰多者,可与半夏、橘皮等化痰止咳药同用。

  此外,本品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姜汤或姜汁灌服,或姜汁滴鼻,还可急救卒然昏厥者。

【用法用量】煎服,3~10g;急救昏厥捣汁服,可用10~20g。

生姜汁长于止呕和急救昏厥,宜用于呕吐重证及昏厥者,冲服或鼻饲,每次3~10滴。

煨姜专于温中止呕,呕吐而不宜辛散之证多用。

【使用注意】热盛及阴虚者忌用。

【参考资料】

1.本品含挥发油,油中有α-蒎烯、2-庚醇、β-葑烯等多种成分;并含姜油酮、生姜二醇等多种萜类和苯基链烷基类成分。

对消化道有轻微刺激,可使蠕动增强,减轻腹胀,并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粘膜细胞、抗消化道溃疡、保肝、利胆、抗炎、解热、抗菌、镇静、镇痛、镇吐、防晕、增强免疫作用;口嚼生姜可使血压上升、还能兴奋心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生姜醇提取物能兴奋呼吸中枢,有祛痰、止咳作用。

  2.生姜皮为生姜根茎切下之外表皮。

其性味辛、凉。

主要功效为利水退肿,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者。

  3.生姜汁为生姜捣汁入药。

性味辛、温。

归肺、脾胃经。

功同生姜,但偏于化痰止呕,便于临床急救服用。

如遇天南星、半夏中毒的喉舌麻木肿痛,或呕逆不止、难以下食者,可取汁冲服,易于入喉;也可配竹沥,冲服或鼻饲给药,治中风卒然昏厥者。

用量3~10滴,冲服。

【出处】------《名医别录》

【来源】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香薷MoslaChinensisMaxim.的地上部分或全草。

主产于江西及安徽、河南等地。

果实成熟后采收。

切段,阴干或晒干。

生用。

【性味归经】辛,微温。

归肺、脾、胃、膀胱经。

【功效】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及湿阻中焦证。

本品辛温发散,以发汗解表为主要功效;其气芳香,入于脾胃又可化湿和中。

故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者,并多与厚朴、扁豆等化湿药配伍。

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

此为本品解表、化湿之功在暑湿证的同时应用。

一般风寒感冒,本品可与其他发散风寒同用;治湿阻中焦,可为苍术、藿香等化湿药的辅助。

  2.用于水肿。

本品发汗以散肌表水湿,又宣肺气启上源,且通畅水道,利尿退肿,亦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

可单用,或配伍其他利水之药。

【用法用量】煎服,6~15g。

用于发汗解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应久煎,并多热服,以利发汗解表;治水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并多冷服,以助利水消肿。

【使用注意】暑热证慎用。

【参考资料】

  1.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有苯甲醛、β-月桂烯、桉叶油素、香荆芥酚、百里香酚等多种成分;另含甾醇、黄酮甙及多种微量元素等。

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解热、镇静、镇痛、解痉、抗炎、利尿作用,并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香薷及海州香薷的水煎剂有抗病毒作用;石香薷挥发油可通过不同环节,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2.通过本草考证,香薷的来源历来不止一种,现代多以海州香薷为正品。

根据目前用药实际,199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将石香薷作为正品。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的地上部分。

主产于江苏、浙江等地。

秋季花开穗绿时割取地上部分,或分别采收花穗与梗。

切段,阴干。

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辛,微温。

归肺、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清头目,利咽喉,止痒,透疹,炒炭止血。

【应用】

  1.用于外感表证。

本品药性微温,长于辛散祛风,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对于外感表证,不论风寒、风热,均广泛使用。

治风寒表证,常与防风、羌活等辛温解表药同用;治风热表证,常与薄菏、金银花等辛凉解药或清热药同用。

  2.用于风邪所致的头昏头痛、目赤多泪、咽喉痒痛、皮肤瘙痒。

本品善祛肌表及上焦风邪,对于风邪上扰清窍或郁滞肌肤所致的以上诸症,本品的祛风之功,除解除表证外,还有良好的清爽头目、通利咽喉和止痒效果。

风寒与风热者均宜。

治头昏头痛,宜与蔓荆子、防风等祛风止痛药同用;目赤多泪,多与菊花、桑叶等祛风、清热明目药同用;治咽喉痒痛,多与牛蒡子、蝉蜕等祛风宣肺、清热利咽药同用;治皮肤瘙痒,多与祛风止痒药同用,亦可单味外用,研末撒涂并揉搓患处。

  3.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畅。

对于表邪外束,麻疹难于透发者,本品的透疹作用,可促进疹点外透;其祛风之效,亦有助于透疹。

麻疹为温热之病,因“内蕴热毒,外感天行”所致,故常与其他解表透疹药或清热解毒药同用。

  4.用于多种出血证。

荆芥炒炭,其性味已由辛温而为味涩性平之品,并主归肝经,可以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失血证,但宜辨别证型的寒热虚实,作相应的配伍,以标本兼治,增强止血之效。

  此外,以本品祛风解表及通利血脉之力,还可促使疮肿消散,故宜于疮肿初起而有表证者。

【用法用量】煎服,3~9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见本章概述。

【参考资料】

  1.本品含挥发油约为1%~2%,油中含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右旋柠檬烯及α-蒎烯、莰烯、异胡薄荷酮、胡椒酮等多种成分。

另含荆芥甙、荆芥醇、黄酮类化合物,花梗中还有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等。

具有解热、抗炎、镇痛、兴奋肠管平滑肌、抗补体、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其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生品不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而荆芥炭则能使出血时间缩短,在大剂量使用时可出现一定的活血作用,并增加全血比粘度。

  2.本品在古代本草以“假苏”为正名,查阅文献时应加以注意。

  3.秋季花开穗绿时,单独摘取本品的花穗,称为“荆芥穗”,其性能功用与荆芥相同,但发散之力较强。

  4.荆芥炭为荆芥炒炭而成。

性味涩,平。

归肝经。

功能止血。

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及崩漏等失血证。

煎服,3~9g。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ez.)Schischk.的根。

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古东部。

春秋季采挖,晒干,切片。

生用。

【性味归经】辛、微甘,微温。

归肺(膀胱)、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止痉。

【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

本品药性微温,味微甘而不燥烈,以辛散风邪为主,不长于祛寒,但其温性胜于荆芥,尚能止痛,故常用以治疗风寒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者,并多与荆芥、羌活等药同用,以增强发散风寒之功。

因其发散作用温和,对卫气不足,肌表不固,而感冒风邪者,本品与黄芪等益卫固表药同用,相反相成,祛邪而不伤正,固表而不留邪,共奏扶正祛邪之效。

本品虽偏温燥而不峻烈,经与发散风热药或清热药配伍,亦可用于风热表证。

  2.用于风湿痹证。

本品是较常用的祛风湿,止痹痛药,治风湿痹证,宜与其他作用较强的祛风湿药同用,并根据风、寒、湿邪的偏盛等情况,作必要的配伍。

  3.用于破伤风。

破伤风因外伤受邪,风毒内侵经络,引发内风而致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

本品既辛散外风,又息内风以止痉,因作用缓和,故治疗本病常与天南星、天麻等止痉力强之药同用。

  此外,本品能祛风止痒,可以用于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本品止痉力弱,且性偏温燥,内风因于热甚或阴血不足者不宜。

【参考资料】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有辛醛、β-没药烯、己醛等多种成分,并有色原酮类、香豆素类、聚炔类及脂肪酸、β-谷甾醇、胡萝卜甙、多糖类等成分。

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并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过敏作用,有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还有抗实验性胃溃疡、抗凝血、抗疲劳等作用。

 

【出处】------《神农本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