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79960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docx

《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docx

第十一课会飞的蒲公英

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  教学设计

汉语备课

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 

教学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蒲、歪、斜、鹅、荡、淡、挚、鳅、遗、屑、衷、贮”等生字,会读会写、理解意思,了解它们的写法和意义,会组成词语。

2、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蒲公英、歪歪斜斜、火红、鹅黄、闯荡、诚挚、快活、向往、泥鳅、遗弃、不屑、无动于衷、置之不理、伫立”等常用词及词组。

3、在理解词句和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继续练习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4、学习句型“一……就……”“……怪……的”“……来……去”“不仅……而且……”,学会造句。

过程与方法:

5、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1、课文2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6、引导学生按照“学习提示”中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

7、重视习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模仿课文文体范例进行不少于200字的习作。

8、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本课阅读拓展材料《动画片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初步了解一些自然学科学习中等常用的知识和术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9、每周课外阅读字数应不少于2000字,同时应有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读后感。

 情感与价值观:

10、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二者相似之处.作者为什么将它们的孩子抱以如此热切的期望。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2、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理解课文所说科学道理。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二者相似之处。

作者为什么将它们的孩子抱以如此热切的期望。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

课文图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过程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第十一课时

 课时内容:

检查课文一《会飞的蒲公英》的词语学习

 课时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

1、通过预习、检查、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词语,特别是重点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

2、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二者相似之处.作者为什么将它们的孩子抱以如此热切的期望。

过程与方法:

3、能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情感与价值观:

4、通过词语学习,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与深层含义。

课时重点:

学习本课的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

重点掌握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

课时难点: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提前测评

1、让学生听写词。

(分两组进行)

会飞的蒲公英  字写得歪歪斜斜  火红太阳  鹅黄的颜色  淡紫衬衣  闯荡世界

诚挚的祝福  感到快活  向往未来   怪可怜   救小泥鳅   遗弃孩子  不屑一谈

    置之不理地做   无动于衷  伫立在山顶

二、回忆引课

     同学们,有一种植物,它不喜欢待在偏僻的角落,它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植物吗?

(蒲公英)看,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的飞了起来,这是一朵怎样的蒲公英呢?

(会飞的)

     板题:

会飞的蒲公英

     生齐读课题。

三、教师范读课文 (读的练习)    

1、学生自渎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生词。

2、老师先把词语范读,并板书重要词语。

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

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学生自由读词语并识记词语。

四、学生写的练习

1、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识记认为较难的词语。

2、同桌互相交流学习。

五、找朋友,区别形近字 

蒲——浦   英——央     歪——甭    斜——叙    鹅——饿     淡——谈

  闯——闹   荡——汤     活——话    向——响    往——住   尼——泥 

  秋——鳅   遗——贵    弃——充     屑——肖   衷——哀    置——暑  

   伫——贮 

   六、学习课文词语内容

(1)老师板书重点词语

(2)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解释词语

(3)老师讲解并纠正学生解释错的有些难词

七、随堂练习:

书后99页第一第二题,书后第三第四题。

八、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九、小结本课的学习,布置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2.做练习册3.预习朗读课文

板书:

第十一课     散  步

重点词语的解释

蒲公英、歪歪斜斜、火红、鹅黄、闯荡、诚挚、快活、向往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过程与方法:

2、把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情感与价值观:

3、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二者相似之处.作者为什么将它们的孩子抱以如此热切的期望。

课时重点:

正确、熟练地读并理解课文大意。

课时难点:

能够正确地回答有关课文的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提前测评

提问学生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一、情境导入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会飞的蒲公英》,读题两遍。

在文章中圈划出描写蒲公英的语句。

哪一句最能体现它的性格特点?

    二、整体感知

   

(一)、回顾体裁,设置悬念。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课题旁标明:

叙述性散文)那么作者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呢?

相信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会找到答案的。

   

(二)、紧扣文题,提出问题。

请大家把书打开,老师请几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1、蒲公英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并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文中第2自然段的内容)      

(它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世界去闯荡.)

2、对蒲公英来说,“外面的世界”指的是哪些地方?

(田间、山坡、草地、路边、村庄、校园的沙地、河边、沟谷……)

3、结合课文内容,你能理解“闯荡”的意思吗?

(指蒲公英离开妈妈,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独自生存)

4、过渡:

妈妈的这句话难道仅仅是感叹蒲公英坚韧不拨的品格吗?

(不仅感叹蒲公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妈妈还希望“我”能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妈妈的愿望实现了吗?

你能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吗?

(课文第8自然节相关的内容)

5、整篇文章布局十分鲜明,脉络清晰,便于我们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下面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仔细阅读课文,体会母亲对我不同时期的教育.讨论后完成表格内容。

时  间

妈妈的礼物

我的路

小  学

 

 

中  学

 

 

大  学

 

 

大学毕业后

 

 

三、

(一)童年时期(第1——3自然节)注重落实6个知识点:

1、板书。

我在童年时,妈妈送了“我”什么礼物,我的快乐在哪里呢?

(随即板书:

蒲公英、山坡)妈妈是怎么送给“我”这份礼物的?

(引导学生读第1——3自然节)

2、引导学生对省略号的运用,培养孩子的想像能力和积累词汇的意识。

“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省略了更多五颜六色的野花)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花?

     

3、对比的写作方法的渗透。

作者在描写山坡一侧和另一侧不同的景致时,你发现了什么?

(运用了什么手法)

4、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品味内涵。

1)描写蒲公英外形的句子,感受蒲公英轻盈飘飞的情景。

“花儿怪逗人的……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2)描写“我”和妈妈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如“妈妈说:

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希望孩子也能像蒲公英那样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说明妈妈的话在“我”的心里留下的印象很深,“我”梦想到自己也像蒲公英那样了,到世界上去闯荡。

5、抓住重点词语感受“我”天真、活泼的性格。

当你看到这么可爱的蒲公英时,你高兴吗?

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天真、活泼的性格?

(快活地拍着、蹦蹦跳跳采摘、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

6、抓住两个“常常”理解我的梦想的产生。

文中用了两个“常常”,赶快找一找,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

正因为妈妈常常领“我”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所以“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二)小学阶段(第4——6自然节)注重落实7个知识点:

1、板书。

随着这美好的梦想,我上小学了,妈妈送了“我”什么礼物,“我”又在哪里飞来飞去呢?

(随即板书:

花书包、山路。

妈妈是怎么送给“我”这份礼物的?

(引导学生读第4——6自然节)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母亲的心愿。

“歪歪斜斜”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妈妈掌握的知识很少,也正因为如此,她才希望我能飞出大山,考上大学)

3、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

文中的破折号起到了什么作用?

(解释说明的作用)

4、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我”在小学时的表现,同时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哪些词语体现了我向妈妈汇报在学校有所收获的迫切心情和愉快心情?

(如“跑回家、刚刚、一边……一边、跳来跳去”等,说明“我”已越来越理解母亲的心),你能用“一边……一边”造个句子吗?

(学生造句)

5、适当拓展延伸。

你们知道《蒲公英的种子》这首儿歌的内容吗?

(课件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生激情诵读:

“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

6、结合实际升华情感。

小作者时刻牢记妈妈的心愿,时刻不忘向妈妈汇报每天自己在学校的收获,你的父母对你又报以怎样的希望,他们常常对你说什么,又为你做了什么?

你每天又怎样表现的呢?

谁愿意说一说?

7、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

抓住描写“我”和妈妈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1)“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些飘飞远去的小白花儿。

”——看到孩子会飞了,妈妈很高兴;

2)“从妈妈的目光中,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

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我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妈妈对我的成长很满意。

(三)中学阶段(第7自然节)注重落实3个知识点:

1、板书。

带着这美好的梦想,我上了中学,妈妈又送了“我”什么礼物,“我”又在哪里飞来飞去呢?

(随即板书:

连衣裙、大马路)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送给“我”这份礼物的?

(引导学生读第7自然节)

2、抓重点词句理解妈妈的心愿。

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为什么望了好久好久?

(说明妈妈为了让我能飞出大山所花费的心思之多)你还发现了什么?

(“守着”说明妈妈做连衣裙用了很长时间)(小油灯说明家里生活的贫穷和山区的闭塞)

3、通过对比进行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看板书:

“我”原来在山路上飞来飞去,现在在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从“山路”和“大马路”你发现了什么?

(说明家乡发生的变化,山区渐渐由贫穷走向富裕,这进一步说明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四)上大学及大学期间(第8——14自然节)注重落实6个知识点:

1、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深入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

几年之后,“我”终于考上了大学,这时妈妈又是怎样教育引导“我”的,“我”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引导学生读第8——14自然节中重点句子,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1)“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

(“不知不觉”说明了小山坡是母亲对“我”寄予殷切希望的精神领域,也是“我”和母亲交流情感的乐园,共同的愿望使“我”和母亲已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以前我们常来这里,这次再来这里已达到了不知不觉的程度。

2)“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盈满了泪花。

(在小学,当“我”给妈妈唱儿歌时,妈妈曾激动地流过泪;“盈满了泪花”说明妈妈如今“我”考上了大学,妈妈因激动而再次流泪了)

3)“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

孩子,你已经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这是妈妈对“我”再次提出的要求。

妈妈对“我”的期望不止是飞出大山,还有很多很多,说明妈妈有远大的志向,对“我”报以更高的期望)

2、板书:

带着妈妈的重托,我开始在哪里飞来飞去?

(板书:

林荫小道)

3、及时进行思想教育。

想象林荫小道是什么样的?

(激发学生想象,使他们对富诗意的大学生活产生强烈的向往)

4、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我”的表现,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

一年后,“我”终于有了一定的收获,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什么话?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出示句子:

“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孩子告诉妈妈,自己已经懂得怎样去闯荡了)你认为应怎样读这个句子?

(指导学生充满深情地朗读)

5、紧扣主题提出问题。

1)我寄信后多久收到妈妈的回信?

很快说明了什么?

(说明妈妈非常重视“我”的成长)

2)我收到了什么礼物?

(板书:

水彩画)(学生朗读相关的内容)

3)母亲心中诚挚的向往指的是什么?

(母亲不仅仅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走出大山,也希望千千万万山里的孩子能像自己女儿一样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人生道路上越飞越高,同时永远保留大山的淳朴,这也是山里所有母亲的殷切希望。

6、体会反问句式的作用。

课文为什么用一个反问句作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反问句结尾,起到强调语气的作用,进一步强调这是山里每一个母亲的心声,每位母亲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像蒲公英一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四、拓展延伸

    写小练笔:

一年后,“我”把从林荫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母亲……请你想象一下诗的内容,回家后试着写下来。

也可以把自己对父母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写下来。

 

五、随堂练习:

做书后第五,第六题。

六、作业:

1.复述课文。

做同步练习。

2.预习课文找出课文分段大意。

七、板书设计

         11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       蒲公英       山坡       

          小学       花书包       山路          妈妈的希望

          中学       连衣裙       大马路        儿女的回抱

          大学       水彩画       林荫小道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第三课时 

知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读理解课文,进一步掌握课文叙述方式和段落大意。

过程与方法:

2、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情感与价值观:

3、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二者相似之处.作者为什么将它们的孩子抱以如此热切的期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分段大意和中心内容。

教学难点:

1、总结课文中心内容。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教学方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提前测评:

口头提问学生阅读课文情况

一、导入

蒲公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生活不懈的追求,无论在什么地方,它都能生根发芽,开出灿烂的小花。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象它一样朝着更高的目标去追求,去快乐的飞翔。

二、串讲课文。

1、让学生说课文的分段大意,老师纠正总结

2、让学生板书课文分段大意,老师纠正学生写错的、不足的地方。

3、老师总结本文分段大意:

本文共有12个自然段,分为三个大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

妈妈告诉了我蒲公英的性格,童年的我还不能完全理解妈妈的话,

但这句话在我幼小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致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

蒲公英。

    1)山坡上开满了各色各样五颜六色的话,可妈妈挽着我去看蒲公英。

2)深刻理解“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

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这句话,丛中体会一下母亲对孩子的期望。

     3)母亲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4~6自然段)

上小学后,我渐渐理解了母亲的期望。

1)上小学了,妈妈给我一个绣着蒲公英的书包。

2)老师教了我们一首儿歌《蒲公英的种子》。

这两件事说明学校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3)从妈妈的目光里,我读懂了自己的梦。

我要走出大山,走向外

面的世界。

第三段(7~12自然段)

  描述我上中学,大学成才的过程。

  1)上中学了,绣着蒲公英的书包旧了,妈妈又为我做了一件绣着蒲

公英的蓝色连衣裙,我仍然在为实现理想奋斗着。

2)上大学了,我牢记着妈妈的话,不仅要做一朵会飞的蒲公英,而

且还要飞得更高一些,继续努力着。

3)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实现了母亲的期望。

山里的孩子们仍然会像

蒲公英的种子那样飞出大山,实现母亲的期望。

四、运用课文——学习句型

1、“一……就……”后面的事紧接着前面的事发生。

例如:

我一说他就想起来了。

2、“……怪……的”强调程度高,后面的“的不能省略。

例如:

听了老师的话,我们都怪不好意思的。

3、“……来……去”表示动作反复出现。

例如:

昨晚,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4、“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同“不但……,而且……”。

例如:

他不仅把课文读熟了,而且还背了下来。

五、归纳文章的结构

本文以蒲公英为主线,按时间顺序描述了一位山里的孩子在妈妈的教育下,从童年到大学,一步步成长的过程。

文章采用了象征手法,借助”会飞的蒲公英”来表达”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以此来象征千千万万个山里母亲渴望自己的孩子飞出大山,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的美好心愿。

“会飞的蒲公英”既揭示了蒲公英的特征,又饱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期望。

六、作业:

1.背会课文。

2.做练习册  页  3、预习课文二。

七、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

总结出课文的中心内容

《会飞的蒲公英》这篇课文是一篇叙述性散文。

写妈妈在我上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大学毕业后,送给我绣有蒲公英的书包、连衣裙,以及画有蒲公英的画,以此激励“我”像蒲公英一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空,成为了一颗会飞的蒲公英的事。

 

课后反思:

 

 

 

 

 

课文二       生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生字。

积累若干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主要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运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

难点:

能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听、说、读、写。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时准备:

两课时

授课时间:

                          总计课时:

                      第四课时  学习课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生字。

积累若干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情感与价值观: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课文生字。

积累若干个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法:

自主学习交流法、激励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救过一些小生命,你们又是怎么救它们的呢?

你觉得有没有必要救那些小生命呢?

为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生命》。

二、学习新课内容

1、老师先让学生预习课文。

  2、老师范读、领读一遍,学生注意听。

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

泥鳅、遗弃、不屑、无动于衷、置之不理、伫立

4、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词语。

三、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文

1、我救小泥鳅是什么时候?

我在哪救了这三条小泥鳅?

2、这三条小泥鳅长得怎样?

3、看到小泥鳅,我想到了些什么?

4、我为什么要救这三条快要死了的小泥鳅呢?

5、我把小泥鳅带到了哪儿?

然后又做了些什么?

6、我救活了小泥鳅,小泥鳅给我带来怎样的感受?

7、我是怎样把小泥鳅放生了?

为什么要放生?

四、齐读课文,巩固课文内容,让学生分组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完成课后习题。

明确:

1、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我从街上的鱼市经过。

在空空荡荡的摊位前,发现地上有三个黑褐色的条状小东西,其中一个微微地扭动两下,变成一个“C”形的半圆。

我止步躬身细看,原来是三条小泥鳅。

2、发现地上有三个黑褐色的条状小东西,其中一个微微地扭动两下,变成一个“C”形的半圆。

我止步躬身细看,原来是三条小泥鳅。

    说它们“小”,真是再名副其实不过的了。

它们身长不足一寸,体细犹如牙签,说真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小的泥鳅。

3、我想,它们也许是从鱼篓虾筐的缝隙中漏下来的,也许是买鱼虾泥鳅的人嫌其小把它们拣出来扔掉的,也许是卖鱼虾泥鳅的人把东西卖完了,收摊时不经意把它们连同污水倒了的。

总之,它们是被主人无情遗弃,同时又为市人不屑一顾的弱小生灵。

但它们还在努力地蹦跳着。

4、面对濒于死亡的生命,我不能无动于衷;感知弱小生灵无言的呼救,我不能置之不理。

尽管它们卑微、弱小,但它们毕竟是鲜活的生命啊!

5、没有犹豫和迟疑,我迅速从裤袋中掏出手帕,蹲下身子把三条小泥鳅拣起,用手帕兜起来,提着,疾步往家赶。

回到家里,我立即把3个干涸得有点僵硬的小生灵抖入水盆。

从此,我家里又多了3个新的成员,3个小生灵成了与我朝夕相处的朋友。

6、 每当我伏案读书、写作疲倦时,总要抬眼看看它们。

它们有时静静地在水底休息,有时缓缓地在水中游动。

有时头朝上,快速地从水底钻到水面,抛出一个气泡后立即又垂直钻到水底。

    最能激起我兴致的时候是夜晚。

每当我坐在书桌前按亮台灯的一刹那间,由于灯光的骤然刺激,三条小生灵顿时活跃、狂欢起来。

它们争相垂直上下,忽而又穿插游动。

在灯光的映照下,小泥鳅腹身的金光从透明的塑瓶中反射出来,这个小小的水中世界顿时碎金闪闪,奇妙极了。

是我救活了这3个身陷困境濒于死亡的生灵,因此我常常沉浸在善待生灵、善待弱者的慰藉、愉悦和幸福之中,而这心灵愉悦的感觉恰是小生灵让我感知的。

7、 金秋十月的一个下午,我把3个小生灵带到淮河岸边,把它们放进淮河,看着它们在水中消失,水面上的圆形水纹逐渐扩大,一会儿便恢复了刚才的平静。

    秋风萧瑟,暮色苍茫,我在淮河岸边伫立,久久不愿离去。

望着暮秋中的淮水,我祝福回归于江河、回归于大地、回归于自然的小生灵一生平安。

五、小结:

本文描写了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