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3279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湘教版必修3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生活链接] 在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中,甘肃省的自然地理环境最为复杂。

首先,甘肃省的地理位置几乎是我国的中心,特别是省会兰州就是我国陆地版图的几何中心。

其次,甘肃省刚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汇处,也就是说甘肃省兼具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使得甘肃省内区域自然地理差异巨大。

另外,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十分复杂。

最后,在气候方面,甘肃省拥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四种气候类型,是我国气候类型最多的省份。

因此,在干湿地区方面,甘肃省从东南往西北,分别包括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等所有干湿地区;在温度带方面,拥有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等温度带。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了解区域的含义。

了解:

区域、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以及产业结构的概念。

知道:

区域划分的依据,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理解:

区域的基本特征,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分布差异。

应用:

学会利用各种统计表比较分析区域的差异及发展变化的特点。

人地协调观:

认识区域,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征,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综合思维:

比较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差异的因素。

区域认知:

通过区域图、景观图等,描述区域的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

地理实践力:

考察学校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特征。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概念: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

地域空间。

2.主要特征

界线

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

有的

明确,有的模糊

内外

内部表现出明显的

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性

特征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

功能

联系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自我探究] 任何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这种说法对吗?

举例说明。

[答案] 不正确。

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省界等;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如气候区、植被区、地貌区等。

二、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

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

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

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

对外联系等。

3.区域划分

分类

乡村地域

城镇地域

范围

较小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二者关系

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

基础和

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

带动作用

4.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表现为

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

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

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则表现为

岛状。

[自我探究] 区域的空间结构是稳定的吗?

[答案] 区域的空间结构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影响因素的不断变化,区域的空间结构也在不断地变化。

如乡村地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转变成城镇地域。

三、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

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

劳动力素质等。

3.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1)表现:

三次产业占

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

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2)差异

区域

产业比重

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低的区域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4.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1)趋势: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

第二、三产业转移。

(2)结果: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自我探究] 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能完全反映各产业的发展水平吗?

[答案] 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即产业结构,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各产业的发展水平,如多数发达国家第一产业比重较小,但农业经济却十分发达。

1.关于区域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与范围

B.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是独立存在发展变化的

答案 D

解析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

2.与乡村地域相比,城镇地域的特点是(  )

A.范围较大

B.以工业生产活动为主

C.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的带动作用

D.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答案 C

解析 与乡村地域相比,城镇地域范围小;城镇地域不仅有工业生产活动,还有第三产业活动;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教材P2~4活动]

1.略。

2.提示:

可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如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方面对比家乡与图中四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

3.图15以自然景观为主,主要有农田、山地、河流,人口稀少,以农业为主。

图16主要有道路、楼房、工厂等人文景观,人口较密集,以工业为主。

图17主要以高楼大厦等人文景观为主,人口密集,以第三产业为主。

[教材P4~5活动]

1.交通运输线路由线状渐变为网状,交通运输方式由早期的河运渐变到中、晚期以陆路交通为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原因:

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大、中、小城市数量不断增多,使得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出渐趋均衡的特点。

动力: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及区域对外联系不断加强等。

[教材P7活动]

1.A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A、B地区工业相对发达;C、D地区农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D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区域发展早期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上升,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

2.

农业地区

工业地区

城市地区

人口分布特点

分散

相对密集

非常密集

产业分布特点

面状

点状

点状

产业结构特点

以第一产业为主

以第二产业为主

第二、三产业都发达

对外经济联系

不太密切

密切

非常密切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1)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原因:

最开始是自然经济时期,科技不发达,工业几乎没有,主要以农业为主,附带部分服务业。

(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原因:

工业革命开始,工业比重增加逐渐超过服务业。

但是农业仍然是占最大比重。

(3)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原因:

工业革命开始发展到最高峰,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

这个时期差不多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末期。

(4)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原因:

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科技已经很发达了,农业比重进一步下降,随着科技发展,第三产业兴起,成为全新的发展点,第三产业超过农业。

(5)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原因:

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到高峰,生产力过剩,工业无法消化,大量的人力资源转到第三产业,第三产业超过工业成为产业结构比重最大部分。

主题探究提素能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探究点

 区域的主要特征

唐山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点是推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探索一条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

唐山市位于环渤海和京津冀的核心地带,连接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然而,与沿海强市相比,国际化越来越成为唐山的突出短板。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从区域的内涵和特征考虑,“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的原理何在?

(2)材料中可以体现区域的哪些特征,请用具体的语句加以说明。

[答案] 

(1)京、津、冀等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空间单位,其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

各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不同,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每个区域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具有开放性;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

通过资源调配、资金流动等人类活动,可以加强不同区域的联系,可以扬长避短。

这样有利于加强区域一体化、有利于区域协同发展。

(2)唐山市位于环渤海和京津冀的核心地带——层次性;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差异性;国际化越来越成为唐山的突出短板——可变性。

1.区域的主要特征和作用

主要特征

作用

区域有一定的界线

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

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区域优势资源的依据

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发展方向确定的依据

区域间是相互联系的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综合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正确评估区域发展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2.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之间的关系

(1)整体性是区域的基本属性,没有整体性也就没有差异性,没有差异性就无所谓开放性。

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2)不仅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区域进一步划分的基础,也是开放性形成的基础。

三者关系的图示如下: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如下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

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自然因素指标的是(  )

A.气候B.地形

C.洋流D.植被

(2)该图能正确表达的区域的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C.区域具有层次性

D.区域的边界是不明确的

[解题思路] 第

(1)题,洋流由于其发生的纬度位置、海域位置及性质的不同对海岸地区和海域产生不同的影响,其对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不是基础性的,而气候、地形、植被则对应一定的区域,随着区域的变化而有所差异。

(2)题,读图可以看出,“新三大地带”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答案] 

(1)C 

(2)A

[方法指导] 区域基本特征图解

探究点

 区域空间结构

材料一 由于各区域内部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因素不同,各区域的空间结构不同。

下面为“长江沿岸某区域图”。

材料二 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区域空间结构是由区域核心(中心城市)、网络系统(交通网络等)、外围空间(相对于区域核心)三部分组成的。

下图所示为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农业地区、工业地区、城市地区的空间结构有何不同?

将探究结果填入下表。

农业地区

工业地区

城市地区

人口分布特点

分散

产业分布特点

点状

对外经济联系

不太密切

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

小,主要是

生态破坏

(2)区域发展早期、加速期、成熟期,区域空间结构有什么不同?

[答案] 

(1)

农业地区

工业地区

城市地区

人口分布特点

相对密集

非常密集

产业分布特点

面状

点状

对外经济联系

密切

非常密切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主要是环境污染

(2)早期:

交通方式单一,线路较少,城市区域狭小。

加速期:

交通线路交织成网,城市区域扩大。

成熟期:

交通网络稠密,线路四通八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区域核心(中心城市)作用加强。

1.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举例

自然地理条件

山区城市空间结构呈条带状或组团式,平原地区多呈集中式

社会经济活动

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人口状况

人口稠密区域形成城市群,表现为岛状,人口稀少区域城市表现为点状

城市化水平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高,城市表现为岛状的城市群

区域开放程度

东南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发达,工业集中,工业区呈岛状

对外联系

交通发达,区域交通线呈网络状

2.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区域发展过程

交通运输

城市发展

农业用地规模

区域发展早期

交通方式单一,线路

较少且表现为线状

城市区域狭小

农业用地规模大 

区域发展加速期

出现铁路运输,交通

线密集并交织成网

乡村地区发展为城镇地区,城市区域扩大

农业用地变少  

区域发展成熟期

交通网络稠密,交通线路四通八达并深入区域的各个部分

城市地域不断扩大

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 

下图是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有关该区域及其20世纪80年代初聚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

C.聚落间均有便捷交通线路相连

D.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明显

(2)下列不属于该区域20年来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A.交通条件明显改善B.矿产资源得到开发

C.旅游业的兴起D.再城市化明显

[解题思路] 第

(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确定该区域位于我国江南地区。

地形为丘陵,居民点沿河流和道路分布,联系较为便利。

该时期,交通线路稀疏,有的聚落间没有交通线相连。

(2)题,由图可知,交通线路及方式增多,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城市规模扩大,处于城市化发展加速阶段。

[答案] 

(1)D 

(2)D

[方法指导] 图示法理解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区别与联系

探究点

 区域产业结构

                  

材料一 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6年4月29日~10月16日在唐山南湖公园举办,主题是“都市与自然·凤凰涅槃”,园址占地506公顷。

材料二 唐山市和全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状况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目前唐山市以第________产业为主,目前唐山工业以________(重或轻)工业为主。

(2)简要说明唐山市和全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共同特征。

(3)与全国相比,唐山产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4)2016年唐山市成功举办“世园会”,你认为“世园会”的举办对唐山市“十三五”时期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各有何促进作用。

[答案] 

(1)二 重

(2)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3)唐山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唐山市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

(4)第一产业:

世园会场地的布置带动花卉、园艺业的发展。

第二产业:

世园会场馆及配套的市政工程建设,促进钢铁及有关建材工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

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到来,促进会展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及变化

农业地区

工业地区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人口分

布特点

第一产业人口占绝对优势

第二产业人

口比重大

第二、三产业人口比重大

产业分

布特点

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工业经济

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超过第二产业

产业结

构特点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对外经

济联系

较少

较强

密切

三次产业

比重关系

一、三、二或

一、二、三

二、一、三或

二、三、一 

三、二、一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

(1)~

(2)题。

(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比例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解题思路] 第

(1)题,读图可知,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幅最小;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最快。

说明该地区十多年来,产业结构变化以第三产业拉动为主,产业结构逐渐转型并得到优化。

(2)题,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且变化不大;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略有上升,但增幅小。

这反映出该地区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吸收有限。

[答案] 

(1)D 

(2)D

[方法指导] 区域产业结构答题模板

思考方向

常用术语

三大产

业结构

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第一(三)产业比重偏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合理)

工业结构

以重(轻)工业为主,以传统(高科技)工业为主,以钢铁(机械、电子)工业为主;工业结构合理(不合理)

农业结构

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林业(渔业)比重小,农业结构合理(不合理),以小麦(水稻)种植为主

小题速测试身手对点迁移及时反馈

探究点1 区域的主要特征

区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

据此回答1~2题。

1.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B.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

D.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

答案 D

解析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为划分的,故A项错误;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故B项错误;有的区域的界线具有过渡性(如干湿地区),故C项错误;区域具有层次性特征,故D项正确。

2.划分区域的意义有(  )

①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 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 ③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④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划分区域,对于了解区域差异和特点、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了解区域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探究点2 区域空间结构

3.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乡村地域范围比城镇地域小

B.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生产活动是一致的

C.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上划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

D.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答案 C

解析 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上可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前者比后者范围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依托;前者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后者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4.东北地区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区域空间结构表现为(  )

A.面状B.线状

C.岛状D.点状

答案 A

解析 区域的空间结构分布形式多样,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探究点3 区域产业结构

读“某区域劳动力职业构成表”,回答5~6题。

职业

劳动力职业构成比重(%)

合计

100

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

3.4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2.8

商业服务人员

22.4

农林牧渔业生产人员

11.3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50.0

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0.1

5.当前,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  )

A.第一产业的结构调整

B.工业化的加速推进

C.服务业的发展

D.乡村地域的支撑

答案 B

解析 从该区域的劳动力职业构成看,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比重最大,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最小,可以推测,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

6.今后,该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

A.农业发展

B.工业化进程加快

C.服务业的发展

D.先进的科技和信息、金融

答案 D

解析 “今后”是关键词,随着先进的科技和信息、金融的发展,该区域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将超过第二产业,使该区域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区域经济达到较高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