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05240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市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全市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全市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全市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市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docx

《全市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市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docx

全市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

全市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

  扎实推进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特色的气象现代化道路,是全市气象事业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积极推进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和《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结合“推进富民强市、建设美好”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立足于服务“推进富民强市、建设美好”主题和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着力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加快“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步伐,推进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特色的气象现代化道路。

  二、基本原则

  立足实际和气象工作基础,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集约发展、特色发展,统筹规划实施,积极探索符合科学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和特色的气象现代化建设道路。

  三、工作目标

  到20xx年,基本建成满足地方发展需求,符合气象事业发展要求,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支撑能力明显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更加准确,气象服务领域更加广泛,气象工作与建设美好的需求更加适应,气象事业整体实力居全省前列,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综合气象观测满足气象预报服务需求。

常规地面气象观测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空间分辨率平均小于10km,气象观测自动化率达XX%,观测信息传输时效不超过3分钟,灾害性天气的监测率超过XX%。

台站观测环境综合评分不低于85分。

  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明显提高。

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大于XX%,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平均误差不超过2℃;30天内天气过程预报准确率大于XX%;灾害性天气落区预警时间提高到20分钟以上。

  公共气象服务与社会需求基本适应。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与体系基本建立,气象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XX%,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全覆盖率,重点行业防雷设施检测率XX%,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不小于XX%,地方气象防灾减灾机构成立率XX%,政府、行业及社会公众对气象工作满意度得到稳定提高。

  气象科技创新对气象业务服务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科技创新对业务服务贡献率不少于XX%,建成气象业务实验基地1个。

  气象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本科以上职工比例不小于XX%,中级以上职称比例不小于XX%,人才队伍专业结构比例更加协调。

  气象基础设施承载气象业务服务的能力显著提升。

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率XX%。

  气象事业发展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支持总经费比提高到1:

1。

  四、建设重点

  

(一)加快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建设

  1.优化完善自动监测系统

  按照现代气象业务发展要求,结合地方气象服务需求,科学调整和完善气象观测系统,实现观测业务科学化。

淘汰落后单一的观测设备,开展专业项目观测,丰富新的观测内容。

优化调整观测站点功能、布局,提高观测时空分辨率。

建设农业、城市、交通等专业气象监测网。

  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加强五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自动化建设,实行双套运行机制,完善观测项目,建成能见度自动观测网投入业务运行,实现云、天的自动化观测(20xx-20xx年)。

完成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的迁建(20xx-20xx)。

  区域气象灾害监测系统改造多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XX个,新建多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XX个(20xx-20xx年)。

建成新一代多普勒雷达项目并投入业务运行,加强维护和运行保障(20xx-20xx)。

建成一部风廓线雷达(20xx-20xx年)。

  专业气象观测网农业生态气象观测系统:

建设兴化农业生态气象监测站,开展农业气象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20xx-20xx年)。

建设1个湿地生态气象监测站,开展湿地生态系统及湿地气象条件监测(20xx-20xx年)。

城市气象监测系统:

新建1个城市辐射和温室气体观测站、XX个实景天气监测站(20xx-20xx年)。

交通气象监测系统:

按照省局统一部署,配合开展交通沿线的气象观测,建设包括能见度、风向和风速、降水等要素的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站XX个(20xx-20xx年)。

雷电灾害监测系统:

加强雷电专业观测系统建设,布设大气电场仪10套,闪电观测仪5套(20xx-20xx年)。

  气候观测系统根据气候变化监测需要,建设地面自动气候观测系统,在五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新建酸雨、大气成分、土壤含水量等自动观测设备,在沿江地区建设1座100米或70米测风塔,建立气候系统数据库和信息资料服务平台。

(20xx-20xx年)

  移动应急监测系统建设由卫星通信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预报会商系统、移动气象探测系统、配电系统和车辆系统等组成的移动应急气象台,承担应急监测、通信、服务与指挥和支持保障任务,加强现场应急气象服务。

(20xx-20xx年)

  2.加强监测保障系统建设

  加强设备保障、数据传输、网络支持建设。

加快升级改造全市气象主干通信网络,优化局域网,提高气象信息的通信速率和效率,提高气象资料融合处理能力,实现气象信息分级分类安全管理。

建立市、市(区)两级气象装备保障体系,到20xx年,气象装备一般故障排除时间少于24小时。

切实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到20xx年,气象观测环境综合评分达到85分。

  增强气象信息传输与处理能力升级改造主干通信网络,市级上联带宽达到20Mbps,市(区)级上联带宽达到10Mbps。

建立虚拟政务专用网络。

(20xx-20xx年)

  优化集约局域网络系统建设高速、集约的局域网络系统,理清网络内业务应用类型与数据流程,按照业务相关性设置网络功能区域,调整业务、办公、Internet等系统的网络接入,减少传输环节、实现系统间高效数据交换和各级业务网、办公网与互联网的有效隔离。

开展计算机虚拟化技术应用,按需动态分配资源,减少重复建设。

(20xx-20xx年)

  建成分布式气象信息存储与共享系统在省局统一构架下,建立与完善气象数据存储管理系统,实现历史资料和实时资料统一存储管理。

实施台站资料实时质量控制,加强各类观测资料融合分析,建成面向市、市(区)气象业务的数据服务平台。

(20xx-20xx年)

  整合各类信息传输和交换系统建成气象信息一体化资料收集存储转发系统。

建成覆盖市、市(区)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

实现自动站资料2分钟内、雷达资料省内3分钟、大气电场仪资料3分钟、能见度资料2分钟到达预报员桌面。

(20xx-20xx年)

  实现实时、历史气象资料的实时、准确调用和共享,实现各类气象服务信息的高时效、全方位发布。

(20xx-20xx年)

  强化气象信息系统安全制定强制性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框架指南、安全管理规范。

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气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点信息系统安全。

(20xx-20xx年)

  健全装备保障机构完善市级保障工作机构,设立市(区)级保障岗位。

明确市和市(区)两级保障职责任务和工作机制。

(20xx-20xx年)

  建立运行监控业务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建立运行高效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业务,建成市级运行监控分中心。

(20xx-20xx年)

  加强保障装备系统建设建成市级移动气象装备检定系统。

(20xx-20xx年)。

建设市、市(区)两级气象装备物资储备库。

(20xx-20xx年)

  加强探测环境保护协作与城乡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加强协作,完善政策和制度,编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努力改善探测环境,实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

(20xx-20xx年)

  

(二)加强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建设

  3.建立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流程

  调整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布局,优化岗位设置,建立集约化的预报预测业务流程。

强化市级对省级预报产品的补充订正和对下的细化指导,促进气象预报的有效、无缝衔接;完善指导产品的上下交互订正反馈和预报意见的高效会商交流机制,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结论的一致性。

  调整预报预测业务分工和布局市级加强补充订正和细化指导预报,发布本责任区的常规公众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重点开展短时临近和短期天气预报业务。

市(区)级侧重于监测预警,充分利用上级预报指导产品,加工制作服务产品,并开展气象服务。

(20xx-20xx年)

  完善预报业务流程加强不同预报时效业务流程的协调,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针对业务布局和分工,修订、补充和完善预报业务流程,促进不同时效预报业务之间的协调统一和有效衔接,保证预报产品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20xx年)。

完善天气会商和预报指导流程,加强会商的组织与管理,提高会商效率,推进实时在线会商。

(20xx-20xx年)。

改进分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建立预测业务质量评价体系,改进完善检验评价系统,建立预报动态检验业务。

(20xx-20xx年)

  优化业务岗位设置按照高效集约的原则,探索专业化业务分工,调整设置市、市(区)级预测、预报、预警服务岗位。

(20xx-20xx年)

  4.完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

  发展主客观相结合的等级降水预报与定量降水预报,加强灾害性天气客观诊断分析和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开展乡镇及重点区域的气象要素精细化预报业务,建立多灾种高分辨率的灾害性天气客观预报业务。

依托省级业务体系,完善中短期天气预报和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开展延伸期天气预报。

  建立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以多种观测资料和精细化数值预报产品综合应用为基础,开展基于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的立体化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

(20xx-20xx年)

  建立强天气落区预报业务依托省级强天气落区预报产品和中尺度集成分析指导产品,开展短历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业务,提供0-2小时定量降水预报和雷雨大风识别、跟踪监测及临近预报产品,提供0-12小时3小时分辨率短时预报产品和12-24小时6小时分辨率的强天气潜势预报产品。

(20xx-20xx年)

  建立定量降水预报业务根据省级制作的5km分辨率格点化的降水实时客观分析产品,结合本地天气实况,开展定量降水预报订正,实现降水预报的定量化。

(20xx-20xx年)

  建立延伸期-月气候预测业务开展延伸期-月尺度内强降水、强变温等重要天气的过程预测,建立月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业务,重点开展降水和温度等要素异常发生时段的预测和持续性干旱、降水事件的转型期预测。

强化预报产品质量评估检验业务。

(20xx-20xx年)强化预报产品质量评估检验业务加强主客观预报产品检验,开展短临预报预警、短期气象要素等主观预报动态检验业务,开展数值预报降水和温度要素检验工作,提供数值预报检验评估产品。

(20xx-20xx年)

  5.加强现代气象预报系统建设

  以数值预报释用为基础,建设多灾种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建设本地化中尺度预报平台、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等。

  精细化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实时高效的气象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系统,加强多源资料的融合应用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建立气象及其次生灾害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

(20xx-20xx年)

  强天气短时临近业务系统运用高密度、专业化的新型气象探测资料,建立基于SWAN的中尺度天气分析和具有实时自动识别、报警、预报分析制作和上下级交互订正功能的强对流天气短临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加强中尺度天气分析产品的释用技术研究,着力提高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及定量降水估测和预报(QPE/QPF)能力。

(20xx-20xx年)

  建立完善本地一体化预报业务平台研发适用本地天气及气象灾害监测,天气预报制作、订正、分发和预报信息管理的一体化业务工作平台,实现各类观测资料、实时监测信息的综合显示和分析,对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信息、精细化乡镇预报等各类各级预报产品的统一管理,实现“上下联动,在线会商、交互订正”等功能。

(20xx-20xx年)

  预报产品检验评估系统建立完善短临预报检验评估业务系统、短期预报产品检验评估系统,实现预报产品质量的动态跟踪评估。

(20xx-20xx年)

  6.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

  开展城市、乡镇和重点区域精细化天气预报,切实提高气象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

到20xx年,1-3天短期预报时间分辨率达到6小时,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XX%以上,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平均误差小于2℃,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5%以上,预警时效提高到20分钟以上。

30天内天气过程预报准确率提高到XX%以上。

  建立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产品以省级高分辨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模式和高时空分辨率的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发展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技术,加强客观产品的主观订正,发布可用时效达到3天的乡镇气象要素预报产品和可用时效达到7天的城镇预报产品,72小时要素预报时间分辨率达到6小时。

(20xx-20xx年)

  构建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建设市级站点和格点预报产品数据库,自动保存更新规定时段内短临及中短期等各类精细化、数字化格点和站点预报产品,实时在线全市共享。

(20xx-20xx年)

  开展主客观精细化预报交互式订正研发各类预警预报信息的在线交互订正技术,以预报产品数据库为核心,建立交互订正业务系统,在客观预报和上级指导预报产品基础上,通过人机交互方式,预报员可综合各类信息及本地预报经验进行在线交互订正,充分发挥预报员的智慧,最大限度提高预报产品准确率。

(20xx-20xx年)

  (三)强化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7.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制机制

  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实现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由城市向农村的延伸,建立分工明确的多部门协调联动的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流程,完成市、市(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编制。

实行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制度。

建成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

建立起一支气象灾害防御志愿者和气象信息员队伍。

  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

实现防御规划到县、应急预案到乡镇及敏感部门,组织机构、精细预报、自动观测、气象服务站到乡,风险调查、科普宣传、气象信息员到村,预警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推动城乡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

加强农村防雷避雷设施和农村中小学雷电防护工程建设。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专家队伍,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将气象信息员队伍进一步向中小学校、社区和企业延伸。

制定以奖代补方式的气象信息员激励机制。

(20xx-20xx年)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流程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和主要气象灾害应急流程。

建立以市、市(区)为骨干,街道社区、乡镇村庄为基础的气象灾情调查收集网络,设立气象灾情收集热线;完善气象灾情直报制度,提高气象灾情信息收集时效;建立气象灾情现场调查和评估制度,开展灾前、灾中、灾后实时评估业务。

(20xx-20xx年)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确定各种风险度的分级标准。

建立各类气象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灾害损失程度和风险指数、风险等级的评价模式,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服务辅助信息支撑平台。

推行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制度,将其纳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

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效益评估系统,开展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

(20xx-20xx年)

  完善里下河中小河流治理的非工程性措施在里下河中小河流灾害易发区建设中小河流气象灾害监测系统。

开展强降水短时临近和精细化天气预报,建立水文气象耦合模式预报系统。

建设移动预警接收处置终端,增强中小河流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建立气象、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和短时临近预警应急联动机制。

(20xx-20xx年)

  8.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及传播网络

  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市、市(区)两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的“绿色通道”和发布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到20xx年,气象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XX%,预警信号覆盖率达到XX%,实现公众气象服务信息“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

  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内的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发布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与省级相衔接的市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与市级相衔接的5个市(区)级预警信息发布分中心,实现预警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彩信)、手机小区广播、手机WAP网站、热线电话、气象网站、电子显示屏、电视、广播电台、中国气象频道等多渠道的及时发布和插播。

根据气象预警服务需求,在城市社区、乡村、交通路口等人员密集场所,联合有关部门通过共享社会资源,整合和新建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500块左右。

(20xx-20xx年)

  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及传播机制加强与电信、移动等通信部门的合作,加强广播、电视等新闻传媒的联合,加强与农业、水利、民政、海事等部门的协作,进一步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和现代通信手段,理顺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工作流程,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的“绿色通道”,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各自责任,突破预警信息传播瓶颈,做到有序衔接,快速发布。

(20xx-20xx年)

  改造气象灾害预警中心推进市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及其所属各市(区)预警中心的改造和现代化建设。

新建高港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增强沿江大开发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20xx-20xx年)

  建设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系统依托现有资源,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系统,实现气象资料实时监控、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气象灾害收集整理、气象灾害决策应对和应急等功能。

(20xx-20xx年)

  9.提高公众气象服务能力

  建立科学高效、分工合理的市、市(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流程,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采集处理、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服务产品快速制作与发布、效益评估等基础业务系统。

改善服务手段,增加服务产品,提高公共气象信息覆盖面、服务满意度。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提高气象知识普及率,增强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知识、能力。

  开发多样化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开发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出现地点、时间和强度的图示性描述产品,做好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描述灾害性天气事件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提供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

开发与公众工作、出行、健身、医疗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提供空气质量、污染物汇聚、扩散的预报预测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信息。

制作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气象事件信息,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多样性。

(20xx-20xx年)开发精细化、高频次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依托精细化的预报产品加强服务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实现对各种时空尺度大气现象和各种要素的精细化服务;每天为公众提供逐时的天气实况和未来7天天气预报,实时发布、及时更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实况信息。

高频次发布公众气象服务信息。

(20xx-20xx年)建立公众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立面向网站、电话、手机短信等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开发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手机客户多功能信息服务系统。

建立基于网络等多种手段建立公众气象服务需求与满意度调查平台,研究开发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技术与方法,建立具有统计、分析、图形显示、表格显示、输出等功能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

(20xx-20xx年)

  建立城市防洪气象服务系统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数值预报产品,建立基于GIS的城市防洪气象服务系统,模拟和显示强降水发生后城市各区域内涝情况,为指挥城市防汛提供科学决策。

(20xx-20xx年)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依托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和各市(区)局现有资源,建设以科普画廊、体验馆和生活展厅为主的具有本地特色的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通过气象科普网站、科普“明白卡”等,利用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专题教育日开展科普宣传。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做好相关科学解释和说明工作,提高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增强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信心。

(20xx-20xx年)

  10.加强专业专项气象服务

  实施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着力加强组织体系、服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将气象服务站、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与乡镇农技推广、村级组织“四有一责”等建设有机结合,实现集约化建设、综合化服务。

实施专业化的气象服务,加强城市、交通等气象服务和高影响天气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

到20xx年,对气象高影响行业的服务覆盖率达XX%以上。

  实施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一是建设气象为新农村服务示范村和示范基地。

加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在全市建设XX个气象为新农村服务示范村和示范基地。

(20xx-20xx年)

  二是建设农村气象综合服务系统。

建设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及时发布针对性强的农用天气预报,加强关键农时季节、重大农事活动、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气象灾害的情报服务和预报服务。

建立粮食安全保障系统,注重气象条件对农业结构布局、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估,开展农业生产气象条件预报、作物产量预报、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和防治信息服务,为农减灾增效,确保粮食安全。

(20xx-20xx年)

  三是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在乡镇、重点行政村建设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建成一批农村气象预警信息系统示范工程。

(20xx-20xx年)

  四是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救灾体系。

加强农村气象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建设,把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纳入乡镇农技中心及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的内容,定期开展农村气象信息员培训。

(20xx-20xx年)

  加强城市气象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建设城市精细化气象预警系统。

完善城市气象监测、预警预报、影响评价、气候可行性论证等服务技术系统。

加强突发强降水、雾霾等城市高影响天气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

建立实时气象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系统,利用中小尺度天气预报理念和技术,加强多源资料的融合应用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建立气象及其次生灾害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提供精细化天气预报产品。

(20xx-20xx年)

  二是建设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气象服务系统。

建立供电、供水、供气、通信、医疗卫生等城市气象保障系统,建立火灾、大气污染、重大传染性疾病、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突发性事件扩散影响分析和应急气象服务系统,提高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20xx-20xx年)

  交通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系统开展交通沿线气象观测和交通实景监测资料在交通气象预报中的应用研究,建立基于GIS系统的交通沿线雾、路面温度、道路结冰等客观预报模型。

开展低能见度、强降水、路面湿滑等条件对交通影响的研究,建立交通灾害气象条件的影响评估模型。

开展交通气象灾害和高影响天气的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建立和完善多手段的交通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交通气象服务能力。

(20xx-20xx年)

  11.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性作用

  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气象科技支撑工程,建立完善气候变化业务系统,开展气候变化监测、影响评估、应对研究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诊断分析,开展精细化气候资源区划,建立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能源安全、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综合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应对气候变化决策咨询。

  建设气候变化基础业务系统建立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库、气候变化资料信息再分析系统、市级气候业务产品存储检索平台。

建立比较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