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归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2011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复习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毛概复习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毛概复习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毛概复习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毛概复习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复习归纳.docx

《毛概复习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复习归纳.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复习归纳.docx

毛概复习归纳

1·马克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提出: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题为《论新阶段》说完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原因:

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马克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的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即: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

   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背景: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还有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根本依据;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

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

理论联系实际;3:

实质和核心:

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

6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

“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的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又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7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解放思想?

怎样科学的理解理论创新?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实践基础让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5,理论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8·新时期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必须不断的解放思想。

2,····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3,···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9·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方面,帝国主义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移动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10·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实践同新民主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2,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的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

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1,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个名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决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2.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3,它的成员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1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二者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资产阶级手中。

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政党和阶级充当领导者,只能有无产阶级来领导。

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16·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

总路线的内容:

一化三改。

“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的可能性:

1·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2·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相互合作道路的要求。

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势。

4·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17·我国是如何社会主义改造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1953年,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

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度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和平赎买政策。

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包括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使剥削者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造的重点。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18·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步骤与经验?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相合作的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19·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道路的步骤与经验?

1·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3·把资本主义商业者改造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19·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也是29世纪中国有一次划时代的巨变,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2····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3····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4····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有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0·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五种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而在这些经济成分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1·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

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第一:

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B,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

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够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22·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一: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二: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第三: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四: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被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第五: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

2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理论意义?

  A,科学内涵: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性质,后一层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B·理论意义:

1·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党制定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路进行。

3·是在实践中警惕右防止“左”的有理思想武器。

25·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并提出的?

1·增加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6·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

3·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27·如何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人才济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飞轮。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随着全面改革的展开而形成的。

十三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正式形成。

发展:

党的十五大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这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思想;当全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日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进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义矛盾没有变。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制度。

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点和政策,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方面的基本政策,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根本途径)。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根本立足点)。

3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提出来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四,在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34·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负担的任务所决定的。

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多方面的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

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革了中国人名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实际地位。

35·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36·“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内容: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际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名为共同理想而奋斗努力的行动纲领,意义重大。

3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更高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友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的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主义。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的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9·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特点?

从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二,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大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条件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但二者都有自身的不走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的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和道德缺失

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4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