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硬盘使用注意事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0723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硬盘使用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移动硬盘使用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移动硬盘使用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移动硬盘使用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移动硬盘使用注意事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移动硬盘使用注意事项.docx

《移动硬盘使用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硬盘使用注意事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移动硬盘使用注意事项.docx

移动硬盘使用注意事项

移动硬盘使用注意事项

动硬盘凭借其插拔方便、存储容量较大的优势,正逐步走入我们日常的办公和学习中;不过在使用移动硬盘的过程中,如果不掌握一些适当的使用技巧,移动硬盘在长时间地读写操作中,其稳定性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

为了让移动硬盘始终工作在稳定的状态,确保读写操作的成功率,本文特意提供如下使用招法,希望能帮助大家稳定用好移动硬盘!

避免使用USB延长线

在实际使用移动硬盘的时候,有时考虑到计算机摆放位置方面的原因,不少人往往会选用USB延长线,来连接移动硬盘和计算机;殊不知,延长线是移动硬盘稳定工作的潜在威胁,这是因为延长线的使用不但会增加连接线缆的长度,容易造成数据传输信号的衰减,导致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另外一方面,我们一旦使用了质量比较低劣的杂牌USB延长线时,移动硬盘的USB接口很难与USB延长线的接口在尺寸上保持匹配,往往不是太紧就是太松;要是接口太紧的话,就会影响到正常的插拔操作,而且插拔操作次数较多时就会在移动硬盘的USB端口表面引起划痕,时间一长端口就可能出现锈蚀现象,最终会影响线缆连接的可靠性,如果接口太松的话,不但容易出现接触不牢靠的现象,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在工作时移动硬盘接口突然从线缆接头处脱落的现象而影响移动硬盘数据的正常传输。

因此,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USB延长线进行中转连接;即使想使用延长线的话,也必须去选购品牌正、质量好而且长度不能太长的USB延长线,并且要确保该延长线的USB接口标准与移动硬盘的接口标准一致。

及时移除移动硬盘

不少人为了图省事,无论用还是不用移动硬盘,一旦将它连接到计算机中后,就不知道将它及时从计算机的USB端口中拔除下来;从表面上来看,这的确方便省事,殊不知移动硬盘时刻与计算机进行“零距离”接触,计算机可能会无意识地威胁到移动硬盘的工作稳定性。

考虑到现在的计算机绝大多数都使用的是Windows2000或WindowsXP系统,这些操作系统一旦启用了休眠记忆功能,之后当我们再将该功能恢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时,与计算机时刻保持连接的移动硬盘可能就会受到计算机的“冲击”,一旦冲击次数较多移动硬盘的反应灵敏度就会下降,严重的话移动硬盘能发生短暂性“休克”现象。

另外,当我们的计算机一直挂在网上的话,那么来自网络的病毒或木马都有可能通过计算机的USB端口,来对移动硬盘造成一定程度的攻击,从而对移动硬盘的稳定性能造成影响。

为此,在长时间不需要使用移动硬盘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记得将它从计算机中拔下来,这样不但能够确保移动硬盘不受计算机的潜在威胁,而且还能腾出有限的USB端口,方便其他USB设备的正常工作。

降低对移动硬盘的扫描

一般情况下,移动硬盘一插入到计算机的USB端口中,WIndows系统就会对其USB接口进行每隔1毫秒就扫描一次的检查活动,以便随时检测移动硬盘与计算机的连接状态,而这种频繁检测扫描活动往往会耗用不少的系统资源。

要是移动硬盘所连的计算机系统资源本身就不是非常丰富的话,那么这种频繁扫描操作将会对移动硬盘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小的影响,甚至能够导致移动硬盘读写数据失败。

为了节约系统资源,提高移动硬盘工作稳定性,我们应该想办法降低对移动硬盘的扫描频率,延长系统对移动硬盘的扫描间隔时间;下面就是通过修改注册表相关键值的方法,来延长系统对移动硬盘扫描间隔时间的具体操作步骤:

首先用鼠标逐一展开“开始”/“运行”项目,打开运行文本框,输入“Regedit”命令,单击回车键后进入系统注册表编辑窗口;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Class\{36FC9E60-C465-11CF-8056-444553540000}注册表分支,如图1所示;

在对应{36FC9E60-C465-11CF-8056-444553540000}子键的右侧显示区域处,检查一下是否存在“IdleEnable”双字节值,要是找不到的话,可以用鼠标右键单击空白位置,并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依次执行“新建”/“DWORD值”命令,然后再将新建键值名称设置为“IdleEnable”;

下面双击刚建好的“IdleEnable”键值,在随后出现的数值设置窗口中输入数字“1”,单击“确定”按钮,并刷新一下系统注册表就能把系统对移动硬盘的扫描间隔时间延长为5毫秒,这样的话就能有效节约系统资源,从而间接保证了移动硬盘读写稳定性。

插拔细节不易忽视

尽管USB接口的移动硬盘支持热拔插功能,但我们绝对不能对它进行随心所欲地拔插,因为插拔不当特别容易降低移动硬盘的工作稳定性。

为了保证移动硬盘的传输性能始终稳定,我们必须要注意下面几则插拔细节:

首先要确保移动硬盘在读写数据的过程中不能对它进行拔插操作。

比方说,我们在移动硬盘读写数据的时候,突然对其进行插拔的话,很容易损坏移动硬盘中的所有信息,此时我们只有重新格式化移动硬盘才能继续使用,严重的话将导致移动硬盘直接报废掉。

其次要注意对移动硬盘的插拔操作不能太过频繁,因为频繁拔插会使移动硬盘的接口产生磨损现象,时间一长移动硬盘与计算机的USB端口就不能牢靠接触了,以后只要外力稍微干扰一下移动硬盘的USB连接线缆,都有可能使USB连接线缆从计算机的USB端口中滑落下来;况且,当我们把移动硬盘插入到的计算机的USB端口中后,Windows系统必须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识别到移动硬盘的存在,要是我们刚插入移动硬盘,随后又立即将它拔出来的话,还有可能导致系统运行错误甚至发生死机现象,因此拔插操作之间一定要保持5秒钟以上的间隔时间。

另外,还需要提醒各位注意的是,在将移动硬盘插入到计算机中时,千万不要用蛮力,一旦感觉到插入操作受阻时,一定不能继续强行插入,否则很容易损坏USB接口;此时,不妨仔细查看一下接口内是否有异物堵塞,如果没有的话再调整一下插入角度与方向。

谨防外界干扰移动硬盘

如果计算机中同时插有移动硬盘和其他USB设备的话,一旦我们对其他USB设备进行非法插拔时,该设备所插的计算机端口就有可能出现假死现象,而且与该端口同处一个集线器的其他USB端口也有可能受到干扰,从而出现停止响应的现象,这样一来移动硬盘的工作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

为了谨防其他USB设备对移动硬盘的工作性能进行干扰,我们可以进行下面的设置,来提高计算机USB端口的抗干扰性能:

逐一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项目,进入控制面板窗口,双击该窗口中的“系统”项目,打开系统属性设置框;单击该设置框中的“硬件”标签,并在对应标签页面中单击“设备管理器”按钮,打开系统的设备列表界面;

在该界面中,用鼠标右键单击其中的某一个设备项目,从其后出现的右键菜单中单击“扫描检测硬件改动”命令,这样的话Windows系统就能对计算机主板中USB控制总线“强行”复位,从而将USB端口的工作状态恢复到正常。

之后,依次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在接着弹出的系统运行框中,输入字符串命令“regedit”,单击“确定”按钮后,进入到系统的注册表编辑界面;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USBHUB注册表子键(如图2所示),在对应“USBHUB”项目的右侧显示区域中,检查一下是否存在名为“DisableSelectiveSuspend”的键值,要是还没有的话,可以用鼠标右键单击空白位置,并从其后打开的右键菜单中依次单击“新建”/“Dword值”命令,然后将新建的双字节值名称设置为“DisableSelectiveSuspend”,再用鼠标双击该键值,最后在对应的数值设置框中输入“1”,并单击一下“确定”,再将计算机系统重启一下,这样的话移动硬盘即使与其他USB设备同处一个USB集线器,也不会受到其他设备的插拔干扰了。

注意移动硬盘的工作环境

伴随着移动硬盘价格的逐步下降,不少人对移动硬盘的保养与维护并不象以前那样重视了,往往是用完了硬盘之后,将它随手放置到一个偏僻阴暗的角落处,殊不知这些环境一般通风不好、湿度较大,特别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里,这种环境的湿度更大,而移动硬盘的USB金属接口直接裸露在这样的环境中特别容易发生锈蚀现象,从而影响移动硬盘日后的接触性能,并会导致其数据传输性能不稳定。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平时一定要将移动硬盘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对于长时间不用的移动硬盘也要定期拿出来用用。

选购移动硬盘的技术知识相信我们身边很多朋友都会在上班时间利用公司网络下载一些电影、音乐、或者大型软件,更多的白领一族需要把在公司里没有做完的活带回家去做,还有不少朋友喜欢频繁跳槽,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购买一款大容量的移动硬盘来搬运这些数据。

由于3.5英寸台式机硬盘体积过大,因此轻巧的2.5英寸笔记本硬盘便自然成为了移动硬盘市场的主力军。

下面我们就直奔主题,看看选购一款品牌移动硬盘都需要了解些什么技术知识,此外,笔者专程去电脑城寻觅了十款主流2.5英寸品牌移动硬盘供大家选购时参考。

一、速度:

在临近下班前拷贝数据时,慢一分钟甚至慢一秒钟都会使我们的心情烦躁不安,因此高速的读写数据至关重要。

此外当我们使用笔记本电脑连接移动硬盘时,如果传输速度太慢,还会加快缩短笔记本电脑电池的使用时间。

目前主流2.5英寸品牌移动硬盘的读取速度约为15-25MB/s,写入速度约为8-15MB/s。

如果我们以10MB/s的写入速度拷贝一部4GB的DVD电影到移动硬盘的话,需耗费时间约为6分40秒;如果以20MB/s的读取速度从移动硬盘中拷贝一部4GB的DVD电影到电脑主机硬盘的话,需要时间约为3分20秒。

通常2.5英寸品牌移动硬盘的读写速度由硬盘、读写控制芯片、USB端口类型三种关键因素决定。

2.5英寸笔记本硬盘根据速度快慢分为4200转和5400转两种类型,此外为了加快硬盘的读写速度,不少硬盘厂商将硬盘的读写缓存从2MB加大到了8MB。

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2.5英寸笔记本硬盘品牌有日立、希捷、西部数据、三星等,他们之间的速度差异相对来说不是太明显,在选购品牌移动硬盘时不必对里面的硬盘型号过多计较。

相对于笔记本硬盘本身而言,读写控制芯片和USB端口类型往往决定了品牌移动硬盘的最高读写速度。

比如说同样是USB2.0接口的移动硬盘产品,就算是采用同样型号的2.5英寸日立5400转硬盘,一个可以提供28MB/S的读取速度,而另一个则只能提供15MB/S的读取速度,这就是因为二者所采用的主控芯片等部件上的差异所造成的。

但是作为消费者,我们很难弄清楚某一款移动硬盘采用的是什么类型的读写控制芯片,从外表来看也很难区分是否为真正的USB2.0高速端口。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搞清楚某一款品牌移动硬盘的读写速度究竟有多快时,我们应该去专业IT网站查看该产品的评测数据,或者在购买时带上笔记本电脑实机试用一下。

提示:

要搞清楚某一款品牌移动硬盘的读写速度,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专业IT网站查看该款产品的评测,或者带上笔记本电脑现场试用。

二、供电:

有不少劣质台式电脑主板的机箱前置USB端口容易出现供电不足情况,这样就会造成移动硬盘无法被Windows系统正常发现的故障。

在供电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给移动硬盘进行独立供电,因此大部分移动硬盘都设计了DC-IN直流电插口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2.5英寸USB移动硬盘工作时,硬盘和数据接口由USB接口供电。

USB接口可提供0.5A电流,而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工作电流为0.7~1A,一般的数据拷贝不会出现问题。

但如果硬盘容量较大或移动文件较大时很容易出现供电不足,而且若USB接口同时给多个USB设备供电时也容易出现供电不足的现象,造成数据丢失甚至硬盘损坏。

为加强供电,2.5英寸USB移动硬盘一般会提供从PS/2接口或者usb接口取电的电源线。

所以在移动较大文件等时候就需要接上PS/2取电电源线。

(3.5寸的移动硬盘一般都自带外置电源,所以供电基本不存在问题。

IEEE1394接口最大可提供1.5A电流,所以也无须外接电源)

提示:

电源问题方面,一般情况下,一个usb接口供电已经足够。

但是有可能会遇到需要同时接两个接口的情况,但是我们发现新近的迅驰笔记本已经取消了ps/2的接口,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它所提供给你的两个接口是什么,以免投资失败。

三、大板还是小板:

此外,PCB电路板的做工也对移动硬盘的品质有很大影响。

但是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是无法拆开机器仔细检查PCB电路板的(也很难具备辨别其好坏的能力),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网上搜索下,看看能否找到权威媒体的拆机评测报告和网友试用后的评价,一般来说大的PCB板,移动硬盘质量会更好些,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

四、是否越薄越好:

说到移动硬盘,现在的移动硬盘售价越来越便宜、外形也越来越薄。

但一味追求低成本和漂亮外观,使得很多产品都不具备防震措施,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防震填充物都没有(其实就是一个笔记本硬盘加上一个薄薄的塑料或者金属盒子),其存储数据的可靠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般来说,机身外壳越薄的移动硬盘其抗震能力(意外摔落)越差。

为了防止意外摔落对移动硬盘的损坏,有一些厂商推出了超强抗震移动硬盘。

其中不少厂商宣称自己是2米防摔落,其实高度根本就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因为很多移动硬盘产品从5米甚至10米高度摔落时仍然可能完好无损,可惜只是一两次的运气好而已。

我们应该关注这个产品是否通过了专业实验室不同角度数百次以上的摔落测试,通常移动硬盘意外摔落的高度为1米左右(即办公桌的高度,也是普通人的腰高),在选购产品时,可以软磨硬泡让经销商给我们现场演示一下。

五、火线:

在USB2.0标准还没有问世之前,USB1.1标准是非常慢的,读写速度最快不过1.5MB/s;而火线接口的读写速度最高可接近约50MB/s,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火线就是高速传输的代名词。

但是USB2.0标准问世之后,读写速度最高接近60MB/s,这样一下子就把火线接口甩在了后面,而且几乎所有的电脑都有USB连接端口,只有极少的电脑有火线端口,因此我们现在购买移动硬盘时完全可以不用考虑采用火线接口的型号。

不过,如果您用的是苹果电脑,这个时候火线就能派上用场了,选购采用火线接口的移动硬盘就比较合适。

总的来说,火线接口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东。

六、附加价值:

不少品牌移动硬盘会免费赠送些杀毒软件、个人信息管理软件、一键备份软件、加密软件等等,但是在宽带网

七,不要为世面上的IBM,SONY,三星大牌所诱惑,因为目前有很多的硬盘盒都没有经过授权直接打上了这些品牌,实际据我们所知或者查阅官方网站,IBM,SONY根本没有在国内销售移动硬盘产品,世面上的全部是假的,三星目前也只有PRO-25系列是原装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最好多查阅一些相关网站或在论坛上查找信息辨别真伪。

硬盘基础知识

1、硬盘的发展突破了多次容量限制

   单碟容量的增长可以带来三个好处:

第一是硬盘容量的提高。

由于硬盘盘体内一般只能容纳4到5张碟片,所以硬盘总容量的增长只能通过增加单碟容量来实现;二是传输速度的增加,因为盘片的表面积是一定的,那么只有增加单位面积内数据的存储密度。

这样一来,磁头在通过相同的距离时就能读取更多的数据,对于连续存储的数据来说,性能提升非常明显;三是成本下降。

举例来讲,同样是40GB的硬盘,若单碟容量为10GB,那么需要4张盘片和8个磁头,要是单碟容量上升为20GB,那么需要2张盘片和4个磁头,对于单碟容量达40GB的硬盘来说,只要1张盘片和2个磁头就够了,能够节约很多成本。

目前硬盘单碟容量正在飞速增加,但硬盘的总容量增长速度却没有这么快,这正是增加单碟容量并减少盘片数的结果,出于成本和价格两方面的考虑,两张盘片是个比较理想的平衡点。

   不过单碟容量的飞速增加也带来了两个问题:

首先是AMR(AnisotropicMagnetoResistive,各项异性磁阻)的薄膜的电阻变化量有一定限度,所以AMR磁头的灵敏度也存在极限——476Mbit~794Mbit/平方厘米;其次是硬盘的总容量受到28bit寄存器的限制,最多只能达到137.4GB。

2、GMR巨磁阻磁头

   GMR(GiantMagnetoResistive,巨磁阻)磁头与AMR磁头一样,核心是一片特殊金属材料,其电阻随磁场的变化而变化。

磁阻元件连接着一个十分敏感的放大器,可以测出微小的电阻变化,通过这种微小的变化就可以读出盘片上记录的数据。

只不过GMR磁头使用了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和多层薄膜结构,比AMR磁头更为敏感,相同的磁场变化能引起更大的电阻值变化,从而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GMR磁头的存储密度能够达到1.55Gbit~6.2Gbit/平方厘米以上。

   3、BigDrives

   硬盘的容量及扇区地址与三个方面息息相关:

柱面数(Cylinder)、磁头数(Head)和扇区数(Sector),统称CHS。

这三个数值的寄存器位数决定了硬盘的最大容量,目前这3个寄存器的位数分别为16bit、8bit、4bit,总计28bit。

这样即使是通过LBA寻址方式,也只能访问268,435,455个扇区,按每扇区512字节计算,总容量约为137.4GB。

鉴于此种状况,迈拓(Maxtor)提出了一种叫做BigDrives的解决方案,为CHS的每个数值分配了一个16bit的寄存器,一共48bit,这样算来通过LBA寻址方式就能访问281,474,976,710,655个扇区,最大容量高达144PetaByte,合144,000,000GB。

二、转速

   转速是指硬盘内盘片转动的速度,单位为RPM(RoundPerMinute,转/分钟),有时也简写成“转”。

目前市场上IDE硬盘的转速主要分5400RPM和7200RPM两种,当初昆腾曾经推出过两个转速分别为4400RPM和4500RPM的硬盘系列——lct15和lct20,但由于价格及发热量并没有比5400RPM硬盘降低多少,而性能却有所下降,因此没能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

   从测试及实际应用等各个方面来看,5400RPM硬盘和7200RPM硬盘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性能差距,不过7200RPM硬盘的发热量、噪音以及性价比等方面均比5400RPM硬盘略逊一筹,而且现在的应用软件对于硬盘速度的要求并不很高,5400RPM硬盘完全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需要。

况且随着单碟容量大幅度提升,转速对硬盘整体性能的影响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大了,当初希捷U6系列硬盘推出之时,高达40GB的单碟容量使它在持续传输率等方面甚至比部分7200RPM的硬盘还要强。

所以今后IDE硬盘的转速仍然会保持在现在的水平并维持一段时间。

三、缓存

   缓存(CacheBuffer)的大小也是影响硬盘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硬盘的缓存主要起三种作用:

一是预读取。

当硬盘受到CPU指令控制开始读取数据时,硬盘上的控制芯片会控制磁头把正在读取的簇的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读到缓存中(由于硬盘上数据存储时是比较连续的,所以读取命中率较高),当需要读取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的时候,硬盘则不需要再次读取数据,直接把缓存中的数据传输到内存中就可以了,由于缓存的速度远远高于磁头读写的速度,所以能够达到明显改善性能的目的;二是对写入动作进行缓存。

当硬盘接到写入数据的指令之后,并不会马上将数据写入到盘片上,而是先暂时存储在缓存里,然后发送一个“数据已写入”的信号给系统,这时系统就会认为数据已经写入,并继续执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盘则在空闲(不进行读取或写入的时候)时再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盘片上。

虽然对于写入数据的性能有一定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安全隐患——如果数据还在缓存里的时候突然掉电,那么这些数据就会丢失。

对于这个问题,硬盘厂商们自然也有解决办法:

掉电时,磁头会借助惯性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零磁道以外的暂存区域,等到下次启动时再将这些数据写入目的地;第三个作用就是临时存储最近访问过的数据。

有时候,某些数据是会经常需要访问的,硬盘内部的缓存会将读取比较频繁的一些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再次读取时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直接传输。

硬盘缓存的大小决定了可存放数据的多少,但并不是说缓存越大性能就一定越好。

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多在2MB左右,没有配备更大容量的缓存主要是出于缓存算法的考虑,更大容量的缓存需要更有效率的算法,否则性能不会有多大提升。

当然更大的缓存也是未来硬盘的一个发展方向,西部数据(WD)就推出了一款缓存容量高达8MB的硬盘产品,其性能表现请参考后面的评测部分文章,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四、平均寻道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SeekTime)是指当硬盘接受到系统指令后,磁头从开始移动到到达数据所在磁道的平均时间,单位为毫秒(ms)。

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其平均寻道时间也不一样。

一般来讲,硬盘的转速越高,其平均寻道时间就越低,但5400RPM硬盘与7200RPM硬盘之间平均寻道时间的差距并不仅仅是由于转速造成的,厂商出于市场定位以及噪音等方面的考虑,有时也会人为地降低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

硬盘故障软修理技巧解决方法

硬盘出现问题前的一般征兆

  如果硬盘出现故障,那么最好尽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

如果等到病入膏肓时,硬盘中宝贵的数据就难以幸免了。

一般来说,硬盘出现故障前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出现S.M.A.R.T故障提示。

这是硬盘厂家本身内置在硬盘里的自动检测功能在起作用,出现这种提示说明您的硬盘有潜在的物理故障,很快就会出现不定期地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

  2.在Windows初始化时死机。

这种情况较复杂,首先应该排除其他部件出问题的可能性,比如内存质量不好、风扇停转导致系统过热,或者是病毒破坏等,最后如果确定是硬盘故障的话,再另行处理。

3.能进入Windows系统,但是运行程序出错,同时运行磁盘扫描也不能通过,经常在扫描时候缓慢停滞甚至死机。

这种现象可能是硬盘的问题,也可能是Windows天长日久的软故障,如果排除了软件方面设置问题的可能性后,就可以肯定是硬盘有物理故障了。

  4.能进入Windows,运行磁盘扫描程序直接发现错误甚至是坏道,这不用我多说了,Windows的检查程序会详细地报告情况。

  5.在BIOS里突然根本无法识别硬盘,或是即使能识别,也无法用操作系统找到硬盘,这是最严重的故障。

  不幸中的大幸——分区表遭到破坏

  首先我们应该确认硬盘的电源接口和数据线没有脱落,然后进入BIOS,使用“HDDAutoDetect”来检测硬盘。

如果此时BIOS能够正确识别硬盘的话,那么至少你的硬盘还有救治的希望;不然,我想大家也不用瞎忙了,因为凭我们普通DIYer手头的工具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

  在UltraEdit中查找“55aa”字符串

  用光盘或者软盘引导系统后,大家可以试图进入C盘符,如果此时提示找不到C盘的话,那么绝对应该是一件好事情。

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硬盘分区表信息遭到破坏,或者被某种病毒攻击。

如果硬盘中你的数据对来说无所谓,那么可以先用FDISK/MBR命令来无条件清除分区表内容,然后用FDISK等分区软件重新分区格式化,一般这样就能解决问题;而如果你还需要硬盘中的数据,那么步骤要麻烦一些。

这时最好能拥有一张杀病毒软件或者随主板赠送的相关软件,然后你可以参阅帮助文档,一般该软件会包含恢复硬盘分区表的命令,而且使用极其方便。

  对于没有杀毒盘的用户来说,大家可以使用NU8.0中的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

若发现错误,NDD将会询问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分区表覆盖它也行。

  用HidePartition就可以实现

  如果用上述方法也不能解决的话,还可利用FDISK重新分区,但分区大小必须和原来的分区一样,这一点尤为重要,分区后不要进行高级格式化,而是用NDD进行修复。

这样既保证硬盘修复之后能启动,而且硬盘上的数据也不会丢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