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128.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1273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12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12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12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12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12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128.docx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12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128.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128.docx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128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128

A1型题

1.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不正确急救措施是

A.立即开窗通风

B.脱离中毒现场

C.高压氧治疗

D.及早应用脱水剂

E.雾化吸入2%碳酸氢钠

答案:

E

2.氯乙烯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状中不包括

A.类神经症

B.神经—精神症状

C.雷诺综合征

D.周围神经病

E.肢端溶骨症

答案:

B

3.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与以下哪种因素有关

A.粉尘粒子的直径

B.粉尘粒子的比重

C.粉尘粒子的形状

D.粉尘粒子的荷电性

E.以上全部

答案:

E

4.下列晚发型矽肺发生的条件中哪项是错误的

A.接尘浓度高

B.粉尘中的游离SiO2含量高

C.接尘年限短

D.脱尘时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E.接尘者身体比较虚弱

答案:

E

[解答]晚发型矽肺的发生,接尘者身体状况一般不会是比较虚弱。

5.典型的矽结节横断面似

A.葱头状

B.星芒状

C.网状

D.不规则状

E.以上全对

答案:

A

6.石棉肺患者的肺功能降低

A.与X线胸片表现无关

B.往往比X线胸片表现出现得早

C.往往比X线胸片表现出现得晚

D.与X线胸片表现同步

E.与X线胸片表现相反

答案:

B

7.肺间质性弥漫性纤维化是下列哪种尘肺的基本病理改变

A.棉尘病

B.农民肺

C.石棉肺

D.结节型矽肺

E.煤工尘肺

答案:

C

8.对于接触煤尘的工人发生的尘肺,可按其接尘中游离SiO2含量的多少而有不同名称,其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单纯性煤尘肺(含游离SiO52<5%)

B.煤肺(含游离SiO2<10%)

C.煤矽肺(含游离SiO2>10%)

D.煤工尘肺(同时接触煤尘及游离SiO2混合尘的统称)

E.矽肺(专门从事煤矿系统建井工人,主要接触游离SiO2含量极高者)

答案:

A

9.下列工种中,哪一工种易患全身性振动病

A.铆工

B.拖拉机手

C.砂轮工

D.电锯工

E.风铲工

答案:

B

10.有关高频电磁场与微波作用的一般规律,以下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波长愈短,生物作用愈大

B.穿透能力取决于频率

C.只有被组织吸收的电磁波才能发生生物效应

D.对机体的作用主要为器质性改变

E.是电磁辐射的一部分

答案:

D

[解答]高频电磁场与微波作用既可导致类神经症等功能性改变,也可发生器质性改变。

11.体温仍处于正常状态的中暑病是

A.日射病

B.热痉挛

C.热射病

D.热衰竭

E.中暑先兆

答案:

D

12.减压病主要发生在

A.加压过程

B.减压过程

C.持续高压作用下

D.加压和减压过程

E.加压舱内

答案:

B

13.工人每天接触8小时的生产性噪声岗位的噪声容许强度为

A.≤90dB

B.≤90dB(A)

C.≤85dB(A)

D.≤93dB

E.≤93dB(A)

答案:

C

14.吸声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A.控制噪声源传出声波强度

B.封闭噪声源

C.控制空气扰动

D.吸收声能,降低噪声强度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15.职业肿瘤发生多见于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心血管系统

D.神经系统

E.泌尿生殖系统

答案:

A

16.石棉所致的职业肿瘤是

A.膀胱癌

B.肝癌

C.肝血管肉瘤

D.直肠癌

E.胸腹膜间皮瘤

答案:

E

17.苯引起的职业肿瘤是

A.肝血管肉瘤

B.肺癌

C.胰腺癌

D.白血病

E.胸腹膜间皮瘤

答案:

D

18.妊娠3个月后的胎儿期阶段,对有害因素影响的反应是

A.对致畸的敏感性逐渐上升

B.多数器官仍可出现形态学异常

C.易发生各种畸形

D.受有害因素影响可导致遗传病

E.经胎盘致癌的敏感性增高

答案:

E

19.在妇女劳动卫生工作中,需要特殊保护的生理时期,不包括

A.月经期

B.妊娠期

C.青春期

D.哺乳期

E.绝经期

答案:

C

20.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作用中,不包括

A.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B.评价职业病预防措施效果

C.研究职业损害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

D.为制定劳动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E.为职业病的具体诊断提供依据

答案:

E

21.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中,(不包括)

A.就业前体检

B.定期体检

C.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D.健康状况分析

E.积极的职业病治疗

答案:

E

22.一级预防的预防保护性行为,下列哪项除外

A.保健行为

B.日常促进健康的行为

C.病人角色行为

D.避免有害环境的行为

E.戒除不良嗜好的行为

答案:

C

[解答]通常将促进健康的行为分为日常促进健康的行为、保健行为、避免有害环境的行为、戒除不良嗜好的行为、预警行为、求医行为、遵医行为和病人角色行为等。

按三级预防思想,前五类可通称“预防保护性行为”,属一级预防;第六类属二级预防;第七、八类属三级预防。

23.社会诊断的重点内容是

A.卫生服务特征

B.社会文化

C.社会经济

D.人群生活质量、社会环境

E.生态环境

答案:

D

24.在健康教育评价中,将对象按随机原则分组并严格控制干扰因素的设计方案为

A.简单时间系列设计

B.复习时间系统设计

C.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

D.实验研究

E.准实验研究

答案:

D

25.为有利于开展全民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我国卫生部从1998年起确定每年“全国高血压病日”的日期是

A.4月7日

B.6月6日

C.12月1日

D.5月12日

E.10月8日

答案:

E

26.在健康教育中,下列健康测量指标中是行为因素指标的有

A.发病率

B.死亡率

C.吸烟率

D.生育率

E.患病率

答案:

C

27.关于毒性下列说法中不确定的是

A.毒性的大小和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途径有关

B.剂量是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关键

C.毒物毒性的大小与半数致死剂量LD50值呈正比

D.是指外源化学物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

E.毒性较高的物质,只要相对较小的数量,即可对身体造成损害

答案:

C

28.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存在选择毒性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物种和细胞学差异

B.不同生物及其细胞器官对化学毒物亲和力差异

C.体内生物转化过程差异

D.对化学毒物所致损害修复能力差异

E.与化学毒物的剂量有关

答案:

E

29.LD50的概念是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剂量

D.在一个实验组中使50只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E.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实验组剂量

答案:

C

30.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A.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

B.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

C.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

D.使某项敏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

E.DNA大段损伤的最小剂量

答案:

D

31.易化扩散与简单扩散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

A.需要能量,后者不需要

B.需要载体,后者不需要

C.没有特异性,后者有特异性

D.不需能量,后者需要

E.没有饱和性,后者有

答案:

B

32.急性毒性试验的主要毒性终点指标为

A.机体死亡

B.生理、生化异常改变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畸变

E.肿瘤形成

答案:

A

33.经皮吸收的主要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A.化学物质分子量的大小

B.化学物质的脂/水分配系数

C.皮肤血流和组织液流动的速度

D.皮肤完整性和通透性

E.皮肤菌群情况

答案:

E

34.单位时间内外源化学物从体内消除量占体存量的比例为

A.消除率

B.消除速率常数

C.曲线下面积

D.表观分布容积

E.生物利用度

答案:

B

[解答]本题为基本概念题,考核毒物动力学参数的概念。

本题题干中提到外来化合物的清除,最可能的答案为A或B。

消除率、消除速率常数两者概念不同,消除速率常数是单位时间内外来化合物从体内消除量占体存量的比例。

35.易于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化学物是

A.分子量低、水溶性高、不与蛋白质结合

B.分子量低、脂溶性高、不与蛋白质结合

C.分子量低、脂溶性低、与蛋白质结合

D.分子量高、脂溶性高、与蛋白质结合

E.分子量高、水溶性低、与蛋白质结合

答案:

B

[解答]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影响毒物分布的因素。

血-脑脊液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星形细胞及软脑膜组成,是影响外来化合物分布的重要屏障。

外来化合物经简单扩散机制通过血-脑脊液屏障。

因此,分子量低、脂溶性高、不与蛋白质结合的易于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36.关于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MFO),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组极为复杂的酶系

B.主要的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

C.主要由NADPH提供电子

D.催化作用具有很高的专一性

E.主要的氧化反应类型之一是羟化反应

答案:

D

[解答]本题为基础知识题,考核生物转化酶的性质。

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是体内生物转化Ⅰ相反应最重要的酶系。

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MFO)催化作用的专一性不高,由于进入体内的外源化合物具有多样性,但机体对外源化合物的生物转化酶种类有限,因此,生物转化酶催化专一性不强是共同的特点。

B1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试题,每组考试题共用在考试题前列出的A、B、C、D、E5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1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回忆偏倚

B.失访偏倚

C.入院率偏倚

D.检出偏倚

E.现患-新发病例偏倚

1.进行一次孕妇腹部X线暴露与小儿白血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答案:

A

2.开展一次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答案:

C

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如选用现患病例作研究对象,最常见的偏倚是

答案:

E

A.发表偏倚

B.英浯偏倚

C.文献库偏倚

D.多次发表偏倚

E.引用偏倚

4.meta分析时能收集到那些未发表的研究结果而未收集,可能造成的偏倚是

答案:

A

5.meta分析时用手工检索文献时,通过文章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查找其他相关文章,这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可能造成的偏倚是

答案:

E

6.meta分析时仅仅检索Medline、Embase、SCI等较大的数据库,可能产生的偏倚是

答案:

C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7.属DNA病毒的是

答案:

B

8.哪型肝炎病毒属缺陷病毒

答案:

D

A.娱乐活动

B.生产毒物

C.职业紧张

D.太阳辐射

E.社会交往

9.与生产工艺过程有关的因素

答案:

B

10.与劳动过程有关的因素

答案:

C

11.与生产环境有关的因素

答案:

D

A.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

B.皮肤、黏膜呈古铜色

C.皮肤角化过度

D.皮肤溃疡或痤疮

E.皮肤脱脂而干燥

12.苯中毒时可见

答案:

E

13.氯气中毒时可见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