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初二上册14《白杨礼赞》解读.docx
《人教部编版语文初二上册14《白杨礼赞》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初二上册14《白杨礼赞》解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语文初二上册14《白杨礼赞》解读
人教部编版语文初二上册14《白杨礼赞》解读
1.重点字词:
〔1〕读准字音。
丫〔yā〕枝倔〔jué〕强〔jiàng〕婆娑〔suō〕虬〔qiú〕枝秀颀〔qí〕坦荡如砥〔dǐ〕恹恹〔yān〕欲睡潜〔qián〕滋暗长〔zhǎng〕
〔2〕写准字形〔加点字〕。
倦怠开垦主宰婆娑虬枝宛然秀颀鄙视
坦荡如砥恹恹欲睡
〔4〕搞懂词义。
①旁逸斜出:
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②不折不挠:
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
③妙手偶得:
语出陆游«文章»: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④坦荡如砥:
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砥,质地较细的磨刀石。
⑤恹恹欲睡:
形容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
⑥潜滋暗长:
暗暗地生长。
滋,生长。
⑦秀颀:
美而高。
颀,修长。
⑧虬枝:
盘曲的树枝。
⑨婆娑:
枝叶扶疏的样子。
2.语言品味。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品析:
〝不平凡〞,点明赞美白杨的原因。
〝实在〞进一步强调〝不平凡〞。
开篇语言简洁质朴却不失力度,直抒胸臆又自然真诚,毫不矫揉造作。
〔2〕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品析:
〝极普通〞和〝不平凡〞,看似矛盾,仔细想来又可以理解。
白杨树〝极常见〞、〝极易生长〞,它当然〝极普通〞;但它的外在美、内在美又是不平凡的,特别是它所象征的广大抗战军民以及他们的精神和意志,是非常〝不平凡〞的。
〔3〕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品析:
四个〝难道〞,每个的意义不同:
第一个〝难道〞启发人们深思:
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更应该是别的什么;第二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中的战士;第四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同时,四个〝难道〞运用反问、排比修辞,气势恢宏,语气更加肯定、强烈,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4〕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明确:
作者用工笔细描的方法,从干、枝、叶三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突出其正直、向上、团结的特点。
同时又用人格化的语言,写出了白杨树的精神美、内在美。
〔5〕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品析:
运用对比、比喻,写出白杨树不仅外形美,内在更美。
这是一种坚强挺拔的美,是力量的美,是正直的美,是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意志的美。
«白杨礼赞»使用的象征手法
本文手法: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学习本文,我们将——
1.在充分认识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及内在气质的基础上,理解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把握散文的线索,理解作者的思路,读懂课文的关键,紧扣文中赞美白杨树不平凡的抒情线索,提纲挈领,以此带动对全篇的理解分析。
3.注意朗读,以便更直接地感受本文直抒胸臆的抒情性语言。
从«白杨礼赞»看〝象征〞
«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写作的经典篇目。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
作者在这里描写的是普通而又平凡的白杨,从〝干〞、〝枝〞、〝叶〞三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突出白杨树的正直、倔强、不折不挠。
字里行间充溢着激情,让我们极为鲜明地感觉到作者是用白杨在〝表现〞着一种人,〝表现〞着一种精神。
果然,作者又以不可压抑的情感告诉我们,他的目的决不是只写树: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
这里作者用四个反问句层层深入地点破了白杨树所〝表现〞的意义。
〝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象征北方农民;〝傲然挺立〞象征守卫家乡的哨兵;〝靠紧团结〞象征抗日军民的〝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战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
最后,作者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通过对白杨树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北方农民,同时也歌颂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革命精神。
这里,〝白杨树〞是〝形〞,其所折射的品格和精神是〝神〞。
作者赞树的目的是为了赞人,但又不便直说,而是采用这种含蓄的形式来表现,这种形式就是象征。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者感情。
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也就是〝借此言彼〞。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一般来讲,象征的手法有两种表达形式。
一种是像«陋室铭»那样,让读者在诗与文的不言之中去体会其象征之意,一种是像«白杨礼赞»那样,直抒胸臆地点出象征之意。
我们在写作中运用象征手法,关键是要能够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找准象征物的具体形象与被象征的思想或感情〔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才能展开合理而又丰富的联想。
像«白杨礼赞»,本来白杨树与北方农民、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是毫无关系的,但由于作者把握住了白杨树的特征,找到了它与被象征物的相似点——白杨树同北方农民无论是形象,还是气质,都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所以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再比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而照亮别人。
这个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因此蜡烛可以看做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好多同学在应用中把象征、拟人、比喻三者混为一谈,下面说说它们的区别。
象征虽然也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但它与拟人、比喻是不同的。
〝象征〞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是就篇章而言,而〝比喻〞、〝拟人〞那么是修辞的方法,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说的,仅是为了使要说明的事物更加鲜明生动,局限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句子中。
象征往往以某一具体的喻体来表现一相似或相近的抽象事物〔概念、思想和感情〕,它绝不停留在某一具体事物上。
如«白杨礼赞»中的〝喻体〞是具体的〝白杨树〞,而本体那么是抽象的〝品格〞、〝精神〞。
而〝比喻〞的喻体和本体都是具体的事物。
如〝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喻体、本体分别为〝彩桥〞、〝彩虹〞,都是具体的事物。
象征与拟人的相同点是都把事物人格化,但象征的写法大都用在立意上,通过所描写、刻画的事物,来表现一定的意义;而拟人那么是用在语句的表现上,是为了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虽然也是把物人格化,但所表现的还是拟人化的事物的本身。
例如:
〝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只反映雨滴在雨伞上溅起的状态,并不反映人的性格和精神。
语文视野:
象征
1.〝象〞、〝意象〞和〝象征〞:
〝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的重要概念之一。
老子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老子»第二十一章〕;«易传·系辞传»〝用‘象’这个范畴来概括整部«易经»〞,并提出〝立象以尽意〞、〝观物取象〞等观点;魏晋时期的王弼提出〝得意忘象〞的命题;到了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揭示了〝意境〞这一范畴。
简而言之,〝象〞就是外在的物的形象;〝意〞就是人的情感、思想等。
人的思想感情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但是语言并不是完美的〝工具〞,很多情况下都不能完整地表达人的想法。
比如我们见到奔腾的江水,一时间可能涌现出很多思绪,语言只能表达一部分感受。
这时就需要〝象〞来帮助我们表情达意。
语言不能表现或表现不充分的,形象可以表现,而且可以表现得清楚,表现得充分。
而〝象征〞是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其道理也是一样。
2.中国古诗文中常见意象
〔1〕月——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2〕夕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
〔3〕流水、落花——人生的无常。
〔4〕长亭——陆上送别之所。
〔5〕梅——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兰:
优雅空灵;竹:
虚心有节;菊——坚贞高洁。
〔6〕柳——以折柳表惜别。
此外,还有诸如鸿雁、莲、杜鹃、梧桐等等。
我们在平时学习古诗文时,要注意积累常见的意象。
考点精析:
理解事物的象征意义
考点解读: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答题技巧:
一般来讲,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象征体是非常明显、突出的。
我们需要更深入理解的是象征体所象征的对象。
首先,它应该是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其次,它应该和象征体有相似之处或某种联系。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总结两种分析方法:
1.相似点分析法:
找到被象征体和象征体之间的相似点,进一步分析理解象征意义。
2.思想、情感、概念分析法:
分析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阐述的某个概念,找到它和象征体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象征意义。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①本文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它的作用是什么?
②联系全文,说说……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例题:
泥泞
迟子建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
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
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
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然而春风来了。
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
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
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
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
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
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
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
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
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
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
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
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假设隐假设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
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
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
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1.本文中的〝泥泞〞有何象征意义?
答案:
本文中的泥泞象征着困难、挫折、苦难和屈辱。
答案解析:
利用相似点分析法,在泥泞中行走给人的感受是肮脏,穷困,泥泞象征的就是苦难、屈辱。
茅盾的小说意义
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
这一派来源于19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
我们从«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里可以看得分明。
这部写于70年代并未经最后修饰的草稿,它的巴尔札克、托尔斯泰式的叙事,精细的环境与人物服饰描摹所流露的旧说部的笔趣,是再明显不过了。
茅盾代表整整一代的小说,直至80年代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兴起,一种更偏于个人内心的新一代叙事风行于世。
这并不奇怪,茅盾在本世纪绝大部分时间所充任的,也是这种〝新兴〞作家的角色。
绕开茅盾是不成的,试图把一个大作家推崇到不可逾越的地步,同样不成。
另外,每一代的文学承传是〝积累〞式的,下一代如果只对上一代〝狂轰乱炸〞,采用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阿Q〞方式,到头来你会发现手中仅剩熊瞎子劈的一穗苞米,我们永远要为获得现代知识的ABC而缴纳昂贵的〝学费〞。
实际上,后现代派的作品与评论,并没有把现代派的一切都扫荡干净,现代派对写实派也不像人们想的是扫地出门。
我们今天读一些青年作家的新作,在感到它们〝寓言〞式的结构的同时,会觉得故事、环境、人物这些小说的基本因素仍然活生生地存在着,它们只会变形,而不会彻底消失。
茅盾小说的意义正在这里。
«林家铺子»是在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轰炸了上海,矛盾原来供职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及涵芬楼图书楼,毁于炮火。
矛盾陪母亲回乡居住的一段时间,所见所闻所感是一篇30年代悲剧画面,深深感受到〝一·二八〞战争像一颗炸弹,把压抑、沉默的人们骤然惊醒。
回到上海,恰逢«申报月刊»向,茅盾约稿,茅盾立刻想到,写一篇反映小镇商人生活的小说。
茅盾发现故乡商人勤俭、怯弱、谨慎、奉公守法、缺少决断、有会做生意的个性,是小商店老板的共性。
写完之后,茅盾提上«倒闭»二字,交给主编后,主编连夜读完,发现是一篇难得的好小说,作品展现的社会生活丰实、复杂,故事线索脉络清楚而富有个性,林老板形象极有地方特色,语言形象化个性化。
但一看题目。
觉有不妥,建议修改题目,和茅盾商量之后,起用〝林家铺子〞这个题目。
因祖母去世,茅盾回乡,进一步熟悉了故乡的状况,加深了他对丰收成灾的感受。
茅盾决定用这个题目写一篇小说,小说写成后,就是茅盾的短篇名作«春蚕»。
小说通过农民老通宝家境的变迁,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封建地主、高利贷者联合剥削下的苦难生活。
全篇以养蚕为线索,小说结构灵巧又绵密。
语言精巧秀丽,恰似一幅江南春蚕风俗图。
小说一经发表,立刻引起广泛赞扬。
朱自清肯定茅盾的创作路子;"我们现代小说,正应该如此取材,才有出路";也有读者认为:
〝作者处处从侧面入手,用强有力的衬托,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深入到农村,以及数年来一切兵祸、苛捐等种种剥削后的农村的残酷景象,尽量暴露无疑。
〞故乡农村的艰辛,连上海也都见报了,加上自己对故乡的了解和把握,茅盾便顺着«春蚕»里的情节,在1933年4月,写了«秋收»,写了老通宝的稻子收成好反而又欠债,农民走投无路,自发吃大户;6月间,又写了«残冬»,描写了农村经济破产,农民自发的抗租斗争已经非武力所能压制,爆发了农民的斗争,这三篇小说合称〝农村三部曲〞。
类文阅读:
海燕
海燕
高尔基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
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思考题:
1.本文出现了哪些事物?
海燕、暴风雨、大海、海鸥、海鸭、企鹅、乌云、闪电、雷声、狂风
2.查阅本文写作背景,想想它们分别象征什么?
海燕——坚强无畏、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暴风雨〞——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大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海鸥〞〝海鸭〞〝企鹅〞——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乌云〞〝闪电〞〝雷声〞〝狂风〞——反革命的黑暗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