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27740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四下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四下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四下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四下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下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docx

《四下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下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docx

四下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课题:

认识三角形

主备:

王彩兰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八册P75、76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和P80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画图等活动,认识并能说明三角形的特点,了解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形成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高,能画出三角形底上的高,体会三角形高和底的对应关系。

2、使学生借助操作、观察等活动抽象、概括三角形特点及三角形高的特点,提高观察、感知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了解三角形这样的几何图形存在于现实世界,初步体会数学是客观事物的抽象,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发展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及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

理解和概括三角形的意义。

教学准备:

三角形、四边五边形等纸片图形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情境引入

1、出示例1情境图

谈话:

仔细观察,你能在图上找出三角形吗?

组织集体交流:

你找到的是哪个三角形?

提问: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呢?

2、谈话导入:

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什么特点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

找三角形,描三角形

互相指一指

 

回忆交流

 

 

认识三角形

1、初步认识三角形

谈话:

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三角形,能画一个三角形吗?

巡视个别了解

2、交流:

你是怎样的画出这个三角形的?

你觉得画三角形时需要注意什么?

3、仔细观察画出的三角形,想一想:

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指出:

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指名汇报三角形的组成

4、指导自学各部分名称

指名汇报自学情况

5、完成“试一试”

(1)出示题目,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理解。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展示学生的画法,引导观察比较:

观察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汇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能在同一直线上)

6、做“练一练”第1题

巡视个别交流

集体组织汇报

独立画三角形

 

互相说说自己画的三角形以及画法

 

观察小组交流

(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阅读理解

标出各部分名称

读题,理解“任选3个点”交流

独立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画并交流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

 

独立判断

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1、出示例2人字梁图:

你知道图中画的是什么吗?

联系房梁结构适当讲解

提问:

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

2、组织交流。

提问:

你量的是哪条线段?

它有什么特点?

指出:

人字梁的高度是上面的顶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3、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

抽象出三角形。

结合图介绍: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画图,标垂直符号,写“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标“底”)。

4、完成“试一试”

巡视,了解学情,个别指导

提问:

你是怎么画的?

三角形一共有几条高?

5、做“练一练”第2题

巡视关注学困生

集体交流汇报

独立观察图、交流

动手在教材上的人字梁图上量一量

互相说一说:

量的线段与人字梁的底边互相垂直,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2厘米。

 

认真观察

互相交流“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底”的认识

 

独立在教材的三角形上画底边上的高,互相交流画法。

观察交流(三条)

独立操作、交流

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二第1题

巡视个别指导

交流,重点第3个三角形

指出:

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提问:

你能画出第三条高吗?

2、做练习十二第2、4题

巡视了解学情

组织集体交流

独立画三角形的高

验证直角三角形,互相指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

画高,指相应的底

独立完成互相交流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练习十二第3题

教学反思:

课题: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主备:

王彩兰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八册P77、78例3、“练一练”和P80、81练习十二第5~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能判断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

2、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体会操作、实验是探索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和空间观念。

3、增强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新奇感,积累操作实验和探究交流等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于探究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探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教学准备:

同桌8㎝、5㎝、4㎝和2㎝的小棒各一根,每人14㎝长吸管一根、大于14㎝的线一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1、回顾三角形

引导:

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吗?

交流:

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谈话:

是不是有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

2、引入课题

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之间有没有什么特点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

(板书课题)

独立画三角形,交流(3条边、3个角、3个顶点、3条高……)

猜想交流

 

操作实验探究发现

1、出示例3:

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三角形吗?

2、组织操作交流。

巡视小组合作情况,适当指导

要求:

有顺序地思考、操作

组织全班交流:

你选择的是哪三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①8cm、5cm、4cm,能围成

②5cm、4cm、2cm,能围成

③8cm、4cm、2cm,不能围成

④8cm、5cm、2cm,不能围成

追问:

第③种情况和第④种情况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小结指出:

因为第③和第④中

4cm+2cm<8cm,5cm+2cm<8cm,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3、探索规律。

谈话:

当两根小棒长度相加比第三根小棒短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又有什么特点呢?

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交流汇报:

第①种情况:

4+5>8、4+8>5、5+8>4;第②种情况:

4+2>5、4+5>2、5+2>4。

小结:

任意两根小棒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

4、验证规律。

提问: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吗?

引导:

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

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提问:

通过验证,你发现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有哪些关系?

追问:

对于“任意两边”这四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5、议一议:

如果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和3厘米,能围成三角形吗?

为什么?

明确题意,交流方法

合作操作:

选出三根小棒来围一围并记录

互相说一说

 

观察记录汇总情况

互相说说

分析、交流(第③种的4cm、2cm和第④种的5cm、2cm两根小棒太短了,三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

 

独立探索:

从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中任意选出两根,将它们的长度和与第三根比较

互相交流

 

操作验证:

用三角尺画一个三角形并量出三角形的各边长度、计算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长度的关系

交流: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交流(可结合操作)5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相加等于8厘米,不大于8厘米,所以不能围成

练习巩固内化认识

1、做“练一练”第1题

组织交流:

哪几组能围成,哪几组不能?

为什么?

2、做“练一练”第2题

巡视了解学生选择情况

交流:

可能几厘米?

为什么?

3、练习十二第6题

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

它的长度在那个范围内?

4、练习十二第7题

提问:

按整厘米剪,最长是多少?

为什么?

指出:

最长的边只能是6厘米或5厘米,这样有不同的剪法

5、练习十二第8题

提问:

你是怎么想的?

独立判断

互相交流

 

独立思考选择

量一量,记录思考

 

了解题意交流可能的情况:

6、6、2;6、5、3;6、4、4;5、5、4

选择一种剪法操作

看图明确题意

分析思考交流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练习十二第5题

教学反思:

课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主备:

王彩兰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八册P78例4、“练一练”和P81练习十二第9~10题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测量、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联想意识、探究精神,提升实践能力,积累探索经验,发展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空间概念。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获得结论感受数学是充满规律的学科,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

教学难点:

探索并分析规律

教学准备:

三角形框架、学生剪下书后的三角形、量角器、三角尺、正方形纸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谈话引入

1、复习用量角器量角的知识。

谈话:

用量角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提问:

三角尺上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指角:

这些是三角形的内角

追问:

你知道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吗?

3、导入新课。

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都是180°。

其他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也是180°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

(板书课题)

互相说说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点

(90°、60°、30°;90°、45°、45°)

计算、交流:

90°+60°+30°=180°

90°+45°+45°=180°

 

 

探究规律

1、量一量,算一算。

巡视,并提醒学生可以分工合作,一个量角度,另一个负责记录和计算,要求测量准确。

组织交流:

你量出的各个三角形的每个内角是多少度?

每个三角形的内角的和呢?

引导思考:

用测量的方法有时不太准确,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2、拼一拼,看一看。

引导:

我们可以像三角尺拼角那样,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请想想办法。

巡视个别辅导

展示各种拼法、组织交流:

观察这几种拼法,它们最终都拼成了一个什么角?

追问:

通过这个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动手操作、验证发现。

师:

通过拼一拼发现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是180°,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个发现到底对不对。

巡视指导

4、归纳结论

引导:

回顾探索过程,经历了哪些活动?

有什么发现?

量出准备的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并计算和。

交流角度以及内角和

(90°、40°、50°;50°、60°、70°;110°、40°、30°)

思考交流

 

小组思考、交流:

可以拼成什么角呢?

操作验证

观察交流:

都拼成了一个平角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剪下来,拼一拼

 

(量;拼;任意画三角形再拼)

练习内化

1、完成“练一练”。

巡视指导

说一说:

你是怎样算出∠3的度数的?

小结:

我们可以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和两个内角角度,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2、练习十二第10题。

巡视指名板演

检查、交流,结合第3题提问:

还可以这样算?

指出:

第3小题是直角三角形,可以用“90°减一个锐角”的方法来求另一个锐角。

3、自学教材“你知道吗”。

组织交流:

你知道了什么?

指出:

三角形的稳定性

独立完成并填空

互相说说计算的方法

 

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

 

自由阅读并交流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作业设计

练习十二第9、13题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十二

主备:

王彩兰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八册P81练习十二第11~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角形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加深对三角形定义和特点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三角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知识再现

1、提问:

怎样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有几条?

三角形有哪些特点?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三角形的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同桌互相检查交流相关内容

 

基本练习

1、出示不同的三角形题,要求:

画出三角形的高

指出:

第三小题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高不用重新画,只要在另一条直角边上标出就可以了。

提问:

这个三角形还有一条高在哪儿?

底呢?

2、出示一组平行线,要求:

在这组平行线间画底为3厘米的三角形?

集体汇报:

你怎么画的?

可以画几个?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出示两根小棒,指名量长度并汇报

提问:

要想围成三角形,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巡视参与讨论

集体交流反馈

独立画图

互相交流

 

分析交流

独立画三角形

互相交流

 

小组探究第三根小棒长度范围并交流(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要大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差,小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和。

综合练习

1、第11题。

分析:

学生在完成这道题时,经常会误以为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那么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就是原来三角形内角和的两倍。

巡视并提示:

同桌合作

指名汇报:

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问什么?

指出:

只要是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就是180°.

2、第12题。

巡视了解学生操作情况

提问:

正方形的内角和是的多少度?

这样知道的?

提问:

对折后是什么形状,内角和是的多少度?

说说你的理由。

第二次对折后的三角形内角和是的多少度?

为什么?

指出:

不过三角形的大小怎么变,内角和是不变的,总是180度。

 

合作操作:

交换一把三角尺,每人都有两把相同的三角尺,拼一拼,观察并交流“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还是180度”。

 

边折边观察、填空

 

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相应内容

教学反思:

课题:

三角形的分类

主备:

王彩兰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八册P82、83例5、“练一练”和P86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教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了解可以用直观图表示三类三角形的关系,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并根据要求画出相应的三角形。

2、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各类三角形的特点,进一步感受分类思想,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发展观察、比较、综合和抽象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概念。

3、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分类、归纳等学习活动,培养探究意识,感受数学的科学性,促进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按角正确分类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谈话引入

1、提问:

我们学过哪些角?

角是怎样分类的,分成哪几类?

指名学生汇报,归纳并板书

三角形的三个角可能是什么角?

为什么?

2、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分类,那么三角形又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分类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互相交流:

锐角:

大于0且小于90;直角:

等于90;钝角:

大于90且小于180。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判断并交流

 

分类探索

1、出示教材第82页例5:

这6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分别是什么角?

按角的特点可以怎么分类?

巡视,参与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2、组织汇报,提问:

你是怎么分类的?

怎么想的?

②号和④号,这两个三角形的3个角都是锐角;

①号和⑥号,这两个三角形中都有1个直角,2个锐角;

③号和⑤号,这两个三角形中都有1个钝角,2个锐角。

3、你能根据分类标准,说说每类三角形的特点吗?

指名汇报,板书各类三角形的特征并概括完成描述

4、追问:

我们分成了哪三类三角形?

什么是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呢?

提问:

一个三角形中可能有2个直角或2个钝角吗?

为什么?

指出:

一个三角形只可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因此三角形按角只能分为这三类。

5、认识三类三角形的关系。

谈话:

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椭圆表示,按现在的分类,可以把这个椭圆分成几部分?

你能分一分吗?

巡视了解操作情况

交流展示,指出: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这幅图表示。

6、提问:

我们刚才是这样认识这三类三角形的?

你有哪些体会?

观察6个三角形,互相说出每个三角形的3个角,交流分类情况:

②号和④号;①号和⑥号;

③号和⑤号。

 

同桌互相说说每类三角形的特点

 

互相交流完整内容

 

讨论、交流:

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有2个直角或2个钝角,因为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独立分一分、填一填

 

(观察、按角分类)

巩固内化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巡视组织交流汇报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组织交流反馈,提示:

可以用三角尺直角或量角器辅助

3、练习十三第3题

组织就行方法交流

独立完成并交流

独立判断、连一连

 

独立算一算

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练习:

“练一练”第3题、练习十三第1、2题

第2题:

画出的其实是三角形的什么?

讨论交流

独立完成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

课题: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主备:

王彩兰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八册P83~85例6、例7、“练一练”和P86练习十三第4~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认识并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认识等腰三角形的腰、底、顶角和底角,理解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2、在探究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发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纸、剪刀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谈话引入

1、出示例6中的3个三角形:

它们分别是什么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分怎么分的?

指名汇报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角的方面对三角形进行研究,这节课,我们将从边的角度来考察三角形。

观察交流三角形名称

交流:

按角分,三角形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认识新知

(一)认识等腰三角形

1、要求:

量一量它们的边并记录

黑板上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2、汇报交流:

每个三角形的边长各是多少?

它们边的长度有什么共同特点?

小结:

每个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

指出:

像这样的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板书)

3、在黑板上画的等腰三角形上分别标出各部分名称,边标注边介绍:

相等的两条边叫作腰,剩下的一条边叫作底,两腰与底的夹角叫作底角,另外一个角叫作顶角。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腰,两个底角。

4、提问:

你是怎样找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的?

5、探究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要求:

按步骤剪一剪(示范)。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指导。

交流,提问:

为什么这样剪出的是等腰三角形?

它还是一个什么图形?

还有哪些特征?

把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全班交流小结: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它的对称轴上。

(二)认识等边三角形

1、出示例7三角形:

测量这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发现:

每条边长多少?

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

3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3、探究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1)要求:

按步骤剪一剪(示范)。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指导。

说明:

这样剪成的是等边三角形。

将3个内角标上∠1、∠2、∠3,示范标示

(2)提问:

你能将它对折吗?

看看你能找到几种对折方法。

从对折中,你有什么发现?

全班交流小结:

等边三角形的3个角相等;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3)提问: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

为什么?

巡视个别交流

集体汇报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独立测量三个三角形每边的长度,小组内交流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每个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相等)。

 

互相交流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观察、交流,同桌互相指一指各部分名称

 

相等的两条边是腰,另一条边是底

动手按步骤剪等腰三角形,展开观察

(有两条相等的边)

折一折观察:

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高在对称轴上,两底角相等

 

量一量,记录数据,同桌交流(三条边长度相等)

 

读一读说一说

 

动手按步骤剪等边三角形,展开观察

标示∠1、∠2、∠3

 

折一折观察:

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三条高都在对称轴上,3个角都相等

 

互相交流:

等边三角形3个角都是60°,所以它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练习巩固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结合警示牌(等腰三角形),说明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交流说明:

这样的三角形叫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全班汇报交流。

4、做练习十三第4题

出示题目:

想一想,能围成边长是几厘米的三角形?

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问:

如果围成各边长是整厘米的等腰三角形,有哪些围法?

集体交流汇报并并板书

提问:

围成的三角形中,两条腰的长度和应该大于几厘米?

有几种围法?

板书各种情况:

5、5、8;6、6、6;7、7、4;8、8、2(单位:

㎝)。

指出:

其中,“6、6、6”的是等边三角形。

5、做练习十三第5题

提问:

它们都是什么三角形?

巡视个别辅导

提问:

对称轴把等腰三角形分成的都是什么三角形?

底边上的高在哪里?

观察判断交流

 

操作观察交流

 

按要求拼一拼并交流

读题分析交流(可以围成边长是6厘米的三角形18÷3=6㎝)

思考分析记录并交流

 

思考交流

 

观察交流:

等腰三角形

独立画对称轴

观察:

直角三角形

互相指一指底边的高

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

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它有什么特点?

等边三角形呢?

你还有哪些收获?

回顾

小组交流

作业设计

做练习十三第6题

教学反思:

课题:

三角形练习

主备:

王彩兰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八册P86、87练习十三第7~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巩固三角形边的关系、内角和、三角形分类的知识,进一步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特点,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能应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2、在练习过程中,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体会分类、演绎等数学思想方法,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应用知识的成功体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