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说课讲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39486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说课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说课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说课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说课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说课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说课讲解.docx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说课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说课讲解.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说课讲解.docx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说课讲解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一、中药的性状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等,其观察研究对象是药物。

二、中药的命名

中药种类繁多,名称复杂,这同时代的变迁与地区的差异有关。

总的看来,中药的命名多是根据产地、性能、生长特性、形态气味、入药部分及发现者的名字等。

三、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四气:

是指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其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另:

对寒症、热症作用不明显(寒热偏性不明显)的药物,称为平性药。

五味:

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药物的味不同,作用就不同。

其中,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

(另:

实际上除上述五种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涩功似,并不另立,仍称五味。

辛:

有发散、行气血、滋补润养的作用。

          甘:

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

             (另:

淡:

有渗湿、利水作用。

          酸:

有收敛、固涩(止泻、止血)作用。

             (另:

涩:

收敛、固涩作用与酸相似,但不能生津。

           苦:

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作用

          咸:

有软坚散结、泻下、潜降之作用。

归经:

是指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也是中药的用药规律。

临床用药时,首先要审清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然后再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升降浮沉:

是药物在治疗作用中的趋向。

升浮药物,主向上向外,沉降的药物,主向下向内。

   毒性:

 毒性有广义的毒性和狭义的毒性之分。

认为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是由于药物有偏性,这种偏性就是药物的“毒性”,以药物的偏性纠正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此即广义的毒性;专指某些药物对人体的毒害性,此即狭义的毒性。

四、中药的配伍与禁忌  

 

(一)配伍:

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把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

配伍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疗效。

中药除少数药单独应用外,大多是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起来应用,这就叫做配伍。

凡功用相近的药物,配合后能相互协同,明显增强原有功效的,称为“相须”,如配知母。

功用不相同的药物,配合后能互促进,共同提高疗效的,称为“相使”,如生黄芪配茯苓。

两种药物配合后,相互牵制,使原有功效降低或消失,称为“相恶”,如生姜恶黄芩。

一种药物能抑制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称为“相畏”、“相杀”,如半夏畏生姜,绿豆杀巴豆毒。

两药合用后,产生不良反应或剧毒作用,称“相反”,如半夏反乌头。

相恶和相反属配伍禁忌。

 

         配伍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相须:

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相伍为用,可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2)相使:

即性能不相同的药物相伍为用,能互相促进,增强疗效。

  

         (3)相畏:

即一种药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抑制。

  

         (4)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5)相恶: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互相牵制而使作用降低,甚至丧失药效。

  

         (6)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后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另:

七情:

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即单味药的应用和两味药及两味药以上的配伍关系及不同作用的合称。

 

(二)禁忌

关于单味药的用药禁忌将在下一节中分述,这里只介绍配伍禁忌、妊娠和服药禁忌。

1、配伍禁忌古人提出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是:

甘草反甘遂、芫花、大戟、海藻: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敛、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附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敛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是: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附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现代曾对十八反、十九畏做过一些研究,但未曾得出明确结论。

临床配伍用药,对此必须采取审慎态度。

2、妊娠禁忌凡能损害胎元,造成胎动不安,甚至流产的药物,均属妊娠用药禁忌。

临床常分禁用和慎用两类。

禁用,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子、大戟、芫花、甘遂、三棱、莪术、穿山甲、水蛭、虻虫等;慎用,包括活血、通经、祛瘀、通利、重镇及辛热类药物,如桃仁、红花、牛膝、王不留行、薏苡仁、条葵子、代赭石、磁石、附子、肉桂等。

禁用药物妊娠期中绝对不能使用;慎用药物可根据孕妇具体情况慎重选用,能避免的尽量不用,非用不可的亦要避免长期使用,以防发生事故。

3、服药禁忌一般指服药的同时或治疗期间的饮食禁忌,俗称“忌口”。

大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在服用某药的同时,要求不能进食某种食物,如同药物禁忌。

例如:

人参忌萝卜,地黄、蜂蜜忌葱,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

二是在治疗期间要求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以避免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1)配伍禁忌:

即两种药物伍用产生毒、副作用或使疗效降低或消除。

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芫化、海藻。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

                       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梭;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期间服用某些药物,可引起胎动不安,甚至造成流产。

根据药物对胎儿影响程度大小,分禁用与慎用两类。

 

                禁用药

                       大多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

                       如剧烈泻下药巴豆、芦荟、番泻叶;

                       逐水药芫花,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

                       催吐药瓜蒂、藜芦;麻醉药闹羊花;

                       破血通经药干漆、三棱、莪术、阿魏、水蛭、虻虫;

                       通窍药麝香、蟾酥、穿山甲;

                        其它剧毒药如水银、砒霜、生附子、轻粉等。

              慎用药

                       大多是烈性或有小毒的药物

                        如泻下药大黄、芒硝;

                       活血祛瘀药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留行、益母草、五灵脂等;

                       通淋利水药冬葵子、薏苡仁;

                        重镇降逆药磁石;

                        其它如半夏、南星、牛黄、贯众等。

 

           (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三)用量

中药的用量,一般指干燥后的药材饮片,成人一日内汤剂服量。

下节介绍的常用药,均有常用剂量,可供临床应用参考。

药物剂量的大小,对疗效有直接影响。

如病重而药轻,则药力不够,难以奏效;反之,病轻而药重,则又易损伤正气。

因此掌握药物的剂量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药物性质平和者,用量可大些;毒性药物,剂量应严格控制。

质轻者量宜轻;质重者量宜重。

单味药物用量宜重;复方中量宜轻。

汤剂的用量一般比丸、散剂用量大。

重病、急性病用量宜重;轻病、慢性病用量宜轻。

体壮实者用量可重;虚弱者用量宜轻。

儿童、老人一般比成人用量轻。

同时,还应注意时令气候、地域不同以及个体差异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禁忌口。

服用发汗药应忌生冷;调理脾胃药应忌油腻;消肿、理气药应忌豆类;止咳平喘药应忌鱼腥;止泻药应忌瓜果。

 五、中药的炮制

 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指药物的加工过程。

药物效力的发挥,首先决定于药物本身的作用,其次,同炮制也有直接关系。

经过炮制的中药,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能减低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有时还增加和改变某些性能,更好地适应临床的需要。

炮制方法可分为一般炮制、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制法四大类。

       1.炮制目的

  

        

(1)消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纯净,达到用量准确,疗效可靠。

      

(2)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疗效。

       (3)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

      (4)矫味、矫臭。

蜜炙、酒炙、醋炙通常都有矫味、矫臭作用。

      (5)便于制剂、煎服及贮藏。

 

       2.常用的炮制方法

  

         

(1)水制法 :

 能使药物达到洁净、柔软、便于加工,并能减低药物毒性、烈性及不良气味。

包括洗、淋、泡、漂、浸、润、水飞等法。

        

          

(2)火制法 :

 是把药物直接或间接放置火上炮制以达干燥、松脆、焦黄或炭化之目的。

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煅、煨、烘焙。

    

           (3)水火同制法 :

包括蒸、煮、单三种方法。

其目的是改变药性、增强疗效。

 

六、中药的用量

用法

中药用法,有内服和外用之分。

剂型除传统的汤、丸、散、膏、酒等外,目前还有片剂、冲剂、注射剂和气雾剂等,以适应临床的不同需要。

中医最常用的是汤剂,应用汤剂尚须注意煎服法。

1、煎药法煎药的器血宜用砂锅,忌用铁器。

煎药前先用冷水将药浸泡20至30分钟,水量以淹没药物为度,然后煎煮。

煎药应注意火候,质轻、气味芳香的药,宜武火急煎;质重或滋腻补益药,宜文火久煎。

同时要注意某些药物煎煮的不同要求,如石膏、鳖甲、附子宜先煎;薄荷、砂仁、钩藤宜后下;滑石、车前子当包煎;人参、羚羊角宜另炖或另煎;动物性胶质药如阿胶等,可用药液或水烊化(另蒸)后,和入药液中服,不可与其它饮片同煎。

每剂药一般煎二次,滋补药可煎三次,每次煎成药汁250至300毫升左右,早晚分服,亦可将各次药汁合并和匀,分次服用。

2、服药法包括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

服药时间应根据药性和病情而定。

一般补益药多在饭前服,健胃药或对胃肠刺激性胶大的药物可在饭后服,安神催眠药最好在睡前服,驱虫药和泻下药宜在晨起或睡前空腹服,妇科调经药可在经期前数日服,急性病可不拘时间,慢性病或服用丸、散等成药要有定时。

无论饭前或饭后服用,都要间隔一小时左右为宜。

服药方法,一般每日一剂分2至3次煎服。

急危重者,一天可煎服二、三剂,连续给药。

病情较轻的慢性病,也可隔日一剂。

普通汤剂宜温服,发散风寒药宜热服;有呕吐倾向的,宜少量多次服用:

丸散等固体药剂,宜用温开水送服。

用量即中草药在临床上应用的分量。

包括重量(克)、数量(片、支)、容量(汤匙、毫升)。

各类药物用量大致规律如下:

花叶、芳香走窜之品3-9克;根茎类9-15克;矿石贝壳类15-30克;特殊药物例外;细辛一般不超过3克,沉香、麝香一般用1-1.5克。

 

 3、  用量一般原则是:

  

  

(1)根据药物性能确定用量:

凡有毒的,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质重的药物用量要大;质轻的用量宜轻;芳香类药物用量宜轻。

  

   

(2)根据病情需要确定用量;病情轻或慢性病,用量宜轻;病情深重顽固用量宜大;还有些药轻用、重用作用不同,如柴胡轻用升阳,重用疏肝。

  

  (3)根据配伍、剂型确定用量:

一味单用、用量宜重,复方配伍,用量宜轻。

方中主药用量宜重,辅药用量宜轻;汤剂用药宜重, 丸散剂用量宜轻。

  

   (4)根据病人性别、年龄、体质确定用量:

妇女、老年、体弱、儿童用量宜轻,男子、体壮、年轻用量宜重。

七、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

 中药调剂系指根据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的过程,又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能。

中药调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处方是通过辨证论治、组方遣药而发挥药物群效的,只有调剂符合医师处方意图和调配准确无误,才能使中医的理、法、方、药取得一致,因此,中药调剂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的安全。

    中药调剂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它与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方剂学、中药制剂学等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中药调剂根据所调配中药的性质不同,分为中药饮片调剂和中成药调剂。

    中药饮片调剂是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将加工合格的中药饮片调剂成可供患者内服或外用汤剂的过程。

调剂人员除了解或熟悉上述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外,必须掌握中医处方常用术语、调剂工作制度与操作常规,以及毒、麻中药的调剂与管理、中药斗谱的排列原则等专业知识。

    中成药调剂是根据医师处方调配各种中成药的过程。

调剂人员应掌握各种中成药的处方组成、剂型特点、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服药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经营企业还应正确掌握患者问病购药的专业知识。

    处方与处方管理制度

    

(一)处方的概念与种类

    1.处方的概念

    处方是医疗和药剂配制的重要书面文件。

狭义地讲,处方是医师诊断患者病情后,为其预防或治疗需要而写给药剂人员配发药剂的书面通知,反映了医师的辨证立法和用药要求。

广义地讲,凡制备任何一种药剂的书面文件,均可称为处方。

    2.处方的种类

    根据处方正文内容的来源不同,处方分为古方、经方、时方、验方(偏方)、秘方、法定处方、协定处方和医师处方8类。

    古方:

泛指古医籍中所记载的方剂。

    经方:

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中记载的方剂。

    时方:

泛指从清代至今出现的方剂。

    验方(偏方):

指在民间流行,有一定疗效的简单处方。

    秘方:

有一定疗效,但秘而不传的处方。

    法定处方:

指国家药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处方,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一般用于配制制剂)。

    协定处方:

指医师会同本院药师,根据临床病人的需要,相互协商制定的处方(一般可事先调配或制备成医院制剂,以减少病人的候药时间和方便服用)。

    医师处方:

是医师对病人治病用药的书面文件。

    为了方便病人和特殊处方管理,往往还将医师处方分为门诊处方、急诊处方、毒麻药处方、贵重药处方等,并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如一般规定毒麻药处方为红色处方,有专门的管理规定。

    

(二)处方的意义

    处方在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

其法律意义在于因处方书写或调配错误而造成医疗事故时,医师或药剂人员负有法律责任。

因此,要求医师和药剂人员在处方上签字,以示负责。

其技术意义在于它写明了医师用药的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及用法用量,是药师配发药品和指导患者用药的依据。

其经济意义在于是患者已交药费的凭证及统计医疗药品消耗、预算采购药品的依据。

   

(三)部份常用中药介绍

解表药

1.麻黄:

麻黄科植物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功能: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量:

2~9g。

2.桂枝:

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功能: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用量:

3~9g

3.辛夷:

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功能;散风寒,通鼻窍。

用量:

3~9g。

外用适量。

4.羌活:

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及根茎。

         功能:

散寒、社风,除湿、止痛。

用量:

3~9g。

5.细辛:

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

前二种习称“辽细辛”。

         功能:

社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用量:

1~3g。

不宜与藜芦合用。

入煎剂宜后下。

6.防风:

伞形科值物防风的干燥根。

              功能:

解表社风,胜湿,止痉。

用量:

4.5~9g .

7.苍耳子:

菊科植物苍耳子的干燥或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功能:

散风除湿,通鼻窍。

  用量:

3~9g

8.紫苏(紫苏叶):

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功能: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用量:

5~ 9g   

         附:

紫苏梗:

唇形科植物的干燥茎。

功能:

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用量:

5~ 9g  

9.薄荷:

唇形科植物的薄荷的干燥地上部份。

         功能:

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

         用量:

3~6g

10.香薷:

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份

          功能:

发汗解表,和中利湿。

          用量:

3~9g

11.蝉蜕:

蝉蜕科动物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功能:

散风除湿,利咽,透疹、退翳,解痉。

          用量:

3~6g

12.桑叶:

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

          功能: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用量:

5~ 9g

13.菊花:

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毫菊”、“三除菊”、“贡菊”、“杭菊”。

          功能:

荼风清热,平肝明目。

          用量:

5~ 9g

14.葛根:

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

          功能:

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用量:

9~15g

15.柴胡:

伞形科植物柴胡功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按此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南柴胡”。

          功能: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用量:

3~9g

16.白芷:

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功能: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用量:

3~9g

清热药

1.连翘:

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

功能: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用量:

6~12g。

2.牡丹皮:

毛莨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功能: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用量:

6~12g。

3.青黛:

爵订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的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

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定惊。

用量:

1.5~3g。

宜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

入煎剂宜包煎。

4.青蒿:

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份。

功能:

清热解暑,除蒸,截症。

用量:

6~12g。

入煎剂后下。

5.夏枯草:

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

功能:

清火,明目,散结,消肿。

用量:

9~15g。

6.石膏:

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CaSO4•2H2O。

功能: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用量:

15~60g。

先煎。

7.知母:

百合科知母的干燥根茎。

功能: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用量:

6~12g。

8.栀子;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能: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用法与用量:

6~9g。

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附:

焦栀子:

为栀子的炮制加工品。

功能:

凉血止血。

9.天花粉:

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炽根。

功能: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用量:

10~15g。

不宜与乌头类药物同用

10.黄芩:

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用量:

3~9g。

11.黄连:

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功能: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用量:

2~5g。

外用适量。

12.黄柏:

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

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

功能: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用量;3~12g,外用适量。

13.玄参:

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

功能:

凉血滋阴,泻火解毒。

用量:

9~15g。

不宜与藜芦同用。

14.龙胆:

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前三者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功能: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用量:

3~6g。

15.地黄:

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功能: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用量:

鲜地黄:

12~30g;生地黄:

9~15g。

附:

熟地黄:

本品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

功能: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用量:

9~15g。

16.赤芍:

毛莨科植物芍药或川芍药的干燥根。

功能: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用量:

6~12g。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17.金银花:

忍冬科植物妒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功能;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用量:

6~15g。

18.板蓝根: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用量:

9~15g。

19.大青叶: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

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用量;9~15g。

20.牛黄:

牛科动物干燥的胆结石。

功能:

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

用法与用量:

0.15~0.35g,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21.鱼腥草:

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部份。

功能:

清热解毒,清痈排脓,利尿通淋。

用法与用量:

15~25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22.射干:

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

功能:

清热解毒,清痰,利咽。

用量:

3~9g。

23.胡黄连:

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干燥根茎。

功能:

清湿热,除骨蒸,清疳热。

用量:

1.5~9g。

24.芦根:

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

功能:

清热生津,除烦,止哎,利尿。

用法与用量:

15~30g;鲜品用量加倍,或捣汁服用。

泻下药

1.大黄: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功能:

泻絷通便,活血解毒,逐瘀通经。

用量:

3~30g。

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孕妇慎用。

2.芒硝:

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以添加精制面成的结晶体,主含NaSo4.H2O

功能:

泻火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用量;6~12g,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得后溶入汤剂中服用,外用适量。

孕妇慎用。

不宜与三棱同用。

3.火麻仁:

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能;润肠通便。

用量:

9~15g。

4.巴豆;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能;外用蚀疮。

有大毒。

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涂患处,或捣烂以少布色擦患处。

注意:

孕妇禁用。

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附:

巴豆霜:

为巴豆的炮制加工品。

功能:

峻下积滞,逐水消肿,豁痰利咽。

用法与用量:

0.1~0.3g,多入丸散用。

注意:

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5.牵牛子:

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子或圆吓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

功能;泻火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