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东方战线的起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36794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东方战线的起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探索东方战线的起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探索东方战线的起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探索东方战线的起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探索东方战线的起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索东方战线的起源.docx

《探索东方战线的起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东方战线的起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索东方战线的起源.docx

探索东方战线的起源

探索“东方战线”的起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939-1940年间,苏联出兵占领西部邻国的领土,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附属议定书”中划入自己势力范围的他国领土纳入苏联版图,这一行动在我国史学界常常被称为建立“东方战线”。

将苏联“西部”边界的变更与“东方”战线相提并论,令人生疑。

在目前接触到的论著中,有的将苏联出兵西部邻国说成是建立“东方战线”,而有的却不这么认定。

本文不揣浅陋,对此问题作一探讨,同时向同仁们请教。

  纳粹德国兴起以后,扩军备战,破坏条约,对外扩张,威胁到了英、法和苏联的安全。

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希特勒担心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局面,所以极力破坏英、法、苏三国的结盟。

正是出于一战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英、法也注意联合苏联,以两线作战来制约德国,使希特勒不敢贸然发动侵略战争。

即使德国发动战争,也要让希特勒陷入东西作战的困境。

  联合苏联是英、法维护安全、抗衡德国的重大战略,法国一度还更加积极。

丘吉尔、艾登、劳合·乔治、库拍等是英国坚持联合苏联的代表人物。

早在1934年7月,丘吉尔对苏联驻英大使迈斯基说:

“希特勒德国不仅威胁着我们英国人,而且也威胁着你们俄国人。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呢?

我们为什么不以共同的努力来粉碎它呢?

我觉得这是合乎逻辑的,策略上也是正确的”。

迈斯基表示深有同感「1〕25。

丘吉尔还曾经设想“建立武装的国际联盟”(包括苏联),反对德国扩张。

1935年,法国与苏联签订互助条约,规定苏法任何一方成为欧洲国家的侵略对象时,另一方保证立即给予援助。

但是由于绥靖政策盛行,那时候丘吉尔等人的主张在英国政府中不占主流。

  德国侵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以后,欧洲局势发生巨变,战争危险加剧,英国国内要求与苏联结盟的呼声日益高涨。

以丘吉尔为代表的“反绥靖派”力主联合苏联,建立抵抗德国侵略的“大同盟”。

其中在东方,丘吉尔设想的“东方战线”包括波兰、苏联、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等国。

“东方战线”与西欧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德国。

他们认为,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都是中小国家,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来支持大约一年的战争的,因此需要苏联给予他们巨大而坚强的支持。

尽管英、法已经结成同盟,并相继给予荷兰、比利时、波兰、罗马尼亚和希腊等国安全保证,但没有苏联加入,有效的反德战线是建立不起来的。

因为苏联是欧洲大国,是德国必须集中主要兵力进攻的国家。

苏联的胜败直接影响着英国以及欧洲的前途和利益。

苏联有能力支持波兰,威慑德国。

  1939年3月31日,张伯伦宣布对波兰安全予以保证。

劳合·乔治批评张伯伦说:

“没有苏联的积极援助,任何‘东方战线’都没有可能”,“在缺乏同苏联建立可靠协议的情况下,我认为你今天的声明是不负责任的赌博,结果可能十分坏”。

4月3日,劳合·乔治在下院指出:

“如果我们没有俄国的援助而参加战争的话,我们就是自投罗网。

这是唯一能出兵进入那里(波兰)的国家”。

艾德礼也认为:

“我相信在英国,绝大多数人认为防止战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不列颠和苏联之间建立一项巩固的联盟,作为世界反对侵略战争的联盟核心。

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联盟,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才不成问题,防止战争更不成问题”。

他认为联合苏联或许能够制止战争爆发,也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

丘吉尔强调指出:

“没有强大的东战线,我们在西欧的利益就不能有令人满意的防卫;而没有俄国,也就不能有强大的东战线”,“拒绝并放弃苏联不可或缺的帮助,同样将导致我们在最坏道路上,走向最坏的全面战争”。

关于英国对波兰、罗马尼亚提供安全保证,丘吉尔认为“除非纳入英国同俄国达成一个全面的协议的体制之内,否则无一具有军事上的价值”。

欧洲形势的恶化迫使英国改善与苏联的关系,即使是张伯伦也不完全拒绝联合苏联。

  张伯伦此前在一封信中说:

“温斯顿(丘吉尔)所说的‘大联盟’,其实在他提到之前我早就想到了,‘我同哈利法克斯谈过,并把这个想法提交三军参谋长和外交部专家研究过。

这是一个有极大吸引力的设想;而且直到你进而考虑它是否切实可行之前,会觉得这一设想几乎有百分之百的理由”。

只不过张伯伦更看重波兰,不相信苏联的力量,主要考虑依靠波兰牵制德国。

同时,法国、土耳其等也深刻认识到没有苏联的参加,欧洲任何一个重大外交问题都不可能获得解决,希望与苏联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

况且苏联又曾经积极反对法西斯侵略,倡导建立集体安全体系。

因此,迫于国内外压力,英国与苏联开始联合对德的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由于绥靖政策的错误以及苏联外交政策的转变,导致英、法、苏谈判归于失败,“东方战线”没有建立起来。

尽管反德“大同盟”未能如期建立,从有关史料中还是可以清楚地分析出来,英、法心目中的“东方战线”是位于德国以东的一条战线;它由反对德国侵略的相关国家组成,而且苏联是核心国家;在战略上能够与英、法相互配合,两面夹击德国。

  欧洲战争爆发后,苏联宣布奉行中立政策。

1939年9月,苏联出兵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与德国签订条约瓜分波兰。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苏联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法,破坏了波兰的国家主权和独立;甚至有人把苏联与德国同等看待。

期间,波兰政府恳请英国出面干涉,履行盟国义务并且对苏宣战。

英国的反应十分谨慎,认为根据苏联提出的理由不能认为苏联的进攻是“有理的”,这些事件的全部含义尚不明确,重申对波兰的义务,表示坚决将战争进行到底。

  英国是反对苏联出兵瓜分波兰的。

但是,考虑到由此可能会出现苏联与德国对峙的状况,英国希望苏联能够牵制一部分德军,更希望苏、德尽快爆发冲突。

所以,外交上显得忍耐,对苏联留有余地。

丘吉尔说:

“我仍然确信苏、德之间有深仇大恨,并相信这种仇恨决难消释,而且我始终希望,苏联一定会由于局势的逼迫,而倒向我们方面。

因此,对于苏联这种无情残暴的政策,我虽然感到十分愤慨……但我仍保持冷静。

我们的愤怒,必须服从于击败当前的主要敌人这一目标。

苏联进攻波兰“已经显示出他们自己能够从他们战前的阵地迅速地向远方推进。

他们现在已和德国在边界相对峙,而德国想要不防守这个东部战线,是决不可能的。

它必须留驻一支庞大的德国军队加以防守”,“因此,一个东部战线是可能存在的”他估计,德国需要在波兰留驻25个师的兵力以便监视、提防苏联。

  1月1日,丘吉尔在广播演说中进一步指出,苏联红军现在驻扎在波兰东部领土上,目的是“防御纳粹的威胁”,“无论如何,这里有了一道防线,而且纳粹德国不敢进攻的一个东部防线已经建立起来了”。

张伯伦也认为丘吉尔发表了“一篇非常出色的广播演说”,”我的见解和他完全相同’,英国似乎又见到了“东方战线”的曙光。

英国希望苏、德分道扬镰,进而与英法并肩战斗。

由于苏、德间失去了缓冲地带,产生军事碰撞的可能性迅速增加,加之苏、德间固有的矛盾,发生军事冲突不是没有可能的。

英国的期盼是有道理的。

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入侵芬兰,“在英、法两国(包括美国)引起了极大的愤慨”。

英国曾经计划派遣志愿军和提供军用物资,以援助芬兰抵抗苏联入侵。

对此丘吉尔的看法是:

“我对芬兰人抱着热烈的同情,支持关于援助他们的一切提议”,援助芬兰的同时也“可以切断对德国的重要的铁矿石供应,完成我们主要的战略利益”。

但丘吉尔分析认为,如果他们要采取任何行动来援助芬兰,都可能引起与俄国的战争。

鉴于一战期间的英、法、俄同属于“协约国”,丘吉尔坚信苏联将来一定是英国的盟国。

在许多场合,他甚至为苏联辩解。

  当然,丘吉尔等人的分析并不十分准确,甚至是一厢情愿。

1939年10月6日,丘吉尔会见迈斯基,强调英、苏的共同利益和两国反对德国的必然趋势,认为英、苏“双方具有建立亲善关系的基础”。

苏联怀疑英国的动机是企图恶化苏德关系,所以反应冷淡。

苏联与德国保持和平状态,对外政策转向亲德,小心谨慎地避免与德国发生冲突,唯恐给德国留下进攻的借口。

希特勒正是利用这一局面放心大胆地在西方实施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苏联密切关注战局变化,加强防御,力求自保,没有配合英、法军事行动的意图,没有与德国反目成仇。

苏德关系没有按照英国的设想发展,“东方战线”又变得十分渺茫。

  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首相。

他任命主张对苏友好的克里普斯出任驻苏联大使。

英国方面积极宣传,闪烁其辞,说克里普斯负有“特殊使命”,以此为改善英苏关系创造良好的机会和气氛。

6月25日,丘吉尔致信斯大林,表示愿意同苏联接近,改善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并且希望苏联放弃中立,废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加入对德战争。

斯大林没有答复。

1941年3月,当丘吉尔得知德国军队在东南欧频繁调动的消息后,判断这“只能意味着希特勒打算在5月间进攻俄国”,心情“欣慰而兴奋”,感到这些情报“好像是一道闪电照亮了整个东欧的局面。

英苏关系的转折点是苏德战争爆发。

  英国承受的军事压力减轻,孤军作战的状况结束,德国重新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英国反应迅速,声明支持苏联,维持苏联对德作战。

丘吉尔感到“如释重负”,在演说中保证:

“任何对纳粹帝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

丘吉尔接着回忆一战时的情景,盼望联合作战,夹击德国。

他说:

“我回想到多年前的日子,那时俄国军队是与我们一致反对那同一死敌的同盟者,那时他们如此英勇地战斗并帮助获取胜利”。

1941年7月12日,英、苏在莫斯科签署协定,双方保证在反对纳粹德国的战斗中相互给予各种援助和支持;在战争过程中,除非得到双方同意,不同敌方进行谈判,签订停战协定或和约。

它奠定了苏、英两国建立反希特勒联盟的基础。

苏联在最初几个月的顽强抵抗证明了苏联的价值。

莫斯科会战胜利,进一步显示了苏联的力量和“东方战线”的重大战略意义。

丘吉尔致信斯大林说:

“我们这里所有的人对于贵国军队在反对德国侵略者的斗争中继续获得辉煌成就的钦佩是无法形容的。

  据史料证实,当年苏联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了出兵西部邻国的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收复失地、“保卫西部边界的安全”,防止外来的威胁,保卫乌克兰、白俄罗斯同胞,等等。

当然,不排除苏联有巩固国防、防止德国未来入侵的目的,或许是害怕影响与德国的关系,不便公开表达出来。

至于苏联出兵是为了配合英、法作战,牵制德军,确属子虚乌有,现有的材料对此不能提供任何证明。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与英美的交往急剧增加,讨论诸如开辟第二战场、援助苏联、要求英美承认西部领土等重大问题。

英国和美国一度不承认苏联的新边界,并且援引《大西洋宪章》予以坚决拒绝,致使苏联与英美的关系受到损害。

尤其是波兰领土的变化,更是争执的焦点;甚至于苏联不得不以放弃苏波新边界的要求来换取英、美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在频繁的交往和激烈的争论中,可能是由于心虚和不光彩的缘故,尽管苏联要求英、美承认苏联1941年的新边界,但并没有为自己表功,没有标榜自己的先见之明和超凡的预见性,没有声明当年的军事行动是为了建立配合英、法作战的“东方战线”。

  从战时丘吉尔、罗斯福等人的言语中,基本上可以断定“东线”、“苏德战线”成为了苏德战场的代名词。

苏德战场也就是“东战场”,即“东方战线”。

斯大林同样认为欧洲有“东线”和“西线”或者是“东战场”和“西战场”。

斯大林《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几次提到了“东线”,其含义与英美心目中的“东方战线”是一致的。

“德寇在今年总还得以把军事行动的主动性夺到手中,并在我国战场上获得了战场上的严重胜利,其原因何在呢?

这是由于德寇及其同盟者得以搜集所有空闲后备力,把它抛到东方战场,而在一个方面造成了很大的优势”。

在这里,斯大林依据一战的经验论证开辟第二战场、东西夹击德国的重要性。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令人惊叹的俄国军队正在东战场对敌人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在西线也应当这样做”。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的苏联依然坚持其和平政策,对战争的双方严守中立,用出兵波兰的行动制止德国侵略势力向东扩张,巩固东欧和平,解放被波兰统治者所压迫的西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兄弟民族。

苏联和其周围各国订立了各种条约,以预防国际反动势力的可能的袭击,并为世界和平的恢复而奋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一文又指出,“希特勒面前遇着的,是三个强大敌人:

苏联、英美及在其占领区的老百姓。

在东线,是屹立不动的红军壁垒和整个第二冬季以及连续下去的红军反攻,这是整个战争和人类命运的决定的力量”。

作为共产国际的支部,中共是倾向苏联观点的;但同时也说明,这时的“东线”就是苏德战场。

  “东方战线”含义的演变大概始于1948年前后。

苏联情报局编写的《揭破历史捏造者》说,经过占领西部邻国领土,“由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反希特勒侵略的‘东方’战线,才建立完竣了”;认为苏联“把自己的国界远远向西推进,得以扼阻了德国侵略势力之毫无障碍向东锐进的道路”;这是“为了构成坚固的防御,然后转为反攻,以便与盟军协同粉碎希特勒军队”。

因此,出兵西部邻国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事业。

在书中,苏联将出兵西部邻国与英国在埃及、美国在摩洛哥的军事行动并列起来,认为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有利于国际反法西斯事业的举动。

行文中,还引用了1939年前后丘吉尔关于“东方战线”的论述,以此证明苏联的意图就是建立英、法心目中的东方战线,证明苏联行为的合理之处和积极作用。

其实,苏联所说的东方战线与英、法当时设想的东方战线相去甚远,范围、性质和作用都不同,以至于出现了将防线建立在别国领土上的奇怪现象。

  1948年前后,冷战对峙局面出现。

美国国务院出版《1939-1941年的纳粹—苏联关系》一书,攻击苏联那个阶段的对外政策。

苏联为了反击西方的指责,出版了《揭破历史捏造者》一书。

由于时代背景特殊,苏联有意将侵占邻国领土与英、法希望的东方战线叠加、嫁接在一起,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以证明苏联的无辜和正义性。

后来进一步扩展为巩固国防、堵塞德国入侵苏联的道路,有利于防御德国后来的入侵,解放被压迫民族,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进而成为苏联史学界的主流观点。

苏联编写的多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沿用了相似的观点,即“提供了兄弟般的国际主义援助”,“为建立反希特勒同盟创造了先决条件”。

苏联的史学观点在我国影响很大。

  欧美国家的著作也很多,目前接触到的中文版本中,它们主要是将苏联的军事行动看成是“侵吞波兰’%‘第四次瓜分波兰’%‘波兰从欧洲地图上消失”“苏联在波罗的海沿岸的行动’,“芬兰战争”等,并不承认是建立“东方战线”,反而将苏德战场称为“东线”。

通过分析可知,我国对于苏联侵占西部邻国领土的概念的界定和定性,有两个来源,一个主要是苏联的,另一个主要是西方国家的。

它们在我国史学界都有反映。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不应当再将1939-1940年苏联出兵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芬兰、罗马尼亚说成是建立“东方战线”。

而应借鉴有些学者所采取的方式,即可以在叙述过程中加上引号或者“所谓的”,这样使得论述更加接近历史事实。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