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暑期自测试题及答案7.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3328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暑期自测试题及答案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暑期自测试题及答案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暑期自测试题及答案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暑期自测试题及答案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暑期自测试题及答案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暑期自测试题及答案7.docx

《高一语文暑期自测试题及答案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暑期自测试题及答案7.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暑期自测试题及答案7.docx

高一语文暑期自测试题及答案7

高一语文暑期自测试卷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

120分钟检测时间:

2018年6月2日)

一、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仁慈自恋缺陷装腔作势

B.典型辩认赋予残羹冷炙

C.燥动幼稚惋惜披枷带锁

D.权威苇草尊循望帝啼鹃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原本说好和同学下个星期三会合,但我还担心临时有事,没想到在这里不期而遇。

B.她伶牙俐齿,说话做事咄咄逼人,总是喜欢当面干涉别人的生活,让人有点望而生畏。

C.这篇文章文笔流畅清新,选取视角贴近生活,论述鞭辟入里,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D.同学们,出门要注意来往车辆,不要漫不经心,要学会相互关照,要相敬如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人社部正在研究养老保险项层设计方案,将在适当之时广泛地征询社会各界人士,在方案成熟后,各项改革举措将逐步实施。

B.与贪污腐败相比,虽然庸官懒政的“软腐败”表面上不会造成太多的经济损失,但会直接损伤干部队伍的形象,损坏党的威信。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等方面难免有些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造成“提笔忘字”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造成“能识不能写”这一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触屏操控和电子输入法导致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

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①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②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③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

④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⑤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

⑥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A.①⑤③⑥④②B.①④②⑤③⑥C.④②⑤①③⑥D.④②③⑤⑥①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B.足下个别字句略有笔误或不妥,我冒昧地作了一点雅正。

C.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D.今天承蒙您器重,扈随左右,即令肝脑涂地,也无遗憾。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南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揾英雄泪(擦拭)

B.料峭春风吹酒醒(温暖的)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罪过)

C.一尊还酹江月(洒酒凭吊)     读尽缥缃万卷书(丝织品的代称)

D.瑞脑销金兽(香炉名)      最难将息(休息)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杂剧剧本由曲词(元杂剧的主体)、宾白(对白、独白、旁白等)、科(主要指演员的动作)和舞台说明、剧名等构成。

B.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文艺创作要莎士比亚化”,这既高度评价了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也指出了文艺创作要走的道路。

C.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D.词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这首词的内容、字数、句数和声韵。

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有一次,有人曾向希尔伯特请教:

明天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

这位20世纪科学工作者界的领袖幽默地说:

“到月球上去抓苍蝇。

”          。

希尔伯特在回答为什么时说:

“因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决许多连带性的技术难题,而这意味着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几乎一切的物质困难。

”今天,人类已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去月球发电、种庄稼,已经像“抓苍蝇”一样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

A.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

这是无法想像的

B.这有点儿像天方夜谭。

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

C.这简直不可思议。

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

D.这

不是一句玩笑话。

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

9.文学作品中,常采用“由大而小”及“由远而近”的手法,逐渐聚焦到所要描写的重点对象。

下列同时使用此两种手法的选项是:

()(3分)

A.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D.画阁魂销,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10.某位老师向学生讲述下文的用意,最可能是希望学生()(3分)

  农民问教授:

“一个聋哑人到五金行买钉子,他先把左手的两个指头放在桌上,然后用右手做鎚钉的样子。

店员拿出鎚子,他摇摇头,用右手指了指左手的两个指头;店员拿出钉子,他点点头。

这时,一个盲人走进来。

先生,请您想一下,他会如何买到一把剪刀?

”教授从容答道:

“简单。

他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刀的样子就可以了。

”农民笑起来:

“先生,他不需要这样,盲人是会说话的。

A.勇于质疑权威观点B.莫因专业蒙蔽真相

C.审慎辨析言语歧义D.勿受既有认知限制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①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

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

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

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因曰:

“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

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①,谷稼以登。

②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

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大守。

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址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耻郡界。

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

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③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

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

隐处穷泽,身自耕佣。

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④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

“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

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

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②,亡身进贤。

”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 

【注】①澍雨:

及时降雨。

②禽息:

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B.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C.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D.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祷请,向神灵祈求。

古人遇到自然灾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向神灵祈求,寻求帮助。

B.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

生员的通称。

C.征,是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

主要有两种,皇帝征召称“徵”,官府征召称“辟”。

D.尚书,官职名称。

东汉时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孟尝品性正直。

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

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

 

B.孟尝很有才能。

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孟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致“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C.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

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址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隐处穷泽,身自耕佣。

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词阅读(11分)

阅读下列的宋词,完成15-16题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②一日凉。

【注】①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

②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上片一二两句描绘作者所处环境,描写出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色,杂乱、衰萎。

B.上片三四两句运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听觉、视觉和嗅觉相结合的手法,着力描绘白鸟、红蕖。

C.上片描绘的景色充满了颓废色彩,表达了词人谪居黄州时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

D.下片前三句,是写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

表现出其自得其乐。

E.最后两句说天公想得周到,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

16.有人说,“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这两句是点睛之笔,说说你从中可以读出词人怎样的感慨。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⑴传说柳永的《望海潮》传到金国,金主完颜亮对词中描写的杭州山、湖两美景的诗句非常欣赏,“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这两句是“ ,  ”。

⑵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⑶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   ,   ”,通过对主人公动作的描绘,抒发主人公不被人理解、苦无知音的悲愤之情。

⑷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像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只怕会有“   ”的结局。

⑸李清照《醉花阴》的“   ,   ”,运用比喻,借用西风、黄花意象,抒发自己销魂伤感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每一朵花儿都应该拥有春天

明晓东

在寻找画家姐姐家的路上,李小若又想起了那年夏天的午后,那一片百合花般的记忆便像水一样漫了上来。

李小若还记得,那是有生以来第一次逃课吧,反正过完这个周六就不用再上学了。

李小若明白那天离开家时父亲的话。

父亲说,十六岁的丫头了,也该帮家里干活了。

读书有啥用,以后还不照样嫁人。

李小若不怪父亲,她知道家里的处境,父亲一个人养活她们三个丫头读书的确是很艰难的了,更何况还有一个常年卧病在床的母亲。

可是十六岁的女孩子总有许多绚丽的梦想,李小若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画家。

周五晚自习后,李小若感到了无比的轻松,因为明天就永远不用再来学校了。

这时候,班主任却走进教室告诉大家一个让李小若既高兴又绝望的消息:

周六不放假,因为有城里的画家来捐赠,听说还是一个女画家呢。

李小若决定暂时留下来,她要看看女画家到底是什么样的。

周六的中午,李小若终于看到她向往了好久的画家,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女子,一袭素洁的衣裙,恬静淡远的目光,像一株美丽的百合花,给人一种亲切而高洁的感觉。

李小若想起了自己的画家梦,如果自己也像画家姐姐一样,那该多好啊。

想着,李小若伤心起来,低着头准备出教室。

“那位穿黄衣服的小女孩,你叫什么名字?

”李小若听到画家姐姐的声音,抬头见画家姐姐正亲切地看着自己。

李小若忽然感觉自己不伤心了,她响亮地回答了画家姐姐,并说出了自己的画家梦。

李小若看见画家姐姐会心地笑了,然后对班主任说:

“就是她吧,这个小姑娘眼里的忧郁让我感觉她需要我来帮助她完成自己的梦想。

李小若幸福极了,她看到陪同画家姐姐一块来的那位大哥哥用笔详细地记下了她的情况。

李小若心头的冰一下化开了,连头顶的太阳都似乎在幸福地向她微笑。

李小若终于没有失学,因为每个月她都会收到画家姐姐寄给她的生活费。

李小若有了在学校继续待下去的资本,也有了实现她的画家梦的动力。

后来,李小若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成为村里第一个到北京上大学的女孩子。

在大学里,她兴奋得像一个小鸟一样,在游遍整个大街之后,她总是想起那个周六,想起那个给她帮助的画家姐姐。

一晃就快毕业了,李小若想起是该去看看画家姐姐了,也许毕业后她会帮自己留在北京,让自己变成地道的城里人呢。

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李小若好不容易找到了画家姐姐的家,李小若兴奋得不知道怎样才好。

画家姐姐还会记得她吗?

李小若想。

门开了,李小若真的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像圣洁的百合花一样的姐姐的家。

客厅里凌乱不堪,开门的是那个和姐姐一块去学校资助她的哥哥。

李小若突然有了一种不安的感觉,她抬头看见了墙上黑色镜框里的姐姐正微笑着看着她。

“姐姐呢?

”李小若急忙抓住那个大哥哥的手问道。

大哥哥似乎并没有忘记她,轻轻地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幅画和一本存折递给了她。

从大哥哥的叙述中,李小若才知道,原来在她考上美院的那一年,画家姐姐就因为绝症,带着对李小若的关爱去了另一个世界。

临终前,她托大哥哥把这幅画和存折交给李小若,存折里的钱,足够李小若上完大学。

“这个孩子和我有缘”,画家姐姐经常说。

打开画,原来画的是李小若家乡的景物,校园破败的花坛里,夕阳下的一朵朵美丽的花儿争先恐后地伸出花瓣儿享受阳光的照耀,画的一角写着:

每一朵花儿都应该拥有春天。

李小若哭了,她仿佛又看到那年的阳光下,一身素洁的画家姐姐,如一朵美丽的百合花在洒满阳光的校园里绽放。

李小若想起了自己来之前的想法,为了留在北京,她几乎想尽了办法,甚至接受了一位父母在北京当官的同学的追求。

此时,李小若为自己的想法而羞愧。

李小若拿出手机,给那位能够让自己留在北京的男友发了一个短信:

“我们分手吧,我已经决定回家乡去了,明天就走。

”放下手机,李小若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年的阳光,一株美丽的百合花正对着她开出美丽的笑颜,她在干净的校园里漫步,暖融融的阳光在她的头顶轻轻地流淌,如同一条看不见的河流,将她的梦想带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18.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两项是()()(6分)

A.小说选择“在寻找画家姐姐的路上”开篇,能充分的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运用了倒叙的手法,使作品的叙事结构更加丰富。

B.小说虽然以李小若的视角来叙事,主要的笔墨也在于记叙她身上所发生的事件,但时时处处都能体现出女画家这一形象的美好高尚。

C.第三段中,听到有画家来的消息,李小若“既高兴又绝望”是因为一方面为可以见到画家而开心,另一方面为自己无法成为画家而绝望。

D.在女画家关心小若的行为与她留城的小心思的对比下,倒二段“李小若为自己的想法而羞愧”,表现了小说讴歌真诚助人之美的主题。

E.发生在李小若与女画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体现出作者对当下社会世风日下和人际关系利益化的批判,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19.小说在刻画李小若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20.请简析小说结尾处划线部分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6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 。因为孟子说过:

“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菜就未免失身份。② ,他不仅爱好美食,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 。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五、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和古人相比,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幸福指数并未随之上升。

我们不禁要问:

幸福在哪里?

甲说:

名留青史是幸福的。

古有苏轼、苏武,今有钱学森、袁隆平……

乙说:

做好自己是幸福的。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让生活充满“小确幸”。

丙说:

践行责任是幸福的。

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你认为自己幸福吗?

如何才能实现人生的幸福?

请从你的生活体验出发,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注:

“小确幸”:

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是稍纵即逝的美好,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

参考答案

1.A2.D3.C4.B5.D6.A7.D

8.D9.A10.D11.A12.B13.D

14.

(1)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址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2)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耕种。

邻县的读书人和百姓仰慕他的品德,刀塔那里定居的一百多家。

15.BC

16.运用拟人手法,写“三更雨”“殷勤”,使雨具有了人的情意。

(2分)殷勤的夜雨解脱了人世的烦热,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的抚慰中的平静和旷达,(2分)也暗示了诗人贬官黄州时内心的不平和无奈。

(2分)

17.

(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江山如画一时多豪杰

(3)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4)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每句1分,共10分。

每句错一字,此句不得分。

18.AE(A应当是插叙的手法,E小说的主题并不是在于揭示批判社会,“世风日下”言之太过。

19.①执著梦想。

她喜欢画画,想成为画家并一路努力考上了中央美院。

②善良体贴。

能体谅家境的困难,理解爸爸不让她上学的难处。

③有着现实的打算。

她希望通过各种关系留在北京这个大城市。

④内心有底线(知错就改)。

当了解到画家姐姐的后事深受感动,选择回到故乡。

(每答出一点给2分)

20.李小若、百合花、校园、阳光、梦想构成了美丽温暖的场景,①表现人物内心转变,找到心中真善美后轻快地心情,烘托人物纯洁善良的形象。

(对人物形象的作用);②含蓄而有象征意味的点出小说呼唤真诚与善良的人与人关系的主题(对主题的作用);③照应小说的开篇,使小说首尾呼应,以形象的语言给了小说一个令人欣慰愉悦的圆满结局(对情节的作用)。

(每答出一点给2分)

【参考译文】

孟尝字伯周,是会稽上虞人。

年轻年时修养自己的操守品行,在郡中担任户曹史。

上虞县有个寡妇极其孝顺,奉养婆婆。

婆母寿终后,她的小姑原先就心怀嫌怨猜忌,就诬告(她)对是厌倦了供养婆母,从而毒死了婆母,在县庭上讼告。

县郡没有仔细调查,最后竟然竟以此定罪,孟尝事先了解实情,详细地向太守说明了原委,太守没替他处理此案。

孟尝在门外痛哭请求(无济于事),于是借口有病辞职离开,寡妇最终蒙冤而死。

从此郡中连旱二年,向神灵祈求也无所收获。

后来太守殷丹到任,查访询案情原委,孟尝到府县详细陈述寡妇被冤污之事。

就趁机说:

“从前东海孝妇,感动上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顺时而降。

应该处罚那个诬告的人,来向被冤死的亡魂谢罪,希望在阴间冤枉得以申诉,适时之雨就会等来。

”殷丹听从了孟尝的建议,处罚那个诬告的人,在孝妇墓前祭奠,上天应验及时降雨,庄稼因此获得丰收。

孟尝后来被举荐为孝廉,被推举为“茂才”,担任徐地的县令。

州郡上表陈述他的才能,升为合浦太守。

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珍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原先时的宰守官吏们都是贪婪污浊之人,奸商滥采珍珠,珠贝无法生存,都徙往交阯海域去了。

因此商人不来买卖,当地人穷物少,贫穷的百姓中有不少饿死在路边。

孟尝到任后,革易先前的敝政,弄清百姓不利有利的地方。

还不过一年,原来离开的珠贝全返还(合浦海域),百姓都反回从事以前的旧业,商货又流通起来,(孟尝)被称誉是神明之人。

后来因病向自己上书(告病还乡),被征召回朝廷。

官民百姓拽住车请求他不要离任。

孟尝既然不能登程,就搭乡民的船连夜暗中离去。

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耕种。

邻县的读书人和百姓仰慕他的品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一百多家。

桓帝时,同郡尚书杨乔向上书荐(孟尝)说:

“孟尝安于修身养性、传播仁义、爱好道德修炼、清廉的品行超出一般,才能超绝众人。

先前换做地方官员时,移风易俗,改革弊政,去珠复还,饥民仰仗(他)生存。

况且南海一带盛产珍珠,财产容易积聚,(珍珠)价格高比金银,可是孟尝独自一人称病辞职,亲自耕种田地,隐匿自己收藏才华,不张扬自己的华藻。

我不敢偏私自己的同乡,只是私下里被禽息的做法感动,冒死推荐贤人。

”孟尝最终没有被重用,年七十,死于家中。

21.①但爱好做菜的文人却并不常见。②可苏轼偏不在乎。③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每句2分)

23作文说明:

一、命题意图

1.指导学生学会规范地写作一般议论文,学会说理。

2.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

3.学会用因果思维、矛盾思维、比较思维构建议论文写作框架及理性表达。

4.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和素材灵活而有效地转化为写作素材,学以致用。

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培养思维能力:

学会用思维方法,围绕观点,将记叙素材转化为议论分析。

明确区别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克服观点与事例两张皮。

2.培养对手意识:

树立假想敌,将生活现象转化为生活问题,针对问题,学会在反驳中立论,有的放矢。

文章只有说服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不说过头话,做证明式文章。

3.培养创新意识:

联系生活实际,如何将老素材用出新意(解决学生素材少而陈旧、千人一面等毛病)。

二、立论分析

1.写作点拨

首先要准确理解幸福的含义。

一般来讲,幸福与物质无关,是个人的精神满足感。

甲的幸福观集中在成就大事业上,为全人类做出贡献。

乙的幸福观在成就自我,实现个人价值。

丙的幸福观集中在完成责任,体现相互关系。

2.立意角度

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