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生会精神.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76943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学生会精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学生会精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学生会精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学生会精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学生会精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学生会精神.docx

《新学生会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学生会精神.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学生会精神.docx

新学生会精神

关于领会“学生会精神”及其拓展延伸的自我见解

广东白云学院学生会潘军

广东白云学院第六次学生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很好的总结了第五届学生委员会五年来的工作成绩与经验教训,也为第六届学生委员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展望。

我认为,经过广东白云学院第六次学生代表大会以及新一届学生会委员、主席团的充分思考与酝酿,“新学生会精神”的提出,进一步肯定并细化了以鞠文希为主席的第五届第五任学生委员会所提出的“学生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这一宗旨;进一步规划了未来五年学生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倡导的学生工作“三自”作用;进一步规范了学生会的工作要求。

在“学生会精神”的拓展延伸中,也明确提出了学生会的行事风格、干部的基本要求、部门发展要求以及学生会的新风貌。

经过认真反复的阅读理解,我充分认可并认为“学生会精神”有必要在全学生会范围内学习,全体学生会干部都应认真学习并深刻理解“学生会精神”,将精神内涵与部门的工作相结合,形成具有部门特色的精神文化。

如何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建设,三个自我,四个贴近”

一、“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指的是一切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学生会成立、运行、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服务学生,延伸开来,那就是学生会所引领的思想方向、营造的文化氛围、举办的校园活动、例行的公务,从广义上讲,就是要以服务学生为中心,以服务学校发展大局为前提,以搭建校园文化平台为载体,以促进同学们的学术、文化、技能提升为目的,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基础建设、校风建设为目标。

从狭义上讲,何为服务?

服务就是让同学们通过参加我们的活动,能从中展现自己的才华,提升自己某项能力,升华自己的思想。

所以我们的服务,不能是没内涵、没水平、没标准的,不能是为了办活动而去办活动的,更不能是带有强制性色彩的。

一方面,学生会在服务学校、服务同学们的工作中,经常要干粗活,干累活,搬搬抬抬在所难免,很多人颇有怨言,我认为,我们每天都说我们是校级学生干部,但要记住,校级学生干部不是官,所以我们不能有官僚主义的思想,我给校级学生干部的定义就是,身段比普通学生要低,思想层次要比普通学生高,只有具备这样的要求,才能有资格谈学生干部,才有资格说自己在做服务。

另一方面,学生会服务学生是要有标准的,例如我们办活动,实质上就是在做服务。

做什么服务呢?

就是服务同学们在活动中有收获、有提升、有教育。

我们办活动,标准在于活动的意义、工作执行力以及操作的规范化,目标在于向学术型、内涵型提升、转变,不能是让同学们有得玩、玩的开心就说是成功的活动,这并不符合大学生所该参加亦或者所应举办活动的标准,我们的同学不是小学生,所以我们的活动不该是“游园会”。

二、“两个建设”

“两个建设”指的是建设学习型学生会,建设服务型学生会。

将“两个建设”作为学生会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很明确,也很实际。

服务型学生会在我们学生会现阶段以及基本形成框架,我们的十部一处有很明显的服务性质,基本每一个部门都有明确的服务方向,所以未来五年,服务型学生会将是一个建成阶段,需要不断完善的仍然是服务态度、服务标准以及服务品牌,各个部门各个干事干部,都应充分认识本部门的性质与发展方向,理解本部门的服务范围与服务类别,精心打造具有鲜明部门特色的服务品牌(即品牌活动)。

所要办的活动,要特色鲜明,不能挂羊头卖狗肉,办不属于本部门服务范畴的活动;所要打造的品牌,要有丰富的内涵、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有不断提升的空间,不能“每年都办首届,每年都只有首届”。

所要营造的氛围,要有鲜明的学术性/公益性/导向性/层次性,而且,带来的效应,是要有一定持续性的。

学习型学生会是目前全国很多高校所要积极建设的方向,我们的学生会目前而言在这一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在我看来,学习型学生会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其中的“学习”两字既是名词又是动词。

名词指的是学生的学业和学风,强调的是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学业:

动词指的是学生、各部门和各社团在互相借鉴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主动性。

强调的是在工作面前要有充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真正的学习型学生会应该是两者的结合,前者是核心,后者是手段,两者缺一不可。

也就是说,学生会作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理应为广大的同学提供一个促进学业的平台,加强整个校园的学术氛围。

真真切切做到为同学服务;同时,学生会是学校三大块(校团委、校学生会、社联)之一。

提升校会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需要成员的开拓创新和互相学习。

并通过学习创造自我。

扩大发展影响力。

实现学生会高效率、高水平、高质量的建设模式,把学生会建设成一个富有开拓的勇气、创新的锐气、集体的默契、文化的底气的团队。

个人及组织中有几种潜藏着的巨大力量来源——它们是最根本、最持久,但却常是最不明显的。

高校学生会作为一个学生组织,更应该释放其潜在的能量为同学们服务。

这也是提出建设学习型学生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认为现行的体制远远没达到这个要求。

虽然我们在力求多一点交流,多一点学习,但是仍然发现整个学生会的学习氛围还不够浓厚,各部门之间甚至各分会之间在经验学习、资源共享和活动的整合上都有待提高。

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尝试让各分会、各部门共同合作呢?

为什么我们不打开大门来接受批评指证呢?

为什么不把自己好的东西与别人分享呢?

这些都需要我们学生会人去思考,去完善,去真真正正追求并弘扬学习的精神。

当然,仅仅互相学习经验是不够的,学生会应积极营造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如办公室文化的建设和内部激励机制等。

在办公室文化方面,可以形成报刊书本借阅制度、工作日记交流和标语暗示等方法;在内部激励机制方面,学生会应制定一系列奖惩制度.每月的学习之星评比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生会的工作才会在日常中不自觉体现特色和文化韵味。

这样才能带领同学们形成浓厚的学风。

学生会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是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一切活动都要以同学们的好处为出发点,想问题做事情应站在同学们的立场去考虑。

但是在服务同学的同时,我们自身需有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而成长就要走出一条自己的特色的道路,突破条条框框,大胆创新探索,学习好的东西,创造出包含学生会特色的品牌活动。

建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学生会.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甚至有可能超过一届学生会的任期。

但我们学生会人不应该气馁,要从我做起,从基础做起,踏踏实实,打好基础,为今后学习型学生会快速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三个自我”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学生工作的一种模式,特别是大学生,自主的模式一直是学校学生工作所倡导、支持以及推行的模式,在此,我不做详细的解读,延伸开来讲,就是各部门各干事干部应该在学校范围内带头起到三自作用,思想的提升、纪律的约束力更多都依靠自觉,而不应该全部依赖其他方面的推动。

四、“四贴近”

“贴近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很准确的概括了学生会工作的基本标准。

学生会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就在于它为同学们搭建了一系列广阔的平台;就在于它能不断的引领着校园文化的潮流。

那么学生会的工作,就应“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为何这样讲?

所谓的“仰望星空”就是学生会的工作要有开阔、长远、敏锐的视野,所搭建的平台、所举办的活动,应该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相联系,应该注重与社会外界、省市级、国家级的对口活动相接轨,以此来提升学生会工作层次、档次以及服务平台。

所谓的“脚踏实地”就是指学生会工作不能天马行空,空洞又不切实际,应该事不分大小,只要是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贴近学生、服务同学的,就应鼓励去做,努力去做好它。

所以,做好学生会工作,不单单该有办大事的胆量与眼光,还要有从小事做起的心态与姿态。

此外,学生会工作又要紧紧贴近生活,我们办活动,越贴近生活就越容易得到认同;我们做服务,越贴近生活就感觉越贴心;我们建言学校建设,越贴近生活就越符合同学利益。

综上所述,我认为,践行“四个贴近”,将是我们学生会接下来的工作要求,各部门各干事干部应牢记于心。

新学生会精神经过充分的酝酿在未来五年,将是全体学生会干部所应牢记于心,付诸于实践的准则与目标。

各部门可以通过新学生会精神,结合部门自身发展实际,整合出部门未来五年的工作精神,但不得偏离以及违背新学生会精神的基本框架。

如何理解“五及时、六有心、七主动、八有声”

一、“五及时”

“及时行动,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及时评估,及时总结”这五个及时紧紧相扣,得以体现校学生会的行事风格。

一个组织领导的风格往往决定了一个组织整体的风格,一个组织的风格也会影响和带动每一任领导的风格,校学生会的行事风格是在第一任学生会主席杨辉(现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以及第二任学生会主席陈峰(现学生处处长)的带领下逐步形成的,校学生会能屹立于白云学院学生组织中的领头羊地位,最为关键的就是校学生会的执行力以及应变能力比较强。

但是,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学生会多年来,有发展也有挫败,有成绩也有过失,所以,学生会的成长是曲折的,另外,时代在发展,事物发展的核心价值也在不断的提升,单单只会执行与应变已经不足以使校学生会得到长足进步。

所以,“五个及时”的提出,我认为,这更为完整的我们指导了学生会所应具备的行事风格。

“及时行动”是学生会高效完成任务的前提,这需要学生会全体干部有很强的执行力,对待上级下达的指令,首先该是无条件的服从安排,立即开展工作,不得无故拖延。

“及时反馈”是在工作中,特别是大型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一项工作都不可能在前期准备中做得尽善尽美,工作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也不可避免,那么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或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就显得尤为关键。

及时反馈信息与问题,有利于在工作的难点难题得以及时妥善的解决,相反,知情不报导致问题拖延往往会使工作开展不顺利,甚至遭受不可预知的损失。

我们有一些干事干部,不知出于什么心态,在不是自己做主要负责人的工作中往往心态不良、精神涣散,在工作遇到问题不仅不想办法解决,还知情不报,任由问题滋生、蔓延甚至造成损失,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总觉得不是自己负责的事情就等着看人家笑话。

到了工作总结会上,又突然成了“百事通”“诸葛亮”,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侃侃而谈、精彩绝伦。

但在我看来,既然看出了那么多问题所在,为何不在工作过程中尽早提出,寻求解决,非得到造成了后果再来做“事后诸葛”呢?

这种“马后炮”的行为,除了让他人多一份厌恶,自己多一份虚荣,又能对工作有何帮助呢?

所以,无论出于什么心态,什么原因,我认为,这都是不可取的,学生会各部门各干事干部对待工作都应有主人翁精神,要敢于反映问题,做有为的人,不做“看客”,也不做“马后炮”。

“及时调整”是在“及时行动”与“及时反馈”的基础上,工作中的进一步措施,这个得分两个方面来讲。

一方面,调整意味着改变,在工作中,特别是重大工作中,临时调整变动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与智慧的,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不当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例如校运会、元旦晚会、重大项目开闭幕式等活动的人员大幅度变动、地点更改、时间调整等,所以,在面对此类调整变动的时候,非不得已,原则上是按原定方案来执行(方案很关键),如要变动,也应及时上报并做调整,这一方面的及时调整,指的是及时反映后的及时调整,考验的是领导者的智慧以及执行者的速度。

另一方面,调整也意味着变通与灵活,我们的很多干事干部,在历经数次工作后,在细节方面会出现思维的惯性以及依赖固有的模式,认为以往是怎样,这次就得怎样,举个再普通不过的例子,2012年上半年的无偿献血有300多人献血,现场提供的五台饮水机煮的开水可以满足现场人员的需要,但是2012年下半年,12月份的无偿献血有1200多人参与无偿献血,时节又处于冬天,很显然现场五台饮水机的数量以及煮水的速度是难以满足需求的,我让一个干事去老师办公室借两个电热水壶,那个干事很不解的问我:

“师兄,去年是用饮水机煮水的喔,为什么还要用热水壶煮水呢?

”我说:

“饮水机煮水不够快,冬天很多人要喝热水,而且人数很多”。

他又不解“可是师兄师姐安排工作的时候没说要用热水壶啊?

”......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我们是否能在工作中成长往往取决于在工作中能否审时度势,时间推动着事物在改变,适用于往常的办法或许在这个时候就不再有效,需要及时的调整,才能解决一些难题。

延伸开来,细节方面如此,在大方向产生思维惯性和想当然,就使工作更加困难,例如办活动,以往学校办一些政治性较强的活动,为了保证参与人数与质量,要求二级学院要求各班级需要配合我们某个部门开展活动,例如开办职业规划大赛、辩论赛、教育讲座等,我们的很多干部干事就会认为只要我们的部门办活动,就有权利,也有必要去要求各学院组织人员、举办初赛、复赛,各班级则必须按名额指标输送人员与作品,因此,我们有很多活动方案里面经常会提到,“各学院各班级须派XXX名代表参加”。

但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学生会办活动,除了学校的政治性任务需要给二级学院、班级下指标外,一律应该遵循让同学们自愿参加的原则,如果举办什么活动都需要强制性让同学们参加,那不但加大了各二级学院团学发展的负担,更加违背了学生会举办活动的初衷,“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服务”成了一句空话,只会让同学们更加厌恶。

所以,同学们“被参加”活动的时代已经过去,学生会举办的活动不能再打着学校的旗号去满足自身举办活动的需要,我们得懂得及时的调整策略,如何使自己部门的品牌活动吸引更多同学们参加,如何使二级学院部门更加愿意主动的与我们合作,如何不断宣传、包装、提升品牌活动的内涵都将是接下来学生会各部门所应及时调整以及解决的问题。

“及时评估”指的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持续的、理性的整理活动开展的各项数据、指标,以期达到及时掌握活动开展的各项进展情况、预判活动开展效果以及根据评估结果做出工作调整的目的。

“及时评估”可以说是一项长期工作的“中转站”,在活动开展的进程中,起到“修整”的作用。

例如策划“白云杯”系列赛,由于其整个活动的时间跨度大、涉及项目多,而且一年一届,因此,系列赛期间的“及时评估”工作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越是时间跨度大、涉及项目多的活动,突发事件以及各类纠纷就容易出现,当面临诸多困难与诸多事项的时候,活动启动前解决不可能尽善尽美,等到活动之后再总结又显得太迟,那么活动期间的评估调整工作就很有必要了。

“及时评估”包括哪些方面呢?

例如:

活动前期的工作布置会、动员会、宣传策划会议等,对活动的开展进行前期评估与布置;活动中期的信息汇报会、岗位调整布置、工作重点转移明细等,对活动开展期间存在问题、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与人员配置进行有效调整;活动后期的总结表彰、活动数据汇总、活动效果评估等,对活动的开展成效做最终评定。

“及时评估”主体是评估,重点是及时,评估不是简单预测,也不是随意的中期小结就可以做到有成效,各部门各干事干部要深刻理解“及时评估”的内涵,特别是部门领导者对活动开展期间工作人员的量化管理机制、干事干部在工作过程中的责任职责范围,都应该是下一阶段工作思路的重点。

“及时总结”作为学生会行事风格的最后一个要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总结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每一项工作都会进行或大或小的总结,各部门也会定期开总结会。

然而我发现,总结本身是一件具有很高指导性的工作,但是我们往往会把它做得非常枯燥无味、做的虚无空泛,总结会往往会变成单纯的庆功会、批判会,甚至是“拆台会”,写的总结报告空话套话一连篇,写了没人看、没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总结也就失去了意义。

学生会一直以来有个怪现象,那就是有些人当上了部长、副部长,当上了师兄师姐,就把自己高高的挂了起来,小事不做,大事不问,把任务不分轻重地丢给干事们,美其名曰,这叫锻炼,让他们犯了错误再骂。

干事们又像无头苍蝇,没有方向,又没有动力,想敷衍了事。

所以这种现象得出的后果只有两种:

干事做得了,就锻炼成了“全能战士”,干事做不了,工作就垮了。

前者少,后者多,敢问要是工作是大型的活动,部门输得起么?

学生会输得起么?

这种所谓的培养模式是不对的。

但是更加让人唏嘘的是,办活动犯下的错误、得出的经验,都随着时间而消逝,不见了踪影,下一年办同样活动的时候,那些上一年办过这个活动的有经验干事走的走,留下来当部长的又是一副高高挂起的模样,又是将任务一股脑的丢给下面的干事,然后干事又是犯同样的错误,活动开展依旧漏洞百出。

就这样反复的循环,层次难提高,退步倒很容易,怎么可能有所谓的“部门品牌”?

部门的干事又怎么可能在工作中有真正的提升?

办活动,不可能没有漏洞,不可能不犯错误,我们的干事干部们也不要怕麻烦、怕犯错误,但是,要犯就犯高级的错误,要犯不同的错误,要犯有质量的错误。

不要每次办活动,犯的错误都是诸如沟通不及时、人员安排有疏漏、准备时间不充裕、音响话筒没声音、方案书不规范等,这些经验教训,为何要年年犯,年年骂,骂了依旧犯?

那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将前人所得到的经验教训给重视起来,没有很好的总结,没有形成文字让下一届去看,去懂,去提前预防。

为何我们的“部门品牌”层次一直上不去,目标一直达不到,而且时刻面临被取代的危险?

因为每一次,我们都疲于犯同样的错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也没有能力去犯其他更高要求下所会犯的错误,所以我们的干事们,就得不到更高层次的锻炼。

我认为,及时的总结,有效的总结,在于我们的干事干部们真正将工作放于心上,不敷衍;真正用心去总结经验教训,不讲空话、大话;真正认真去写好总结,不务虚。

在下一次工作开始的时候,有经验的干部带头干,没经验的干事有文件材料可以参考,就可避免相同的错误不再犯,就有了更多的精力、人力去思考更进一步的策划活动。

学生会做事,应当雷厉风行但不蛮干硬干;应当信心满满但不骄傲不轻浮;应当标榜先进但要善于自我批评;应当坚定思路但要处变不惊;应当善于总结但要落到实处。

这便是我对于“五个及时”的理解。

二、“六有心”

“有热心有虚心有细心有恒心有责任心有公益心”是学生会干部的基本标准。

学生会虽有十部一处,但对于每各部门选拔干事干部的标准而言,这个标准实则是相同的。

各个部门也有自身的部训,部规,其中不乏有“三心”、“四心”之类的干部标准,而“六有心”则是对校学生会的干部干事们提出的具有更加全面性的基本标准。

以我的理解,有热心,但不只是三分钟热情;要虚心,不能盲目自大;要细心,不能丢三落四;有恒心,不能急于求成;有责任心,不能畏首畏尾;有公益心,不能只为私利。

诚然,文字写得简单,执行起来却很难,“六心”是人的内在修养所形成的特质,并不表露于外表,也不体现于言辞,而是体现在时间中的点点滴滴。

所以,对干事干部的选拔考量以及培养也就不可能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恰恰相反,那些靠伪装、靠张嘴去做出具有那些“特质”的人们,是无法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的。

这也就是校学生会第三轮面试是一个月的时间的原因所在,校学生会工作多而杂,重而急,只有真正用心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令我欣慰的是,我们的大部分干事干部都经受得住考验,也成为了校内较为拔尖的学干群体,但是,很多的部长们都走入了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在招新后就忽视了对干事们的这些特质方面的进一步培养,而过多的注重他们的业务以及过多的依赖他们自身成长。

这就好比建筑忽视了根基,而注重了高度,那就容易出现崩溃。

招新的时候,对新干事的考量,充其量只能说是他们有了“六心”的潜质,不能称其为“具备”,这个“具备”,则需要各部门给予干事们的长时间培养。

因此,部门对干事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教会他们掌握业务,更重要在于提升其内在的素质。

3、“七主动”

“主动学习主动规划主动合作主动传承主动创新主动倾听主动宣传”是学生会部门的发展要求。

何为“发展要求”?

发展要求就是将工作推动进步的必要条件,部门的发展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将部门工作与成绩推上更高台阶的必由之路。

这必由之路简简单单归纳为“七个主动”,但要延伸开来讲就复杂得多了。

“七主动”的前提是“主动”,主动代表着积极上进,代表着敢为人先,代表着坚定的信念。

为何部门的发展要主动?

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所处的位置以及需要博弈的对象。

我们校学生会所处的位置,从团学组织来讲,于白云之巅,于广东之末,诚然我们要比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会强,但较于重本、二本甚至于民办本科,我们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竞争力是远远不足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然而,我们博弈的对象恰恰又是他们,如果我们现在依然把博弈、竞争的目标定在校内,那么,我们的学生会就不可能会取得长足进步,只有敢于去面向外界去寻求更高水平的博弈,才能达到更高水平的进步。

认清了自身处境与博弈的对象后,我们应该知道,部门只有用发展的眼光去努力,主动的寻求多方面的突破,才能正真具备一个优质部门的特性,如若不主动寻求发展,那么,差距只会越拉越大,部门所能承担的工作责任就越来越小,给予干事干部的锻炼也就越来越少,因此,辩证的看,主动,是当前部门发展的必要前提。

“主动学习”是七个主动中的第一个,其寓意在于,学习是当下各部门最应该重视的问题。

我们有很多部门,以往干事工作认真,执行力强,但往往优越感太强,没有危机感,容易满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骄娇二气——小事不肯干,大事又干不了,部门就成了空架子。

这不仅与所处的竞争环境不够有关,而且,也跟自身缺乏学习的精神有关。

部门的主动学习是学生会建设学习型学生会的重要基础之一,各部门都不应满足于当下在校内看似无竞争对手的现状,实际上,不说把眼光投向外界,就部门内部而言,依旧存在着很多需要学习的方面。

例如部门内能写合格的报告、总结、计划、方案等文件的人员少之又少,更不用说能撰写出优质的文件的人了;又例如有多少人真正意义上理解了部门办活动的真正含义,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策划出符合大学生发展需求而且是原创性的活动;再例如办校级活动我们往往会因不会出太大错误而沾沾自喜,有多少人敢去想敢去办区级的、市级的、省级的活动。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因此,我们还远没有到可以骄傲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学习,学习更加先进的部门管理模式,学习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学习操办更大规模的活动的能力。

如何学习?

学习其实没有具体的模式,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发现值得学习的地方。

例如宣传部设计海报,应该多去借鉴知名广告的设计思路,注重整体中的重点部分,干事干部应该学习最为有效的,具备广泛性的宣传思路与手段;秘书处开展工作,应当借鉴学校学院办公室的工作模式,注重规范、科学、快捷;健心部的干事干部应该逐步具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对心理疏导、心理分析有一定的能力,而不只是协助老师开展活动;等等。

学习对于一个部门而言,很重要,只有主动在学习中找差距,找办法,找提高,才能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动规划”,很多部门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新上任的部长雄心勃勃,信誓旦旦,但却不知道部门的路要往哪里走;老部长卸任风风光光的,但也不知道自己的部门到底走往哪个方向;干事们都很疑惑,也很习以为常。

这其实就是部门缺乏规划的体现。

缺乏规划的部门,不一定会堕落,不一定会混乱,它也许依旧能按部就班的接任务,做任务,完成任务,可能可以成为一个循规蹈矩的模范部门,但是不会有所突破。

就像蒸汽机,可以是蒸汽汽车,蒸汽火车,蒸汽轮船,但变的是外表,核心依旧是蒸汽机,如果不懂得规划发展,可能,你会将蒸汽机做的精致无比,但做出来的产品永远赶不上燃油机。

所以,部门的发展不能缺乏规划,就像人不能失去目标。

规划有短期的规划,也有长期的规划。

合理的规划需要理性的判断,发展的眼光,以及现实的考虑。

我们的很多部长一上任都斗志昂扬,好高骛远,想着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然而很多想法由于学校条件、部门性质、人员素质的制约,都显得不切实际,或者在任期内无法立见成效,所以自己的“雄心壮志”遭受挫折,开始变得消沉,变得喜欢怨天尤人,而等到自己的任期快过了,才认识到,部门在自己手里其实并没有什么长进,或者说,又荒废了一年。

所以,经验教训警示我们,做事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

管理一个部门就像是在经营自己的家庭,合理规划远比好高骛远的幻想更加符合切身利益。

主动规划,我认为,可以分两个部分来讲,其一是短期规划,其二是长期规划。

短期规划可以理解为部长任期内能完成的任务。

短期任务可以多而杂,但不宜太庞大太费周折,要力求能完成,而且有进步,这个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