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服务业年度发展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1680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服务业年度发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长沙服务业年度发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长沙服务业年度发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长沙服务业年度发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长沙服务业年度发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沙服务业年度发展报告.docx

《长沙服务业年度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服务业年度发展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沙服务业年度发展报告.docx

长沙服务业年度发展报告

2011长沙服务业年度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

2012-05-2316:

16:

21作者:

郭正宜来源:

本站原创浏览次数:

45

2011年是“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开局之年。

全市上下突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这一主题,围绕“五化一率先”的发展战略,立足省会城市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扩大就业、聚集优势、改善民生、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两型”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市服务业实现平稳快速发展,为长沙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一、服务业总量指标再创新高

1、增加值总量跃上新台阶

2011年末,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29.01亿元(计算口径为全部第三产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比上年增长10.7%,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9.7%;其中: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20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增幅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2.8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21.4%;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026亿元,比上年增长9.9%,低于全部服务业增加值增幅0.8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8.3%。

全市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

从总量看:

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和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仍然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0.9%、8.6%、9.1%、8.0%、18.2%和15.5%;从增速看: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业、住宿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幅均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7%的平均水平;而农林牧渔服务业、零售业、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增加值增幅均低于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速。

2、实现税收突破300亿元

近年来,长沙市服务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贡献了大量的税收。

2011年服务业税收收入达313.98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占全市税收收入的比重达34.7%,比上年提升1.9个百分点。

在服务业税收中,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是第三产业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2011年分别实现税收收入95.63亿元和77.6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7.2%和40%。

3、吸纳就业超过从业人员总数的四成

服务业具有行业多、领域广、需求旺、潜力大的特点,容易吸纳多层次的劳动力和人才,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它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在于其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团结稳定的大局。

2011年长沙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81.51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达41.1%,比2010年提升0.2个百分点。

二、重点行业实现新发展

(一)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

1、金融业持续增长

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

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业已成为全市第三产业的重要增长点,2011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9.1%,对全市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2.0%和6.3%。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稳步扩大,较好地满足了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种存款余额达7364.3亿元,比年初增长14.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7483.8亿元,比年初增长17.9%。

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和成长型企业得到金融服务和支持,金融行业对推进全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房地产业稳定发展

2011年,在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大背景下,长沙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各项调控措施,相继出台新政,力促长沙楼市健康平稳发展。

在限购、限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推进等举措下,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初显,投资投机性需求得以有效控制,市场成交量进入回归调整期,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保持健康稳定态势。

2011年长沙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86.92亿元,比上年增长29.6%。

商品房施工面积7670.96万㎡,比上年增长14.7%,其中新开工面积2328.38万㎡,比上年增长1.1%;竣工面积1451.77万㎡,比上年增长4.3%;累计批准预售2020.62万㎡,比上年减少19.8%;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497.89万㎡,比上年下降10.9%,销售金额880.9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

3、旅游业充满活力

2011年,长沙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天天有精彩”的发展思路,先后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樱花节、杜鹃花节、油菜花节、生态文化旅游节、温泉节等20个节会活动,旅游事业发展氛围浓厚、旅游项目不断优化提质。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99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4%,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907.6万人,比上年增长23.5%,入境旅客83.5万人,比上年增长18.9%;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8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占全省的34%,旅游总收入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旅游市场的持续升温,使长沙星级宾馆的入住率不断上升,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

4、物流业成长壮大

2011年长沙充分发挥《长沙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作用,着力壮大现代物流发展主体,各项物流发展指标实现持续增长,全市实现社会物流总额170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占全省社会物流总额的46%;实现社会物流产值3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

物流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一力、全洲、中南、国药等一批涉及中央投资项目陆续竣工投产,高星、现代资源、力邦、展通等一批重点物流项目顺利推进。

2011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约500家,其中重点骨干企业60余家,一力、实泰、联运、全洲、京阳等连续获评“中国物流百强企业”。

年物流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5家,亿元以上的达15家;新增2家5星级物流企业、1家4星级级仓储物流企业;新增2家5A级物流企业、4家4A级物流企业,目前全市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40家,占全省的一半,使长沙物流业在全国的地位迅速提升。

5、服务外包来势良好

2011年是长沙服务外包发展年,服务外包工作以“建设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主线,围绕夯实基础、搭建平台、规划引导、园区建设等方面做文章,使服务外包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年新认定技术先进性服务企业5家,新增25家企业相关国际资质认证,青苹果、创博龙智、山猫卡通等3家企业进入“全国成长性服务外包企业100强”;举办了“第二节中美(长沙)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对接会”,并在美国、日本举行了服务外包产业推介会;成功引进了戴尔、睿泰、联信永益、赛格等一批重点服务外包项目;离岸外包服务业务新拓展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爱尔兰等17个国家和地区,目前遍及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全年新增隆平高科产业园和岳麓科技产业园为“长沙服务外包示范园”,使全市服务外包示范园达到4个。

6、电子商务蓬勃兴起

在信息技术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促进了传统服务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振兴。

2011长沙电子商务领域逐步由商贸流通向制造业、文化旅游业、金融服务业和农业等领域拓展,移动电子商务崭露头角。

全年48家重点联系的电子商务企业相关交易额为327亿元,比上年增长26%;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发展,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的企业和个人卖家近3万家;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日渐成熟,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家电、电子信息、新材料、中成药及生物医药六大产业都已建立或运用了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蓬勃兴起,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大部分都自建信息平台或利用第三方平台发布商品信息和网上交易。

7、会展业明显提质

2011年长沙会展业以“重服务、促增长、谋发展、求突破”为主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举办、行业自律”的发展模式,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市会展业在“十二五”启动之年实现了良好开局,呈现出“总量扩大,质量提升,效益凸显,影响广泛”的特点,2011年全市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621个,比上年增长6.44%,展览总面积达到12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4%。

其中:

国际性、全国性会展活动38个,展览面积在1万平米以上的35个,分别占展览总数的23.8%和21.9%。

会展业直接带动了交通、旅游、住宿、购物、通讯、建材、广告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销售,2011年,会展直接收入达到10.3亿元,直接带动相关产业收入92.7亿元,签订协议超过800亿元。

8、体育产业初具规模

2011年8月,长沙率先在全省开展了体育及相关产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全市拥有各类体育及相关产业单位数7717家(含个体户,下同),从业人员31245人。

其中,企事业法人单位714家,从业人员12215人;个体户及产业活动单位7003家,从业人员19030人。

体育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为20.95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4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1%,其中:

企事业单位实现增加值11.83亿元,个体经营户实现增加值5.60亿元,其他单位实现增加值3.52亿元。

(二)传统服务业焕发生机

1、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热点突出

2011年长沙努力营造市场氛围,积极培育消费热点,认真开展促销活动,形成了大市场、大消费、大流通的发展格局,增强了长沙消费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消费热点由传统型向综合性、时尚型转变。

全年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77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

批发业零售额215.37亿元,增长17.7%;零售业1668.51亿元,增长18.2%;住宿业47.66亿元,增长20.2%;餐饮业194.37亿元,增长16.4%。

2011年纳入限额以上批零贸易统计的汽车、家电、金银珠宝零售额分别累计增长21.6%、18.8%、46.7%,LV、GUCCI等高端奢侈品热销,喜来登、豪庭、华天、通城等高档酒店发展势头良好。

消费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玉楼东、火宫殿等老字号生意兴隆,德茂隆、甘长顺、黄春和、金生花炮等7家企业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二批“中华老字号”,使长沙“中华老字号”总数达到18家。

湘菜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组织了“2011湘菜产业促进周活动”,配合央视推出了《食在八方-中国八大菜系》特别节目,提高了湘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以湘菜为代表的餐饮业健康发展。

2、运输邮电业稳中前行

2011年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继续巩固的形势下,全社会交通运输邮电需求依然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

全年实现全社会客货运输周转量327.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6%;实现旅客运输量35525万人、同比增长6.2%,武广高铁长沙南站共发送旅客676.8万人,同比增长49.9%;全市实现货运量25651万吨,同比增长11.8%。

邮电业实现业务总量104.4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

邮政业务总量5.8亿元,电信业务总量98.6亿元。

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14.4万户,比上年增长2.9%;移动电话用户812.1万户,比上年增长4.1%,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113.9万户,比上年增长25.4%。

3、科教文卫事业欣欣向荣

  2011年,长沙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实现增加值475.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9%。

各类在校学生人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医院床位数、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有线电视用户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积极成果,2011年全市专利申请达13122件,比上年增长44.7%,授权专利6692件,增长7.8%;全市签订技术合同2892项,成交金额达15.37亿元。

三、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所减弱

2011年,长沙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7%,比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5.7%降至30.9%,下降4.8个百分点;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有10个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长沙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3位;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的国家,服务业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而长沙2011年人均GDP为12622美元,服务业的比重仅为39.7%,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2、传统产业比重偏大,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2011年,长沙市服务业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8.0%,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占27.8%,房地产业占8.6%,金融业占9.1%,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占18.2%,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占15.5%。

房地产、金融保险、物流等新型服务业的比重明显偏低;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房地产等新兴产业为主,这些产业也是就业弹性大的产业,而长沙市仍以传统的商贸服务业为主,新型服务业态发展明显不足;从与武汉、南京、沈阳的比较来看,长沙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是最低的。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分别比武汉、南京、沈阳低2.7、2.7和1.2个百分点;金融业占比分别比武汉、南京、沈阳低2.5、8.0和1.6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占比分别比武汉、南京、沈阳低1.7、3.5和2.9个百分点。

3、企业规模较小,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按照2010年国家大中型企业划分标准:

2011年长沙限额以上2252家服务业企业单位中,大型服务业企业仅53家,中型企业136家,其余全部为小型和微型服务业企业,大中型服务业企业仅占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9.5%。

在当下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大多数小微服务业企业生存压力加大,面临融资难、原材料涨价、用工不足等困难,企业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四、加快长沙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十二五”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导向之一。

1、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把发展服务业摆到更加突出地位

近年来,长沙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服务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但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011年长沙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9.7%,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通过与全国省会城市比较来看,长沙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在服务业。

当前,我们要审时度势,牢牢把握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时期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根本上改变“重二轻三”的传统观念,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把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两手抓、两手硬,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两轮驱动”,推进经济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

2、突出都市特色,抓好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发展。

长沙在发展服务业的定位上,须充分考虑城市特点,培育服务特色,提高服务质量,在统筹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抓好金融、现代物流、商贸餐饮、文化产业、休闲娱乐、信息服务等重点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金融业,引进金融机构、保险机构落户长沙,不断促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培育和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使之成为经济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引进项目和企业,提高长沙物流业在服务经济中的占比;全力推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数字娱乐和创意、现代传媒业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会展业,培育重要展会和品牌展会,办好重点展会,带动相关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业的繁荣和发展;扶持一批重点科技企业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吸引一批重大高科技研发项目落户长沙,把长沙打造成特色鲜明的“创业之都、文化之都、休闲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

3、凸显中心城市地位,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长株潭”城市群是全省经济基础最雄厚、经济辐射最强的核心区,是湖南省打造“一点一线”经济走廊、拉动湖南经济腾飞的主战场,长沙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实验区的核心城市,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在规划服务业发展思路上要跨出长沙,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谋划服务业发展的未来,依托“长株潭”城市群密集的整体优势,增强和发挥城市整体功能,把服务范围向珠三角、中部甚至全国延伸,这将是服务业发展的一个巨大空间,必将使长沙金融、房地产、教育、传媒等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